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酬夢得比萱草見贈》詩詞賞析

2021-01-09 榆木齋

一日一花一詩:萱草

枯木

《酬夢得比萱草見贈》

【唐】白居易

杜康能散悶,萱草解忘憂;

借問萱逢杜,何如白見劉。

老衰勝少夭,閒樂笑忙愁;

試問同年內,何人得白頭。

《酬夢得比萱草見贈》這首詩作於唐開成四年(839年),選自《白氏長慶集》,是詩人白居易和劉禹錫唱和眾多詩詞中的一首,在該詩的注引處,白居易自己做了題注,是劉禹錫寫了一首詩《贈樂天》,原詩已佚失,其中有「唯君比萱草,相見可忘憂」一句,把白居易比作萱草,因此白居易為了表示感謝而和的詩。

萱草,又稱忘憂草,原產我國,花葶細長堅挺,高約60-100cm,著花6-10朵,呈頂生聚傘花序。初夏開花,花大,漏鬥形,直徑10cm左右,花被裂片長圓形,下部合成花被筒,上部開展而反卷,邊緣波狀,桔紅色,非常鮮豔美麗。

古代關於萱草的記錄非常悠久,在古代詩歌集《詩經》裡邊多次提到,其中《詩經·衛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意思是我到那裡弄到一枝萱草,種在母親堂前,使之樂而忘憂呢?因為萱草可以排解親人思念之情,久而久之,就用「萱堂」來代表母親,即可避諱又高雅,更代表了一種尊重敬愛之意,因此,萱草又叫忘憂草、母親花。

劉禹錫

詩豪劉禹錫把白居易比做萱草,需要從兩人交往說起。劉禹錫和白居易同年,劉禹錫早年得志,貞元九年(793年),21歲與柳宗元同榜進士及第,同年登博學鴻詞科,可謂春風得意,要知道唐朝當時「五十少進士,三十老明經」,50歲中進士都不算晚,明經科考記憶背誦,30歲才中就算很老了。然而白居易雖然學習刻苦,甚至年少就全白了頭,科舉卻一直不順利,直到貞元十九年(803年),31歲的白居易才和小他8歲的元稹同登書判拔萃科,整整晚了劉禹錫10年。

白居易

劉禹錫少年得志,受到當時的宰相王叔文的青睞,和柳宗元成為王叔文革新集團的核心人物,然而劉禹錫鋒芒外露,自然招人猜忌,革新失敗後,屢次被貶外地。白居易中舉後,也頗受皇帝賞識,後因直言敢諫以及母親墜井被參「有害名教」,同樣被貶往外地。從現有資料來看,似乎二人很少交集,即便是相互傾慕也並未交往。

直到寶曆二年(826年)冬,劉禹錫被罷去和州刺史,北歸京師,途經揚州,才遇到白居易。席間,白居易深感劉禹錫懷才不遇,稱之為「國手」,便寫了《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相贈:「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替劉禹錫打抱不平。劉禹錫讀後,非常感動,寫下了千古名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二人性格相近,興趣相投,相互賞識,惺惺相惜,一見投緣,從此開始了後半生的深切交往。

晚年二人同居洛陽,因此詩詞唱和頗多,這首《酬夢得比萱草見贈》就是二人眾多詩詞交往的其中一首。劉禹錫把白居易比作萱草,白居易把劉禹錫比作杜康。杜康是傳說中"釀酒始祖",被奉為酒神,曹操《短歌行》曾有:「何以解憂?惟有杜康」,酒可以解愁,因此很多好酒都稱為杜康酒,如今的杜康酒只不過取名相同而已,並非古人所詠嘆的杜康就是當今之杜康,這是閒話。

這首唱和詩,創作之時,二人都已經年近古稀,白居易老友元稹和劉禹錫的戰友柳宗元都早已作古,二人即嘆時光易逝,又欣慰有老友相陪,感慨之下,詩詞唱和,劉禹錫稱白居易為萱草,相見可忘憂;白居易稱劉禹錫為杜康,共飲可解愁。詩興大發,於是,就給後人留下這首表達深厚情誼的優美詩詞。

詩詞大意是:杜康酒可以排解煩悶,萱草花能夠使人忘掉憂愁;可是萱草和杜康,怎麼也比不上白劉二人相逢的感情深厚。時光易逝,即便是老年衰弱也強過年少夭折,消閒享樂之人自然笑話那些繁忙憂愁的人們。可是沒辦法,我就是這樣,看看咱們同年之中,有誰是年少就白頭呢?

這首詩通過萱草和杜康兩種排解憂愁的事物,來襯託什麼也不及二人的相見歡愉之情,同時白居易並沒有因為自己年老而頹廢悲嘆,反而是自嘲自己年輕就是白頭,表達了憂國憂民的積極精神,正如他的另一首詩有云:「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雄心壯志,老當益壯,確實值得後人欽佩。

2018/7/9榆木齋

相關焦點

  • 初中語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說課稿
    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中會涉及到不同類型的作品,比如我今天選取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是唐代傑出詩人劉禹錫的一篇七言律詩,本詩為作者劉禹錫罷和州刺史返回洛陽,同時白居易從蘇州返洛陽,二人在揚州初逢時,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詩贈與劉禹錫,劉禹錫寫此詩作答。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你們提供了較為詳細的說課稿以供參考。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鞠躬)我是語文組*號考生。
  • 白居易贈詩劉禹錫,他隨口以詩作答,便誕生千古名聯,激勵人心
    白居易和劉禹錫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本無多少交集,但是在貶謫的過程中,兩人初次相遇,不禁惺惺相惜。在宴席上,劉禹錫有感於自己的貶謫生涯,白居易聽後,作了首七律贈給他。劉禹錫看完,也隨口答了一首詩回給白居易。從文學成就上來說,筆者認為白居易總體是高於劉禹錫的,但是兩人此次在席宴上的唱和,卻是劉禹錫技高一籌。
  • 唐詩三百首|《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 韓翃
    《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 【作品簡介】 《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由韓翃( hóng)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這是一首酬答詩,為了酬詩,而通宵未眠,足見彼此心期之切。詩中陳述詩人臥病深秋的寂寞心情,並對友人贈詩表示謝意。前半首就臥病的心情來取景渲染、寂寥的砍夜之景。頸聯寫更深夜闌,心期而不得入眠。
  • 詩詞| 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 韓翃(向來吟秀句,不覺已鳴鴉)
    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唐代:韓翃長簟迎風早,空城澹月華。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節候看應晚,心期臥亦賒。向來吟秀句,不覺已鳴鴉。譯文及注釋譯文韻譯我早早地枕著竹蓆迎風納涼,清虛的秋夜京城蕩漾著月光。賞析這是一首酬贈,詩人酬和友人,以友人的詩題和詩,描寫了秋夜清遠疏淡的景色,意境開闊,同時寫出時序更迭引起詩人心事未了的惆悵。前四句就臥病的心情來取景渲染、寂寥的砍夜之景與詩人的寂寥心情相吻合。「長簟迎風早」是說秋風過早地來到庭院,長簟被秋風吹得窸窣咋響。一個「早」字寫出臥病之人對秋風的突出感受。
  • 古詩詞鑑賞——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唐」劉禹錫
    衝關話文常劉禹錫(72-842),字夢得,洛陽人。唐代文學家、哲學家。這首詩是劉禹錫為酬答白居易而作。衝關品鑑賞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 王安石《奉酬永叔見贈》:他日若能窺孟子,終身何敢望韓公
    歐陽修慧眼識人,王安石也有真才實學,歐陽修對王安石詩詞文章大加讚賞,還寫了一首《贈王介甫》詩給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朱門歌舞爭新態,綠綺塵埃拂舊弦。常恨聞名不相識,相逢罇酒曷留連?
  • 描寫冬至的詩詞有哪些?32首關於冬至節氣優美古詩詞句賞析
    描寫冬至的詩詞有哪些?2019年12月22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節氣!明天冬至,今天就為大家提供幾首古代冬至詩詞欣賞,讓大家在寒冬裡過節之際,也能感受到文化韻味的薰陶。》》》推薦閱讀:2019年冬至養生吃什麼好?
  • 劉禹錫被貶後回京,筵席上寫一首詩答謝白居易,頸聯乃是千古名句
    唐代詩人劉禹錫外號「詩豪」,他有一首詩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名字很長。詩歌的頸聯是千古名句,那就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在這兩句詩中,劉禹錫既表達了對歲月蹉跎,仕途不幸的傷感,同時又展現出了對欣欣向榮的未來的憧憬。
  • 中秋詩詞名句賞析關於中秋節的古詩詞 您最喜歡哪句?
    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裡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 早讀13:背誦: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①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助記] 寫作者長期被貶的憤慨心情。②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助記] 借典故寄託了對朋友的懷念和自己長期貶謫在外,回鄉後物是人非的慨嘆。③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助記] 對世事的變遷和仕宦的升沉表現出豁達的襟懷。
  • 實用的古詩詞賞析技巧,讀懂古詩詞沒那麼難(一)
    這裡講一個古詩詞賞析的技巧,古詩詞的作者表達每一種不同的情緒,都會選擇相對來說比較固定的典故。如果掌握了表達的思想和典故的對應關係,可以迅速理解作者在詩詞中想要表達的感情。這一篇全部介紹跟歡喜、悲傷相關的典故。
  • 50句詩詞,送你2021最美的祝願|李白|陸遊|杜甫|白居易_網易訂閱
    詩詞君為你送上最美詩詞祝願,  願你在 2021笑口常開,身體健康,  平安喜樂,一切隨心所願!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願你健康長壽  種得門闌五福全。常珍初喜慶華筵。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將進酒·君不見》  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
  • 張姓寶寶好聽的名字集合-詩詞起名
    寶寶起名大全|張姓寶寶好聽的名字集合-詩詞起名 張若塵 / 《上馬嘆》 / 劉駕 / 如何見布衣,忽若塵入眼 張浩雲 / 《早春寄王漢陽》 / 李白 / 碧水浩浩雲茫茫,美人不來空斷腸
  • 春風正暖,朝陽正好,上百句詠春詩詞,趕緊為孩子收藏起來!
    無論古今,「飛花令」不僅需要反應力,還需要強大的記憶力和詩詞儲備作支撐。雖然我們暫時不能去戶外感受春意,但不妨以「春」為令,結合《中國詩詞大會》往季讚美「春」的詩詞,在「春花、春草、春雨、春風……」中感受古人的智慧、尋找春天之美。句句都是乾貨,首首都是經典,家長趕緊替孩子收藏起來吧!春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 白居易與元稹的生死之交 元稹的詩《菊花》《離思》欣賞
    年五十三卒,贈尚書右僕射。稹自少與白居易倡和,當時言詩者稱「元白」,號為「元和體」。其詩辭淺意哀,仿佛孤鳳悲吟,極為扣人心扉,動人肺腑。元稹的創作,以詩成就最大。其樂府詩創作,多受張籍、王建的影響,而其「新題樂府」則直接緣於李紳。與白居易齊名,並稱元白,同為新樂府運動倡導者。作有傳奇《鶯鶯傳》,又名《會真記》,為後來《西廂記》故事所由。
  • 關於詩詞混搭,古人早已玩得出神入化!
    關於詩詞混搭,古人早已玩的出神入化,或幽默調侃,或借意抒情,既能彰顯作者的文化底蘊,也能營造出新的文學意境。以集句詩與集句對為代表。一、集句詩詞1、北宋文壇領袖司馬光,曾作集句詩,調侃同僚納妓。年去年來來去忙,暫偷閒臥老僧床。驚回一覺遊仙夢,又逐流鶯過短牆。
  • 50句詩詞,送你2021最美的祝願!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將進酒·君不見》 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
  • 立春詩詞15首
    東郊齋祭所,應見五神來。賞析:這首詩寫了古人迎春的習俗,表達了詩人對春的喜悅之情。無論從春種秋收的勞動收穫的實用角度講,還是從春回大地、風光無限的審美角度說,春天都是值得歌唱的。《立春日酬錢員外曲江同行見贈》唐·白居易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闈。兩人攜手語,十裡看山歸。
  • 「一起讀詩詞」古詩詞中隱藏的文化之美—小學生要知道的文化典故
    學習詩詞時,我們會經常聽到這個詞語。「典故」這個名稱由來已久,最早出現在《後漢書》中,意思是典制和掌故。在詩詞中,「典故」是指歷史故事和有來歷的詞語,或者有教育意義且大眾耳熟能詳的公認的人物或事件。「用典」是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典故」用得適當,可以起到很好的修辭效果。所以詩人就會經常使用「典故」來增強詩詞的感情色彩。
  • 詩詞飛花令——飛「花」的詩詞
    一段5分鐘說了127句帶「花」詩詞的短視頻,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新聞、共青團中央、北京日報、觀察者網等上百主流媒體機構微博都帶頭點讚。之前看這個視頻,有一些人說事先錄好的,其實我感覺這個很正常,這個「花」字的詩詞實在太多了,詩詞中花、月、酒出現的頻率應該是最高的了。下面是一部分飛花的詩詞,很多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飛花的詩詞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