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火星隕石又有新發現?
一、「奔火」熱潮由於火星的運行等諸多天文因素,只能最遲在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要不然就要等到2022年中旬才能發射。因此,2020年7月多國陸續發射了火星探測器。7月20日,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7月23日,值得中國人銘記的「天問一號」(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7月30日美國「毅力號」火星車也開啟了「奔火」之旅。
-
何時發射火星探測器?
從地球到火星的霍曼轉移軌道是一條從地球到火星的最節省能量的飛行路線。從地球出發的探測器只要沿著地球火星霍曼轉移軌道飛行,最終就能到達火星。但發射火星探測器的日期不能隨意選擇,要選在發射窗口。發射窗口為火星衝日前2-3個月。 什麼是火星衝日呢?先來了解火星的運行情況。
-
「天問」遠赴火星,「探測器」的英文是什麼?
火星探測任務 Mars exploration mission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火星探測器過去,現在和將來:兼論『天問一號』火星探測技術
2005年08月12日,美國成功發射火星偵察軌道器(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於2006年3月10日進入火星軌道,成為火星的第四個正在使用中的人造衛星(前三個是火星全球勘測者、2001火星奧德賽、火星快車)與第六個正在使用中的火星探測器(四個衛星加上兩臺火星車)。
-
資料:中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臺前幕後
探測器上攜帶有等離子體探測包、光學成像儀、磁通門磁強計、掩星探測接收機等有效載荷。 據俄新社報導,「螢火一號」和「福布斯-土壤」的火星之旅預計歷時10個月左右,行程約3.8億公裡。途中,兩者將通過電纜連接,「福布斯-土壤」將為「螢火一號」提供能量。
-
「天問」即將迎關鍵時間點,駐紮火星過大年
2021年1月7日,據中國國家航天局表示,天問一號探測器在軌飛行167天,飛行突破4億公裡,目前飛行狀態良好,預計在春節前後,「天問一號」就會在火星上安家,開展對火星的探測任務,5月左右,在火星表面實現軟著陸,進一步深入了解火星。
-
火星天氣報告是什麼具體內容介紹 火星的天氣怎麼樣適合人居住嗎
天氣預報是人們離不開的生活指南,火星上的氣溫咋樣?未來人類能否去火星居住?美國「洞察」號已經開始每天發布火星的天氣報告,人們能夠有感覺這個星球到底啥樣?新華社洛杉磯2月21日電(記者 譚晶晶) 根據「洞察」號無人探測器提供的數據,美國航天局19日開始在網上發布火星每日天氣報告,提供火星氣溫、風速、氣壓等信息。
-
三大火星探測器奔向火星:路程已過半將尋找外星生命
來自地球的三艘宇宙飛船正在前往火星的途中,以尋找生命,並更好地了解這顆紅色星球的大氣和環境。這包括阿聯和中國的軌道飛行器任務,以及中國和美國航天機構的探測車將於2月中旬抵達。目前,每艘飛船都以每小時數千英裡的速度在太空中飛馳,收集兩個世界之間的空間數據並發回地球。
-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今天我國在海南島東北...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今天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詳解2021年重大太空任務:中美探測器相隔兩月著陸火星
對火星的熱情在7月份達到頂峰,當時有三次任務發射往這顆紅色星球。來自NASA、中國和阿聯的探測器正前往火星途中,它們將在2021年到達目的地。 進入2021年,同樣有許多值得期待的太空大事件,具體細節和日期如下: 2021年初:星際飛船原型SN9試飛
-
中國火星探測器將在中午發射:除了水冰、地貌,還有哪些看點
4天問一號在火星的著陸過程當中,將採用人工智慧圖像技術進行選址,美國接下來的火星項目同樣也會採用類似方案。 7月23日,中國首個火星探測項目「天問一號」將正式發射,7個月之後將進入火星軌道,正式開啟探測任務。
-
「大衛星」「探測器」「空間站」:「胖五」三絕技開啟新徵程
中新社文昌7月23日電 題:「大衛星」「探測器」「空間站」:「胖五」三絕技開啟新徵程作者 郭超凱 姜哲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7月23日託舉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升空。此前,中國用於發射高軌道衛星的主力火箭是有著「金牌火箭」美譽的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其中運載能力最大的長徵三號乙火箭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運載能力約為5.5噸,可以滿足北鬥導航衛星等絕大部分高軌道衛星的發射需求。
-
NASA投入巨資,建造新型火星探測器,可勘察火星地底多種活動
美國航天局就在火星上發射了相關探測器,探索火星上地震變化及一些核心物質。5月5日,美國宇航局計劃從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InSight太空飛行器,這個太空飛行器可謂是投入了大量資金,高達1000萬元。美國加州帕薩迪納市NASA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有位地球物理學家也是該任務的主要研究人員布魯斯巴納特表明,火星的各種活動都必須通過地震波去探測。為什麼探測火星需要與地球聯繫起來呢?
-
...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專家解讀:成功升空技術特點和難點是什麼?
目標火星,「天問一號」將如何完成探測任務?克服了哪些困難?送君千裡終須一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探測器送入地火轉移軌道後,器箭分離,「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始獨自面對茫茫的宇宙。飛行約7個月後,抵達火星,途中需進行多次精確的軌道修正,有航天工程師以「跨越太平洋的高爾夫」來形容任務的難度,因為如果在地火轉移軌道的近地點有1m/s的速度誤差,到火星附近時距離誤差將是10萬公裡。
-
中/美/阿火星探測器2月齊聚火星:中國領先一步
據官方消息,截至北京時間2021年1月3日6時,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公裡,距離地球約1.3億公裡,距離火星約830萬公裡,飛行狀態良好,按計劃將在一個多月後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
-
俄火星探測器可能推遲到2011年發射 中國受影響
「螢火一號」將搭乘俄羅斯的「福布斯」探測器前往火星據英國BBC2009年9月14日報導,在距離俄羅斯火星探測器計劃發射時間不到兩個月時,有官員建議將發射推遲到2011年。「火衛一-步兵」的推遲還將影響到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螢火」-1的發射,因為原計劃兩個探測器搭乘同一「天頂」火箭發射。 根據最新的越來越緊的發射時間表,「火衛一-步兵」衛星不得不在2009年9月26日運往拜科努爾發射場,以趕上10月份很窄的發射窗口。如果不能及時運抵發射場,就意味著發射將推遲到2011年。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發射成功 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15秒,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實施發射,在飛行2177秒後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器箭分離正常,探測器太陽翼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隨著火星探測序幕拉開,「天問一號」將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對火星「環繞、著陸、巡視」三大目標,獲取火星探測科學數據,邁出我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發射窗口開啟跨越億萬千米的星球「探險」由於火星距離地球遙遠,因此探測火星需要選擇其與地球距離較近的時機,這樣的機會每隔26個月才有一次,而今年7月到8月正是火星探測器發射的窗口期。
-
這份來自火星的「快遞」請查收
火星隕石切片受訪者供圖火星探測器登陸火星之前,人們就已經對火星進行了大量研究,有些研究依託的就是火星隕石。國際隕石學會網站隕石資料庫收錄的全球已被命名的隕石有7萬多塊,其中火星隕石276塊。剛剛過去的7月上演了多國登臺的「探火」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