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強/攝 資料圖
8月15日至21日,全市三級人大代表對其居住周邊的小區(村)的垃圾分類和物業管理情況開展檢查。13191名人大代表,對全市4201個小區進行了檢查,覆蓋全市49.38%的小區。對於備受市民關注的廚餘垃圾「破袋」問題,市人大城建環保辦提出建議,廚餘垃圾可以在收運後由末端垃圾處理廠集中進行機械化破袋,不要讓居民在廚餘垃圾破袋問題上糾結。
垃圾分類實施數月,效果如何?昨天,全市三級人大代表「三邊」檢查召開第二輪周邊檢查督辦會。代表檢查反饋情況顯示,設置四類垃圾桶的佔95.67%,桶站周邊乾淨整潔無異味的94.95%,垃圾投放點有分類督導員的90.80%,廚餘垃圾有效分出的95.91%,生活垃圾分類收運的95.49%,有再生資源回收站點或渠道的90.30%。其中,分類督導員值守和再生資源回收站點或渠道設置是相對薄弱的環節。
人大建議,對於持之以恆進行分類的居民要給予獎勵和激勵。對於仍在觀望的居民要開展「敲門行動」,入戶上門進行提醒和動員。對於反覆勸阻仍不分類的居民要通過「紅黑榜」等方式在小區內部予以曝光,直至依法懲戒。
垃圾分類指導員數量不足怎麼辦?人大建議,可以組織回社區報到的黨員在自己居住小區的垃圾桶站進行值守,每個月2個小時,在職黨員可周末值守,退休黨員可工作日值守。可以請社區大爺大媽們參與垃圾桶站值守。
對於備受市民關注的廚餘垃圾「破袋」問題,人大提出,廚餘垃圾「破袋」不是無解的難題。隨著居民分類習慣的養成,可以從破袋投放,到開袋檢查,再到不破袋投放廚餘垃圾逐步推進。廚餘垃圾可以在收運後由末端垃圾處理廠集中進行機械化破袋,不要讓居民在廚餘垃圾破袋問題上糾結,不要讓破袋問題影響了居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來源 北京晚報
記者 張楠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