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並非普通的恆星?太陽對地球的神秘影響到底有多廣泛?

2021-01-08 神龜洛書

在地球上,人類無論從哪個角度去觀察日出,我們總是能看到以下類似的景象:一輪紅紅的龐大圓球從地平線上緩緩升起,初升的太陽散發的光芒很柔和,並不刺眼.由於萬事萬物都依靠太陽提供能量,太陽對於地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麼太陽對地球到底有什麼令人意想不到的影響,它是一顆怎樣的恆星呢?

在古代由於太陽的特殊性,任何一個文明都不會放過將太陽視為自己神明的機會,從西方神話中的阿波羅到東方文明的夸父逐日,無不體現出古代人類對於太陽的好奇與嚮往.直到近代科學的進步,太陽的神秘面紗才逐步被揭開.

科學家將太陽從裡至外分成了三個部分:光球層,色球層以及日冕層.而人類觀察到的圓圓的部分便是光球層.

一直以來科學家們對於太陽是否是一顆普通的恆星存在爭論,對於典型的太陽型恆星其色球層的活動周期一般為8-10年,但太陽色球層的活動中期要比這類恆星周期要長,其周期為11年.並且太陽型恆星的自轉速度是5千米/秒,而太陽的自轉速度要慢得多,約為2千米/秒.也因為自轉速度的差異,太陽相對於其他恆星來說要安靜得多.

當然太陽最不普通的一點就是,這顆恆星孕育出了有生命存在的行星:地球.這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最為特殊的恆星,這一點沒有人能夠否定.

那麼這顆使人爭論不休的恆星到底對地球有什麼影響呢?實際上對地球的影響很大.

地球上生命的日常作息都依靠著太陽的活動規律,諸如雄雞報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等成為了日常活動的依據.不僅僅是時間上的關係,人類很早就意識到了太陽對地球氣候的影響,地球的降水,颳風,陰晴等自然氣候現象都與太陽有著密切的聯繫.

既然太陽與地球氣候有著很大的關聯,那麼地球上的自然災害是否與太陽有關係呢?

根據科學家觀測的數據,我們很輕易的會發現,出現異常降水或者出現極端溫度與太陽的黑子活動有關.大致規律是當太陽耀斑和黑子增多的時候,地球大多數地區要比同時間段的溫度高上1攝氏度左右.在北半球地區,太陽若是處在黑子活動的極大年和極小年,降水會增加,洪水等自然災害頻發.而處在極大極小年的前一兩年,降水會減少,乾旱等災害發生頻率增加.

除了氣候災害,科學家還認為太陽是誘發地震的罪魁禍首.當耀斑從太陽的色球層產生後,其溫度能夠達到驚人的2000萬攝氏度,爆發出的輻射能以及電磁場攜帶高能粒子直奔地球,地殼的巖石受到衝擊斷層處發生共振,引發強烈的地震.

值得一提的是,太陽對於人類的人文創作有些詭異的巧合,《幻想交響曲》,《蘇格蘭交響曲》等世界名曲都是在太陽活動高峰期創作完成的.有人認為這是太陽影響地球磁場來影響人的神經系統.

對於太陽的種種謎題,有待人類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屆時所有的不解之謎都會得到科學的解釋.

相關焦點

  • 太陽與其他的恆星有什麼不同,為啥被叫做太陽系?
    因為有太陽存在,當然就叫做太陽系囉。其實這種回答並沒有說清楚問題的實質,要真正說清楚,還是有幾分難度的。因此這個無人問津的問題,俺還是來認真說說。太陽系之所以叫太陽系,至少有如下幾個因素:1、因為這個系統裡有地球存在,地球上有你我他這樣的人類存在,這些人類把地球圍繞著公轉的那顆恆星叫做「太陽」,因此就有了太陽系。
  • 我們的太陽到底是什麼恆星?
    簡而言之,太陽是屬於處於主序星的一星族黃矮星。太陽為所呈現的顏色什麼是黃色?這實際上是由地球大氣層導致的。如果你在宇宙裡觀察太陽,實際上它看起來應該是白色的。
  • 「流浪恆星」直奔太陽而來,這或許是地球最大劫難
    在整個太陽系中,太陽是唯一的恆星,也正是只有一顆恆星,才使得太陽系內部成為一個相對穩定的系統,又稱"單一恆星系統"。從力學的角度分析,單一恆星系統的穩定性更好,這也為地球誕生生命打下來重要基礎。除此外,宇宙中還存在著許多雙恆星系統、三星系統、甚至更多,在這些多恆星系統裡,恆星之間相互糾纏,行星彼此亂竄,同時,因為引力範圍的影響,有時還會吸引一些流浪恆星進入星系造成系統混亂。
  • 從地球上看,有時太陽看起來甚至還沒月亮大,那太陽到底有多大?
    從地球上看,太陽似乎只不過是夜空中的月亮,看起來不大。但是,正如大多數人所知道的那樣,太陽可比我們的星球和月球大得多。儘管我們認為我們的星球是非常大,但站在整個宇宙的角度,我們的星球只不過是一滴微小的塵埃。太陽有多大?
  • 體積是太陽100億倍,地球1.3億億倍!宇宙最大恆星有多大?
    最大的恆星是哪顆?肯定有朋友會告訴你是大犬座VY,但馬上就會有人起來反對,因為大犬座VY早就不是最大的恆星了,現在是盾牌座UY,這顆恆星大到了幾位恐怖的程度,到底有多大,我們比劃下!
  • 地球到底有多小?你知道嗎?
    地球當年阿姆斯特朗登月的一小步,不僅實現了古人們的千年夢想,也揭開了人類探索外太空的序幕。月球在無盡的宇宙中,有一顆孕育了生命的藍色星球,那就是我們腳下的地球。經過46億年的滄桑巨變,如今成了我們的美麗的家園。金木水火土但在我們看來如此宏偉的地球,也只不過是太陽系中的普通一員。
  • 除去太陽外,哪些恆星距離地球近?大約是多少光年?
    太陽附近的恆星不多,因為太陽距離銀河系中心約2.6萬光年,在銀河系獵戶座懸臂的比較靠外的一側,大致相當於北京三環外不到四環的位置,算是近郊吧。在這個位置,太陽周圍的星域中,恆星的密度不大,大約每284立方光年只有一顆恆星,在以太陽為中心,14光年半徑的範圍內,一共存在著32顆恆星,這兩張圖可以對比著看,我們在看看其中距離太陽最近的十顆恆星:第十位:羅斯154星(Ross 154)距離地球9.68光年。這是一顆年齡約為10年的紅矮星,質量約為太陽質量的17%,半徑約為太陽的24%。
  • 太陽比地球大130萬倍,但是有個星球,比太陽還大45億倍
    太陽系中,太陽是當之無愧的霸主,它的質量佔據整個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是是整個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其他的太陽系星體都在主動或被動的圍繞著太陽旋轉。太陽的直徑是地球的109倍,體積更是比地球大130萬倍,地球在太陽面前非常的渺小。
  • 夜空中最亮的恆星,光度是太陽的25倍,質量卻只比太陽大兩倍
    夜空中的星辰以金星最亮,其次是木星,還有土星和火星也很亮,水星不容易看到,但是這幾顆星體都是行星,那麼哪顆恆星最亮呢?當然是天狼星了。說到天狼星,很多朋友都不知道位於哪裡,宋代蘇軾有詞雲「西北望,射天狼」,如果就此認為天狼星位於西北方向那就錯了。
  • 最大恆星堪比百億太陽,最小恆星卻比木星還小,質量竟超2萬地球
    在我們太陽系中,太陽是唯一的恆星,它的質量是地球的33萬倍,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可謂是一個龐然大物,也是太陽系的絕對主宰者。,是恆星中的大個子,那麼最小的恆星有多小呢?
  • 太陽和恆星裡的核能
    假如能使輕原子核聚變為重核,並獲得有用的能量,那麼這樣的核電站會產能更多,特別是氫核聚變的產能率最大。 太陽像大多數恆星一樣,主要是由氫組成。因此我們要問,太陽的輻射是否可能由氫聚變來補償?以後我們將會看到,氫的聚變確實是太陽的能源。
  • 宇宙最大恆星能有多大?太陽宛如一粒塵埃
    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它能裝下130萬個地球,要知道有超過70億人居住在地球上。因而,太陽的個頭非常龐大,超乎我們的想像。然而,與宇宙中的眾多其他類型恆星和天體相比,太陽又是微不足道的。當然,我們的太陽並非個頭最小的恆星(這個頭銜屬於紅矮星),但它絕對遠非最大的恆星。那麼,恆星究竟能有多大?
  • 盾牌座UY已不是宇宙最大恆星,新晉宇宙最大恆星有100億個太陽大
    夜晚星空就拿太陽來說吧。太陽只是銀河系中一顆非常普通的黃矮星。「矮」就是個頭小的意思。因此我們從科學家對太陽的分類中就知道,太陽在恆星家族中不算大。但即便是屬於黃矮星的太陽和地球比起來也是大得讓我們難以想像。
  • 一場碰撞事故後,太陽與其他恆星發生了物質交換?
    這顆小行星的體積幾乎和冥王星一樣大,但是它距太陽很遠。2003年,科學家發現賽德娜的軌道和尋常不同,他們為之不解。軌道呈橢圓形,繞軌一周需要一萬年,並且距太陽僅70天文單位,遠超海王星。(1天文單位,縮寫為A.U.,近似於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大約是930萬千裡)
  • 宇宙太陽地球的來龍去脈以及與生命的關係淺談
    根據太陽系存有宇宙所有元素的情況,可以認為太陽並非宇宙原始星雲生成的第一代恆星,而是誕生於超新星大爆炸後的次生星雲,是第二代或者第三代恆星系統,否則就不會有這麼齊全的元素。所有的恆星都起源於宇宙星雲,太陽和太陽系也是如此。
  • 太陽最終的宿命是黑洞嗎?恆星的何去何從呢?
    我們最熟悉的恆星——太陽恆星是一種天體,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一顆球型發光等離子體體,太陽就是最接近地球的恆星。地球每天都能迎來太陽光,這對地球的生物實在太重要了,那麼太陽會「死」嗎?不同質量的恆星會有不同的宿命不同的恆星會有不同的生命進程,他們會經過不同的階段,而且最終的宿命也會不一樣。根據恆星的質量,它的壽命可以從質量最大恆星的幾百萬年到質量最小恆星的萬億年,這是比宇宙年齡還要長許多的時間。
  • 為什麼地球繞太陽轉軌跡是橢圓的,而不是圓?
    題目說地球繞太陽轉,那就是地球的公轉,但地球公轉的速度並非固定不變,而是地球的公轉周期不變。眾所周知,地球的公轉軌跡是一個橢圓的,而太陽處在橢圓的一個焦點。而地球能夠繞太陽公轉,,自然就是受到了萬有引力,但不能說橢圓軌跡是因為受到萬有引力的結果!地球為什麼會繞太陽轉?嚴格地來說,地球並不是單純的受到太陽的引力繞太陽公轉。
  • 比太陽還大的恆星你知道多少?
    現在讓我們靠近它的巨大鄰居天狼星A,不用望遠鏡,已從地球上就能輕易的看到這顆恆星,它比我們的太陽重兩倍,比太陽寬一點五倍。他是我們夜空中最亮的恆星。現在我們從地球飛了550光年,進入仙后座。大約一百年前,這裡發生了宇宙爆炸。一些氣體被扔進太空之中,在那之後,他就成了星座中最亮的恆星,它比我們的太陽還要寬上十倍。
  • 與其他恆星相比,太陽既懶又無聊
    人類生活在太陽系,太陽每天放出熱量為生命提供能量,然而與其他恆星相比,太陽的表現實際上是非常懶惰的。研究小組將太陽與300多個類似的恆星進行了比較,這些恆星具有相近的旋轉周期、化學成分、質量、年齡和表面溫度,通過對比觀察,我們可以發現太陽系的獨特特徵。
  • 地球距離太陽有多遠?
    圖片來自:百度百科)地球繞太陽旋轉的軌道比奧爾特雲近了10萬倍,平均9295.5807萬英裡(14.957987億千米)。這個距離被用作了天文學單位(AU),用來測量太陽系中的距離。例如,根據NASA報導,木星,距離太陽5.2AU,海王星,距離太陽30.07AU,距離太陽系最近的一顆恆星比鄰星,大約為268.770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