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和成長,並不只是學校老師的責任,父母思想的高度更重要

2021-01-18 騰訊網

教育孩子已經是家長最為重視的事情,想給孩子好的物質條件和最好的教育,很多家長覺得,自己沒有很好的家庭條件,沒有很高的學歷,擔心自己不能有好的家庭教育,其實影響一個孩子成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最大的影響因素便是父母的思想和思想的高度。

家長教育孩子的誤區,別讓自己的錯誤觀念毀掉孩子

把教育的責任推向給老師,自己不重視言傳身教

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上學了就應該由學校教育了,把教育的責任推給了老師,孩子有什麼問題都是老師的問題,老師的重任是教書育人,但是更偏向於學習方面,更重要的是學習成績。

只注重應試教育,不注重全面發展

很多家長只在乎孩子的學習成績,考試成績就是一切,把考試的成績放在第一位,為了孩子能夠學習好,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輔導班,忽視了其他方面的培養,覺得在成績面前,其他的問題都不是問題,這樣的錯誤觀念和教育方式,不注重全面的培養,只能培養出學習的機器,自理能力很差,遇到問題就會退縮。

在教育孩子上面,家長自身應該保持怎樣的心態?

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己不正難以正人

父母的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孩子所表現出來的就像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一樣,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會影響到孩子,所以父母要能夠樹立榜樣,以身作則,家長的素養和格局,處事的態度都是家庭教育最好的體現。

習慣和能力要從小培養,抓住習慣養成的關鍵期

養成良好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學時期是培養好的習慣的最好時期,可以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培養他們的思考習慣,動手操作的能力,生活作息習慣等等,讓孩子能夠在父母的庇佑下獨立,能夠獨立穿衣吃飯,能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夠獨立的思考一些問題。

在學習上,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幫助提升學習成績?

做好輔導工作,陪學輔導過程高質量

學校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由老師管理,放學回家後則是由父母管理,父母在管理的過程中要能夠做到高質量的陪學和輔導,能夠監督完成作業的同學,做好輔導的工作,養成學習的好習慣。

報名補習班,需徵得孩子意見

我們不能說報補習班都是沒有效果或是沒有用處的,一些家長沒有能力輔導學習,在選擇好補習機構後,徵得孩子的意見,不要給他們造成太大的學習壓力,這樣雙管齊下,也能夠幫助提升學習成績。

多用鼓勵的語言鼓勵學習,不要嘮叨訓斥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可,在考試成績好的時候要能夠多鼓勵誇獎,在考試成績差的時候也不要嘮叨訓斥,找到成績差的原因,改正後鼓勵下次一定能夠考好,不要太固執於每次的考試成績,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找到影響考試成績差的原因是關鍵。

學習是一個很長的過程,要孩子學會學習

學習過程很長,寒窗苦讀十幾年,在這十幾年當中是有很大的變化的,有的同學在低年級的時候學習很好,但是升入高年級之後開始落後,有的同學在低年級的時候成績不好,但是到了高年級逆襲成學霸,所以在學習的漫長過程中,學會學習才是最重要的,還有教育的方式,學習並不是只要上課認真聽講就足夠了,還需要有很強的自律能力和執行能力,包括寒暑假期等等,都是能夠拉開同學與同學之間的差距,從小學到大學,從模仿式的學習到自主式的學習。

學習上不要溫水煮青蛙,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激發學習動機,調動學習興趣是關鍵

低年級的時期,不要太注重學習成績,主要是學習興趣的調動,培養學習的動機,在有了學習興趣之後,才能夠自覺主動的學習,而不是被動強迫的學習,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才能夠為日後的高年級學習打下基礎,學習上不要溫水煮青蛙,一定要能夠有激情,也可以設置目標,給與一定的獎勵,滿足一個小心願。

學習過程中不要形成懶惰心理,迎難而上解決問題

在碰到困難的時候很多人會選擇退縮逃避,在學習上面也是一樣,很多同學在碰到學習困難的時候就開始退縮,這樣只能造成懶惰的心理,在遇到學習問題的時候一定要能夠迎難而上,去解決問題,遇到問題就比較懶惰,置之不顧。

相關焦點

  • 讓家長老師孩子「共享生命成長」
    他在現場提出的「最好的教育就是做最好的自己」「關係好才是真的好,贏得孩子比贏了孩子更重要」「做一個幸福的普通人」等真知灼見,連日來已經刷爆了參與活動家長的朋友圈。「要讓孩子陽光、快樂、自信、有尊嚴,獲取一種終身發展的能力,要實現老師、家長、孩子共享生命成長。」11月26日,趙勇這樣詮釋自己的教育觀。
  •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這位母親的回答讓孩子自信走進學校
    02比質問更重要的,是教孩子學會面對老師的批評對於老師的批評不要敷衍,教孩子從批評中學會反思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有人說話,會破壞老師講課的氛圍,就讓大家都走神兒了。孩子就明白「哦,原來我說話時不只是我被老師批評這麼簡單,而是我會影響到那麼多人的注意力」,那孩子懂了規則的內涵,就有責任擔當,下次好好聽講。
  •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各自充當什麼角色
    有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都比較關心,於是紛紛諮詢家庭教育和學校的教育那個對孩子的成長更為重要?教育重要性其實,就問題奔上來說,並不難回答,因為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都對孩子的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並且兩種教育的方向並不相同,雖有交集,但是兩者互為補充,是一個互補性關係。
  • 三流的父母溺愛孩子,二流父母縱容孩子,而一流父母都在做什麼?
    人民日報曾經發表文章說:「教育好孩子,是父母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 家庭是孩子最好的學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給孩子裝上什麼硬體,孩子就會擁有怎樣的內核。父母給予孩子什麼教育方式,孩子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一個孩子未來的成就與高度,都與家庭的教育密不可分。
  • 孩子會提出問題比會回答問題更重要,這就是學霸和學神的本質區別
    在如今的大環境中,很多孩子的學習過程是被「灌輸」式的,老師要求背誦的知識點,老師要求記住的公式,老師要求掌握的答題技巧和方法。在學習中,老師和家長更傾向於重視孩子回答問題的能力,不可否認這很重要,但是孩子能夠提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比提出問題更重要的能力是——他們願意這樣做,願意提問題。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幾個星座善於言傳身教,是孩子的好榜樣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的悉心呵護,雖然孩子讀書受教育的時光大部分都是在學校度過的,但是身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教育其實對孩子來說有著更為重要的作用。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
  • 孩子要經歷什麼後,才能懂得學業的重要和父母的不易?
    現在的孩子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很充沛的環境中長大,已經沒有了責任擔當!他們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已經習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應有盡有的生活,所以貪圖享受貪圖安逸,那還管什麼學業和前途更不會去想父母的艱辛和不易,有的孩子確實需要經歷一下家庭的突然變故,才能懂得責任擔當,懂得學業的重要和父母的不易。父母的初衷是愛,而結果是「害」。
  • 掌門少兒專注孩子思維成長,幫助孩子激發學習興趣愛上學習
    現在是終身學習的年代,讓孩子從小養成主動學習、愛上學習的習慣變得異常重要,而這需要家長、學校、機構的共同努力。
  • 13歲男孩殘忍殺害10歲女孩,孩子的暴戾恣睢,責任在誰?
    是什麼讓一個14歲的孩子能走到殺人這一步的呢?又是什麼讓他在殺人之後還能再班級群中淡定自如地參與到話題的討論中的呢?不禁想到今年的熱播劇「隱秘的角落」中的朱朝陽,同樣都是未成年人,同樣的稚嫩,同樣的冷靜。人性本善,孩子們又是如何在一步步的成長中走偏的呢?這種窮兇極惡、暴戾恣睢的行為性格又是怎麼形成的呢?一、父母教育的缺失養不教,父之過。
  • 父母應善於發現並發揮孩子的優勢
    父母的教育職責如果濃縮為一條,就是在孩子成長經歷中發現並發揮孩子的智力和情緒特徵的組合優勢,至少不阻礙這種優勢的發揮。美國著名兒童發展心理學家蘿拉·貝克認為,父母要順應孩子的基因傾向,使基因傾向在所希望的方向上不斷變化,這雖然不是父母家庭教育的唯一和排他的任務,卻是十分重要和對孩子發展影響深遠的父母職責。
  • 鄱陽一中學輟學生被勸返後,霸凌同學持鐵威脅老師,你怎麼看
    並且還威脅老師。這些學生均為厭學者、勸退學生。為什麼這些學生會這麼大膽欺凌其他學生並威脅老師呢?難道這些學生和老師都對他們有仇嗎?作為學校和老師來說,並不希望勸退學生,而希望每個學生都能夠好好學習。是在學生違反校規的情況下才會勸退。這些孩子沒有上學了,是會天天在家嗎?父母都是要上班的,是否知道孩子每天在幹什麼呢?父母對孩子是否足夠關心和了解?
  • 夢見學校老師和同學 夢見學校老師
    夢見學校老師和同學夢見你是一名學校老師,預示你會獲得在文學或其他方面期待已久的成功。夢見兒時的啟蒙老師,意味著夢者正在反省著某事。夢見被老師教導,意味著夢者即將從困境中解脫。夢見和教師談話,意味著夢者即將發現自己未曾察覺的潛能或有所進步的機會。
  • 不放手孩子怎麼成才?父母要做好「兩不管」和「三不慣」
    「直升機父母」以保護、為孩子好的名義過度幹預孩子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蠻橫剝奪孩子獨自歷練的成長機會。 也正是父母的次次包辦與打擾,於無形中摧毀了孩子的獨立性、求知慾、創造力,讓孩子時常懷疑自我,失去自信,認為自己難以擔當,乾脆放任自流。
  • 專訪哈佛幼兒園園長:孩子在幼兒園最該學什麼?老師作用是什麼?
    這不是藝術學校,但我們知道,如果一個孩子正在畫畫,其實他是在進行再創作,他需要思考如何形象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洛裡斯認為給孩子們設立工作坊非常重要,我們學校也有一個。原因是,這樣我們有可能為孩子們提供更多思考的方式,提供更複雜的想法以及讓他們真正了解不同觀點的價值。
  • 不能急功近利 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要有機結合
    主持人:這是不是剛才徐老師談的一個學習方法的問題?  王建華:對,現在我們的學習方法真的是到了要大改的時候了。我們現在整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是以教為主,老師設計了以後就要灌輸給你,用各種各樣的辦法讓學習按我的套路走。事實上國際上大家都在討論,應該倒過來以學為主,把學放在核心位置,圍繞學生,要調動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 程小純:家庭中父母和子女的雙向互動具有重要意義
    對此,程小純認為,家庭文化的形成是需要父母和子女共同構建的。重視家庭文化,不僅能夠讓父母和孩子都有所得,而且能夠構建良好的親子關係,系牢親子間的情感紐帶,共同營造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程小純表示,家庭中父母和子女的雙向互動具有重要意義。第一,有助於親子關係的建設。
  • 最好的教育是:家長配合老師,老師支持孩子,我們共勉!
    >北京四中校長劉長銘說:凡是家長不與學校配合的,結果都是悲劇。老師也是人,也有感情,與其親近那些嚴苛他的家長和孩子,他更願意看重那些信任他、配合他的家長和孩子。作為家長,愛子心切,人皆有之。但不能過分溺愛孩子,也不能過分地幹涉老師對你家孩子的管教。
  • 逆商也是成長關鍵力,4種方法幫孩子戰勝逆境,讓身心變得更強大
    引子對於今天的父母來說,無論是經濟條件優越的還是經濟條件一般的,都竭盡所能,力求為孩子打造一個理想的成長環境。表面上來看,孩子生活得無憂無慮,但實際上,關於孩子出現心理問題、變得厭學甚至走上極端之路的報導並不少見。
  • 給孩子留下「才」富,比留下財富更重要!
    2 教育路上,與老師並肩 曾有人說,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光榮,一個民族出現源源不斷的好老師,是未來的希望。 作為家長,父母需認識到,只有負責的老師才管學生!不要指望每個學生都懂這個道理,因為他們畢竟還只是個孩子。 各位家長,你們早已成為明事理的大人,請在孩子誤解老師的嚴厲之後,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負責、公正、認真的老師是多麼值得慶幸的事情!
  • 孩子成長有規律,父母從人格健全入手,培育未來優秀人才
    從春節以後孩子的學校就沒開學,這個有史以來最漫長的假期,拷問家長該怎麼有意義的幫孩子度過,除了每天的學習之外,該怎麼讓孩子充分利用這個期來成長。因為教育不僅僅是在學習上拿個好分數,教育更應該是完善人格的教育。很多教育專家共同傳遞給大眾的想法是:假期是最好的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時間。這就是說,有心的家長會幫助孩子利用這個充分的時間去培養孩子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