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 韓翃

2021-01-13 騰訊網

《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

韓翃

長簟迎風早,空城澹月華。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節候看應晚,心期臥已賒。

向來吟秀句,不覺已鳴鴉。

【作品簡介】

《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由韓翃( hóng)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這是一首酬答詩,為了酬詩,而通宵未眠,足見彼此心期之切。詩中陳述詩人臥病深秋的寂寞心情,並對友人贈詩表示謝意。前半首就臥病的心情來取景渲染、寂寥的砍夜之景。頸聯寫更深夜闌,心期而不得入眠。末聯寫吟詠贈詩,不覺已鴉噪天曙。全詩結構嚴謹,清幽淡雅。

【註解】

程延:一作"程近",事跡不祥,詩人的詩友。

簟(diàn):竹蓆。

空城:指城市秋夜清靜如虛空。澹月華:月光淡蕩。澹,漂動。

星河:即銀河。

砧杵(zhēn chǔ):搗衣用具,古代搗衣多在秋夜。砧,搗衣石。杵,搗衣棒。

節候:節令氣候。

心期:心所嚮往。臥:指閒居。落空。

向來:剛才。秀句:詩的美稱。

鳴鴉:天曉鴉鳴。

【韻譯】

我早早地枕著竹蓆迎風納涼,清虛的秋夜京城蕩漾著月光。

一行秋雁高高地掠過了星空,千家萬戶傳來了搗衣的聲響。

看節候應該是到了更深夜闌,思念友人心靈相期睡覺也晚。

剛剛反覆吟誦你送我的佳句,不覺烏鴉呱呱啼叫天已漸亮。

【評析】

這是一首酬贈詩,詩人酬和友人,以友人的詩題和詩,描寫了秋夜清遠疏淡的景色,意境開闊,同時寫出時序更迭引起詩人心事未了的惆悵。

前四句就臥病的心情來取景渲染、寂寥的砍夜之景與詩人的寂寥心情相吻合。

「長簟迎風早」是說秋風過早地來到庭院,長簟被秋風吹得窸窣咋響。一個「早」字寫出臥病之人對秋風的突出感受。「迎風」二字寫出一片蕭瑟的聲響,達聲音更襯託出秋意的濃重和秋夜的沉寂。

「空城澹月華」,是說空寂約城中灑滿了淡淡的月光。「空城」並非說城中空無所有,「空」是寂靜之意。空城寂寂,月色悽迷,是對詩人心情的絕妙寫照。

「星河秋一雁」,是說一隻孤雁划過秋夜的天空向銀河飛去。「星河」是寂寥的,「一雁」是孤獨的,「秋」夜是清冷的,三種事物連綴成文,構成幽深的意境,使人感觸到詩人心境為孤悽。

「砧杵夜千家」,是說時當秋季,人們開始準備寒衣了,故而千家萬戶都傳來了搗衣聲。搗衣聲聲,反襯出秋夜的沉寂。詩人巧借秋聲秋色以渲染愁懷,收到了良好的藝術效果。

頸聯轉入敘事,寫出悲秋的原因。「節候看應晚,心期臥亦賒。」「節候」,這兩個字承接著前四句所寫的秋聲秋色。「看」和「應」均為揣測之辭,全句意思是說,看來節候大概已入晚秋。此句使用揣測之辭與下句的「臥」字相關照,「臥」是臥病在床,故對節候不能作定論。一個「臥」字定下全詩的感情基調,道出悲秋的原因:由於臥病,而使心願落空。美好的心願不能實觀,疾病纏身,又臨深秋,可見詩人的悲哀心情,躍然紙上。此聯敘事是前四句景物描寫的感情依憑,使以上的景物有了精神支柱。

尾聯「向來吟秀句,不覺已鳴鴉:」二句意謂,深夜吟誦您的秀美詩句,興味頗濃,不知不覺已是天曉鴉鳴。以扶病之身而能長夜吟慶不倦,自是因為詩句美好,作為酬贈之作,已盡了題意。同時,也寫出了病中孤寂的生活,漫漫秋夜,只有一詩相伴,詩人的寥落心情可以想見。

全詩前半寫景,景中寓情;後半敘事,事中現意。寫景與敘事,筆墨雖二,情意實一。一條感情線索貫穿全篇,有如紅線串珠,結構成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

【作者介紹】

韓翃( hóng)(754年前後在世),字君平,南陽(今河南南陽)人。唐代詩人。是「大曆十才子」之一。天寶十三載(754)考中進士,寶應年間在淄青節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從事,後隨侯希逸回朝,閒居長安十年。建中年間,因作《寒食》詩被唐德宗所賞識,因而被提拔為中書舍人。官至駕部郎中。在大曆十才子裡,韓紅和李益也許是最著名的兩個。這並非是由於他們的文學造詣,而因為他倆都是傳奇裡的有名角色。見《太平廣記》卷肆捌伍許堯佐《柳氏傳》。

覺得還不錯要拉到文末點在看哦!

每一次【分享】,每一條【留言】,都是您對我的鼓勵!【星標】每日解讀詩詞,就不會再走丟啦!

我想要的未來,是看得到安全感

你失眠,我恰好陪你一起醒著。

所以兜兜轉轉,我們都在等能一起欣賞世界的那個人.

讀書多了,內心才不會決堤

讀書多了,內心才不會決堤

● END ●

溫馨提示:《每日解讀詩詞》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網際網路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相關焦點

  • 詩詞| 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 韓翃(向來吟秀句,不覺已鳴鴉)
    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唐代:韓翃長簟迎風早,空城澹月華。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節候看應晚,心期臥亦賒。向來吟秀句,不覺已鳴鴉。譯文及注釋譯文韻譯我早早地枕著竹蓆迎風納涼,清虛的秋夜京城蕩漾著月光。⑶空城:指城市秋夜清靜如虛空。澹月華:月光淡蕩。澹,漂動。⑷星河:即銀河。⑸砧杵(zhēn chǔ):搗衣用具,古代搗衣多在秋夜。砧,搗衣石。杵,搗衣棒。⑹節候:節令氣候。⑺心期:心所嚮往。臥:指閒居。落空。⑻向來:剛才。秀句:詩的美稱。⑼鳴鴉:天曉鴉鳴。
  • 古詩《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中,好友贈送的禮物,彌足珍貴
    《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韓翃長簟迎風早,空城澹月華。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節候看應晚,心期臥亦賒。向來吟秀句,不覺已鳴鴉。曾經幻想著滿腹學識能被朝廷賞識,從而登上高堂,入朝為官。將自己的學問發揮到朝中的每一處地方,實現年輕時的理想抱負。
  • 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大全集》卷二.170-320篇全集
    本書收錄了唐代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等人創作的詩歌、詩詞作品,包括:長恨歌、後宮詞、暮江吟、問劉十九、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逢入京使、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寄左省杜拾遺等304首唐代詩歌。清人孫洙(蘅塘退士)輯選的《唐詩三百首》是歷朝詩詞詩集裡對近代國人影響最大的選本。
  • 2021年男孩起名字:取自唐詩三百首中的女孩名字(名字解釋)
    微友聯繫天賜佳名,想給孩子取個唐詩三百首中的女孩名字 中國古代文化的精神食糧之一就有著唐詩的蹤影,而大多數家長也愛從唐詩中起名,唐詩有著時代的美韻,用作女孩名字更是展現了美意和詩意。因此,為各位匯集了唐詩中最美的女孩名字,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 白居易《酬夢得比萱草見贈》詩詞賞析
    一日一花一詩:萱草枯木《酬夢得比萱草見贈》【唐】白居易杜康能散悶,萱草解忘憂;借問萱逢杜,何如白見劉。老衰勝少夭,閒樂笑忙愁;試問同年內,何人得白頭。《酬夢得比萱草見贈》這首詩作於唐開成四年(839年),選自《白氏長慶集》,是詩人白居易和劉禹錫唱和眾多詩詞中的一首,在該詩的注引處,白居易自己做了題注,是劉禹錫寫了一首詩《贈樂天》,原詩已佚失,其中有「唯君比萱草,相見可忘憂」一句,把白居易比作萱草,因此白居易為了表示感謝而和的詩。
  •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吟」,究竟是什麼意思?
    因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每體得數十首,共三百首,錄成一編,為家塾課本,俾童而習之,白首亦莫能廢,較《千家詩》不遠勝耶?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吟。』」這段話中作者引用的諺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吟」,可謂膾炙人口。但是它的意思很多人卻弄不清楚,以至於出現了許多訛傳。
  • 初中語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說課稿
    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中會涉及到不同類型的作品,比如我今天選取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是唐代傑出詩人劉禹錫的一篇七言律詩,本詩為作者劉禹錫罷和州刺史返回洛陽,同時白居易從蘇州返洛陽,二人在揚州初逢時,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詩贈與劉禹錫,劉禹錫寫此詩作答。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你們提供了較為詳細的說課稿以供參考。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鞠躬)我是語文組*號考生。
  • 在唐詩三百首蘅塘退士眼裡 李白和王昌齡的七絕輸給杜牧了嗎?
    《唐詩三百首》裡在七言絕句的目錄下,收錄作品最多的詩人您知道是誰嗎?不是李白、杜甫,也不是「七絕聖手」的王昌齡,而是被成為「小李杜」之一的杜牧,那麼在蘅塘退士的眼裡,杜牧的七絕勝過李白和王昌齡嗎?七言絕句與唐詩三百首七言絕句是舊體詩中最常見的詩體,絕句指的是四句的詩,因為每一句的字數不同,絕句又有五言絕句、七言絕句和數量很少的六言絕句。
  • 「滿船清夢壓星河」被收進《全唐詩》,有人建議刪除,你贊成嗎?
    清朝康熙年間,康熙皇帝下達敕令編校《全唐詩》,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最終在曹寅的主持、和其他10人的共同努力下,僅用一年時間,共「得詩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凡二千二百餘人」。但由於清朝距離唐朝太過久遠,成書時間又很倉促,編校過程中就難免出現一些紕漏,也因此引發了人們的爭議和質疑。
  • 初唐最傑出七言律詩,可與李白比高下,為神來之品,入唐詩三百首
    沈佺期的《獨不見》在律詩的發展史上,具有獨特的價值和地位,它幾乎是唐詩中最早,最規範的七言律詩,被選入唐詩三百首,對後來唐代律詩的影響也很大,歷來廣受好評。姚鼐說它「高振唐音,遠包古韻,此是神到之作,當取冠一朝矣」;方東樹在《昭昧詹言》中也評「曲折圓轉,如彈丸脫手,遠包齊梁,高振唐音」。《獨不見》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 唐詩閒讀:「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
    唐詩跟唐代的歷史一樣,當然也有低谷,今天說一首低谷期的唐詩。這使得唐朝這個詩的國度一下子失去了詩的支撐,在這個時期內,較著名的詩人是「大曆十才子」,這十個人生卒年皆不詳,依照《新唐書》記載:大曆十才子為李端、盧綸、吉中孚、韓翃、錢起、司空曙、苗發、崔洞(也作峒)、耿湋、夏侯審,這十個人究竟是哪十人後世有爭論,十人中最享盛名的是盧綸,就是寫「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入石稜中」(《塞下曲》)的那位,司空曙是盧綸的表兄,我們今天來說說他。
  • 古詩詞鑑賞——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唐」劉禹錫
    這首詩是劉禹錫為酬答白居易而作。衝關品鑑賞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 早讀13:背誦: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①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助記] 寫作者長期被貶的憤慨心情。②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助記] 借典故寄託了對朋友的懷念和自己長期貶謫在外,回鄉後物是人非的慨嘆。③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助記] 對世事的變遷和仕宦的升沉表現出豁達的襟懷。
  • 女子秋夜仰望星空,卻給了杜牧靈感,寫出一首詩意又帶涼意的唐詩
    對比晚唐文學史上李商隱詩歌的晦澀難懂,我們更喜歡杜牧唐詩的精煉和圓潤。杜牧的經典唐詩一般都是七言絕句,語言的凝練性非常高,但是又大都通俗易懂。杜牧的唐詩,我們熟悉的有《泊秦淮》、《遣懷》等等,那些詩歌也代表了他唐詩的成就。
  • 王安石《奉酬永叔見贈》:他日若能窺孟子,終身何敢望韓公
    歐陽修慧眼識人,王安石也有真才實學,歐陽修對王安石詩詞文章大加讚賞,還寫了一首《贈王介甫》詩給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朱門歌舞爭新態,綠綺塵埃拂舊弦。常恨聞名不相識,相逢罇酒曷留連?
  • 「詩骨陳子昂」詩作8首,看詩中風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
    陳子昂的詩文革新主張對唐詩產生的歷史影響巨大,並且意義深遠。陳子昂轉變了初唐時期的詩文風格,使唐詩徹底擺脫了齊梁頹靡詩風的影響和束縛。陳子昂的詩文革新舉措為唐詩的健康發展做好了鋪墊,它是唐詩發展的理論基礎和依據,同時也是唐詩變革的風向標。
  • 「滿船清夢壓星河」很經典,為何有人建議再版《全唐詩》時刪了它
    雖然歷朝歷代唐詩都有各種錄本,但要說最全面的當屬清康熙年間編修的《全唐詩》,當時編修的工作人員就曾稱這本書「的詩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凡二千二百餘人」。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經過很多文學工作者的研究,慢慢的對於《全唐詩》卻有了一些別的聲音。《全唐詩》中的一些詩篇不僅受到質疑,還有人建議再版時將這些詩從中刪除。就像筆者本期要介紹的這首經典七絕,就屬於被質疑的行列。
  • 《秋夕》外杜牧有另一首冷宮主題唐詩,題目只一個字卻是全詩詩眼
    包括杜牧在內的很多唐代詩人,都寫了以冷宮為主題的唐詩作品。這也是一個很有趣味的事情和現象。唐詩宋詞元曲當中,恐怕只有唐詩對於宮怨這個主題最為看重,所流傳下來的作品也最多。而在宋詞和元曲當中,關於此類主題的作品就明顯又少了很多。
  • 唐代牛人的「高考零分作文」,卻因寫得太美,入選《唐詩三百首》
    正因為科考對文人是如此重要,所以本期的這首詩就顯得格外有個性。這首詩名叫《終南望餘雪》,作者為唐代詩人祖詠,是一首應試詩,當年祖詠去長安應考,考官給的題目就是這個。當時的題目要求是寫一首五言長律,也就是要六韻共十二句。但祖詠只寫了4句就覺得此詩已經完結,不能再加了。要功名還是要一首好詩?祖詠做出了明智的選擇,因為這個選題唐詩中便多了一首千古名作。
  • 唐詩三百首中最行雲流水的送別詩,李白的創意都直接被摘成歌詞了
    在唐詩300首當中,李白大約有30首古詩入選,佔了總量的十分之一。在這些詩歌當中,李白的詩作或表現豁達自如的一面,或表達出憤激的一面,或有充足的想像力等等,都各有特點。李白的詩歌大多數都是一氣呵成的。尤其是今天所談到的這首送別古詩,堪稱唐詩300首當中最行雲流水的古詩。李白在這首古詩當中所寫的詩句,有不少已經被直接化成了歌詞。來看看你能不能唱出來: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裡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