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聞座右銘:記者最快樂的時刻

2021-01-18 人民網

原標題:座右銘 | 記者最快樂的時刻

編者按:座右銘是寫在小卡片上的勵志名言,更是寫在人們心中的人生信條。新時代,廣大新聞工作者積極踐行「四力」要求,把好故事寫在採訪路上、寫在受眾心裡,把自己的座右銘寫在新聞作品裡、寫在職業成長中。今天,我們聽3位記者講述他們的座右銘故事,分享他們職業生涯中最難忘的經歷、最快樂的時刻。

光明網王恩慧:

窮其一生要做的功課

新時代奔跑在路上,紮根芬芳的大地,汗水滋潤腳下的泥土,好故事暖在心裡,好故事寫在高揚的旗幟上

今年是我參加新聞工作的第11年。作為一名網媒記者,與前輩們相比,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隨著一次次的採訪,特別是進入新時代,我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增強「四力」是自己從事新聞記者這份職業窮其一生要做的功課。就像我在2019年第20個記者節時創作的增強「四力」歌曲《我們在路上》的歌詞:「新時代奔跑在路上,紮根芬芳的大地,汗水滋潤腳下的泥土,好故事暖在心裡,好故事寫在高揚的旗幟上……」我將這幾句歌詞視為自己的新聞座右銘。

掃一掃觀看歌曲視頻

在我的新聞工作中,隴南一次次出現在我的報導中。不管是由光明網牽頭承辦的「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短視頻徵集展示活動」,還是「我家的故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短視頻徵集展示活動」,我都把對於隴南的深情融入到鏡頭裡,將隴南的脫貧故事寫進我的報導裡。

我與隴南的故事,源於幾年前中國記協組織的「強四力 助攻堅」新媒體隴南扶貧報導活動。我和同事逯成業攜「鋼鐵俠」多信道移動直播雲臺設備下鄉進山,對當地油橄欖、紋黨參、花椒等特色農產品助力脫貧進行直播報導。報導發揮「鋼鐵俠」融合優勢,將直播信號一鍵分發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新媒體平臺,實現多終端、多渠道同步網絡直播。通過直播報導,帶動當地旅遊產業發展和特色農產品銷售,成為脫貧的新支柱。

光明網「鋼鐵俠」對隴南油橄欖加工製作進行直播,光明網記者王恩慧(左二)直播中

茶園農田、扶貧車間、工廠基地,短短一周的採訪時間裡,我與當地的很多鄉親們結下深情厚誼,基層幹部王文團、紋黨參種植戶老任都成了我的好朋友。我一直關注著王文團和郭河鄉的鄉親們,他們正通過花椒、辣椒訂單種植實現「麻辣」脫貧。而老任還經常在微信上跟我說起,那次「鋼鐵俠」直播完紋黨參,紋黨參銷量增加了很多,經過電商物流賣到了全國各地。我說那應該算是早期的直播帶貨吧,聽完這話我們都笑了。

我非常感謝隴南這個地方,因為隴南是我踐行「四力」的火熱戰場。在廣袤的大地上,在火熱的生活中,感受動人的故事,為老鄉們脫貧用一份心、出一份力、盡一份責,作為一名記者,我感到十分自豪和快樂。這些一線採訪經歷,為我的新聞工作積蓄了強勁的能量,也讓我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對於我來說增強「四力」其實剛剛開始。奔跑在新時代的我,唯有在線下腳踏實地認真踐行「四力」,才能在線上講好更多像隴南一樣的好故事。

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廣播電視臺李飛:

學會「管閒事」

你需要我時,我在,不需要我時,我依然在;記者就是要無時無刻地維護心中的天平秤

「你需要我時,我在,不需要我時,我依然在;記者就是要無時無刻地維護心中的天平秤」。這句話是我從事新聞工作十餘年來的座右銘,更是我作為一名記者為之奮鬥的理想狀態。

有一次,我從醫院看完病去幼兒園接女兒放學,在路邊等候的時候,遇見了一件事。一位阿姨違規圍擋公共區域內的停車位,還理直氣壯地埋怨那些停車的司機。看到他們爭執不休,我便上前勸阻,給那個阿姨講道理。陪在我身邊的母親心疼地說,現在不是上班時間,這也不關咱們的事兒,你不要管,還是要注意自己的身體。我對母親說,我是一名記者,記者有責任有義務引導群眾、服務群眾,沒有上下班之分,遇見了就不能不管不問。經過十多分鐘苦口婆心的勸解,我和周圍的群眾一同說服了那位阿姨,化解了一場糾紛。

我始終認為,一名合格的記者要管「大事」,也要留心身邊「小事」,還要學會「管閒事」,維護心中的天平秤,讓正能量的光芒,無時無刻不照亮大地。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廣播電視臺李飛(左)在拍攝風雨中堅守崗位的工作者。

記得有一年,我接到當地群眾反映,某路段的城市公交車突然不再通行,給他們出行和生活帶來了很大不便,於是他們想求助媒體。該事項涉及人員雜、牽扯部門多,為給社會一個公正的說法,給群眾一個合理的解答,我對事件的真實性和存在的矛盾點進行了深入採訪和反覆論證,相關報導得到有關部門重視,該路段的城市公交不久後也恢復了通車。

鐵肩擔道義,無悔守初心。在採訪過的多起民生新聞中,聽到老百姓為我們記者叫好,這就是我作為一名記者最快樂的時刻。

新疆廣播電視臺白璐:

用心捕捉默默散發的光彩

用心捕捉弘揚真善美的光彩,用話筒讓更多人知曉那些默默奉獻的事跡,激勵更多人去認真生活與工作

作為一名主持人,從事新聞工作二十多年來的我,最難忘一次特別的現場直播。

2011年12月,我和同事往返近3700公裡上了帕米爾高原。我們克服嘔吐頭疼的高原反應,頂著滿天繁星,翻越兩個最高海拔4400米的冰達阪,兩輛車換完了最後一個備胎,終於在深夜趕到塔什庫爾幹大山裡的馬爾洋鄉寄宿小學。我們住在教室裡,沒有水沒有電也來不及吃飯,打著手電連夜備稿。第二天我們把太陽能板排列組合在一起發電,在4000米高原做了一場特殊的現場直播《為大山裡的孩子送一雙鞋》,為這裡的孩子送去幾千雙鞋子和幾萬元善款。

這個深山裡的寄宿制小學校有86個孩子,只有幾個老師,既當爹媽又當老師。校長阿里甫夏 依那亞提汗是塔吉克族,他告訴我,剛從師範學校畢業分到這個大山深處的學校時也曾經想當「逃兵」,裝病躺在床上不上班,沒想到幾個小同學去宿舍看他,還送給他幾塊糖。他問糖哪來的,孩子們說湊了兩塊錢買的。他眼淚一下掉下來,給了孩子們五塊錢,然後馬上起來繼續給孩子們上課。他說,我想了,我不來教孩子誰來管他們,我不能丟下他們,要讓他們學知識有文化,看到外面的世界,而不是像他們的父輩一樣只能在山裡放羊放牛騎馬,一輩子就是眼前的山。

看到這個周圍壁立千仞的小學裡孩子們純真的笑臉,聽到老師的故事,看到牆上「學好漢語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的標語,我深深感動於這裡鄉村教師的奉獻精神,更體會到自身工作的價值。正是因為有這樣平凡而偉大的基層教育工作者用自己青春的血液來澆灌,大山裡的孩子們才會越來越好,祖國的花兒才能越來越紅。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我要用心捕捉弘揚真善美的光彩,用話筒讓更多人知曉那些默默奉獻的事跡,激勵更多人去認真生活與工作。

新疆廣播電視臺白璐(左)及其同事安濤(右)和時任馬爾洋鄉小學校長的阿里甫夏 依那亞提汗(中)合影。

這幾年國家和地方對邊遠地區教育事業的投資也越來越大,馬爾洋的路越修越好,孩子們再也不需要騎馬涉水騎駱駝走兩三個小時去上學。作為新聞工作者,我的心裡既欣慰又驕傲,因為有了我們的宣傳報導,讓更多人了解了這群大山深處質樸的教育工作者,也讓這些邊遠地區的老師和孩子們感受到社會關注的溫暖與各方支持的力量。我想,這就是我們工作的意義吧。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焦點

  • 祝第二十一個中國記者節快樂!周一富慰問龍灣一線新聞工作者
    ,11月4日,龍灣區委書記周一富率隊赴區新聞中心,向辛勤工作在龍灣新聞戰線上的全體同志致以節日的問候,並勉勵大家要整合平臺資源,開拓宣傳陣地,堅持以飽滿的精神,務實的作風,再接再厲,紮實工作,為推動龍灣新聞事業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 【座右銘作文】永遠的座右銘
    那種堅強,那種沉著,不應是我們永遠的座右銘嗎?  你聽見了嗎?在廢墟中,那-陣陣清脆的讀書聲!一個被壓在廢墟下的女孩,打著手電筒,忘我地讀著書。面對廢墟下的黑暗,她沒有屈服,沒有懼怕,她用堅強捧起書本,靠知識帶來勇氣,憑文化召喚光明。  你聽見了嗎?在廢墟中,那一句句悠揚的歌聲!那些堅強的高中生,深情地唱著歌,他們堅信,幸福和快樂是結局。
  • 夏縣人民法院舉辦「我最喜歡的座右銘」演講比賽
    1月10日,夏縣法院舉辦「我最喜歡的座右銘「演講比賽,來自該院不同工作崗位的6名幹警參加了比賽。 演講中,參賽選手們緊扣主題,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從自身感受出發,把「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努力造就實力,態度決定高度」「成功是優點的發揮,失敗是缺點的積累」作為座右銘,用真誠質樸的語言,通過一個個真實鮮活、平凡感人的故事,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闡述了在法院日常工作中履行職責、默默奉獻、服務群眾過程中的所思所感所悟,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培養廣大青年勇於開拓,頑強拼搏的奮鬥精神
  • 十二星座名人的座右銘集錦,最喜歡張愛玲的這句
    正如金牛座的座右銘所說,金牛座是非常高冷的。他們熱愛和平,所以愛著所有人,但是他們又很慢熱,所以只能信任少數人。不負任何人,寫出了他們的責任心。這樣的金牛座,擁有著非常多淳樸的精神。三,雙子座。正如雙子座的座右銘所說,雙子座是非常理智鎮靜的。只要保持樂觀的心態,快樂的日子總會來臨。四,巨蟹座。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願,總是能夠變得簡單。作者:安妮寶貝。
  • 最艱難的時刻 她要每件隔離衣都有溫度
    最艱難的時刻 她要每件隔離衣都有溫度 2020-03-13 1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香港李嘉誠:古人說了八個字,那是我的座右銘!
    香港李嘉誠:古人說了八個字,那是我的座右銘!一個企業家應不應該讀很多書?小編覺得,讀書僅僅是個人的愛好,沒有必要上綱上線。根據美國人的調查,大約36%的美國企業家有閱讀障礙,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成為企業家。有閱讀障礙的人,其實更容易關注當下。
  • 「記者節特別策劃?老記者 新融合」張倩:新聞人的「變」與「不變」
    張倩採訪全國青聯會議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劉秀芝有人說,記者就是「記著」,記人、記事、記時代;也有人說,記者乃行者,風雨兼程、無疆無界。無論身處哪個時代,無所畏懼,一路追尋始終是新聞人堅守的情懷。又一年11月8日如期而至,這一天對甘肅日報記者部副主任張倩來說,既普通,又不普通。普通是因為時光安暖,歲月無恙;不普通,因為對記者而言,這一天又散發著別樣的光彩。「好新聞是跑出來的,好記者是苦出來的。」張倩篤信、篤行。作為甘肅日報的一位「老」報人,23年的從業經歷讓她更加體會到「記者」二字的分量之重,意義之深。
  • 座右銘大全 勵志座右銘大全
    導讀:座右銘本指古人寫出來放在座位右邊的格言,後泛指人們激勵、警戒自己,作為行動指南的格言。歷史上,許多中外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銘」。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幾乎都有自己的人生格言——座右銘。1.幸福就像香水,灑給別人也一定會感染自己。
  • 記者節|聽記者講自己的故事
    我認為,記者要時刻保持興奮感、好奇心,哪怕是一件小事情,也要挖出不一樣的東西。□記者:對新人記者,您有什麼「秘訣」和希望?■魏禮軍:首先,新人記者要注重平時的積累,練好文字表達能力,學會用簡潔的語言表述好一件事情。其次,新人記者在採訪之前就要提練好新聞點,然後在採訪過程中圍繞著這個新聞點做補錄和升華。
  • 軍網記者目擊建軍90周年閱兵式:朱日和時刻
    朱日和時刻——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式目擊記■中國軍網記者 孫偉帥7月30日,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在位於內蒙古的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
  • 在我的人生低谷,這位清代名人的座右銘,給了我啟示
    ▲曾國藩塑像這是幾年前的事兒了。我人到中年,突然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在此之前,我雖然也遇到過一些挫折,但我從來沒把它們當作一回事兒,說得好聽點,總是能逢兇化吉、遇難呈祥。可這次不同,我自己的小公司倒閉了,債務纏身,心力交瘁,體力精力都不如以前。我做過一個夢,夢到自己掉入一口黑暗的深井裡。我不甘心,一點點地往上爬、往上爬、往上爬,可是剛看到一點光亮,以為自己爬出來了,卻又向下滑了下去。
  • 勵志語錄_最適合拿來當座右銘的勵志語錄
    最適合拿來當座右銘的勵志語錄有哪些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一篇超勵志語錄,最適合拿來當座右銘的勵志話語,分享給大家。本文來自語錄大全網勵志語錄1、我20歲,沒有什麼輸不起,也沒有什麼不敢贏,致所有20歲和即將20歲的我們。2、當你感覺累的時候,你正在走上坡路。
  • ​「一個都不能少」是我的座右銘
    首先作為班主任,我認識到在控輟保學工作中應該一馬當先。我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讓每一個人都能在班裡找到自己的位置,看到自己對於班集體的貢獻,激發他們愛班級的集體榮譽感。尤其對於後進生和特困生,我更是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為他們建立了詳細檔案。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在工作中,我努力做到關愛每一名學生,讓他們感受到我既是他們的老師,又是他們的朋友。
  • 今天記者節,王忠林看望慰問新聞工作者:你們都是最美逆行者
    今天記者節,王忠林看望慰問新聞工作者:你們都是最美逆行者 2020-11-08 20: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少年努力的座右銘 青少年座右銘勵志名言
    關於青少年努力的座右銘整理分享,決定了就不後悔了,世界不會在意你的自尊,人們看的只是你的成就,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以下是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青少年座右銘勵志名言,歡迎閱讀
  • 先賢的座右銘
    原標題:先賢的座右銘將自警之詞置於座位右側,稱為座右銘。據《荀子·宥坐篇》記載,有一次,孔子在魯桓公之廟看見了一個盛水的器具。守廟者告訴孔子,這是「宥坐之器」,即放在座位右邊的器具。孔子猛然醒悟道:「我聽說宥坐之器,腹中無水時是歪向一邊的,注水到一半時是平穩的,而水滿則覆。」這種包含了深刻的做人道理的器具,為座右銘的產生提供了靈感。
  • 萬萬沒想到座右銘是這麼來的!
    座右銘的由來,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說法。這第一種說法呀,與我國的著名教育家孔子有關,史書記載,為了紀念有春秋五霸之一稱號的齊桓公齊國人啊,在齊桓公去世後,為他專門修建了一座廟堂,並在廟堂中放置了各種各樣的祭祀用的器具,包括一個十分獨特的酒器,漆器啊,這個qi怎麼寫呢?
  • 周迅的人生箋言,看完讓人瞬間欽佩,網友紛紛表示:用來當座右銘
    周迅的人生箋言,看完讓人瞬間欽佩,網友紛紛表示:用來當座右銘大家都知道由於嗓子的原因,之前的演藝生涯其實並沒有那麼順利,在網上也有了很多關於她的黑段子,作為一個演員其實還是會很有壓力的,特別是在自己尚未有名氣之前。但是事實證明了,越是有壓力她才會反彈地更高,畢竟有壓力才有動力。也正是因為如此大家才看到了之後的周迅一躍而起。
  • 當上小記者 肩負新使命-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重慶綦江網消息(記者 向鴻升 實習生 王紫月)12月29日,區融媒體中心160名小記者們收到了屬於自己的報紙。「我期待後續活動。」「我想繼續參加鍛鍊。」「我想成為電視新聞人。」小記者們紛紛展開手中的綦江日報,上面用圖文專版對小記者授證儀式進行了專題報導,孩子們看到自己的名字、形象展現在報紙上時激動不已。營盤山小學記者站小記者李楷雯說:「當天活動剛結束我就在新聞媒體上看到了報導,這讓我感受到了新聞的迅速,我要努力變成一個優秀的大記者,多觀察身邊的事,參與更多新聞採訪,發出自己的新聞稿。」
  • 兵記者手中的相機:一直開機,管它風霜雨雪
    我是一臺相機,一臺正在使用中的相機,在鏡頭前跳動的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色彩-綠色迷彩。從我睜開眼睛開始記錄他們的工作和生活的那一刻起,我的情感和悲傷就與他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我開始了自己的「軍事」生活。我可以保留他想每秒真實記錄的寶貴時刻。兵記者用我記錄了官兵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他是一名軍人新聞記者,是一名軍人新聞記者,經常在軍營中行走和停下來,並用彩色記錄軍人和士兵的時刻。他總是用筆書寫士兵和士兵最美麗的外表。必應記者由官兵講。軍人的筆,軍人的筆,記錄了士兵的每一點必應記者喜歡發現,並且善於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