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球上看,太陽似乎只不過是夜空中的月亮,看起來不大。但是,正如大多數人所知道的那樣,太陽可比我們的星球和月球大得多。儘管我們認為我們的星球是非常大,但站在整個宇宙的角度,我們的星球只不過是一滴微小的塵埃。
太陽有多大?
數千年來,人們就一直注視著這顆璀璨之星,並對它的秘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剛開始,人們把太陽奉為神靈一樣的崇拜,之後,基礎科學開始改變了我們對它的認識。兩千多年前,古希臘的天文學家首次測量了我們離太陽的距離,以及估算了太陽的大小。
在得出的數據中,儘管古代天文學家使用了粗略的估計和肉眼觀察法,但其中一些卻出乎意料地準確。
今天,我們知道,太陽與地球的距離約為1.5億公裡,而且每年約以2釐米的距離在增長。
但是,就大小而言,太陽的直徑約為1,392,000公裡,幾乎是地球直徑的110倍。說到質量,太陽的質量約是地球質量的33萬倍,這不足為奇!因為太陽佔我們整個太陽系總質量的99.8%!
太陽的周長約為437萬公裡,而我們地球的周長僅約4萬公裡。從這個角度看,如果我們無視海洋,並以每小時90-95公裡的速度運到,那麼我們需要大約17天的連續運動才能繞地球飛行。然而,如果我們以相同的速度在太陽上「旅行」(當然,這是假設的),那麼這樣不間斷的旅行將花費5年以上的時間。
我們的太陽是一個G型主序星,被劃分為為黃矮星。這個過程將持續數十億年,儘管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略有變化。
在大約50億年的時間裡,氫燃料將被耗盡,人們認為,到那時,太陽將變成一顆紅巨星,而且其大小將是現在大小的數十倍。
在進入白矮星階段之前,我們的太陽將變得更大,甚至會吞噬距離它最近的行星,例如從水星到火星。這個最後階段可能會持續10-20億年,直到它最終崩潰並死亡。
因此,太陽到底有多大,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回答,也可以通過古人的基本幾何學或者現在精確的天文測量來回答。然而,太陽的大小正在發生改變,而且這種情況將持續數十億年。
太陽在宇宙中的規模
以太陽系的規模來看,很明顯,太陽是巨大的,但如果站在整個宇宙規模角度上,那我們的太陽只能算是一個中等大小的天體,類似於散布在整個宇宙中的數十億個恆星。
簡而言之,我們的太陽並不是什麼特別的東西,因為在整個宇宙中,有些恆星比我們的太陽小,例如白矮星、紅矮星和棕矮星,但也有一些恆星比我們的太陽大,甚至大數百倍。
是的,在我們發現的其它恆星中,我們的太陽看起來像一顆行星!例如,面對藍色和紅色的超級巨星時,使太陽看起來像一個小點。
又比如,參宿四,它是獵戶座中的一顆紅色超巨星,也是最亮和最大的恆星之一。如果將它「放置」到太陽系的中心,那它將完全吸收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盾牌座 UY是我們在銀河系中發現的最大恆星,它是一顆紅超巨星,其半徑約是太陽的1700倍,它能容納約 4.5 × 10^9 個太陽。像這樣大小的一顆恆星對人類來說幾乎是不可想像的。考慮上面的例子,如果我們以每小時90-95公裡的速度不停地繞著UY盾運動,那麼要完成整個旅程將需要花費大約9000年!
總結
與地球相比,太陽是「巨人」;但如果與銀河系中的其他恆星相比,那太陽的規模就顯得一般。幸運的是,我們的地球位於太陽的宜居帶,這就使得地球成為生命起源和發展的理想之地。到目前,我們在宇宙中發現了數百萬顆其他恆星,有大恆星,也有小恆星,但遺憾的是,我們還沒有能夠找到一個有生命生存的可居住行星的恆星。從這一點,我們可以說,地球確實是獨一無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