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感應電機的極數有很多有趣的問題,比如:
1.主電網提供的感應電動機(例如,50赫茲)在「P」時間內增加其轉矩能力,因為它的「P」速度在「P」時間(如變速箱)中減小,從而增加了極性「p」?
2.如果我們有一個p = 2的感應電機,並從50赫茲的電網供電。然後我們重新連接繞組線圈來安排p = 4,並且如果增長100Hz電網,且供電。這兩款電機的性能是不一樣還是一樣?請注意不包括頻率和線圈間的連接都保持不變。
這取決於所需的速度。n(rpm)=(60× f)/ N其中:f=頻率,n=極對數。60是每秒從每秒轉數到每分鐘轉數的頻率,因為頻率是每秒鐘的周期。杆對在那裡,因為任何杆都必須在上下左右對中構建,所以在一個周期內它將移動一半的距離。
如果我們使用的是50Hz,並有一個兩極電機60×50/1 = 3000轉。感應電動機的運行速度略低於轉速,這是電機的扭矩。例如5.5kW,400v,2極電機將以大約2880rpm運行。
對於一臺四極電機,60×50/2 = 1500轉/分鐘,所以相同尺寸的電機在5.5千瓦,400伏,4極時,標稱速度為1500轉/分鐘,但轉速將接近1455轉/分鐘。
選擇三相電機時,選擇極數以達到所需的旋轉速度。這裡有兩個表格,一個用於50Hz電源,另一個用於60Hz電源:
公式是n = 60× f / p,其中n =同步速度; f =供電頻率&p =每相極數對。實際運行速度是同步速度減去滑動速度。
對於50 Hz三相電源:
2極或1對極= 3,000RPM(減去滑動速度=大約2,750RPM或6-7%n)4極或2極= 1,500RPM6極或3極極= 1,000RPM8極或4極極對= 750 RPM
10極或5極對= 600 RPM
12極或6對極= 500 RPM
16極或8對極= 375 RPM
對於60 Hz三相電源:
2極或1對極= 3,600RPM(減去滑動速度=約2,750RPM或6-7%n)4極或2極= 1800RPM6極或3極極= 1200RPM8極或4極極對= 900 RPM
10極或5極對= 720 RPM
12極或6對極= 600 RPM
16極或8對極= 450 RPM
另外要確定極數,我們也可以直接讀取銘牌,也可以從數據銘牌上的RPM計算出來,或者可以將線圈數除以3(每相極數)或6(每相極數對) 。在感應電機的功率恆定的情況下,轉矩以速度降低的速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