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的學習成長,一般都是看書、上知識付費課、加入學習社群……加以自己的學習主動性、認真的態度、持續的耐心,這種學習方法都能讓自己獲得還不錯的知識和進步;我參加的一些三節課、得到等知識付費類產品的課,也確實讓我學到了一些東西。
但是,職場裡的學習,相較於在學校,少了2個很重要的環節:
1是作業的布置、批改、訂正;
2是老師直截了當指出學生的錯誤、不足。
這2個其實可以合併為一個:沒有一個「老師」的角色來指出你的錯誤。
我有時候覺得,自己看完書、2.0倍速聽完網課、做完筆記和摘抄、發個動態+評論,就已經學習成功,「思維高了一個層次」。但是,人只要是學習,肯定有理解不足甚至理解錯的地方;大學裡有老師教、有標準答案的知識我都拿不了滿分,何況是職場中沒有標準答案的知識,又何況是自學。通常我識別到自己的不足是在實踐並犯錯之後,或者過幾年回看以前寫的方案、文檔時——雖然當時寫下文字時覺得天衣無縫。
我認識到「有老師指出錯誤很重要」這個觀點是在今年4月份。當時我在參加一個管理訓練營,它有6次1v1的績效老師深度輔導,有次輔導時老師問我一個關於管理學的概念知識,我闡述了我的理解,老師直接說「你這樣理解是錯誤的」。
我當時比較驚訝!
1是因為工作以來參加過這麼多的付費課程,從來沒有人直接指出我的學習錯誤,其他的課程即便我沒完成作業也只是有和善的鼓勵,可能是怕我跑了影響他們留存指標;
2是我作為一個成年人聽到有人非常直接地指出我的錯誤有點牴觸心理,因為即便在公司,大家指出同事錯誤也都有些溝通技巧,不會讓別人過於難堪。
事後我反思了下,老師的這種形式其實非常好。因為如果我帶著錯誤的認知真的去實踐了,可能犯的錯會更大。而且責任越大,決策和試錯的成本越高,這時候的學習,就更需要有「高人指路」。這個課不僅引發我的思考,並當我理解有誤時,直接指出我的錯誤,這種學習成長的方式效率非常高。
教練還說了一句話:不知道的是不是知道了,知道了是不是做到了,做到了是不是問題解決了。幹部的培養不僅僅的簡單的培訓,學以致用才是關鍵。很多理論知識都很好,但同學用不好。
直接指出錯誤,至少解決了,從不知道到知道,這個環節的障礙和試錯成本,「知道做到問題解決」,就得看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