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各自充當什麼角色

2021-01-20 中原說教育

有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都比較關心,於是紛紛諮詢家庭教育和學校的教育那個對孩子的成長更為重要?

教育重要性

其實,就問題奔上來說,並不難回答,因為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都對孩子的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並且兩種教育的方向並不相同,雖有交集,但是兩者互為補充,是一個互補性關係。所以兩者都是同等重要的,並不存在哪個更為重要的問題!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兩者之間的差異。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其主要目的是針對孩子的行為習慣、美育、做人道理方面的引導和教育。教導孩子自立自強,適應社會發展。注重品格、毅力和道德方面的培育,這方面,家長對於孩子的影響力較大。一個孩子長大後的道德、耐力和毅力絕大部分和家庭教育有關。

家庭教育

所以,如果要讓孩子的品格高尚,毅力堅強,那麼作為孩子的父母就要注重這方面的教育,同時,也需要注重自己在這方面的表現。

道德講堂

因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一個品格不端正的人是很難培養出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的。比如一個經常闖紅燈的父母是很難培養出一個遵守交通規則的小朋友,身教有時候勝於言傳。所以,家庭教育的我們應該以身作則,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在其面前首先要表現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樣,孩子在耳濡目染的情況下就很容易走上正確的道路。

相關焦點

  • 孩子學習和成長,並不只是學校老師的責任,父母思想的高度更重要
    教育孩子已經是家長最為重視的事情,想給孩子好的物質條件和最好的教育,很多家長覺得,自己沒有很好的家庭條件,沒有很高的學歷,擔心自己不能有好的家庭教育,其實影響一個孩子成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最大的影響因素便是父母的思想和思想的高度。
  • 孩子教育的天秤,你平衡了嗎?
    今天要說的是孩子的教育不僅僅需要學校老師,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家庭教育,畢竟有句話說得好:「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老師。」在孩子真正上學前,孩子只能從身邊人那裡學習到一些東西,包括品質、習慣等等。所以說,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同等重要的。接下來就說一下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起著什麼樣的作用。
  • 讓家長老師孩子「共享生命成長」
    自本期起,《大眾日報·濟南新聞》特開設「家校攜手共進,提升教育溫度」欄目,圍繞「如何全面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如何打造有溫度的教育」這一主題,聆聽教育專家、名師校長的獨到見解,展示成功的工作活動成果,以期形成更廣泛的交流和探討,並為調適家校關係、優化家校溝通、實現科學育兒提供更多的思路和解決辦法。
  • 家園應劃好各自「領地」
    幼兒園與家庭擁有各自教育「領地」。家庭作為孩子初次接觸的單一化的社會組織,它以血緣這一無條件的愛與較強的關懷為核心的生活場,在有針對性地培養個別孩子的生活習慣、行為品德、價值觀念等諸多方面有著特殊的作用。而幼兒園是社會公共領域中為幼兒生活和學習提供專業支持與引導的重要場所,其教育內容、方法的選擇是建立在專業教師隊伍對幼兒施加科學影響的基礎之上的。
  • 陸士楨:家庭教育中的做人和品格教育
    陸士楨 中央團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教授點此瀏覽視頻專輯主持人:各位家長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走進北京市關工委的家庭教育公開課。今天我們要探討的問題是關於在家庭教育當中如何更好地培養孩子的品格。今天我們非常榮幸地請到了兩位嘉賓,坐在我右手邊的是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陸士楨——陸老師。陸老師同時也是我們國家著名的兒童青少年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專家。
  • 重視家庭教育的星座前4名、為了孩子的成長這些星座煞費苦心!
    為了讓孩子健健康康的成長,他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是比較多的。固執的金牛座的內心總是希望孩子能夠學很多東西,但是也不會強迫孩子一定要學某樣不感興趣的東西。 對於孩子成績方面,金牛座雖然也在意,但並不會太過關注,在品行方面,金牛座會格外重視。金牛座的家庭教育方面主要會側重孩子的品德培養。金牛座不會允許孩子做一切違反道德、違反法律的事情。
  • 不能急功近利 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要有機結合
    我覺得教育是國家民族的一件大事,特別是在現在,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的情況下,家長往往對的寄託那都是無限的。  主持人:家庭教育對於一個孩子成長的影響,有的不能起到了非常以及的影響,就是家長的意志和孩子的意志正好不謀而合,孩子也是這方面的人才。但有的時候它就會出現一些衝突。  徐沛東:所以我覺得今天的話題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有機結合,什麼叫「有機結合」啊?
  • 幸福家庭 共同成長 ——巴南區舉辦母親節暨第四個家庭教育日活動
    為引領家庭幸福文化,搭建家庭交流平臺,進一步倡導溫馨、和諧、平等、健康的文明家庭新風,近日,由巴南區婦聯主辦,慈眾社工服務中心、花溪街道紅光社區承辦的「幸福家庭,共同成長」母親節暨第四個家庭教育日主題活動在紅光社區舉行
  • 芝麻街英語品格教育助力孩子全面發展 陪伴少年的你一路健康成長
    易中天老師在看完《少年的你》後,一語道破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陳念和小北,都是必須為成長付出沉重代價的人,因為他們沒有人指導,沒有人幫助,甚至沒有人關切,只能自主自救,甚至自生自滅。」據了解,不久前芝麻街英語聯合中國青基會、娃哈哈、楊梅紅藝術教育發起「愛不是守」品格教育公益行。旨在通過此次活動,可以喚起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重視,意識到有效陪伴孩子的重要性。
  • 傅綏燕|萬物生長,各自高貴:教育應以學生成長為本
    傅綏燕教授指出,教育是指向未來的,因此,教育要啟迪學生的心靈,引導學生了解自己、認識社會、尋找生命的意義。在這一點上,大學教育和中學教育有同樣的使命,都應該以學生成長為本,大學和中學都應該給予孩子創造幸福生活的能力,給予孩子獲得生命豐滿的機會,讓萬物生長,各自高貴。尊敬的各位來賓,早上好!非常高興在燕園再次見到大家。今天是第二屆「大學—中學」圓桌論壇。
  • 12星座在學校都充當什麼角色?天蠍人人都愛,卻又不敢接近
    12星座在學校都充當什麼角色?天蠍人人都愛,卻又不敢接近白羊座白羊的人渾身都是正能量,他們有高昂的鬥志,也喜歡什麼事都衝在前面,所以白羊在學校充當的角色就是體育委員了,充滿了活力。金牛座金牛看上去是很沉悶的,但是他們的內心是很有想法的,只不過沒有表現出來而已,他們在學校充當的是生活委員,會做得很完美。獅子座獅子天生就是領導者,不畏懼任何人,只不過就是愛面子,所以他們在學校充當的是班長的角色。
  • 養廢一個孩子,要他「聽話」就夠了!家庭教育中這5種現象最坑娃
    教育乃國家百年之大計,從古至今,每個朝代都將教育擺在頭等位置,因為教育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國家的強盛興衰。現在社會將教育大概分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種類型。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兒童比作一塊大理石,他說,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一是家庭;二是學校;三是兒童所在的集體;四是兒童本人;五是書籍;六是偶然出現的因素。
  • 大江大河中的家庭教育問題:父母不要做孩子的「傭人」
    談到家庭教育很多父母說法不一,有的父母認為,我們都是過來人,有經驗吃過苦也吃過虧,就沒必要讓孩子也走同樣的老路了,只要把經驗告訴他們就可以了,按照父母安排的正確方向走不好嗎? 而有的父母則認為,現在時代不同了,我們當初走的老路可能不適合孩子們了,何不放開手讓孩子們自己去試試呢?
  • 學霸「清華劉昊然」的背後,是怎樣的童年和家庭教育?
    陳爸提到,教育是一個逐漸放鬆的過程,民主的家庭也要立規矩。 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定不能太功利。 爸爸也提到,其實在孩子一開始翻譯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想到將來會出版。他有興趣就要鼓勵他,不要說「你翻這個有什麼用呀」。
  • 「匹諾曹」對家庭教育的啟示
    就像家長是孩子的監護人一樣,它要指導木偶分辨是非善惡,其實也透露出我們作為家長要擔當指引孩子成長的責任。父母要教育孩子:任性的後果很嚴重當老木匠堅持送匹諾曹去上學,並一再囑咐他長大了就要學習知識。此處不僅指出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獲得知識,還說明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必須接受教育。
  • 小學生寫文言文走紅 引經據典闡述家庭教育重要性
    一次考試中,餘晗睿40分鐘內寫出一篇作文,以文言文形式引經據典地闡述家庭教育對閱讀和習慣的重要性,這篇600餘字的作文迅速走紅網絡。這是篇名為《父母之教》的文章,開頭便點明了他的觀點:「孩子之美,源父源母。父母之教,最為重。」 「伴,人之情也。讀書,明理也。習慣,所以修身養性也。此皆父母之教也。」餘晗睿說,父母的陪伴是他快樂的源泉。
  • 2021年家庭教育指導師證怎麼考,報考時間及報考條件
    一些家長擔心,對孩子實施早期教育,會累壞孩子的大腦,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一些研究者曾經用動物的大腦和生化的變化;事實說明,早期豐富的環境刺激與學機會不但不會傷害大腦的發育,而且還會促進大腦的發育。2021年家庭教育指導師證怎麼考,報考時間及報考條件人在成長過程中,其情感、興趣、習慣、審美、注意力的培養,這些非智力因素東西,要早於人的智力與知識性的東西。
  • 易家橋社區厚植「三全」教育土壤 讓孩子在生活中感受家教的薰陶
    原標題:易家橋社區厚植「三全」教育土壤 讓孩子在生活中感受家教的薰陶   「通過踏尋先賢足跡,感悟張謇家風,也讓我們家長更為深入地探究了張謇先生的高潔品質,今後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
  • 孩子陷入傳銷,是家庭教育的失敗!
    反觀傳銷參與者遇到傳銷、陷入傳銷、放棄傳銷整個流程所透露出的共性問題,你該從哪些方面強化家庭教育呢?外出的安全意識;對於陷入傳銷騙局的年輕受害者而言,其中超過六成的受害者是因外出求職或者異地見網友而誤入傳銷的,外出求職是年輕人求職的必要需求,但並不是沒有辦法從源頭上預防求職陷阱,而大學生深陷求職陷阱的悲劇屢次發生,透露出大學生社會經驗的嚴重匱乏,這種匱乏的背後同樣折射出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去異地見網友的風險性更是不言而喻,尤其是女生隻身一人去外地見男網友,但在傳銷組織中靠拉網友發展下線的
  • 張海濤:傳統文化數字易經的教育智慧 讀懂孩子因材施教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子女教育一直是所有中國家庭最重視的一個話題。而他們的成長和教育,也是困擾每一個家庭的難題!「青島15歲女兒弒母案」、「中北大學作弊墜樓事件」掀起一次又一次軒然大波,悲劇頻繁上演,讓教育的話題越發沉重。「教育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