來源 | 人民論壇網(rmltwz)
轉載請註明來源
人民論壇哲思,用灼熱的觀點啟迪思想,用溫暖的文字撫慰心靈。
每晚九點三十分,帶你看清世界,認識自己,慢品人生滋味。
你所走過的每一段路,遇見的每一個人,做的每一件事,其實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你的命運,帶領你走向不同的路。
正所謂:與什麼人結伴,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進入什麼圈子,就會擁有怎樣的人生。
No.1
與優秀的人同行
《荀子·勸學》裡寫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意思是說:蓬草長在麻地裡,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進了黑土裡,就會變得和土一樣黑。
由此可見,環境對人的成長至關重要,甚至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走向。
前段時間一對博士情侶火了:
餘苑和黃沛森同時畢業於清華大學醫學院,兩人從研一到如今相戀五年,打算下半年結婚。
餘苑對著鏡頭笑著說:「因為彼此陪伴,做科研時才不會枯燥。」
有一個積極上進的人在身邊,他會陪伴你走向更大的世界,看到更廣闊的天地,而那時,你一定會因為有這樣的伴侶,而更加努力。
所以,不論是戀人、朋友、同事、家人,真正優秀的人,最終都是彼此成就。
與智者同行,路自然寬;與高人為伍,走得更遠;與鳳凰同飛,必是俊鳥;與虎狼同行,必是猛獸。
優秀的人就像太陽一樣,為你帶來光芒,當你逐漸適應了明亮,就再也不想回到黑暗中去了。
No.2
與靠譜的人共事
知乎上有人提問:什麼是做人最重要的品質?
看到一個高贊回答說:遇到事情靠得住,責任面前有擔當,信用永遠是第一。
歸根結底就是兩個字:靠譜。
股神巴菲特在一次交流會上講過一個小測試:他問學生,如果讓你選擇買進某個同學10%的股份,你會選擇誰?
正常情況下,你不一定會選擇最聰明的,也不一定是精力最充沛的,也不是家庭條件最好的。
但很有可能會是最誠實的,可以實現他人利益的人。
如果讓你賣出某個同學的10%,你不一定會選擇成績差的,也不是最窮的。
大多時候,你一定會選擇那個過河拆橋、喜歡耍陰謀詭計、毫無誠信的人。
所以能力的強弱、財富的多少、智力的高低等等都不一定是衡量人最重要的標準,不論是生活上,還是工作中,和靠譜的人共事,才能求得安心。
不在你盛名時慕名而來,也絕不會在你低谷時轉身離開。
言出必行,行必有果,以心換心,必得回報。
成年人的世界,人心深不可測,能遇到一個可靠的朋友實屬不易,若有幸相伴一定要珍惜。
No.3
與舒服的人相處
一個讓人感覺溫暖、舒適的人,應該都是我們最想結交的人,這些人的心裡總是裝著別人,相處起來,讓人如沐春風。
身邊曾有一些年輕人,疑惑地問:「做人做自己就好了嘛,做一件事如果總在考慮別人舒不舒服,不會太討好了嗎?」
可是對於那些能讓人舒服的人來說,這並非獻媚,而是深植在骨子裡的教養,發自內心地對別人好,讓人感受到他的真誠。
我們每個人都喜歡與那些相處起來讓自己感到舒服的人,在與人相處的時候,學會讓人舒服。
這並非要你去迎合誰,而是要你學會換位照顧別人的情緒,讓彼此關係更融洽。
心裡裝著別人,讓別人感到舒服,不僅能交到更多的朋友,也能在良好的人際關係中,成為更好的自己。
No.4
遠離總潑冷水的人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情緒感染」。意指人和人之間的情緒是可以相互傳染的。
假如此刻你心情愉悅,迫不及待地想把趣事分享給對面的人,卻發現對方一臉冷漠,張口便是抱怨。
他便足以第一時間澆滅你所有的熱情,讓你心情墜落谷底。
習慣潑冷水的人,總會通過貶低和諷刺別人,來滿足和填補自己的心理平衡。
單方面或許一時收穫了小小的「心理平衡」,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種缺乏同理心的自私,只會一次次傷害別人。
跟愛潑別人冷水的人在一起,你就要做好隨時被破壞心情的準備。
相處久了,整個人都會失去和他分享的樂趣,只想遠離。
太錙銖必較,太口無遮攔,那不是率真,而是另外一種缺乏管教。
凡事留餘地,傷人的話思考幾秒再說。
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尷尬的時候,能夠識趣地不拆穿的人,才是真正心懷善意的人。
No.5
遠離格局小的人
或多或少,我們身邊都有這樣的人:
讓舍友幫忙帶飯卻從來不付錢;
去餐館為了免單故意挑刺、為難服務員;
為了省錢總是讓熟人幫忙免費翻譯/P圖/當苦力;
格局小的人,骨子裡是貪婪,讓他們的眼裡除了眼前的利益,根本看不到其他。
然而,很多時候,他們以為自己貪了小便宜,其實反而吃了大虧。
貪便宜失去的是別人的信任,失去的是自己的人品,而這些東西,是多少錢都買不回來的。
就像有句話說的那樣:
不要把別人對你的情分,當做你的福分,不要把別人的客氣,當做你的福氣,不要把別人的包容,當成你不要臉的資本。
格局小的人,將別人的善意當做理所應當,滿心滿眼只有自己的利益。
遠離你身邊格局小的人,讓自己擁有更大的格局,站在高處、站在開闊的地方,去拓展眼界,增長見識。
No.6
遠離總是不斷索取的人
俗話說,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
但有些朋友從來不是給你鋪路,而是一直在索取你。
他們像壞掉的細胞一樣,侵蝕你的每一寸肌膚,榨乾你的每一滴營養,如果你反抗的話,他還會變本加厲地搶掠城池。
他們從來不會想著主動為別人做任何事,而一旦自己有事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讓別人為自己處理。
這種人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叫索取型人格,其最突出的一個表現就是不懂感恩,還總佔人便宜,具有強烈的佔有欲。
經濟學上有個詞叫「及時止損」,對於那些不斷消耗你的人,一定要趁早遠離,否則毀掉的可能就是你的一輩子。
人生在世,我們需要朋友共同成長,但更重要的是學會辨別哪些是索取你的朋友,哪些是真正為你好的朋友。
善良是世間最美好的品質,但善良也要有底線,對於這種只會不斷消耗你的人,就敬而遠之吧。
本期編輯 | 王思楠
資料 | 精讀、十點讀書、哲學人生網、有書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