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獻血證上有兩種血型 本報記者李宗華攝
近日想去獻血,張先生從家裡找出幾本之前的獻血證。
翻了翻,他突然發現了問題。「其中兩本上寫的我是A型血,一本上是AB型血。這可把我搞糊塗了,我到底是A型血還是AB型血?這幾天我都在擔心,萬一血型不準,有人用了我獻的血出啥問題該咋辦?」
昨日,張先生聯繫到三秦都市報記者,講述了這件困擾了他好幾天的煩心事。
三次獻血 兩個血型
「我是周至人,今年52歲,在西安市工作。以前獻血的時候沒有留意過血型,每次都是獻後就把獻血證放抽屜裡了,要不是近期想著去獻血抽空瞅了一眼,我都不知道還有這麼一回事。」據張先生回憶,他第一次獻血是在5年前,當時寫在他本子上的血型是AB型。
「我記得當時從長樂西路上的一家醫院門前路過,見到醫院門口有輛獻血車在採血,上面掛的牌子寫著『急需AB型血』,就跑去獻了血。」張先生說,他當時並不知道自己是什麼血型,只覺得能寫「急需」就是要救人命的大事。採血車上的工作人員檢驗後,給他蓋上了AB型的標註。「工作人員當時好像是說,像是A又像是AB,就寫個AB吧。後來我就把這事給忘了,後面又獻了幾回。」
記者從張先生的獻血證上看到,他第二次、第三次獻血分別是2013年、2014年在西安市中心血站的獻血車上。這兩次標註的血型卻都是A型。
3本血型不同的獻血證拿在手裡,張先生開始覺得有點犯怵:到底哪個才是自己真實的血型?
「萬一獻的A型血被當成AB型血救人,出事咋辦?萬一自己以後需要用血,本來是A型,人家一看我獻血證上貼的是AB型,用錯血咋辦?」每次一想到這,他就心頭一沉。
血站:現場諸多因素影響 難免有誤差
針對張先生的疑慮,昨日中午,記者帶著他現場諮詢了西安市中心血站某獻血點的工作人員。對方告訴記者,在獻血點採集的血回到血液中心後,他們還會再次細緻鑑定、檢測,若初檢有誤會改正。
工作人員解釋說,採集無償獻血前,獻血點對獻血人的血型只是初步鑑定,容易受到氣溫、試劑、鑑定時間長短等影響,出現個別鑑定誤差在所難免。不過,回到血液中心更為嚴謹的實驗室環境後,工作人員還將對血型進行正、反定型,再次鑑定,以確保鑑定結果的準確性。
「所以說張先生擔心給人錯用的結果不會出現。至於給自己錯用,那更不會,因為如果需要輸血,每個醫院都會進行化驗鑑定後,才會確定病人到底需要什麼血型。」該工作人員說。
連結 輸錯血型會有啥後果
會造成血管內溶血反應。受血者循環系統內輸入的紅細胞被破壞,釋放出遊離血紅蛋白到血漿中而導致機體發生一系列反應。
典型的症狀是在輸血10-20ml後出現,隨著輸入血量增加而加重。開始由於紅細胞凝集成團阻塞部分小血管,可引起頭部脹痛、面部潮紅、噁心、嘔吐、有心前區壓迫感、四肢麻木、腰背劇痛。繼而,由於凝集的紅細胞溶解,大量血紅蛋白進入血漿中,以致出現黃疸和血紅蛋白尿(尿呈醬油色),同時伴以寒顫、高熱、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症狀。最後,由於大量溶解的血紅蛋白從血漿進入腎小管,遇酸性物質而變成晶體,導致腎小管阻塞。另外,由於抗原、抗體的相互作用,引起腎小管內皮缺血、缺氧而壞死脫落,也可阻塞腎小管。此時,病人會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症狀。表現為少尿或無尿,尿內出現管型和蛋白,尿素氮滯留,高血鉀症和酸中毒,嚴重者可致死。
本報記者張晴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