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三思算是武則天最合適的繼承人,為何最後卻被排除在外?

2021-01-19 大咖說史

歷史上後宮女人幹政的例子並不少,即便是對大清有功的孝莊也是參與政治好多年,但是能夠自立為皇的就只有武則天,敢為天下先,讓女人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最鮮明的一筆。

可是武則天最後卻沒將皇位留給武氏家族,也沒有傳給自己的女兒,而是歸還給了李唐,是武則天手段有限?還是歷史規律不可逆呢?

圖片:自立為皇的武則天劇照

一、武則天的繼承人選

在這個問題上,單從人選來說,武則天當時並不缺繼承人,不管是娘家還是自己的親生孩子,她都可以挑選到最優秀的繼承人,只是這3個人選其實她並不十分滿意。

1、武三思

武三思一度自認為是「姑姑」皇位的最佳繼承人,同樣姓武,同樣有著勃勃的野心,武則天能夠當上皇帝,武氏一族功不可沒。因此,當武則天走上政治前臺的那一刻,同樣不平靜的還有武三思。

圖片:武三思劇照

在之後的多年中,武三思汲汲營營,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夠成為皇帝。武則天一開始還是將皇儲範圍限制在自己的兒子當中,因此,李顯被她勒令改姓「武」,成為太子。結果,武三思坐不住了。

武三思和朝廷中支持自己的一些官員,聯名勸說武則天廢掉太子,改立武姓人為繼承者,這才是正道。其實,武則天還真的動搖了。

由於母親過於強勢,武則天僅存的兒子李顯和李旦性格上都過於懦弱,真的不是皇帝的最佳人選。而武三思有野心,做事情有魄力,並且還是自己的侄子,想到這,武則天一時間就下定決心要立武三思為太子。

可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個想法遭到狄仁傑等多名大臣的堅決反對,儘管武則天還因此責罰、流放了一批官員,但是立武三思為太子的想法最終還是沒有實現。

圖片:性格有些懦弱的李旦劇照

2、太平公主

她得到的榮耀和尊貴,是任何一個朝代的公主都無法匹及的,而且,太平公主也被武則天寄託了無限期望。

歷史記載,太平公主從小性格活潑外向,極有主見,特別是在政治上,繼承了她母親的敏銳和天賦,對朝堂的一些問題有著獨特的政治見解。

因此,太平公主在閨閣時期就參與到政治事務中,在這樣的環境下,她輕而易舉的接觸到政治權利的最核心,她也擁有一批屬於自己的忠實擁護者。

太平公主成為武則天的繼承人,不管是在當時還是現在,在人們眼裡應該都是最靠譜的做法。讓自己的女兒繼承自己的皇位,對於武則天而言,這是最自然的傳位方式,還讓太平公主的繼位更為正統。

再怎麼說,她也是李唐的子孫,只要文官大臣運作一下,太平公主順位登基在歷史上還是說得過去的。所以,當時的太平公主也是武則天考慮的繼承人之一。

圖片來源於網絡:太平公主

3、李顯

武則天考慮的繼承人當中還有一個就是李顯。武則天的兒子雖然不少,但是活到最後的並不是最優秀的,老大李弘在高宗理政時就被封為皇太子,可惜英年早逝。

野史說,當時武則天已經開始謀劃自己掌權,除去李弘勢在必行,所以太子是武則天自己下毒害死的,事實真相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之後李賢也死於非命,這讓剩下的李顯和李旦岌岌可危。

李旦早早就開始設計裝瘋賣傻,脫離了繼承人的參考範圍,遠離政治中心,李顯則被武則天挑中,成為了繼承人候選人之一。

圖片:裝瘋賣傻的李顯劇照

這個時候的李顯是痛苦不堪的,而武則天也同樣糾結不已,李顯在武則天的壓制下不敢太露鋒芒,整日小心翼翼,而這在武則天看來還是一根刺。

她逼迫李顯改姓武,卻改變不了李顯身上流著李唐正統的血液,一旦李顯登基,改回李氏皇朝是分分鐘的事情,自己辛辛苦苦打拼的天下又可能一場空。

因此,面對這三個候選人,武則天也是久久無法做決定,但是讓武則天最為在意的,還是自己死後的事情。

圖片:糾結的武則天劇照

二、死後誰來祭拜武則天

武則天67歲登基,82歲退位,在這十幾年間中,困擾她最大的問題就是死後子孫祭拜的問題。武則天雖然敢作敢為,從一個小小才人一步步成為皇后、皇帝,她的權謀讓多少男兒自嘆不如。

又加上女性天生的謹慎細心,讓她在政治上碾壓無數男性,可是如果看過武則天外傳的人都知道,其實武則天是很迷信的。

雖然已經當上了皇帝,但是由於一路走來沾染了太多血腥,讓她越接近遲暮,越擔心身後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擔心自己死後沒人為自己上香!

當時武則天已經下定決心要立武三思為太子,可是最後卻被狄仁傑輕飄飄的一個問題扼殺了,這個問題就是:世間有侄子世代祭拜姑母的嗎?

圖片:已經遲暮的武則天劇照

這個問題點醒了武則天,即便他們都姓武,即便武三思是最正統的繼承人,可是武三思當上皇帝之後,他年年祭拜的,供奉在廟宇、祠堂裡的是他自己的父母、祖先,和武則天有什麼關係呢?早晚她的名字會被剔除在武氏宗廟裡,這個認知讓武則天堅決排除了武三思,開始認真考慮自己身後事。

這個困擾武則天的問題,最終幹擾了她對於繼承人的選擇,因為從剛開始的最佳人選排名中,不管是武三思還是太平公主,他們以後能不能將自己世世代代供奉起來,這已經大打折扣了。

雖然是自己的女兒沒錯,但是依照太平公主的性格,還是認定自己是李氏後人,但是又嫁了武姓人,她的子孫怎麼可能會一門心思祭拜自己的外祖母呢?

圖片:供奉祖先劇照

因為被這個巨大難題所困擾,武則天到了82歲病重時,依然沒有辦法下決心選出自己的繼承人,這就導致了李顯的擁護者乾脆發動宮變,讓臥病在床的武則天重新復立李顯,唐中宗李顯在這場十幾年的繼承人糾結大戰中成了最後的勝利者。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相關焦點

  • 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和上官婉兒私通且淫亂後宮的事情是真的嗎?
    在昨天的文章裡小編已經講過武三思的性格為人,那麼今天咱們主要聊聊武三思和他兩個情人,上官婉兒和韋皇后的風流豔史。上官婉兒是誰?她可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女宰相,雖然未得宰相封號,但是在武則天和李顯時期人家行使的都是宰相的權利,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形容是一點都不過分。
  • 武三思有何魅力?竟能同時獲得上官婉兒與韋後的青睞
    按照規律,像武三思這樣的亡國貴族下場都不會太好,那麼武三思為何能打破這個規律呢?是因為他有兩個有本事的情人,上官婉兒與韋後,這二人無疑是那個時代最有權勢的女人。大家不禁要問,當時武三思已是一個年近六旬的糟老頭子,他有何魅力?竟能同時獲得上官婉兒與韋後的青睞?
  • 唐代才女「上官婉兒」與她的多情人生,曾為自保出賣武三思
    上官婉兒是唐代著名的才女,她天資聰慧充滿了才華,並得到了武則天的重用,封婉兒為「內舍人」,來又被封為昭容,有著「巾幗宰相」之名。婉兒從小就以聰慧著稱,有著過目不忘的本領。她的祖父因為替唐高宗起草了廢武則天的詔書,而被武則天所殺。
  • 此人是武則天的左膀右臂,史上聞名的才女,最後卻未得善終
    她曾是一代女皇武則天的左膀右臂,聲名遠揚,然而最後不得善終,她的一生有什麼傳奇?上官婉兒是出身名門,享珠寶華裳,食山珍海味的權臣貴女,是繁華長安城中女子豔羨,男子追捧的對象,卻一朝不測因祖父獲罪而亡,小小年紀就被株連,與母親一起被罰入掖庭為奴為婢,終日勞作。世家大族出身的母親不忍女兒淪為平庸宮女,於暗中教其讀書習字,明達事理,將畢生所學悉數傳授。
  • 上官婉兒與韋後相爭,上官讓出武三思
    可是現在,當她發現武三思和婉兒有特別的關係時,韋後心裡就亂成一團。女人的確是很奇怪的東西,看到婉兒迅速增加豔麗的情形,韋後心裡產生一種無法抑制的羨慕和嫉妒。另方面,對武三思的感受,也變得和過去完全不同,如今在她眼裡,武三思已成為充滿吸引力的「男人」了。經由婉兒的安排,秘密和武三思偷情的韋後,有如魚之得水一般,全身都充滿精力,對政治的幹預程度,也更見張狂。
  • 武則天年過76,仍與2位貌美男寵花天酒地,八年後才發現高超之處
    優秀的人到哪裡都會發光,武則天在與太子李治相處時,二人性格互補、惺惺相惜,無形中產生了感情,雖然武則天表面上是李治母親,但二人年齡相差無幾。武則天從軟妹子變成女漢子,只因出過家?在得到了李治的寵愛後,武則天便有了平步青雲、施展抱負的平臺,被封為皇后的她經常廣施仁政、輔助李治理朝政,提出了很多惠民利民、有利發展的良言!
  • 王者榮耀新英雄司空震是誰 司空大人是上官婉兒CP武三思
    新英雄:司空震歷史原型:武三思夫人:上官婉兒姑媽:武則天背景故事他是長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肱骨重臣他和狄仁傑一樣,皆是武則天的左膀右臂他為長安平兵變退外敵,消弭威脅和紛爭在他強大雷霆的保駕護航下,原型大概率是武三思了。
  • 唐朝最厲害的四個女人,武則天只能排第四,第一是誰?
    面對強大的長孫無忌集團,武則天從來沒想過後退,而是拿出了更狠的勁頭,她利用李治想要集權的心態,結交元老重臣李勣,籠絡斯文敗類李義府、許敬宗,大肆營造「廢王立武」的輿論氛圍,最後不但成功奪得皇后寶座,更藉機重創長孫無忌勢力,宰相褚遂良被貶斥。 斬草除根是武則天一貫奉行的真理。
  • 武則天被奪位後,做了兩件事,保住了她以及整個武氏家族的命
    被兒子奪位而下臺的武則天,一定會讓很多人覺得他的遭遇是很悲慘的。誠然,武則天的遭遇的確是悲慘的。那時她80多歲了,而且常年生病,事實上,無論是皇帝還是平民百姓,在這種情況下,最需要的就是有人陪伴,有人照顧。這是因為,當他們對自己一無所知的時候,他們會感到孤單、孤單、害怕死去。
  • 女皇武則天和她的時代(洛陽紫微城往事)
    這裡居住過多位帝王,若論誰對紫微城影響最大,還數一代女皇武則天。  武則天對紫微城的改造,在她登基之前就開始了。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在紫微城貞觀殿去世,太子李顯柩前即位,就是唐中宗。武則天對這個兒子並不滿意,兩個多月後將其廢黜,改立第四子為帝,即唐睿宗李旦。  李旦只是名義上的皇帝,朝政都由太后武則天說了算。
  • 武則天夢到下棋,卻怎麼也下不贏,狄仁傑解夢:你也該赦免太子了
    當武則天篡奪李唐,建立武周后,狄仁傑一直致力於恢復唐朝,讓武則天還政於她的兒子——李顯。 武則天稱帝時,已經年過六旬。因此她一直在猶豫,到底是傳位於自己的侄子武三思,還是把皇位還給已經貶為廬陵王的李顯。 為了阻止武則天收回成命,狄仁傑可謂是煞費苦心,磨破了嘴皮,一開始,狄仁傑走了武則天男寵張易之的路子。
  • 上官婉兒墓誌顛覆歷史 嫁父子兩皇帝與武三思私通(組圖)
    1   上官婉兒墓誌顛覆歷史 嫁父子兩皇帝與武三思私通(組圖)  上官婉兒被譽為一代才女,這位奇女子在歷史上留下了許多謎團。2013年9月,上官婉兒墓現身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引發關注。  據報導,上官婉兒墓誌雖然不足千字,多位專家卻從中解讀出諸多歷史顛覆:  先後嫁父子兩皇帝經歷堪比武則天  上官儀在唐高宗(李治)時位居宰相,上官儀因"離間二聖、無人臣禮"的罪名被殺,且連累全族,婉兒剛出生就進入掖廷(yè tíng宮女居住和犯罪家屬婦女宮中勞動之處。)為奴。《新唐書》記載,上官婉兒"年十四,武后召見,有所製作,若素構。"
  • 武則天年過76,仍與兩位美貌男寵花天酒地,8年後才發現她真高明
    武則天,是中國第一個,也是最後一位女皇帝。同時也是一個喜愛男寵的女皇,在76歲那年,武則天得到了年輕貌美的張昌宗、張易之兄弟。正所謂一枝梨花壓海棠,三人花天酒地、吟詩作對,這樣的祖孫戀,實在令人咋舌。作為不可一世的女皇,武則天卻並非沒有煩惱。自她登基以後,就一直在煩惱,到底將皇位傳給誰。到底是自己的親兒子李顯,還是自己的侄子武三思。
  • 連嫁2任丈夫,和武三思糾纏不清,還有男寵
    連嫁2任丈夫,和武三思糾纏不清,還有男寵提到上官婉兒,我們都知道她是我國唯一一個女皇帝武則天的得力助手。而他之所以能坐到這個位置,想必與他的努力和天賦是分不開的。他不到十分聰穎,同時還擁有治國才能。在政治上為武則天提供了很大幫助,因此其在朝堂上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除了這些正事之外,上官婉兒的私生活也十分豐富。
  • 上官婉兒風流史:先投懷皇太子再勾引武三思
    [導讀]中國歷史上,武則天是獨一無二的女皇帝,追隨女皇左右、深受信賴的上官婉兒,儘管沒有明確的封號,實際屬於手握實權的「女宰相」,翻翻中國歷史,這種權傾朝野鐵腕女人,簡直是鳳毛麟角。因為不聽話,武則天差一點宰了她,礙著根深蒂固的「愛才癖」,武后只在姑娘粉嫩的額頭上刺了一個烏黑的犯罪標誌,這種近乎毀容的刑罰叫做「黥面」。雖說,額頭不完美了,上官婉兒依舊是光彩照人的大美女。她利用兩種最厲害的東西在宮裡混:一,頭腦;二,姿色。才華固然重要,幹的好不如嫁的好。16歲,大約是念高中的年紀,上官婉兒嫵媚地倒在皇太子李顯懷裡。她深知這種「政治投資」的重要意義。
  • 武則天留給世人的七大謎團是什麼?武則天晚年為什麼鍾情三陽開泰?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則天正式登基,改國號為周,成為薛懷義是因其身材高大、健壯有力,後因不「馴服」,而被她暗殺。 她寵幸沈南蓼,因其中年體衰而遭到厭棄。她寵幸的張易之兄弟則面若桃花,侍寢有方,使她精神上得到了滿足,春情暫駐,她感謝二張的奉獻,授以高官,委以國政,成為她晚年最信任的人。
  • 《大明宮詞》中四個有野心的女人,為什麼只有武則天登上權力巔峰
    《大明宮詞》這部劇很早就看過了前幾個月因為疫情在家劇荒的我,又再刷了一遍一切都源於那場美麗的相遇和崑崙奴面具,讓我一直都記得這部劇當時我一直疑惑,《大明宮詞》裡有可能登上權力巔峰的四個女人,為什麼只有武則天成功,和她很相像的韋後為什麼卻落得個悽慘的結局,她們倆的女兒也都是被認為是可能的接班人,為什麼也沒能走到最後。
  • 孝莊一生歷經四朝,盡心輔佐兩代君王,為何不效仿武則天稱帝?
    初期,孝莊與武則天一樣並不得寵,但孝莊與武則天不同,她並沒有第二個選擇,因此孝莊便打算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妃嬪度過一生。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崇德八年,皇太極忽然猝死,由於他死的實在是過於突然,以至於都沒來得及選擇繼承人。一時之間,整個金國內部風起雲湧,暗流湧動,皇太極的兄弟和兒子們都在為爭奪帝位而做準備。
  • 武則天退位百官彈冠相慶,唯有一人痛哭,一年後大笑的人都死了
    武則天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在那個男權至上的時代,一個女人參加科舉尚且不容易,更別提成為九五之尊的皇帝。所以在她上位的過程中,遭到了很多阻礙。武則天也不愧是一位做事果決的女人,對阻礙她上位的李唐宗室和朝廷大臣進行了血腥屠戮。之後,在她統治期間,李唐老臣一直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