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高考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匯總,速來抱走!

2020-11-24 搜狐網

原標題:【知識點】高考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匯總,速來抱走!

考點突破

1

化學反應速率

1化學反應速率基本概念

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的減少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來表示。常用單位為mol·(L·s)-1或mol·(L·min)-1

說明:

(1)固體、純液體在反應中可視為濃度不變,故一般不用固體或純液體表示反應速率。

(2)反應速率一般是指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率,非即時速率,不能為負數。

2化學反應速率的規律

同一反應,用不同物質表示的速率之比,等於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之比。

【方法點擊】

近幾年的高考題,在涉及化學反應速率的知識點時,主要是利用化學反應速率的規律,完成下述要求:

1.在一個反應中,由一種物質的反應速率,換算為其他物質的反應速率。

2.比較同一反應在不同的條件下,用不同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的相對大小。

3.由速率之比寫出有關方程式

現舉例說明如下:

例:

反應A+3B==2C+2D在四種不同情況下的反應速率分別為:v(A)=0.15 mol·L-1·s-1、v(B)=0.6 mol·L-1·s-1、v(C)=0.4 mol·L-1·s-1、v(D)=60 mol·L-1·min-1其中表示反應最快的是

解析:首先統一單位v(D)=60 mol·L-1·min-1=1 mol·L-1·s-1

根據v(A)︰v(B)︰v(C)︰v(D)=1∶3∶2∶2,將四種物質的反應速率,均除以化學方程式中各自前邊的化學計量數:=0.15 mol·L-1·s-1 、=0.2 mol·L-1·s-1 、=0.2 mol·L-1·s-1 、=0.5 mol·L-1·s-1 。可見選D。

判斷反應速率的大小,必須考慮各物質的反應計量數,再進行比較,同時還要注意保持單位的統一。

2

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1、內在因素(主要因素)

反應物的性質

2、外在因素

(1)濃度: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化學反應速率增大。由於固體、純液體在反應中可視為濃度不變,故增加其量並不能改變反應速率。

(2)溫度: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升高溫度,化學反應速率增大。

(3)壓強: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對於有氣體參加的反應,增大壓強,化學反應速率增大。

(4)催化劑: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加入催化劑,化學反應速率增大。

(5)其他:光、電磁波、反應物顆粒的大小等也會影響反應速率。

【方法點擊】

1.壓強對速率的影響,是通過改變氣體的濃度來實現的,故一般意義上的增大壓強是指壓縮氣體的體積。對於氣體反應體系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恆溫時:

增大壓強容器容積縮小氣體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增大。

(2)恆容時:

①充入氣體反應物氣體濃度增大(氣體總壓增大)反應速率增大。

②充入無關氣體容器內氣體總壓增大,但反應物濃度不變,反應速率不變。

(3)恆壓時:

充入無關氣體容器容積增大氣體反應物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小。

2.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的關係

(1)改變溫度,對吸熱反應速率的影響,總是超過對放熱反應速率的影響:當升高溫度時,吸熱反應速率增大的倍數>放熱反應速率增大的倍數,故升溫化學平衡向吸熱方向移動;當降低溫度時,吸熱反應速率減小的倍數>放熱反應速率減小的倍數,故降溫化學平衡向放熱方向移動。

(2)對有氣體參加的化學反應,改變壓強,對氣體體積之和大的一側的反應速率的影響,總是超過對氣體體積之和小的一側的反應速率的影響:當增大壓強時,氣體體積之和大的一側的反應速率增大的倍數>氣體體積之和小的一側的反應速率增大的倍數,故加壓化學平衡向氣體體積之和小的一側移動;當減小壓強時,氣體體積之和大的一側的反應速率減小的倍數>氣體體積之和小的一側的反應速率減少的倍數,故減壓化學平衡向氣體體積之和大的一側移動。

(3)使用催化劑,正、逆反應速率增加或減小的倍數相同,故化學平衡不移動。

3.化學知識點多,而理綜試卷化學高考題的題量較少,所以化學高考題每一道題涉及的知識點都比較多。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對反應速率的影響進行命題,符合這一命題趨勢。

例題: 已知Mg+2HCl====MgCl2+H2↑,將鎂條投入到稀鹽酸中,反應速率與時間的關係如圖所示:

試完成下列問題:

①t0→t1時間段內速率變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②t1→t2時間段內速率變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解析:鎂與鹽酸反應的實質是Mg與H+之間的氧化還原反應,在t0→t1時間段內,隨著反應的進行,H+的濃度逐漸降低,按說反應速率應逐漸降低,但鎂與鹽酸的反應是放熱反應,使溶液溫度升高,又使反應速率加快,且後者對反應速率的影響超過了前者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所以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速率逐漸增大。而在t1→t2時間段內,H+的濃度減少很多,所以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速率逐漸減小。

3

化學平衡

1、概念:

在一定條件下的可逆反應裡,正反應和逆反應的速率相等,反應混合物中各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不變的狀態叫化學平衡狀態。

2、特點:

「等」——處於密閉體系的可逆反應,化學平衡狀態建立的條件是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即v(正)=v(逆)≠O。這是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重要標誌。

「定」——當一定條件下可逆反應一旦達平衡(可逆反應進行到最大的程度)狀態時,在平衡體系的混合物中,各組成成分的含量(即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物質的量,物質的量濃度,質量分數,體積分數等)保持一定而不變(即不隨時間的改變而改變)。這是判斷體系是否處於化學平衡狀態的重要依據。

「動」——指定化學反應已達化學平衡狀態時,反應並沒有停止,實際上正反應與逆反應始終在進行,且正反應速率等於逆反應速率,所以化學平衡狀態是動態平衡狀態。

「變」——任何化學平衡狀態均是暫時的、相對的、有條件的(與濃度、壓強、溫度等有關)。而與達平衡的過程無關(化學平衡狀態既可從正反應方向開始達平衡,也可以從逆反應方向開始達平衡)。當外界條件變化時,原來的化學平衡即被打破,在新的條件不再改變時,在新的條件下建立起新的化學平衡。新平衡時正、逆反應速率,各組成成分的含量均與原平衡不同。

3、化學平衡常數

(1)化學平衡常數的數學表達式:

在一定條件下,可逆反應:aA+bB=cC+dD達到化學平衡時,

(2)化學平衡常數表示的意義:

平衡常數數值的大小可以反映可逆反應進行的程度大小,K 值越大,反應進行越完全,反應物轉化率越高,反之則越低。

(3)影響因素:

K 只是溫度的函數,如果正反應為吸熱反應,溫度升高,K 值增大;如果正反應為放熱反應,溫度升高,K值減小。

4

平衡移動原理

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一個條件(如濃度、壓強或溫度等),平衡就向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它是濃度、壓強和溫度等外界條件對平衡移動影響的概括和總結,只適用於已經達到平衡狀態的可逆反應,未處於平衡狀態的體系不能用此原理分析,但它也適用於其他動態平衡體系,如溶解平衡、電離平衡和水解平衡等。催化劑能夠同等程度地增加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因此它對化學平衡的移動沒有影響。

5

有關化學平衡的基本計算

(1)物質濃度的變化關係

反應物:平衡濃度=起始濃度-轉化濃度

生成物:平衡濃度=起始濃度+轉化濃度

其中,各物質的轉化濃度之比等於它們在化學方程式中物質的計量數之比。

(2)反應的轉化率(α):α×100

(3)在密閉容器中有氣體參加的可逆反應,在計算時經常用到阿伏加德羅定律的兩個推論:

恆溫、恆容時:;

恆溫、恆壓時:

(4)計算模式

濃度(或物質的量) aA(g)+bB(g) cC(g)+dD(g)

起始 m n 0 0

轉化 ax bx cx dx

平衡 m-ax n-bx cx dx

α(A)=ax/m×100

ω(C)×100

(5)化學平衡計算的關鍵是準確掌握相關的基本概念及它們相互之間的關係。

化學平衡的計算步驟,通常是先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列出反應起始時或平衡時有關物質的濃度或物質的量,然後再通過相關的轉換,分別求出其他物質的濃度或物質的量和轉化率。概括為:建立解題模式、確立平衡狀態方程。

說明:

①反應起始時,反應物和生成物可能同時存在;

②由於起始濃度是人為控制的,故不同的物質起始濃度不一定是化學計量數比,若反應物起始濃度呈現計量數比,則隱含反應物轉化率相等,且平衡時反應物的濃度成計量數比的條件。

③起始濃度,平衡濃度不一定呈現計量數比,但物質之間是按計量數反應和生成的,故各物質的濃度變化一定成計量數比,這是計算的關鍵。

6

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圖像分析

首先要看清楚橫軸和縱軸意義(特別是縱軸。表示轉化率和表示反應物的百分含量情況就完全相反)以及曲線本身屬等溫線還是等壓線(當有多餘曲線及兩個以上條件時,要注意「定一議二」);然後找出曲線上的特殊點,並理解其含義(如「先拐先平」);再根據縱軸隨橫軸的變化情況,判定曲線正確走勢,以淘汰錯誤的選項。具體情況如下:

(1)對於化學反應速率的有關圖像問題,可按以下的方法進行分析:

①認清坐標系,搞清縱、橫坐標所代表的意義,並與有關的原理掛鈎。

②看清起點,分清反應物、生成物,濃度減小的是反應物,濃度增大的是生成物一般生成物多數以原點為起點。

③抓住變化趨勢,分清正、逆反應,吸、放熱反應。升高溫度時,v(吸)>v(放),在速率-時間圖上,要注意看清曲線是連續的還是跳躍的,分清漸變和突變,大變和小變。例如,升高溫度,v(吸)大增,v(放)小增,增大反應物濃度,v(正)突變,v(逆)漸變。

④注意終點。例如在濃度-時間圖上,一定要看清終點時反應物的消耗量、生成物的增加量,並結合有關原理進行推理判斷。

2)對於化學平衡的有關圖像問題,可按以下的方法進行分析:

①認清坐標系,搞清縱、橫坐標所代表的意義,並與勒夏特列原理掛鈎。

②緊扣可逆反應的特徵,搞清正反應方向是吸熱還是放熱,體積增大還是減小、不變,有無固體、純液體物質參加或生成等。

③看清速率的變化及變化量的大小,在條件與變化之間搭橋。

④看清起點、拐點、終點,看清曲線的變化趨勢。

⑤先拐先平。例如,在轉化率-時間圖上,先出現拐點的曲線先達到平衡,此時逆向推理可得該變化的溫度高、濃度大、壓強高。

⑥定一議二。當圖像中有三個量時,先確定一個量不變再討論另外兩個量的關係。

特 別 提 醒

1.等效平衡:在兩種不同的初始狀態下,同一個可逆反應在一定條件(定溫、定容或定溫、定壓)下分別達到平衡時,各組成成分的物質的量(或體積)分數相等的狀態。

在恆溫恆容條件下,建立等效平衡的一般條件是:反應物投料量相當;

在恆溫恆壓條件下,建立等效平衡的條件是:相同反應物的投料比相等。

2.平衡移動的思維基點

(1)「先同後變」,進行判斷時,可設置相同的平衡狀態(參照標準),再根據題設條件觀察變化的趨勢;

(2)「不為零原則」,對於可逆反應而言,無論改變任何外部條件,都不可能使其平衡體系中的任何物質濃度變化到零。

精 題 精 講

例1. 對於可逆反應A(g)+3B(g)2C(g),在不同條件下的化學反應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應速率最快的是( )

A.v(A)=0.5 mol·L-1·min-1

B.v(B)=1.2 mol·L-1·min-1

C.v(C)=0.4 mol·L-1·min-1

D.v(C)=1.1 mol·L-1·min-1

解析:比較速率時,用反應中的任何物質都可以,可把不同物質表示的同一個反應轉化為同一物質表示。例如本題可以用A物質表示。B項v(B)=1.2 mol·L-1·min-1即v(A)=0.4 mol·L-1·min-1;v(C)=0.4 mol·L-1·min-1,即v(A)=0.2 mol·L-1·min-1;v(C)=1.1 mol·L-1·min-1,即v(A)= 0.55 mol·L-1·min-1。所以D最快。

答案:D

例2. 在恆溫恆容條件下,能使A(g)+B(g)C(g)+D(g)正反應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A.減小C或D的濃度 B.增大D的濃度

C.減小B的濃度 D.增大A或B的濃度

解析:濃度增大,速率增大。A、C導致正、逆反應速率均減小,B導致逆反應速率增大,所以D正確。

答案:D

例3. 已知反應A2(g)+2B2(g)2AB2(g) ΔH<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升高溫度,正向反應速率增加,逆向反應速率減小

B.升高溫度有利於反應速率增加,從而縮短達到平衡的時間

C.達到平衡後,升高溫度或增大壓強都有利於該反應平衡正向移動

D.達到平衡後,降低溫度或減小壓強都有利於該反應平衡正向移動

解析:A2(g)+2B2(g)2AB2(g) 是放熱反應,且是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所以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增大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D均錯誤。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均加快,達到平衡需要的時間減少,A錯誤,正確答案為B。

答案:B

例4. 在密閉容器中,一定條件下,進行如下反應:

NO(g)+CO(g)N2(g)+CO2(g) ΔH=-373.2 kJ·mol-1 達到平衡後,為提高該反應的速率和NO的轉化率,採取的正確措施是( )

A.加催化劑同時升高溫度

B.加催化劑同時增大壓強

C.升高溫度同時充入N2

D.降低溫度同時增大壓強

解析:提高反應速率的一般做法有:①升高溫度,②增大反應物濃度,③對有氣體參加的反應增大壓強,④加入催化劑。要提高NO的轉化率,即讓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可採用的做法有:①降低溫度,②增大壓強,③增大CO的濃度等。綜合以上的分析,正確答案為B。

答案:B

例5. 已知20 ℃時,氣體X與氣體Y反應可生成氣體Z。反應過程中,X、Y、Z三種氣體的濃度(c)隨時間(t)的變化關係如圖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條件不變,溫度分別為100 ℃、200 ℃時,Y氣體的體積分數(Y%)與時間(t)的關係如圖Ⅱ

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在t0時,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壓強,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B.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v(正)減小,v(逆)增大,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C.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X+3Y2Z

解析:轉化的濃度之比等於化學方程式中的計量數之比。由圖可知該反應為可逆反應,Y消耗0.6 mol·L-1,X消耗0.2 mol·L-1,Z增加0.4mol·L-1,所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3Y2Z;增大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升高溫度,反應速率無論正、逆都增大。由圖Ⅱ可知,溫度升高,Y%含量升高,說明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所以逆反應為吸熱反應,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答案:D

▐ 標籤:知識點匯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高考化學知識點總結: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原標題:高考化學知識點總結: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化學反應速率知識點總結 ⑴ 定義:用來衡量化學反應的快慢,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或生成物的物質的量的變化 ⑵ 表示方法:單位時間內反應濃度的減少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來表示
  • 高三化學教案:《化學反應速率》教學設計
    4、了解化學反應的可逆性和化學平衡。  5、了解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等對化學反應速率和平衡的影響規律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理論的初步知識是中學化學的重要基本理論。考查的知識點應主要是:①有關反應速率的計算和比較;②條件對反應速率影響的判斷;③確定某種情況是否是化學平衡狀態的特徵;④平衡移動原理的應用;⑤平衡常數(濃度平衡常數)的含義及其表達式⑥利用化學平衡常數計算反應物轉化率或比較。
  • 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高中化學必背知識點
    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高中化學必背知識點高中化學有哪些必考的知識點?必修一化學在高考中佔據多大的比重?必修一化學有哪些常考的知識點?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高中化學必背知識點》,僅供參考!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一、 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和程序1.
  • 高考最後50天,理綜命題熱點及命題預測,乾貨!
    熱點二:化學計量高考熱點,主要考查「物質的量」與粒子數(如分子、原子、離子、電子、質子、中子)、質量、氣體體積、物質的量濃度、反應熱等的關係,有關NA的討論,將阿伏加德羅常數與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物質結構、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電離平衡、鹽類的水解等聯繫起來進行考查,以物質的量為核心,有關質量、體積、濃度的計算。
  • 高中化學:離子共存與離子方程式必背知識匯總
    高中化學中的離子共存和方程式可謂是一大重點,對於這麼重要的一個知識點,有很多同學在學習的時候可能會混淆或者是記憶不清晰。下面的內容是離子共存與離子方程式必背知識點匯總,高中的學弟學妹們,一定要好好記清楚啦!
  • 看完這些知識點,讓你秒懂初中化學酸鹼鹽!
    太原文韜學校中考教研組帶你一起看看酸鹼鹽其實就是離子的反應的這些知識點。酸鹼鹽是化學九下學習的內容,也是公認化學最難的部分。初中化學出現學不會、學不懂的情況也是在這一塊出現的。那麼酸鹼鹽具體是什麼?為什麼難學?
  • 在家不會學化學?莫慌!特級教師為你指點迷津
    疫情期間,原定的校園學習計劃和節奏被打亂,同學們不免困惑:家裡沒條件,化學怎麼學?化學實驗怎麼做?同學們不要慌,今天,我們請來兩位化學特級教師為大家指點迷津!如果你對化學感興趣,可以讀些化學相關的科普讀物,豐富視野。例如:《視覺之旅:神奇的化學元素》《元素的盛宴》《瘋狂化學》等等,都能使你從更廣闊的視角認識化學。四大方面梳理 夯實基礎知識北京市化學特級教師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劉松偉一、多方式閱讀教材教材內容非常豐富,很多試題的素材源於教材。
  • 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與銀與其鹽有關的方程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與銀與其鹽有關的方程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且不溶於強酸   Cu+2AgNO3==Cu(NO3)2+2Ag   現象:紅色的銅逐漸溶解,同時有銀白色的金屬生成   2AgNO3+Na2SO4==Ag2SO4↓+2NaNO3   現象:有白色沉澱生成     相關推薦:   2020年中考化學複習知識點匯總
  • 教育部命題組解讀:2020高考試題和2019高考試題有什麼區別?
    對於物理,生物,化學,地理等學科來說,也會像數學一樣越來越厲害多變,這樣越來考生只會刷題已經不能拿到高分,要懂得知識點的活用,考試中心命題老師提示,考生要把高考的知識點梳理清楚,要知道什麼是難點,什麼是易錯點,什麼是失分點等,只要把知識點梳理清楚那麼這是也就很容易知道了,知識點也會活用了。
  • 分析選擇題的特點類型,教你三步突破化學選擇題
    要想化學考試拿高分,選擇題非常重要。2021年高考化學選擇題將繼續突出化學主幹知識的考查,如: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熱化學、阿伏加德羅常數、元素周期律、電化學、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等。小編結合化學選擇題的特點和類型,談一談如何利用三步突破化學選擇題,奪取高考勝利。  類型一 考查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  物質的氧化性、還原性強弱取決於得失電子的難易,與得失電子的數目無關。元素的化合價處於最高價態只具有氧化性,元素的化合價處於最低價只具有還原性,中間價態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 初中化學離子的共存知識點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初中化學離子的共存知識點,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同時也能把化學學好,學精。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化學實驗中的"四分清"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化學實驗中的"四分清",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長短要分清(1)洗氣時用雙導管的洗氣瓶,氣體應從長導管進,短導管出,即「長進短出」;而使用雙導管的洗氣瓶測量氣體的體積時,應該「短進長出」(2)使用長頸漏鬥要通過橡皮塞,插入液面下;使用分液漏鬥時要插進橡皮塞下短一些,不必插入液面內。
  • 化學試劑級別及簡稱大匯總
    化學試劑級別及簡稱大匯總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化學試劑是進行化學研究、成分分析的相對標準物質,是科技進步的重要條件,廣泛用於物質的合成、分離、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說是化學工作者的眼睛,在工廠、學校、醫院和研究所的日常工作中,均離不開化學試劑。化學試劑的品種繁多,分類方法國際上尚未有統一的規定。
  • 高考物理高分必背公式知識點
    高考物理高分必背公式知識點高考物理選擇題是十分容易失分的考點,下面有途網小編跟大家分享一下高考物理必背公式知識點,希望對你做高考物理選擇題有幫助。高考物理神奇公式和知識點1.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末速度為零時,可以等效為初速度為零的反向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 《化學反應中的熱量》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化學反應中的熱量》蘇教版高中化學必修2專題2第二單元的內容,第1課時主要介紹了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分析了化學能轉化為熱能的本質原因,並結合化學鍵內容了解了化學反應中吸收或放出熱量的計算方法及表示方法。同時在課堂內容設置上,讓學生在實驗探究中認識和感受化學能與熱能之間相互轉化及其研究過程,學會定性地研究化學反應中熱量變化的科學方法。
  • 中考化學易錯方程式:木炭在空氣中燃燒(化合反應)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中考化學易錯方程式:木炭在空氣中燃燒(化合反應),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木炭在空氣中燃燒(化合反應)   充分燃燒:C+O2=CO2不充分燃燒:2C+O2=2CO   現象:在空氣中發出紅光;在氧氣中發出白光,放熱,生成一種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
  • 高中化學知知識點-離子共存
    離子共存是高中化學知識中重要的一個知識點,在考察的過程中主要以選擇題為主,填空題有所出現。在考察的過程中多會問「下列離子能夠大量共存的是」或「下列離子不能大量共存的是」,所以在答題的過程中就要遵循題目所問進行答題,找出答案。接下來我們就說一說在做離子共存的題目時注意哪些點能夠順利拿分。
  • 中考化學易錯方程式: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化合反應)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中考化學易錯方程式: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化合反應),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化合反應)   3Fe+2O2=Fe3O4   現象: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熱,生成黑色固體   相關知識點:(1)鐵絲盤成螺旋狀是為了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2)在鐵絲下方掛一根點燃的火柴是為了引燃鐵絲;(3)等火柴快燃盡在伸入集氣瓶中,太早,火柴消耗氧氣,鐵絲不能完全燃燒;太晚,不能引燃;(4
  • 中考化學:離子共存問題淺析!
    在中高考化學裡,離子共存問題會以選擇題和簡單填空題的形式出現,對於這類題型只要掌握了判斷離子之間能否反應的關鍵就很容易解決! 例如在同一溶液中:酸和鹼就不能大量共存。因為酸鹼會發生中和反應。
  • 小學三年級英語上冊,全冊知識點匯總,老師:期末考試前務必掌握
    因此,大家務必要掌握好三年級上冊英語的知識點,今天我們將這些知識點匯總起來,方便大家學習掌握。三年級語文的學習以聽、說為主,筆試部分佔試卷總分比重較小。因此,三年級學生一定要注重聽力方面的培養。在平時的考試中我們發現,三年級英語考試的聽力部分佔了70分,筆試部分只有30分,可見聽力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