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製作:張銳
圖①:參加軍事夏令營的山東省青島市西海岸中小學生在青島古鎮口海軍公園瞻仰「同心築夢」主題雕塑。宋健攝
圖②:在江西省南昌軍事主題公園,參觀學生聽講解員講述戰機背後的故事。林俊雄攝
圖③:寧夏黃河軍事文化博覽園舉辦的「小水兵夏令營」活動中,參營學生在練習匍匐前進。黃均元攝
圖④:浙江省平陽縣麻步鎮武裝部組織預定新兵到該鎮新建成的國防教育主題公園參觀。宋健攝
有人說,公園是城市的名片。有人說,公園是城市的音符。當公園遇見國防,會是什麼模樣?會給一座城市帶來什麼?
根據《城市綠地分類標準》,城市公園按其主要功能可分為綜合公園、社區公園、專類公園、歷史名園等。國防教育主題公園作為具有特定內容與形式的城市專類公園,除了具有遊憩和配套管理服務設施的綠地外,還因其特有的國防教育功能而廣受關注。
2010年初,國家國防教育辦公室在全國選擇8個公園作為國家國防教育主題公園試點建設單位,並建議在全國推廣。2015年,據國家國防教育辦公室統計,全國國防教育主題公園已達190餘家。
10年過去,如今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國防教育主題公園在中華大地上百花齊放,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成為裝點城市面貌、完善城市功能、打造獨特城市品牌的重要名片。如何有效挖掘城市國防文化潛力,謀劃國防教育主題公園長期發展,成為擺在各地面前的重要課題。
「1+1=1」
家門口的國防教育課堂百花齊放
初秋時節,江西省南昌市。
退役戰機振翅欲飛,重型火炮昂首向天,各型坦克巍然列陣……記者一走進位於紅谷灘新區的南昌軍事主題公園,硝煙的味道仿若撲面而來。
烈日炎炎,眾多參觀群眾卻沒有被熱浪阻擋住腳步。帶著戰友重溫崢嶸歲月的退役軍人,在展板前認真察看裝備參數的青年,聆聽講解時對火炮好奇不已的孩童……來自全國各地、年齡各異的參觀者,在這裡感受國防的魅力。
「南昌是軍旗升起的地方。前些年,受場地所限,南昌一直沒有一個能讓市民近距離接觸『功勳裝備』的場所。」談起建設軍事主題公園的初衷,負責公園籌備工作的原南昌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羅水長說。
開工建設前,就如何選址、如何發揮國防教育最大效能等問題,南昌市委宣傳部、城鄉建設局、教育局等部門舉行多次會議,最終將主題公園地點,定在後續仍可拓展空間的紅谷灘新區,並將其列入該市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獻禮重點工程。
2017年8月1日,南昌軍事主題公園向公眾免費開放,南昌市民有了不設門檻的國防教育課堂。
不同於南昌的「另起爐灶」,2000餘公裡外的遼寧省瀋陽市八一公園,在已有的城市公園基礎上,結合當地革命歷史,嵌入雕塑群、軍事裝備武器等國防元素。
「這樣做,能更大限度發揮現有公共文化設施功能,既讓『老公園』煥發『新活力』,又讓群眾在熟悉的環境觸摸到歷史。」八一公園負責人表示。
「當下,許多地區對學生和黨員幹部的國防教育相對重視,但全民國防教育尚存薄弱環節。建設開放的國防教育主題公園,讓所有群眾都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國防,這是個好辦法。」南昌警備區司令員陸建剛說,軍地各部門共同協作,就能唱響國防教育「大合唱」。
據了解,2018年9月1日施行的《廣東省國防教育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統籌利用現有資源,建設國防教育場所。寧夏每年將國防教育主題公園建設列入年度工作要點。浙江省將國防教育主題公園建設納入黨管武裝目標考評、文明城市創建、雙擁模範城(縣)創建、國防教育評估等,確保工作「有人問、有人抓、有人管」。
記者對全國多地調研發現,在軍地各級共同努力下,國防教育主題公園百花齊放、千園千面,共同形成「1+1=1」的強大國防磁場。
河南省周口市國防園,作為國防教育主題公園試點建設單位之一,在引入各軍兵種武器裝備的同時,設置體現周口特色軍事文化的景觀櫥窗並定時更新;山東省青島古鎮口海軍公園、寧夏黃河軍事文化博覽園、江西省南昌艦主題園等,依託退役艦艇裝備,以宣揚海軍、宣傳海洋、維護海權為主題,強化全民國防海防意識;寧夏石嘴山市依託當地自然環境建設石嘴山中華奇石山國防教育主題公園,園內佇立著古今多位愛國將領的雕像;天津濱海航母主題公園以「基輔」號航母為主體,開發參與性娛樂項目,讓遊客在休閒娛樂中感受國防力量。
「1+1>2」
專業權威的國防教育內容入腦入心
有國防元素的公園,就能稱作國防教育主題公園嗎?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當前雖尚未出臺國防教育主題公園具體標準規範,但軍地各級在國防教育主題公園的權威性、專業性上下足了「繡花功夫」。
一些地區在設立國防教育主題公園時,依託已有法律與資源,進行籌備與建設工作。
廣東、寧夏等地,主要依據《國防教育法》《國防教育基地命名管理辦法》建設國防教育主題公園,要求公園主題內容鮮明、管理正規有序、經費保障落實、社會效果顯著。浙江軍地按照幹枝結構,在全省鋪開國防教育主題公園建設,並依據各地特點,對市、縣(區)、鄉鎮主題公園建設內容,分別提出指導意見。
為確保權威、專業,各地區國防教育主題公園展出的退役飛機、坦克、火炮等武器裝備,均通過軍事機關向上級申領。一些地區的國防教育主題公園建設方案,還送請駐地軍事機關、軍事專家把關。以廣東省為例,國防教育辦公室牽頭會同其他部門拿出主題公園方案,駐地軍事機關對內容設置進行把關並提出建議。
「有一次出海遇上大風浪,我和戰友正在床上休息,因為當時經驗不足,直接被甩出兩米遠。」在退役南昌艦的兵艙,原海軍南昌艦機電長、南昌艦主題園負責人楊雙峰,正向前來參觀的遊客講述出海經歷。
「親歷的人講故事,更有說服力。另外,我們對武器裝備的各項性能參數,也比較熟悉。」原海軍銀川艦政委、寧夏黃河軍事文化博覽園負責人索德勝介紹,該博覽園招聘了11名退役軍人從事講解、維護等工作。
權威、專業的國防教育內容,產生了「1+1>2」的效果。
青島古鎮口海軍公園立足老營房國防教育基地,開設軍事訓練、模擬裝備操練、穿越障礙等項目,已完成175批次、5200餘人次教育培訓,成為開展國防教育、培育軍事後備人才的重要平臺。海軍公園如今成為青島旅遊新地標、群眾喜愛的「打卡地」。
即將入伍的餘坤,是一名大一新生。去年8月,學校組織他和同學們前往南昌軍事主題公園參觀。「那是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戰機火炮,聽講解員講述『功勳裝備』背後的故事。我為祖國武器裝備的快速發展感到自豪,也堅定了從軍報國的決心。」餘坤今年報名應徵並通過考核,圓了從軍夢。
「生活在西北內陸地區的孩子們,很少有機會零距離接觸驅逐艦、潛艇等大型海軍裝備。」家住寧夏銀川市西夏區的王女士感慨,以往想看海軍裝備,得乘坐飛機到海濱城市。這幾年,她經常和朋友一起帶孩子到寧夏黃河軍事文化博覽園參觀,如今孩子對海軍艦艇的構造等如數家珍。
據介紹,寧夏黃河軍事文化博覽園2013年9月開園以來,已與30餘家學校籤約共建教學實踐基地,每年組織青少年和學生開展國防教育實踐活動約10萬人次,舉辦專題講座數十場次,累計接待遊覽群眾約300萬人次。
「1+1=∞」
與時俱進的主題公園前景廣闊
軍事愛好者常先生是一名退役軍人,曾前往全國多地國防教育主題公園參觀。他既為主題公園日益增多感到高興,也因看到一些退役武器裝備維護保養不到位而憂慮。
「不少裝備都是花挺高的成本運回來的,也專門建了配套設施,但談到維護保養,既需要經費保障,也需要專業人員……」採訪中記者發現,不少主題公園面臨這一問題。
目前,國防教育主題公園大多由各級政府投資建設,並長期向公眾免費開放。據一位主題公園工作人員介紹,請地方船廠維護一艘退役艦艇,花費不菲,加上園內工作人員工資等,公園的維護運營費用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公益性服務與市場化運營能否兼顧?
有專家認為,國防教育主題公園內的武器裝備由軍事機關無償提供,公園免費開放理所當然,但同時,完全可以通過開發配套項目和衍生文創產品,打造「一站式主題旅遊目的地」。有的國防教育主題公園由於設置簡單、內容同質,開門時熱鬧,開門後冷清。破解這一難題,需要找準軍事文化與主題公園的契合點,與時俱進,推陳出新,以獨特的主題創意強化核心競爭力,構建多元化盈利模式,實現取之於斯、用之於斯的良性循環。
近年來,一些地區積極探索國防教育主題公園的創新運營,找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平衡點,努力創造國防+公園「1+1=∞」的無限可能性。
天津濱海航母主題公園,在艦上設置作戰指揮中心、情報艙、水兵傾斜艙等體驗內容。艦下建設碼頭廣場、4D影院、航母野戰營等配套特色項目。疫情期間,公園還推出「宅家硬核雲遊航母」直播活動,吸引眾多網友關注。
「下一步,我們計劃打造牛行車站、建軍雕塑廣場、南昌軍事主題公園一體化旅遊教育線路,並將南昌軍事主題公園納入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城創建項目。」南昌市創建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城指揮部副指揮長王宗軍表示,國防教育也要跟上科技創新腳步,籌備中的主題公園二期建設,計劃將VR、AR、MR、全息、裸眼 3D 等各類技術運用於設計建設。
青島古鎮口海軍公園借鑑國內外先進經驗,探索通過高科技仿真模擬訓練、參與體驗等方式培育國防後備人才。據公園工作人員介紹,園區正在與一家專業模擬飛行人才訓練中心對接合作,並計劃依託「科學一號」退役考察船,以內部網絡動態展示、人機互動等方式,建設海洋科普教育和人才學習實訓平臺。
「國防教育主題公園的創新,還應挖掘文化內涵,如果園區內沒有故事可講,代入感和感染力就不會強。」廣東省肇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吳志東認為,文化內容的不可複製性,決定文化的生命周期。主題公園應挖掘武器裝備、雕塑等背後的英雄故事,提升文化附加值。
當前,城市文化產業正步入加快發展時期。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全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營業收入86624億元,比上年增長7%。全年國內遊客60.1億人次,比上年增長8.4%。隨著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增長,各級政府紛紛將文化強市擺上議事日程。有研究認為,優質的國防教育主題公園發展前景樂觀,市場潛力巨大。
「當然,受制於經濟等各方面因素影響,國防教育主題公園在各地區發展還不太平衡。建設國防教育主題公園,還需穩紮穩打、鍥而不捨推進。」南昌警備區政委、南昌市國防教育領導小組副組長曹國勝說。
來源:中國國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