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中華文化,行書結構,點畫寫法

2021-01-09 馬大哈講文化

本文乃作者馬大哈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小編說行書無法有體,是就寫法沒有一個標準的規範而言,但是,不等於說沒有一定的寫法約束,初學行書,同樣要臨帖,不臨帖,信手「塗鴉", 有若「野狐禪」,線條或纖弱、或粗俗,看似龍飛鳳舞,實則飄浮纖弱。晉、唐、宋人行書楷意濃鬱,有法可依,且典雅有「書卷氣」,學行書者可從中選擇為己所喜的某家某帖作範本。臨帖中不能機械地照葫蘆畫瓢,而應由表及裡,由形人神,讀臨結合,心手相應。然而對於點畫的處理及其形態在結寧中的作用,應緊緊抓住用筆方法,綜合各種筆法,充分發揮富有彈性的軟毫筆性,在提按、使轉及力度、 速度統一操控下,達到形態美和意態美,以至通篇氣脈貫通,神採飛揚。下面按點畫一講述。

軟毫

首先小編帶大家認識獨立式,獨立式: 有當頭點、左上點、右上點、左下點、右下點、內據點、外側點等,如高、武、謂、忽等字。獨立點雖是一個獨立的、最小的筆畫,但能在字中往往作為一個部件,其位置能起到調整、補充結體的作用,具有以小見大的效應,除其自身態勢變幻奠測外,在字中可謂「筆眼」,妙趣橫生,耐人尋昧。接著連綴式:有橫連與豎連兩種,每種都有兩點連、三點連以至四點連,此外還有隔:畫相連的。橫練如「前,諸。孤、慧、業」等字。x點在行書裡的形態是多變的,不僅自身有方圓、斜正、長短的不同,並且常常替代其它筆畫應用於行書結構中,於是便出現了許許多多的連綴形式

行書筆畫

最後認識豎連如「況、減、流、彩、非」等字。連綴式點畫或本身的連續。或替代其它筆畫和改變結構而成。一般而言,點畫連綴書寫,應筆勢流暢,筆斷意連,生動自然。連綴點如是字的內部結構,則收密讓空間;如是字的外部結構,則疏放佔空間。橫畫在書寫中應用頻率很高,不論獨體字還是合體字,大多與橫畫有關。因而,不管是單獨的橫畫,還是橫畫的重複都應各顯奇姿,切忌千筆一面,刻板單調。

小編認為寫行書橫畫,一般要做到線條穩健有力,運筆微向上呈仰勢為佳。並有長短。粗細之別,這在具體字中需要做出不同處理,如「錯、東,十、古」等字,要能做到筆長有度、筆短意長、粗不為重、細不為輕、合度為上。

行書文化

然而筆畫兩端要有形態變化,或方、或圓、或尖,起落的鋒杪大有區別,不可不在精微處留心,妙在至精至微。多橫西重疊現象在漢字中比比皆是,重疊不是重複,重複則如「布算」,書寫時不僅要有長短、粗細的變化,還要有俯、仰、平的勢態和方、圓、尖的形態變化,做到同畫異態、錯落有致。

如「奉、三、蓋、皇、其、書」等字,從例子中,我們可以發現一些有規律的現象,如多橫畫之間的距離大致相等;眾橫畫收縮短小,只有一橫畫作為承託全字的主筆伸長,例如左右結構的字形裡,兩邊的橫畫有獨立也有重疊。往往出現左右相撞的情況。

毛筆握筆姿勢練習

然而要作出或左成右的濉讓,以求緊湊優美,如「桂、 轉、鍾」等字。豎畫挺拔,在整體結構中它是堅定的支柱,並且可以造成上突下延的餘味。所以,豎畫在行書中,不僅獨立形態豐富多姿,連用起來更是變幻莫測,豎畫在行書中不僅具有楷書懸針、垂露兩種寫法,而且有長短、粗細、彎直等形態變化。

一般來說,豎直單獨出現,往往作為一個字的支柱獨立於一字的中間,維持整體的穩定,如「半、華、志、帝」等字,力求做到挺披聳立,堅實穩定。兩豎並列相對運用時,或一長一短、一藏一露、一粗一細,或內撇相背、圓勁挺立,或外拓相向、變直為弧,如「並、門、國、其」等字。還有三豎以至多豎排列運用時,應強調豎畫本身的豐富性,比如長短、斜正、曲直、粗細等,運用不同的筆法使並列組合的單一性儘可能豐富起來,如「開、川、無、興、幽」等字。

行書筆畫練習

小編認為書寫時力求高低有序、遠近有度、粗細得宜、曲直相應。撇撒畫斜勢外展,與捺畫左右配合,如魚、鳥之翅,維繫整體平衡。有飛揚之姿。單一的撇畫出現,呈偏側體勢,因其重心要合理把握。就撇的自身而言,變化較為豐富,有直、斜。曲、弧、長、短、平等,其所在字的部位,形態不同。雖然都是整體的-部分,但意趣形態不盡相同。寫長撒、左右分馳對稱之撇,除筆形有弧曲之態外,還能舒展飄逸,收筆未必尖削,如「蠢、太、宏、姻」等字。

短撇、平撇雖不作全字主筆,但能通過所在部位影響整體,它的俯仰、粗細、尖齊,對行書的筆順走勢起著直接作用,出鋒應迅猛,運筆應快捷。漢字多有撇畫連續重疊現象,重複之撇應力求形變,或長短、或曲直、或連綴,但求意連意復,避免平行雙飛。如「影,多,彼」等字。捺中被調節,面且它本身的精巧靈動的變化則在全字中脫領奪目。屈能伸、能收能放形態有平捺和斜操之分,如一日地。

行書「撇」練習

最後富有其它筆面無法替代的魅力,北主筆之用,或有調製結構之功,其妙趣橫如「味,久"二字:態勢有上收筆尤當精心精緻,橫生,金在提按用筆的壓烈,利落:或作承託全字的鋼熟自然的行運中。速度不能迅疾鈞畫本來在漢字中出現頻率較多。而且變化亦大。

行書國牽茲映帶的因素,筆畫之側和政筆處又增添了大量的連鉤現象。態勢都會產生影響。一副有這樣的幾種情況:中保持指鉤原形。如「散、倒」二字;字、一幅字的態由過筆、收筆處出連街面則生新意如「你化中:著意北它筆畫之中,形無意存,如,筆鋒到位。切總鋒芒像」二字,村下種構,市議兩推為之。格模靈動面富有彈力,形態輔巧虛餅,輕飄無力。

參考資料《書法篆刻》

相關焦點

  • 這誰整理的行書偏旁寫法?太好了
    不知誰整理的行書的偏旁寫法,太好了!但是大家要注意,部首也沒有固定的寫法,它只有一定的連帶方式,而無固定的形貌。以下僅列「二王」書法中的部分典型部首,以供讀者參考。 1.
  • 行書的簡練法則依託於正確的筆順——「門」字行書技法
    田蘊章:我們換一張紙,來給大家講一講關於「門」字的行書寫法。這個「門」字的行書寫法,相對地也比較單一。它基於楷書間架結構的特點,只是簡約了一些個點畫。我們來看看。(圖:「門」字行書示範一)這就是行書「門」字基本的寫法。我們在把這個字寫清楚一點給大家看。
  • 楷書點畫寫法詳細解析,點有幾種寫法,分別應用不同結構的字上
    書法歐楷每一種筆畫幾乎都不是唯一性存在的,每一種筆畫都搭配不同的變化,又變成了不同的種類,今天我們就說一下楷書中的點有多少種寫法,並且結合圖文我們進行分享。第一種:豎點豎點是什麼?豎點的基礎是用豎畫方式代替點,起筆之時和豎畫相同,所以也稱之為豎點,起筆就需要重,收筆的時候反而輕進行回鋒,我們來看一下豎點行筆路徑及應用。第二種:圓點圓點是什麼?圓點可以說是最基礎點的結構,起筆是逆鋒起筆,向右下重按。然後向左上提筆回鋒,收筆之時力度要輕。看一下對應路徑和應用。第三種:出鋒點出鋒點是什麼?
  • 鐵眼書法微課行書的結構、氣韻
    一.結構行書結構三個基本原則:重心平穩、疏密勻稱、比例適當。重心平穩,即字的每一點畫和偏旁部首的局部重心和對整個字的總重心,應處於平衡狀態。具體地講,對於上中下或上下結構的字,必須使各局部重心連接在一條垂線上;對於左右或左中右結構,各部分重心的連接線基本成一水平線。
  • 硬筆行書基本筆畫的寫法,3種橫畫,28個例字,0基礎學習的法寶
    硬筆書法,基本筆畫,橫畫的運筆 橫畫在字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書寫時或上仰或下俯,多有變化,有的並帶有牽絲附筆。 短橫 行書的短橫,有的以點代替,向左下出鋒收筆,與下筆呼應。有的短橫在字底出現時,改為平提,以銜接右邊的字。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符號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不同的文化形態來表示的各種民族文明,風俗,精神的總稱。
  • 寫好行書的訣竅,太實用了!
    ,與楷書比較,行書從造型到用筆都有自己的特點特徵,主要表現在以下7個方面: 1 增加鉤挑與牽絲 楷書書寫要一筆一畫、工工整整,行書則不然,是將點畫連起來書寫,即所謂「相間流行」,所以行書書寫時在點心之間自然地出現或增加了由於用筆帶出來的鉤挑和牽絲。
  • 22個高難度的木字旁漢字,左右結構行書的書寫示範,學行書必藏
    前言: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 一次性演示五種寫法,看硬筆書法如何寫好百家姓「謝」字!
    謝,又是中華大姓,根據2013年百家姓排名,謝姓的人口已達到1000餘萬,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79%。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廣東、江西、湖南三省。「謝」字怎麼寫好看呢?這是一個左中右結構的漢字,筆畫較多,比較難寫,寫成楷書容易呆板。
  • 《聖教序》技巧:行書「木字旁」寫法,此六種可入教科書!
    今日繼續王羲之《聖教序》技法學習,本講麓風軒主講王羲之《聖教序》中「木字旁」寫法。木字旁是漢字當中最為常見的偏旁之一,在《聖教序》中出現非常之多,也寫得非常精彩,幾乎沒有一個重複雷同的寫法,完全可以寫入教科書。現將其歸類整理,並對書寫要領進行講解,希望對書友們有所幫助。
  • 硬筆行書基本功訓練,7種基本筆畫點畫的運筆和60張圖展示
    大家好,我是三口書法的作者,今天我分享的內容是:  硬筆行書基本筆畫,點畫的運筆。  硬筆行書的基本筆畫,既不像楷書那樣平正方直,也不像草書那樣放縱。  它具有楷草之間的筆意,這就是在行筆過程中快而求穩,圓而意折。  不快則缺乏流暢圓潤跳躍的感覺,不穩則會出現飄浮潦草油滑的現象。
  • 硬筆行書偏旁部首詳解,米字旁的寫法和應用,超多高清示範字
    在行書的學習中,偏旁部首很關鍵,作為常用的小部件,對於這些偏旁部首的連筆法的寫法和應用的熟練掌握,非常關鍵,是高效學習的一個重要途徑。今天這篇文章,來說一說「米字旁」的寫法和應用。米字旁的楷書寫法中,首先要注意各筆畫之間的高矮關係,而右側基本對齊。在行書中,末點省略,左下撇收筆向右上帶出,呼應右邊部件,這是第一種處理方式。
  • 搞懂這些「行書」的基本筆畫,方能筆法極盡變化之妙
    你好,歡迎來到「維知書法」,我們今天繼續聊聊行書的基本筆畫。上幾篇說了「點」的寫法,現在繼續以米芾的行書來說說其它的筆畫。一、橫的寫法米芾行書中橫的寫法是多種多樣的,往往隨機變化,大體上可以分為長橫和短橫兩大類。1、長橫長橫常常是一個字的主筆,如果處理不好就會使整個字失去光彩。這裡選擇了四種長橫的常見寫法。
  • 王羲之寫法30條,沒半句廢話
    13.單人旁 此4個字單人旁寫法各異,注意體會每一種寫法的用筆。 14.草字頭 注意行書草字頭的特殊寫法及其組合方式。
  • 大字結構84法:點的4種寫法,有用,寫好顏真卿楷書的要領在這
    《大字結構84法》是明代書法家李淳編寫的關於楷書結體的理論著作。文中分門別類的詳細闡述了楷書的結體要領,對於我們的楷書學習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今天,以顏真卿的楷書為例,集中注意力來研究一下《大字結構84法》中點的3種寫法。有些網友看了之後說:「有用,原來寫好顏真卿楷書的要領在這。」
  • 寫好偏旁部首,是寫好行書的關鍵。王羲之聖教序是這樣寫的
    文/一者萬丈高樓從打地基開始,機器設備少不了每一個部件,寫字同樣從一點一畫開始。每一個複合結構的漢字必不了少的偏旁部首,寫好字首先把部首寫好。在書法的各書體中,行書的部首相對簡化而書寫也相對自由,因此寫行書的一點特點就是要寫出各部首簡省與特點。
  • 書法有法,瞧王羲之寫法30條
    14.草字頭 注意行書草字頭的特殊寫法及其組合方式。 15.左耳旁 注意豎畫與「耳朵」的組合。 16.雙人旁 注意雙人旁的特殊寫法,行筆時注意筆畫的擺動感。
  • 行書偏旁部首,寫一手好字就得用這種方法!
    13.單人旁 此4個字單人旁寫法各異,注意體會每一種寫法的用筆。 14.草字頭 注意行書草字頭的特殊寫法及其組合方式。
  • 寫字教學中「點」畫的寫法詳談
    另外,我們面對的主要是中小學生,所以在講筆畫時也都講的楷書寫法。以下就詳細說說硬筆字中「點」畫的寫法。下圖就是我們常見的「點」的放大圖,這是點的基本形狀,雖然平時用硬筆寫字,如果要寫得好看,「點」畫就應該寫成這種形狀。用硬筆要寫出這種形狀,那是需要技巧的,像所有的筆畫寫法一樣,寫「點」也分為三個動作,「起筆、行筆、收筆。」
  • 瘦金探秘‖ 邱金生:怎樣寫瘦金(25)包圍結構的偏旁部首(11例)
    講解:廠字頭是兩面圍的左上包圍結構,由短橫和劍撇組成,上縮格下滿格或出格。短橫末端稍頓帶出牽絲與劍撇起筆相連,有行書風貌,是瘦金體特色之筆。被包圍部分靠左靠上書寫。  講解:寫法與廠字頭相同,只是多一斜點,中後期的瘦金體斜點與橫畫相交結構緊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