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武漢正在有序推進各行各業復工復產,城市在慢慢復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也漸入正軌。社會經濟發展同疫情防控正同步進行。
4月8日武漢正式「解封」
武漢市新洲區邾城街道破月村復工復產正當時,通過農業合作社的形式、引進無人機驅蟲技術,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既貫徹了防控疫情的要求,也促進了農業生產有序進行。
武漢市新洲區邾城街道破月村
耕地面積1800畝,主要種植水稻,小麥,玉米,西瓜等農作物,在冊人口1463人,有錦春紅、金浦源、破月家庭農場3家農村合作社。疫情期間,防控春耕兩手抓,全村實現了「零撂荒」。
全村的三個農業合作社通過土地承包的形式
將村民的部分土地集中經營,在疫情期間充分利用高科技技術,減少人員聚集,通過高效的無人機噴藥技術,保證了小麥生產,也保證了疫情有效防控。
在現場可以看到
合作社的3臺直徑約1米2的無人機在田間來回穿梭,來自新洲區飛防植保隊的操作手蔡樂啟動一架運用北鬥導航技術的植保無人機,設置好飛行距離、飛行高度、間隔距離等技術參數後,原本需要五六個人的工作量不到一小時就完成了。
飛防植保隊操作員蔡樂介紹
利用無人機治病蟲害可以節約90%的水,也可以節約30%的農藥用量,對環境沒有汙染。而且它具有全自主飛行,噴灑均勻,不重噴,也不漏噴的優勢。
村民們也正在有序的進行恢復春耕,抓好農時進行玉米、菜籽、水稻的種植,做到了全村無撂荒地,充分實現了土地全「復工」。
在此非常時刻,用真實的記錄,筆者要為那些平凡和不凡發聲!處於這樣的定會被歷史銘記的特殊時刻。我們相信,真實人物故事,更具說服力,更感動人心。
武漢加油! 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