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太陽到底是什麼恆星?

2021-01-11 騰訊網

如你所知,我們的太陽就是一顆恆星。它是距離我們最近,也是我們最為熟悉的恆星,但它仍只是一顆恆星。在浩瀚宇宙中,存在著無以計數的恆星,天文學家們已經能夠分辨出具有不同形態、不同大小、不同金屬含量以及不同年齡的各種恆星了。

根據他們的分類系統,太陽以黃矮星而為人知。這一類恆星相對較小,質量約為太陽質量的80%至100%。因此太陽處於此類恆星的最頂端。官方將之歸為GV恆星之中。

此類恆星的表面溫度介於5300到6000開之間,氫聚變成氦以產生光。一般情況下,它們能夠持續發光一百億年。

但這裡還有其他問題,因為GV恆星通常要經歷幾個不同的階段。有些恆星才剛剛形成,有些正處於中年,也有一些已臨近生命期的終點。

我們的太陽正處在其生命的中年階段,此時段被稱為主序星階段。它已經持續存在四十三億年了,並且還將會在持續存在七億年左右。到那時,它將會膨脹為一顆紅巨星,而最終坍塌形成白矮星。

太陽同時也屬於一星族,此類恆星含有相當大量的重元素。最初階段的恆星油氫元素和氦元素組成,屬於三星族。那些爆炸後的被稱為超新星,超新星內輕元素發生聚變反應生成更重的元素。我們的太陽含有由前幾代轉變為超新星的恆星產生的金屬元素。

其他黃矮星包括半人馬座阿爾法星、天倉五以及飛馬座51.

簡而言之,太陽是屬於處於主序星的一星族黃矮星。太陽為所呈現的顏色什麼是黃色?這實際上是由地球大氣層導致的。如果你在宇宙裡觀察太陽,實際上它看起來應該是白色的。

古人曾將太陽視為神明。他們不希望神明降罪於人,於是為了讓太陽開心,他們就將黃金和食物等作為祭品供奉給太陽。

太陽是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亦是銀河系的一員。太陽是黃矮星,意味著它屬於體型中等的恆星。它被認為約有四十億歲了。當太陽繞其所處的銀河系的軌道旋轉時,它也在繞著自己的軸線自旋。

太陽的中心,或者說核部分是非常熱的。一個被稱為核聚變的過程正在那裡發生。核聚變能夠產生大量的能量。其中有些能量以熱和光的形式逃到宇宙中,而那些之中的一部分則到達了地球。 被稱為太陽風的粒子流雲也從太陽中釋放了出來。

在太陽的表面我們能看到風暴,由於它們看起來像是在太陽表面上的黑斑於是我們稱之為太陽黑子。太陽也能產生被稱為太陽耀斑的巨大能量的爆炸。這些耀斑能夠從太陽表面發射出快速移動的粒子,這些粒子打到地球的大氣層上就產生了我們所謂的極光。

太陽,或者說,索爾是位於太陽系中心的恆星。它是一個近乎完美的熱等離子球體,並以其內部的對流運動通過發電的過程產生磁場。它是至今為止,對地球上生命來說最重要的能量來源。他的直徑大約為一百三十九萬公裡(八十六萬四千英裡),或者說是地球尺寸的一百零九倍,其質量約為地球質量的三萬三千倍。它佔據了太陽系約百分之九十九點八六的質量。太陽質量的三分之一(約百分之七十三)都是氫元素,剩下的則是氦元素(約百分之二十五),以及更少量的重元素,包括氧元素,碳元素,氖元素以及鐵元素。

基於其光譜序列,太陽被列為G型主序星。同樣的,它也被不正式並不完全精準地稱為黃矮星(其光比起黃色更接近白色)。它約由一場發生於四十六億年前的一片大分子雲的重力坍塌中形成的。其中大部分物質聚集在中央,而其他一些緩慢的分散形成繞其公轉的盤,那之後便成為了太陽系。位於中央的物質變得又熱有密集,最終導致核內發生了核聚變。所有恆星都被認為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形成的。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童逍- universetoday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太陽並非普通的恆星?太陽對地球的神秘影響到底有多廣泛?
    在地球上,人類無論從哪個角度去觀察日出,我們總是能看到以下類似的景象:一輪紅紅的龐大圓球從地平線上緩緩升起,初升的太陽散發的光芒很柔和,並不刺眼.由於萬事萬物都依靠太陽提供能量,太陽對於地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麼太陽對地球到底有什麼令人意想不到的影響,它是一顆怎樣的恆星呢?
  • 太陽滅亡全過程!恆星走完生命的一剎那我們看到了太陽的未來!
    生命的誕生意味著必須面臨死亡,宇宙萬物似乎都逃脫了不了走到生命終點的剎那,恆星也一樣!在大約一萬光年之外的人馬座,有一個行星狀星雲,叫做NGC 5307。這顆行星狀星雲是像我們的太陽這樣恆星的最後階段,它已經到達了它生命的盡頭。這張哈勃拍攝的ngc5307圖像不僅讓你對這顆恆星的過去感到好奇,更關鍵的是它讓我們想起了我們自己的太陽的未來。
  • 太陽與其他的恆星有什麼不同,為啥被叫做太陽系?
    這0.14%都是圍繞著太陽運行,其中,木星是這烏央烏央群體的老大,佔有了0.14%中0.1%的份額,也就是除太陽和自身外,木星是所有天體質量加起來的2.5倍。我們地球在整個系統質量中只佔有0.0003%。3、幾乎所有的恆星都是一個小系統。但恆星系統與真正的星系完全不是一碼事,因此絕對不要混淆。
  • 我們熟悉的太陽,它到底是什麼顏色的?白色?紅色?還是?
    任何人問:「太陽是什麼顏色?」,都會得到一個顯而易見的回答:當然是黃色。但是真的準確嗎?請不要立馬出門驗證,裸眼直視太陽非常危險。從我們的視角來看,它確實有一點偏黃色,尤其是日出之後或者日落前不久,但是別被它欺騙了。如果你能夠在太空中翱翔,直視太陽而沒被亮瞎,你會發現太陽實際上是白色,而不是黃色。
  • 太陽和恆星裡的核能
    太陽像大多數恆星一樣,主要是由氫組成。因此我們要問,太陽的輻射是否可能由氫聚變來補償?以後我們將會看到,氫的聚變確實是太陽的能源。不過在證明核反應維持了太陽的生命,從而也維持了我們的生命以前,我們應假想一下,假如在太陽和恆星內氫原子不斷地聚變為氦原子,並釋放出核能來維持恆星的輻射,其後果是什麼。
  • 宇宙中最大恆星到底有多大?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到底有多大? 在太陽系當中,中心是太陽,而太陽是一顆恆星,我們地球與太陽相比較的話,的確是非常的渺小。太陽的直徑能夠達到地球的109倍,體積上是太陽的130萬倍。其實太陽在太陽系當中總質量的99.86%。
  • 比太陽還大的恆星你知道多少?
    讓我們乘坐超級飛船,去宇宙中尋找最大的恆星。我們經過的第一顆恆星就是我們自己的太陽,到目前為止他還不是最大的,但他還是很大了,你能夠在裡面的塞進一百萬顆地球。這就意味著,如果你把太陽想像成一顆籃球,那麼地球的大小就會是鉛筆橡皮擦的一半。
  • 來自太陽的「幽靈粒子」 證實「胖子」恆星的產能方式
    80年來,世界各國的科學家都在想盡辦法去證實太陽碳氮氧聚變循環的存在,直到最近才有了答案。 11月25日,《自然》雜誌發表論文稱,科學家通過高靈敏度檢測器檢測到了太陽碳氮氧聚變循環產生的中微子。對於這些中微子的測量,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解太陽結構和太陽核心內的元素豐度,進一步了解不同恆星的主導能量來源。
  • 恆星都誕生在星團裡,那太陽是一顆流浪恆星嗎?
    宇宙中的恆星大部分都是在星系中活躍的恆星形成區域誕生的,並且都聚集在一起形成了集群或星團結構,那我們的太陽為什麼孤零零一個漂浮在宇宙中的?那麼太陽之前的星團去哪了?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宇宙中現有的開放星團推斷出來!我們下面就以離我們最近的畢宿星團為例!
  • 太陽最終的宿命是黑洞嗎?恆星的何去何從呢?
    我們最熟悉的恆星——太陽恆星是一種天體,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一顆球型發光等離子體體,太陽就是最接近地球的恆星。地球每天都能迎來太陽光,這對地球的生物實在太重要了,那麼太陽會「死」嗎?一篇星雲會產生很多的恆星恆星形成是分子雲的高密度區崩潰成為球形的等離子體形成恆星的過程。
  • 超過太陽質量兩百多倍的恆星,刷新了恆星質量上限
    每當人們說到地球,總是離不開的就是太陽以及太陽系。太陽又因為是太陽系中唯一的一個恆星,其質量大約在2億億億噸左右,佔據的太陽系質量的九成以上,相當於地球的三十多萬倍左右。如此巨大的數字著實令人吃驚。但事實上,這個數字在更加廣闊的宇宙中並不算什麼。
  • 銀河系中雖有2000億顆恆星,可90%的恆星都沒太陽的質量大
    太陽,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曾經一段時間我們以為它是宇宙的中心,實際上它只是一顆恆星。太陽只是銀河系中一顆普普通通的恆星,如果說不普通,因為它是銀河系內已知唯一孕育了生命的恆星系統。銀河系真的很大,直徑大約為10~20萬光年。
  • 與其他恆星相比,太陽既懶又無聊
    人類生活在太陽系,太陽每天放出熱量為生命提供能量,然而與其他恆星相比,太陽的表現實際上是非常懶惰的。研究小組將太陽與300多個類似的恆星進行了比較,這些恆星具有相近的旋轉周期、化學成分、質量、年齡和表面溫度,通過對比觀察,我們可以發現太陽系的獨特特徵。
  • 佔星學太陽總論,我們星盤中的太陽是什麼?
    在整個星盤當中,太陽的位置是無比重要的,七政四餘定命是根據太陽的位置來定命的,而西方佔星學中的太陽更是簡化成為現在的流行星座文化,比如說當說到一個人是什麼星座,說的其實就是太陽星座。太陽在佔星中的天文知識太陽是我們太陽系的核心,所有的行星都會圍繞太陽而進行公轉,對於地球而言,太陽是給予整個世界溫度,讓世界一片欣欣向榮的必要條件。是太陽系中至高無上的存在。給予我們光和溫暖。
  • 大犬座VY到底有多大?號稱是宇宙最大恆星
    大犬座是全天八十八星座之一,就跟我們知道的天蠍星座、北鬥七星一樣,大犬座的主星天狼星是從地球看過去除去太陽最亮的一顆恆星,並且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之一,在古希臘,人們稱夏日為犬日,而大犬座和夏日有關,因此這個星座被稱為大犬座,大犬座VY星是一顆位於大犬座的特超巨星,距離地球大約有三千九百光年,質量是太陽質量的二十倍左右
  • 位居榜首的恆星有多大,是太陽的上億倍?
    同時,最大可能恆星名單上的第二顆恆星是天鵝座NML(NML CygNi),它是一顆半規則的可變紅色超級巨星,位於天鵝座,距離地球約5300光年。放大紅巨星盾牌座UY的照片。由於這顆恆星位於一個星際星雲中,它被塵埃消光所嚴重遮蔽。因此,天文學家估計,它的大小可能在1642至2775個太陽半徑之間,這意味著它可能是已知宇宙中最大的恆星。
  • 盾牌座UY:宇宙中已知最大的恆星,其半徑是太陽半徑的1700倍
    根據我們已知的知識了解到,太陽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天體,單單它一個質量就佔了整個太陽系的99.86%,但是太陽系在浩瀚無垠的宇宙面前,猶如滄海一粟,在他之外,還有無數個比太陽還得好幾十倍的恆星?你在這張照片中間看到明亮的橙色恆星,就是盾牌座有歪,當時科學家觀察到的最大的恆星,這個巨大無比的太空怪獸被歸類為超巨星。
  • 恆星是什麼?
    每當夜晚來臨的時候,我們仰望蒼穹,星光點點組成了美麗的星空。我們晚上看到的星星,每年的同一時刻它都會在那裡,似乎恆久不變,所以我們就稱之為恆星。其實恆星也是在不斷變化著、運動著的,只是人類的生命太過於短暫,相對於恆星來說,微不足道。幸運的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科學家們不斷地努力,使我們對恆星有了一個更深入的了解。下面我們就來詳細地說一說。
  • 我們太陽的誕生
    儘管太陽 是特別典型的中年恆星,但光帶、光環、熱斑(亮)、冷斑(暗)都是極端活動的證據。 我們傾向於把太陽想的特殊,事實確實如此,太陽對於創造和維持我們這個行星上的所 有生命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我們不容易把太陽想得典型、平均、甚至平凡,但在很多方面, 它也的確普通。我們的太陽是已知宇宙中的100萬億億(1後面22個0)顆恆星中的一顆, 所有的恆星都是物質(大部分是氫)和引力相作用的自然結果,在高溫、高壓下向周圍空間 釋放巨大的能量。
  • 宇宙最小恆星有多大?專家:還沒木星大,質量是太陽0.081倍!
    下文轉載自作者:科學探一探眾所周知,隨著科技發展迅速,我們對宇宙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前小時候總覺得地球是最大的,最後又覺得太陽又比較大,一直到現在,我們才知道,我們地球對於宇宙來說只是滄海一粟,不值一提的,宇宙來源於奇點大爆炸,到現在已經膨脹了138億年,現在的宇宙到底有多大,無人能說清楚,只知道誰在現在的科技探索,已經知道了,宇宙的直徑範圍達到了920億觀年,宇宙中的天體是非常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