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因為昨日疏忽,忘記了將歷代書法名家的「門」碑帖字跡補充上來作為大家的臨習參考,故今日補上,請參閱文末之臨習參考多圖。
行書的簡練法則依託於正確的筆順
——「門」字行書技法
【本文內容為田蘊章老師書法系列講座《每日一題每日一字》第038集「異體字與門字」文字版之三。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觀看講座視頻。】
田蘊章:我們換一張紙,來給大家講一講關於「門」字的行書寫法。
這個「門」字的行書寫法,相對地也比較單一。它基於楷書間架結構的特點,只是簡約了一些個點畫。我們來看看。
(圖:「門」字行書示範一)
這就是行書「門」字基本的寫法。我們在把這個字寫清楚一點給大家看。
(圖:「門」字行書示範二)
這個基本寫法的意思就是讓大家看清楚,楷書的過程被它簡練了。那麼實際上,第一筆當然是代表左方的豎筆,第二筆這一點兒呢是代表左邊的轉折這個框,然後第三筆就點了一個點兒。右邊就更簡約了,直接一個筆法就過來了。
因此,經常在連寫的時候,大家看不清楚這個筆順的關係,就不知道這個過程是怎麼過來的。
因此,有的人寫這個「門」字的時候就倒插筆。比如有的人就先寫一點,再寫豎筆,然後其他筆畫。這個筆順就是錯誤的。
因為不知道這個「門」字在楷書當中的正確筆順,所以到了行書也是茫然。
這裡面呢,還有一些問題向大家略做一些交待。
左邊豎筆可以點成一個點兒,然後寫其他筆畫,這樣也比較簡約。
也可以點之後,上邊的第三筆向左落筆,這樣顯得比較放縱,也可以。
還可以呢,上面再簡練一點,省去右邊第一個波折,直接完成,也可以。
再可以,再簡略,左邊一個小短豎,一個點然後直接過來完成。
這就到了行書當中無法再簡練了。再要簡單、再簡約就不可以了。在要簡單就已經不是行書了。
(圖:「門」字行書示範三之最簡練)
那麼,這個「門」字到這種程度的時候,就是我們現在簡化字(門)的依據。就奔這個來的,把它楷化之後,就成了簡化字。
但是,這個筆順就出了問題了。我們在行書當中是這樣寫,這沒有問題。但是現在很多教材告訴孩子們,先寫一點,再寫左豎,再寫右邊,這就亂了套了。這個筆順就錯誤了。
因此,告訴大家,我們講的是書法當中繁體字的楷、行、草的寫法,不包括簡化字在內——我們也不知道簡化字的那種規律是什麼,好像任何人也都說不清楚——因此,我在講座當中,不包括簡化字的一些寫法。
因為我在那方面,也沒有什麼權威性,更沒有我從小受訓練的過程,所以,我對那方面不再涉及。(待續)
【臨習參考】
唐歐陽詢楷書《皇甫誕碑》之「門」字
唐顏真卿楷書《多寶塔碑》之「門」字
唐柳公權楷書《玄秘塔碑》之「門」字
晉王羲之行書《普覺國師碑》之「門」字
唐顏真卿行書《祭侄文稿》之「門」字
宋蔡襄行書《虹縣帖》之「門」字
元趙孟頫行書《楚辭遠遊》之「門」字
明董其昌行書《閒窗論畫》之「門」字
【交流群組】
書法愛好者交流群組中目前進行三項活動:
1、「每日唐詩」的學習活動;
2、「每日一字」的單字臨習活動;
3、「集字創作」活動不定期開展。
歡迎加入QQ群組:
群號:303294919
密碼:書法入門
贈人墨法,手有餘香。歡迎轉發本文至朋友圈,讓更多書友獲益,謝謝!
「書法入門」(微信號:shufarumen):
全網獨家刊發田蘊章老師系列講座《每日一題每日一字》文字整理稿——介紹書法知識和理論,講解書法技術與技巧。並對系列講座中涉及的歷史人物、書法典故進行詳細的考證和注釋。
本文字版內容未經許可,謝絕轉載。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