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漢一家親 黃土變黃金(民族團結石榴情⑧)
從景寧縣城向西南出發,層巒疊嶂迎面而來,綠意漸濃。驅車盤旋在安靜的山間公路上,不過七八公裡的路程,金坵村便到了。
四周一下子熱鬧起來,沿清潭飛瀑蜿蜒的遊步道上行人如織,喜慶的畲族婚嫁演出引來陣陣喝彩。遠處,新落成的彩虹滑道沿封金山而下,落在一大片玫瑰花海中,吸引不少人前來「打卡」。
在村口的遊客接待中心,記者見到村黨總支書記蘭文忠時,他臉上的笑藏不住。
金坵村隸屬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畲族自治縣澄照鄉。全村1200餘人,畲族超過四成,是一個典型的畲族村。據史料記載,南宋淳祐年間,畲族藍氏從福建遷往浙江,最早在此地落腳,距今已有約800年的歷史。
傳說,畲族先民在山間開墾時,曾掘得黃金數斤,金坵的「封金山」由此得名。
然而,金坵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並沒能挖到「黃金」。
上世紀80年代,金坵只有一條羊腸小道與外界相連。村民們揮起鋤頭,在狹窄的山間田地上種稻穀謀生,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
路不通,日子苦,溫飽都成問題。年長的金坵人都記得,1985年,畲族老書記雷正餘上任後,背著鋤頭鐵鍁,移石頭,填水坑,帶頭修了村裡第一條機耕路。當年,第一次看見一車車糧食運往山外,村民們興奮地放起了鞭炮。
如今,一群群山外的遊客紛至沓來,金坵村成了十裡八鄉有名的「旅遊村」。說起村裡這些年的變化,畲族鄉親們總會提到兩任漢族村黨支部書記。
「快來嘗嘗我們的惠明茶!」剛到潘欣根家中,熱情的主人就端來一杯熱茶。色澤翠綠,湯色明澄,清香撲面而來。金坵人的致富密碼,就藏在這小小的惠明茶葉裡。
2002年前後,主產區與金坵僅一山之隔的惠明茶漸漸有了名氣。時任村黨支部書記陳立平和村委會主任潘欣根開始琢磨:金坵村適合種茶嗎?他們請來農業專家到村裡考察,得出的結論令人欣喜:從空氣、水質和土壤各個方面分析,金坵村都適合。
然而,當陳立平第一次在村民大會上提議種茶時,臺下瞬間炸開了鍋:「祖祖輩輩種地,從來沒種過茶。」「萬一搞砸了怎麼辦?一年收成就都沒了!」
開會沒吵出個結果。會後,陳立平和潘欣根帶頭種起了茶。寒來暑往,看到試驗田的茶樹吐出綠芽,產值翻了一倍不止,村民們動了心,紛紛加入種茶隊伍。
如今,金坵村的惠明茶茶葉基地已經發展到3400餘畝,平均每人擁有3畝茶園。僅茶產業一項,人均年收入就在1萬元以上。
在帶領鄉親致富的路上,潘欣根不止一次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潘欣根家是一座有著畲寨風情的二層木質民居,這裡曾是金坵村最火爆的一家農家樂。「生意最好的時候,一年能接待幾萬人,旺季時座位經常爆滿。」他說。
2003年,「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在浙江全省鋪開,各地積極進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考慮到金坵村景色優美,地處景寧環敕木山畲族核心聚居區的西大門,陳立平和潘欣根轉換思路,決心打好手中的「畲」牌,發展鄉村旅遊。
「我們最寶貴的東西,就是民族特色文化。外來遊客肯定愛看哩!」在兩位漢族村幹部看來,「畲」字招牌就是金坵人的財富。
說幹就幹。村民們把畲族傳統婚嫁習俗排成了一齣戲,以此為亮點吸引遊客。潘欣根和幾位村民瞅準機會,把家裡的屋子打掃出來,開起農家樂,辦起民宿,成為村裡第一批吃上「旅遊飯」的人。
2011年,潘欣根成為村支部書記。金坵村開發了封金山水利風景區,大力推進「五水共治」,美麗鄉村建設徐徐鋪展。隨著金坵村成功創建浙江省3A級景區村莊,越來越多的村民踏準鄉村旅遊的鼓點,把日子越過越美。
「在畲族群眾開的農家樂和民宿裡,房間裝飾、菜品等都體現了民族特色,成為金坵村的一道風景線。」潘欣根說,「畲漢群眾團結得很!我家客人滿了,就介紹給你家。同類菜品和房間的價格也基本保持統一。」
在保護畲族文化這件大事上,村民們同樣心齊得很!2015年春節前夕,在潘欣根和時任村委會主任、畲族幹部蘭文忠的策劃下,金坵村第一屆「村晚」拉開大幕。畲漢幹部和群眾換上民族服飾,圍著篝火唱山歌、跳畲舞,歡歡喜喜迎新年。此後,「村晚」成了金坵村的固定節目,一直延續至今。
「歷屆『村晚』都融入了畲歌、畲舞、畲藥、彩帶編織、服飾、畲族習俗等傳統文化元素,成為連接畲漢群眾的紐帶。」蘭文忠說。
2019年,蘭文忠開始擔任村黨支部書記。金坵村的鄉村旅遊練起「內功」,更加注重旅遊資源整合,提升景區環境和服務質量,逐步走上專業化發展道路。這一年,金坵村接待遊客15萬人次,旅遊經濟收入超過200萬元,其中村集體增收約18萬元,村民增收約100萬元。
「金坵村村支部書記都曾擔任過村委會主任,在擔任村委會主任時和前一任書記搭檔。」蘭文忠說,「從1985年起,金坵四任村支部書記中有兩任畲族、兩任漢族。畲漢村幹部搭檔,一任接著一任幹,一張藍圖繪到底!」
畲族諺語說:「畲漢一家親,黃土變黃金。」如今,美麗的封金山旁,金坵村四任村支書共同栽下的一片「小康林」正茁壯成長。它靜靜見證著,封金山的美麗傳說,正在金坵成了現實。
記者:李嘉寶
【編輯:田博群】
【來源:中國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