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的秀才陳庶寧,在淮寧教書。重陽節登高爬山,出了城南門,路過一墳墓,看見墳墓好像有青煙冒起來。仔細看去,覺得冷風吹來,毛骨發冷,就直接回教書館了。
夜裡夢見來到僧人的房舍,明亮的窗戶乾淨的桌子,竹木蕭條。東邊牆壁上有一小幅松江箋,上面有詩,標題是《牡丹》,第一句是「東風吹出一枝紅」,感覺詩不太好,看紙的末尾,署名「張又華」三字。正在反覆看時,有人推門進來,突眼睛紅鼻子,身材很矮,年紀四十多。
說道:「我就是張又華。你在這裡讀我的詩,怎麼有輕視我的意思?」陳說:「不敢。」解釋良久。紅鼻子指著自己的臉說:「你說我是人呢,鬼呢?」陳說:「先生來有冷氣,大概是鬼。」紅鼻子說:「你以為我是善鬼呢,惡鬼呢?」陳說:「能寫詩,應當是善鬼。」紅鼻子說:「不對,我是惡鬼。」說著上前抓陳,冷氣更厲害,如一團冰侵入心坎中。陳躲避到竹榻旁,鬼抱住陳,用手掐他外腎的部位,痛得受不了,大驚而醒,腎囊已腫得如鬥大了。從此寒熱反覆,醫生不能治,終於死在教書館中。
淮寧縣令為陳處理後事,義氣很重,但是心裡始終疑惑其中有什麼冤家對頭,偶然問縣裡的老吏員:「你知道這裡有叫張又華的嗎?」回答說:「他是安慶府承發科的吏書,死了已二年。平生罪惡多端,而且好作歪詩,我曾經認識他,紅鼻子,短身材。死後,埋在南門外。」就是陳被冷風吹地方。
故事出自袁枚《子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