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磁導航是什麼?國防科技大學研究員朱小謙為您講述

2020-11-25 解放軍報

國防科技大學氣象海洋學院研究員朱小謙為您講述——

地磁導航:地球母親的「金手指」

■翁利斌 張添翼 解放軍報記者 王握文

地球磁場南北極與地理南北極的指向及應用示意圖。

地磁導航之所以被喻為地球母親的「金手指」,是因為地球上任意一點,都有唯一的磁場大小和方向與之對應,並且與該點的三維地理坐標相匹配,使它具有「嚮導」功能。

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標誌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北鬥閃耀,澤沐八方。隨著人類社會進步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不斷追求,衛星導航應用日益廣泛,不可或缺。

在人類的生產生活中,除人們常用的衛星導航外,還有慣性導航、地磁導航等多種導航方式。

慣性導航,通過測量飛行器加速度,自動進行積分運算而獲得飛行器速度和位置數據,工作時不依賴外界信息,也不易受到幹擾,是一種自主式導航系統。目前它在飛行器、飛彈和武器平臺上已有廣泛應用。

地磁導航,則是一種無源自主導航技術。它把地磁場當作一個天然的「坐標系」,利用地磁場的測量信息來實現對飛行器、船舶、潛艇等進行導航定位。既不用像衛星導航那樣需要依賴外界設備的幫助,也不像慣性導航那樣存在誤差累積,其較強的抗幹擾和生存能力,使它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熱門的導航技術,因此又被喻為地球母親的「金手指」。

天然「好嚮導」,兼當地球「保護傘」

生活中,信鴿能遠距離飛行傳遞信息,大雁在秋天能大規模有序向南遷徙,動物具備的這種定向運動能力,其實是利用了地球磁場。在古代,我們的祖先發現了地磁場在辨別方向上的作用,進而發明了指南針,使人們在荒野戈壁、茫茫大海不會迷失。這是地磁導航最早和最簡單的應用。

眾所周知,地磁場與重力場一樣,看不見摸不著,無法讓人們直接感知,但它又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地磁場與地球相生相伴。隨著地球系統的演化,它主要由地球內部磁性巖石和高空電流體系等產生。經過數億年演化,目前地磁極與地理南北極正好相反,但兩者位形並不完全重疊。因此,在全球各地,會存在不同的磁偏角。科學家經過長期觀測和研究發現,磁極存在「漂移」或「翻轉」現象,只不過是一個緩變的過程,南北磁極平均數十萬年才會翻轉一次。所以,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基本上不會有什麼異樣感覺。

地磁場之所以能用作導航,是因為地球上任意一點,都有唯一的磁場大小和方向與之對應,並且與該點的三維地理坐標相匹配,使它具有「嚮導」功能。

地磁導航的原理,就是通過探測器實時獲取地磁數據,與預先製作的地磁圖或模型,匹配比對磁場大小、方向、梯度等信息,來實現導航定位功能。當然,也可採用地磁異常點或人工部署磁標等方式作為參照物,用來估算相對位置信息。

地磁場不僅具有導航功能,還充當地球「保護傘」的角色。地磁場從地下延伸至地球表面以上達數萬公裡,呈橢圓形結構包裹著地球。茫茫宇宙中,地磁場阻擋屏蔽了大量來自太陽系、銀河系的輻射粒子,阻止其直接入侵到地球表面,才使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生機盎然。

優點很突出,缺點也不少

地球磁場是地球固有的物理場,許多動物利用其進行導航,但與精確導航定位相差甚遠。人類總是在探索未知中不斷前行,把地磁場當作一個天然的「坐標系」。利用地磁場來導航定位,一直是科學家們的追求。

上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地磁導航技術研究取得一定進展,並在空中飛行器、水面船舶、水下潛航器等上面獲得初步應用。

例如,基於地磁導航新理念、新技術,美國率先開展了低軌道太空飛行器地磁導航研究,目前已研發出空中、地面和水下地磁導航系統,將其作為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重要補充和備份。俄羅斯通過對地磁導航技術的深入研究,成功應用於飛彈制導,有效增強了突防能力。法國、德國和英國等也都開展了大量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通過研究和應用表明,與人們熟知的衛星、慣性、地形、天文和無線電等導航技術相比,地磁導航技術具有很多獨特的優點:地磁場測量和應用不受時間、位置、天氣等因素影響,陸、海、空、天都能適用,具備全天候、全區域特點;作為與生俱來的物理場,它具有無源、抗幹擾性強、隱蔽性好等天然優點;地磁場有大小和方向等多個特徵量,可用於導航匹配的參數選擇很多;導航性能由地磁圖和磁力計精度決定,誤差不隨時間累積,和慣性導航有很強的互補性,可作為衛星導航的補充和備份。

按理說,擁有如此眾多優點的地磁導航,一定備受青睞並廣泛應用。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太骨感。自從上世紀90年代,以GPS為代表的全球衛星導航定位技術誕生並廣泛應用後,便在導航領域佔據壟斷地位。慣性導航則以精度高和小型化等優勢,在飛行器、潛航器上佔領市場。而歷史悠久的地磁導航卻「時運不濟」。相比之下,其自身缺點也暴露無遺:地磁導航技術精度較低、使用煩瑣、推廣應用較難,同時還面臨地磁場精確感知、高精度地磁圖構建、高效導航匹配算法設計等一系列難題。這些因素,導致地磁導航技術在較長時間內處於研究探索階段,長期處於沉寂狀態而沒有得到廣泛應用。

「前浪倒推後浪」,地磁導航煥發生機

長期處於沉寂狀態的地磁導航技術,近年來開始成為研究熱點。特別是大地測量、地球物理等領域的技術進步,使地磁導航技術獲得了較快發展。基於重力場測量、地磁場測量等地磁導航方法,開始逐漸受到人們的青睞。

不得不說,地磁導航之所以能夠煥發生機,這主要得益於衛星導航等新興導航技術的「助攻」。因為,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衛星導航雖然具有快速、實時、高精度、全天候等優點,應用極為廣泛,但也有其自身不足之處。如抗幹擾性、保密性、可靠性脆弱以及極區、深山、地下和水下等信號覆蓋不全而影響使用等諸多問題。特別是在戰時,衛星一旦受到攻擊毀壞,很難短時間內修復,依賴於衛星導航技術的大量高精尖武器,將面臨「失明」從而失去戰鬥力。

正因如此,近年來,世界各主要國家都大力發展不依賴於衛星信號的導航定位新技術。如利用多種來源的外界光、電、磁、重力等信號,來實現導航和定位。尤其是隱蔽性好、成本低、抗幹擾、精度適中的地磁導航技術,逐漸成為導航定位領域的「新寵」,大有「前浪倒推後浪」之勢。

隨著大地測量、地球物理等領域研究的逐步深入,高精度、高靈敏、高便捷新型地磁感知儀器的不斷研發,以及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興起,地磁導航面臨的一系列難題正逐步得到解決。此外,水下有人和無人潛航器、室內和地下空間活動等對導航定位需求的日益迫切,也給地磁導航技術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目前已有試驗表明,基於智慧型手機內置磁力計和雲端地磁圖,理論上可以為用戶提供米級精度的定位服務,可在地下礦井、停車場、大型建築內等場所應用。

地磁導航技術隱蔽性好、抗幹擾性強的優點,也決定了它在軍事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潛力。它既可作為獨立導航系統工作,也可與其他導航系統優化組合,進一步提升戰場上導航定位的準確性、穩定性和適用性。

 

相關焦點

  • 國防科技大學導航與時空技術工程研究中心講師陳雷:我們的星座叫北鬥
    國防科技大學導航與時空技術工程研究中心講師陳雷——我們的星座叫北鬥■解放軍報記者 程雪 通訊員陳路輝 湯超夜色中,國防科技大學的北鬥樓輝映著星空。
  • 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學院面向海內外誠聘博士人才
    一、院校簡介國防科技大學是直屬中央軍委領導的軍隊綜合性大學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學院,前身是「哈軍工」電子工程系,是「哈軍工」按學科設立的系,位於湖南長沙。學院擁有信息與通信工程國家重點學科(A類,併入選教育部首批雙學科建設名單),以及電子科學與技術湖南省重點學科(B類),兩個學科均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且均已納入國家「雙」專項建設。
  • 國防科技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為全面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根據《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教學〔2020〕1號)等文件,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經批准我校2020年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國防科技大學強基計劃」)
  • 國防科技大學信息通信學院2021年文職人員招聘簡章
    一、學院簡介國防科技大學是直屬中央軍委領導的軍隊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計劃的院校,是軍隊進入國家"985工程"建設行列的院校,也是軍隊入選國家"雙"建設大學建設支持的院校。學校下設13個學院和研究所,地域覆蓋湖南長沙、湖北武漢、江蘇南京、安徽合肥、陝西西安等多個城市,國防科技大學信息通信學院,副軍級,部署在湖北武漢,同時,在西安編設試驗訓練基地。學院的前身是1931年創立的紅軍通信學校和1946年創建的東北民主聯軍總部通訊學校,是我軍信息通信人才培養的主陣地和排頭兵,累計為國家和軍隊培養輸送16萬餘名信息通信人才。
  • 國防科技大學招收2020年無軍籍工程博士的通知
    具體分配方案見下表:請意向考生直接聯繫相關學院招生工作人員進行報名,報名截止時間為2020年4月20日。相關考核方案由報考學院另行通知。國防科技大學研招辦2020年03月31日   責任編輯:胡光曲
  • 無人機導航技術的各自的優缺點
    式中V為飛機的飛行速度,為空速和風速的合成速度;γ為速度V與雷達波束軸線之間的夾角。  5 地磁導航  地磁場為矢量場,在地球近地空間內任意一點的地磁矢量都不同於其它地點的矢量,且與該地點的經緯度存在一一對應的關係。因此,理論上只要確定該點的地磁場矢量即可實現全球定位。  按照地磁數據處理方式的不同,地磁導航分為地磁匹配與地磁濾波兩種方式。
  • 上海科技大學生命學院舉行基因編輯中心揭牌儀式!
    1月12日,上海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基因編輯中心揭牌儀式暨第一次學術研討會在學院報告廳隆重舉行。上科大生命學院創始院長、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林海帆與昆明理工大學靈長類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季維智共同為中心揭牌。
  • 為什麼「國防七子」被美國列入黑名單,清華北大卻沒有?
    分別是:北京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和天津大學。至此,被譽為「國防七子」的七所大學全部進入美國制裁的實體名單!京譽君提醒:「國防七子」是指國防科工委直屬的7所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南京理工大學。
  • 華中科技大學2020年畢業研究生7770人,就業率97.19%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2020年研究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發布。華中科技大學2020屆畢業研究生共計7770人,畢業研究生就業率為97.19%。  一、畢業研究生總體就業情況  華中科技大學2020屆畢業研究生共計7770人,男性4320人,女性3450人,男女比例1.25∶1。博士生1086人,男性653人,女性433人;碩士生6684人,男性3667人,女性3017人。少數民族畢業研究生共計373人。  華中科技大學2020屆畢業研究生就業率為97.19%。
  • 美國再公布「制裁」名單,「國防七子」全上榜,江蘇有兩所大學_南航
    原標題:美國再公布「制裁」名單,「國防七子」全上榜,江蘇有兩所大學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 眾所周知,中國崛起是美國最害怕看到的。
  • 我國最神秘的985大學,不參加大學排行榜,真實水平快超過清華
    今天我們介紹的是我國最神秘的985高校,其實力強大,培養方向也很特殊,但從來不參與任何大學的排名,這所大學是國防科技大學。說起大學的名字,感覺相當「高大上」,作為唯一入選985高校計劃的軍校,國防科技大學的實力毋庸置疑。
  • 「中國IC風雲榜年度獨角獸公司候選9」矽睿科技:致力於提升人類...
    舉個例子,如室內導航,除了加速度計陀螺以外,還需要地磁傳感器放在一起做融合算法,這樣就能夠有更好的定位。」據悉,由矽睿自主研發的CMOS高度集成六軸組合傳感器 IMU(三軸加速度計+三軸陀螺儀),在今年榮獲了「中國半導體創新產品和技術」獎項。
  • 國新辦就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正式提供區域服務等情況舉行發布會
    北鬥系統是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與世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共用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可在全球範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2012-12-27 09:59:45冉承其: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建設是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實施「三步走」發展戰略。
  • 第二屆「尋找最美三秦青年科技之星」活動評選結果出爐
    王崗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許英傑 西北工業大學教授楊貴東 西安交通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副院長姚義清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三秦青年科技創業之星郭昭龍 西安鈞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景巖 陝西絲路機器人智能製造研究院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李鵬 銅川銅人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 國防+公園,磁場有多強
    宋健攝圖②:在江西省南昌軍事主題公園,參觀學生聽講解員講述戰機背後的故事。林俊雄攝圖③:寧夏黃河軍事文化博覽園舉辦的「小水兵夏令營」活動中,參營學生在練習匍匐前進。黃均元攝圖④:浙江省平陽縣麻步鎮武裝部組織預定新兵到該鎮新建成的國防教育主題公園參觀。宋健攝有人說,公園是城市的名片。有人說,公園是城市的音符。當公園遇見國防,會是什麼模樣?
  • 2020年國防科技創新研究院文職招聘預公告
    2020年國防科技創新研究院文職招聘預公告已公布,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現將其公布如下:   2020年國防科技創新研究院文職招聘預公告   一、單位簡介   國防科技創新研究院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是高起點籌建的新型科研單位,2017年9月正式成立,被視為全軍軍事科研「航母」的「旗艦」,主要布局科技戰略、人工智慧、前沿交叉技術等多個先進新型科研領域。
  • 美國宣布再制裁中國5所高校,累計已達18家,「國防七子」全在列
    被美國列入清單的單位,從美國企業進口含有美國技術的科技產品,則需要向美國申請獲得相關批准,這可以理解為技術制裁。也就是說,中國的這部分高校很難再買到含有美國科技前沿的產品,美國的科技技術諮全世界來說都是高精尖的存在,中國許多科研設備都是需要從美國進口,美國的制裁清單,會給中國科學領域上的研究帶來麻煩。
  • 國防七子高校綜合實力對比,考取難度怎麼樣?
    國防七校,又名「國防七子」,指1961年劃歸國防部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管理,被確定為國防工業院校的七個學校,現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的七所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
  • 提供高精度定位和時間頻率產品,「星漢科技」發力北鬥行業應用
    來源:36氪作者:劉年華隨著今年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成功發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北鬥星座成功完成全球部署,使得全球用戶都可以享用中國提供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也為我國重要基礎設施提供了完全依賴自主可控的定位導航和設施體系。作為中國定位導航設施體系建設中的裡程碑事件,北鬥三號正式開通事件也大大提振了中國衛星應用產業的信心。
  • ...記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交換生順利赴暨南大學、華南...
    赴廣州交流學習 展人文學子風採 ——記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交換生順利赴暨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交流學習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    2019-10-14 大 中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