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頭上有發旋嗎?關於孩子智商高的特徵有很多,發旋的數量也是其中的一個。家中的老人常說:「雙旋滾雞蛋,長大做大官」意思就是說,頭頂上發旋多的孩子越聰明,智商越高,未來混的也就越好。
小莉的寶寶頭髮剛長出來時,就有兩個旋對稱分布在發縫的一左一右,非常可愛。可是小莉卻發了愁,這樣兩個發旋以後長出來頭髮豈不是亂七八糟影響美觀?婆婆見了,卻拍手大樂,認為寶寶的兩個發旋是智慧的代表。儘管聽了心裡很高興,但小莉對這樣的說法卻半信半疑。
發旋數量真的與寶寶的智商,性格有關係嗎?是否真的像老人說的那樣,發旋越多,智商越高呢?
想要了解發旋與性格,智商的關係,就必須先弄明白髮旋是怎樣產生的。為了人的頭頂上會出現像龍捲風一樣的發旋呢?
發旋就是頭頂上有一塊中心,周圍頭髮成漩渦狀排列的形狀。發旋的形成是我們的頭髮與頭皮傾斜形成的,當寶寶在媽媽肚子裡開始發育時,頭髮與頭皮也會開始生長,一開始頭髮會圍繞一個中心順著一個方向生長,時間長了,後生長的頭髮也會按照這個方向長出長長,這個時候,就形成了頭髮都朝一個方向生長的發旋。
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只有一個發旋,而只有極少數的人會有兩個以上的發旋。法宣的位置也不固定,大部分發旋長在頭頂上,也有部分人的發旋生長在偏左或偏右的位置。
不知是「物以稀為貴」的心理作用,還是因為發旋長在腦袋上靠近大腦的地方,會有一些人認為發旋數量的多少代表著智商的高低。於是才有了「一個旋定,兩個旋定,三個旋打架不要命」的說法。似乎將寶寶的智商,性格與頭頂上的旋聯繫在了一起。所以老一輩的人特別在意新生兒寶寶頭上旋的數量。
那麼發旋到底與人的智商,性格有關嗎?很久以前,就有研究人員對這個問題進行過研究,他們在一所中學抽取了成績排名前100名的學生,觀察他們頭髮旋的數量,結果發現,發旋數量與成績好壞,智商高低並無直接關係;這證明了,發旋多的孩子更加聰明的說法是無稽之談。
性格方面,一個孩子的性格是由家庭,成長經歷與遺產共同決定的,有人說發旋多的人脾氣暴躁,但是也存在脾氣溫和,性情謙虛的人頭上長著兩個旋的情況。所以,不管是性格還是智商,都與發旋沒有直接關係,唯一有關係的,是發旋的數量或多或少會影響髮型的美觀。
發旋的數量,大小,方向是遺傳因素地心引力以及在媽媽肚子裡胎位共同決定的。所以,媽媽們不用在寶寶發旋數量多少的問題上糾結。
那麼既然發旋多少與智商性格沒有關係,為什麼 「發旋多的小孩更聰明」這樣的說法會得到更多的印證呢?不少媽媽也說,確實身邊發旋多的小孩感覺要比只有一個發旋的孩子更聰明,成績更好,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其中,是家長的暗示起了作用。
心理學上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實驗:美國研究學者們將學生們分為兩個班,並分別對這兩個般的學生進行了智力測驗。告訴A班的學生,他們都是智力測驗中表現好,智商高的學生;告訴B班的學生,他們的智商水平只是正常人的水平。按照同樣的教學方式進行管理教學,追蹤他們十年後的成績。
結果十分出人意料:A班被告知是屬於高智商人群的學生在學校時普遍成績更好,進入社會的職位也更加高,大多是醫生,律師這類精英職業;而B班的學生卻普遍是比較普通的結局,在社會中過著普通人的生活。
但其實,十年前的智力測驗,並不是分班的標準;A班的學生並不都是神童,B班也有高智商學生。
這就說明了為什麼發旋多的孩子表現的更好,更聰明。一個孩子的智商,性格由先天因素,但更多依靠後天家長學校的開發與養成。孩子跟聰明,性格更開朗善良,家長的暗示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發旋多的孩子一降生,就被認為是更聰明的,因此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反覆強調,潛移默化將孩子的性格塑造成自信的,機靈的,孩子也理所應當地認為自己就是最聰明的。在這樣的良性激勵下,孩子自然會表現得更好。
這樣的心理暗示在寶寶教育過程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一些家長常常掛在嘴邊的話,也會對孩子產生深刻的影響。
小趙的老公身材高大,細心體貼,但有一點不好就是太摳門了,經常因為省一些小錢與小商販發生爭吵,小趙也因為老公的「摳門」「太會過日子」跟他鬧了好幾次脾氣。兩口子掙錢並不少,老公卻有著「節儉」過頭的生活方式,讓小趙百思不得其解。
原來,這一切,都是小趙婆婆念叨出來的。老公小時候家庭經濟條件很不好,婆婆經常在老公面前念叨「家裡很窮」「爸爸掙錢很不容易」本是想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但是久而久之,讓小趙老公產生自卑心理,甚至成年後,老公每花一筆錢就會內疚自責。有能力享受更好的生活品質,卻總是畏畏縮縮不敢花,也不會花錢。
多年前,媽媽的一句無心嘮叨,成為日後一個大男人的難言之隱。可見,父母平時掛在嘴邊的話,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寶寶成長階段,三觀尚未完全形成,他們唯一能夠窺視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就是從朝夕相處的父母嘴裡聽到了。
如果父母掛在嘴邊的是負能量滿滿的抱怨,指責,類似於「你怎麼那麼笨!」「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這樣的話語,會對孩子幼小的心靈產生極大的影響;而反觀那些陽光活潑的孩子,都是在「你好棒」「爸爸媽媽好愛你」這樣正向的鼓勵下成長出來的。
一句話可能毀了孩子一生,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注意這些方面:
1.正向激勵是建立孩子自信的良藥
家長們應該給孩子們更多的鼓勵與支持,一味地打擊不會讓孩子們變得更加謙虛平和,反而會讓孩子們變得暴躁易怒,自信心缺乏。因此,父母們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給予孩子爭正面鼓勵,多說「你好棒!」
2.避免向孩子們灌輸負能量
壞脾氣滿滿的孩子並不是天生的兒童,而是長期在父母的負能量中形成的。
父母對生活的不易的嘆息,向孩子「哭窮」這些都是負能量,對於孩子成長們有絲毫幫助。父母們應該注意,自己應當做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掌燈人,給予希望,而不是向孩子們灌輸負能量,讓他們對未來失去信心與希望。
3.及時溝通拉近親子距離
父母孩子交流的過程,就是溝通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對孩子內心世界,想法進行了解與探尋,明白孩子成長中的困惑在哪裡。除了向孩子傳遞正能量,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約束,更重要的是兩代人能夠通過溝通,解決成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即使對孩子的想法與性格進行修正。
看完以上,你認為家長日常言行會對孩子產生哪些影響呢?歡迎在評論區說出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