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籃板青春》中,「寶島兄弟」林彥廷和高錦瑋組成的後場雙槍,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林彥廷,被稱為寶島第一高中生,身體素質出色,在隊內是當之無愧的核心;
高錦瑋,和林彥廷是六年的隊友,出色的傳球和大局觀,是隊內最值得信賴的場上指揮官。
那麼,你是不是很好奇,培養出林彥廷和高錦瑋的高中聯賽是什麼樣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中國臺灣的HBL聯賽。
"在這裡沒有最好的個人,只有最好的球隊。」
「又是林彥廷。」
在今年的HBL總決賽,能仁家商VS南山高中的比賽中,解說員不停的重複著這句話。
這場比賽,來自能仁家商的林彥廷成為了場上的主角。突破、三分、籃板、助攻,林彥廷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無愧於「臺灣第一高中生」的稱號。
當終場結束前,林彥廷摘下了本場比賽最後一個籃板,他用力的將球高高拋向空中。
哨響,錶停,比賽結束,比分定格在57-50。
能仁家商,7分優勢,擊敗了傳統豪強南山高中,以17戰全勝的戰績,贏了隊史第三座總冠軍獎盃,也彌補去年決賽失利的遺憾。而林彥廷,在自己HBL生涯的最後一戰,交出了全場最高的24分18個籃板的數據,當之無愧的拿到了總決賽MVP。
接受場邊採訪的時候,主持人再問林彥廷奪冠心情如何的時候,用「球隊英雄」、「絕對核心王牌」來形容林彥廷。
而這個19歲的少年,接過話筒之後,簡單的用「開心」回答了記者的問題,然後說道:「剛才您用核心來形容我,其實我自己並不這麼覺得,沒有隊友的跑位,沒有隊友的傳球,也不會造就我。所以,我覺得這個獎應該是屬於我們球隊的。」
話語之間,「無私」盡顯。
可以說,無私是每一個HBL球員身上的特質。而無私背後,則源於HBL「團隊精神」的灌輸,這也是HBL每一支球隊所崇尚的「理念」。無論是林彥廷所在的能仁家商,還是其他所沒能走到最後的球隊。
永仁高中的隊長吳偉茹說:「我是個很容易放棄的人,但是我的隊友,包括教練他們都很鼓勵我,然後她們也給我需要去追逐的目標,我要成就整個團隊讓我們一起越來越好。」
宜蘭高中的主教練說:「一個團隊當中,你要有所成長,每個人都要做出努力,也每個人都要做出犧牲。」
絕大多數的HBL的球員,都是「寸頭」。這個傳統,也同樣也是源於能仁家商。
20年前,能仁家商籃球隊成立的時候,第一批球員是來自「921大地震」再去的孩子們。學校不僅為他們免去一切費用,校長林佳生先生還特意買了一個「推子理髮器」,主動為球員免費剪寸頭。之後,「寸頭」不僅僅是能仁家商的傳統,也逐漸在整個HBL聯賽推廣起來。
無疑,這也是「團隊精神」的另一種體現,不搞個性化,全部都一樣。
就像是能仁家商一位球員說道的那般:「我們進校隊就是為了打球,而不是為了出風頭。」
「一生只有一次的HBL,無論輸贏都是熱血的青春。」
HBL創立於1988年,至今已經31年了。
橫向對比的話,比CBA(1994年)以及SBL(2003)的歷史更為深厚。如今,HBL的球隊數量也已經從最初的129支增加至近300支。
在賽制上,HBL和NCAA也有一些相似。根據球隊的實力,每一所高中可以自行選擇進入甲乙組。每年的10月份,HBL資格賽正式開打,經過預賽、複賽、準決賽與決賽,一路打到次年3月,賽季跨度接近半年時間。
其中,複賽是12支隊伍,淘汰四支決出最後的八強,進入到準決賽。準決賽則是通過單循環賽制決出四強,進入到四強的隊伍則是單敗淘汰制。
賽制的殘酷,也是HBL最大的魅力之一。
在這裡,沒有永恆的霸主,充滿了未知和不確定。比如說,上一屆的冠軍松山高中,這一屆,卻無緣八強。也正是這樣,讓更多的學校,能夠有信心去衝擊更高的目標。
HBL四強賽,可以說是每一個HBL球員所嚮往的。不僅僅是因為可以去到小巨蛋打比賽,更是因為出場儀式有一個特色,那就是可以和自己一位家人一起出場。
無疑,在這種「榮耀」的時刻,讓自己的家人和自己一起感受,一起見證,這將是一份多麼寶貴的回憶。同樣的,在這背後,HBL想要傳達給球員、觀眾的,則是對於自己家人的「感恩」。
要知道,HBL的發展和存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家長「打籃球影響學習」的觀念;也讓家長可以更加去支持自己孩子的愛好興趣。
更加重要的是,HBL對於球員的「品格」的塑造,也有很大的意義。
比如說,號稱「綠色神盾」的松山高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不是他的四年三冠,而是球隊的精神——「松山魂」。這裡面,包含著強硬、鐵血、團結、Do Our Best的拼搏等等。而每一名球員,自然就是「松山魂」最好的代表。
除此之外,在這塊青春的賽場上,或許,我們見證的最多的是「淚水」。
這裡面,有開心的淚水,有感動的淚水,有遺憾的淚水,有不舍的淚水。但每一種淚水的背後,都是一種青春,亦是一種成長。
就像是今年輸掉HBL三四名決賽後,光復高中教練陳定傑對球員說道的那般:「我們或許沒有能力,或許沒有天分,或許沒有後臺,但只要認真去做,去做好的事情,有一天老天爺一定會照顧你們。」
在這背後,無疑更加映證了那句話:體育教給我們的不僅是如何面對勝負,更是如何面對生活。
「破圈和跨界不斷,HBL已是臺灣頂級體育IP。」
絲毫不誇張的說,HBL在臺灣的影響力,已經遠超SBL聯賽。
HBL四強賽的時候,在臺北的小巨蛋舉行,所有的演唱會都要為這個賽事讓路。
開幕式,更是媲美NBA全明星,地板的3D投影,場面震撼。中場休息,也會有明星嘉賓來助陣,就好像是HFL超級碗的「中場秀」一般。
今年HBL的製作播出水平也是國際水準的,FOX體育臺提供全球信號,4K UHD畫質直播。並且,中國臺北男籃主教練查理-帕克還擔任本場比賽的英文解說。
整個賽季,HBL的觸達人數超過830萬,這是一個什麼概念?意味著幾乎全臺灣18歲以上的人口至少通過各個渠道接觸了一次HBL。
火熱的背後,HBL也已經成為了臺灣籃球人才的後備庫。
據不完全統計,在CBA效力的寶島球員,幾乎都有過HBL的背景。包括曾經執教過CBA山西隊的許晉哲,執教生涯也是從HBL起步。
除此之外,HBL東山高中球員白曜誠、邱子軒目前已經加盟CBA新疆廣匯青年隊,並代表球隊參加了青年聯賽。
HBL的焦點戰的場邊,也是「星光熠熠」。像知名歌手林宥嘉、演員餘文樂等,都是HBL的忠實球迷。
而蕭敬騰,更是自己組織球隊和HBL強隊打比賽,足以見,HBL在臺灣的受歡迎程度。
在今年聯賽期間,SHE成員任家萱還去到自己的母校,給HBL的球員加油。
創造101小姐姐陳芳語也去到南山高中探營,和球員進行了互動。
耐克的專賣店中,都會特意開闢出HBL球隊的周邊區域,裡面包括球員的球衣、T桖、帽子等等,還支持周邊產品的定製服務。並且,HBL聯賽的每一支參賽球隊都有自己的專屬畫冊,裡面有著每一名球員的詳細介紹。
並且,如今的HBL還引入了「冠軍戒指」的概念。在下個賽季,每個冠軍隊成員都將獲得擁有自己名字的HBL冠軍戒指。
除此之外,媒體對於HBL的報導,也不僅僅是局限於賽場的戰報等等,會更多的聚焦於球員場下生活、訓練的節目,讓HBL球員更加立體的呈現在人們的面前。
最近兩個周年的時間節點,HBL也都進行了「跨界合作"。
在25周年的時候,臺灣新晉女子團體,SHE的小師妹Popu Lady組合,成為了HBL的加油應援團。
在30周年的時候,HBL邀請了文慧如,推出了HBL的主題推廣曲《我的現在不是夢》。並且,在歌曲MV的拍攝中,還邀請了田浩、谷毛唯嘉、高承恩、遊舒涵等七位HBL球員共同出演。
除此之外,以HBL為原型創作的電視劇《High5 制霸青春》反響熱烈,電影《下半場》也已經拍攝完成,將於今年夏天上映。
如今的HBL儼然已經成為了電影宣發的重要陣地。像2016年,《蝙蝠俠大戰超人》的首映,便邀請了當年的兩支冠軍球隊南山高中、淡水商工一同出席,兩隊還特意穿上了「紅色」和「灰色」的隊服,表明自己支持的一方。在賽季中,電影中的口號「誰能勝出」也成為了HBL聯賽口播預測的口號。
結語
HBL,是關於籃球,關於青春的一個戰場。
或許,籃球場上有勝負之分,但對青春而言都是贏家。
就像是日本甲子園的標語一樣:98%的高中生球員在這裡被打敗,然後變得更強。
這,是HBL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HBL存在的最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