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中風治療新探索:人類胚胎幹細胞衍生球狀神經團靶向給藥治療

2020-11-27 騰訊網

中風,一種由腦部供血中斷或大量減少造成的腦部損傷,已逐漸成為國人健康的頭號殺手,尤其是中老年人群。這種疾病發病急,病死率高,因此,中風被認為是緊急醫療事件,需要即時診斷和治療。目前,醫學界仍未發現有效的治療方法,只能鼓勵民眾多了解相關知識,「防範於未然」。

所有中風病患中,有自發性腦出血病狀的患者佔到了10–20%。對此,醫療界一般採用保守的治療方法,如控制血壓,滲透性血腫水腫的滲透療法以及外科手術治療和康複方案,來幫助患者恢復獨立生活的能力。研究表明,幹細胞給藥可以通過抗炎症,抗凋亡,促進神經發生和血管生成以及組織修復或替代來減輕腦出血給患者帶來的影響。幹細胞來源的球形神經團具有的可持續且高效的分化的能力、同質性及易於操作,存儲,解凍和大規模生產等優點,使其成為潛在的治療急性腦出血的候選人。另外,研究發現靜脈注射只能攜帶少部分幹細胞來源的球形細胞團,因此研究人員提出了用磁小體樣鐵磁性氧化鐵納米立方體裝載的胚胎幹細胞來源的球狀神經團 (以下簡稱FION-SNMs) 來治療腦出血的方案[1]。

圖片來源:Pixabay

Min Kyoung Kang, Taeghwan Hyeon等學者在IJMS期刊上發表的文章詳細揭示了這種給藥方案的優點,即可改善腦出血所帶來的損傷問題和恢復相應的腦部功能,為腦出血治療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案。

通過逐步進行以下實驗,作者確定了磁小體樣鐵磁性氧化鐵納米立方體用來裝載球狀神經細胞進行靶向給藥是可行的。

1.通過參考已經發表的研究製作了FION-SNMs[2],並通過細胞計數試劑盒檢測了磁小體樣鐵磁性氧化鐵納米立方體對胚胎幹細胞來源的球狀神經團的毒性作用,確定了磁小體樣鐵磁性氧化鐵納米立方體的最佳濃度;

2.採用免疫螢光成像檢測磁小體樣鐵磁性氧化鐵納米立方體是否轉載幹細胞來源的球狀神經細胞;

3.通過普魯士藍染色檢測磁小體樣鐵磁性氧化鐵納米立方體來測量幹細胞來源的球狀神經細胞的靶向遞送效果。

在建立了大鼠腦出血模型24小時後,作者開始向其注射材料。通過靜脈注射的材料和處理方式的不同,將實驗體分為三組,第一組為PBS組;第二組是注射磁小體樣鐵磁性氧化鐵納米立方體來裝載球狀神經細胞組 (SNMs* Group),第三組則是注射FION-SNMs,並給大鼠頸部戴上特定的電磁頭盔 (一種3D列印技術材料製成,內置兩個磁鐵,安裝在大鼠頸部,從而形成一種特定的磁場環境),處理時長為3天,這使得FION-SNMs能靶向輸送至大腦內部,此組簡稱為SNMs*+Helmet Group。3天後處理大鼠,分別檢測各組腦部的鐵含量,腦腫脹量和水分含量,再進行免疫銀光染色和細胞定量以及腦萎縮測量。結果顯示:磁小體樣鐵磁性氧化鐵納米立方體用來裝載球狀神經細胞的有效傳遞明顯減輕腦出血後的腫脹,減少了炎症細胞的招募,降低了白介素1β,磷酸化的細胞外信號調節激酶 (p-ERK) 和環氧合酶2 (COX-2) 的表達,減少了腦萎縮表達。

圖1. SNMs*+Helmet Group 中的電磁頭盔及實驗大鼠

作者為了確定FION-SNMs可改善腦出血後的運動障礙,在腦出血誘導前一天以及ICH誘導後第1、3、7和14天使用肢體放置測試進行了行為測試。結果顯示:有針對性的注射磁小體樣鐵磁性氧化鐵納米立方體裝載的幹細胞來源的球狀神經細胞能夠在早期階段增強神經的恢復。大多數神經系統惡化發生在72小時內,並且主要是影響中風後不良預後[3]。因此,作者觀察了磁小體樣鐵磁性氧化鐵納米立方體裝載的幹細胞來源的球狀神經細胞的保護作用以及腦出血後三天抗細胞毒性機制[4],發現腦出血後促炎性機制被上調,在72小時內仍有炎症反應[5],由此該項研究主要集中在腦出血的急性期治療方案的探索。

開發有效的幹細胞靜脈注射系統用來治療人類腦出血將是一個開創性的道路。磁小體樣鐵磁性氧化鐵納米立方體裝載的胚胎幹細胞是一種更小,更快,功能更強的磁化標籤材料,它可能成為幹細胞移植的一種更有效的靶向遞送材料 [6]。作者採用在外部磁場環境下使用幹細胞來源的球狀神經細胞和磁小體樣鐵磁性氧化鐵納米立方體進行研究的方法,目的是將最可行的三個參與者結合在一起,形成目標幹細胞遞送系統。

當然,這項研究也有一些局限性。作者無法檢查在大鼠模型中幹細胞移植和分化是否在體內有效進行。其次,將單純球狀神經細胞的對照和電磁頭盔本身對腦出血急性期的影響相比,無法探索磁小體樣鐵磁性氧化鐵納米立方體對球狀神經細胞的治療能力的影響。同時,除了運動功能以外,研究人員還需要進行廣泛的行為測試,在體內環境中進行差異化的長期研究以及對其他器官進行栓塞的探索性研究。此外,幹細胞移植或電磁頭盔使用的最佳時機依舊需要研究者進一步探索。

儘管存在著種種局限,本研究中靶向幹細胞遞送系統的概念和結果仍可以為未來相關研究提供啟示。

(本文研究均已獲得首爾國立大學醫院機構審查委員會 (IACUC編號17-0075-C1A0) 的批准。)

Congratulation!

祝賀本文的作者之一Taeghwan Hyeon教授獲得2020科睿唯安化學領域引文桂冠獎(Clarivate Citation Laureates): https://clarivate.com/webofsciencegroup/citation-laureates/chemistry/

參考文獻:

I

1. Cho, M.S.; Kim, S.J.; Ku, S.Y.; Park, J.H.; Lee, H.; Yoo, D.H.; Park, U.C.; Song, S.A.; Choi, Y.M.; Yu, H.G. Generation of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s from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derived spherical neural masses. Stem Cell Res.2012, 9, 101–109.

2. Lee, N.; Kim, H.; Choi, S.H.; Park, M.; Kim, D.; Kim, H.C.; Choi, Y.; Lin, S.; Kim, B.H.; Jung, H.S.; et al. Magnetosome-like ferrimagnetic iron oxide nanocubes for highly sensitive MRI of single cells and transplanted pancreatic islets. Proc. Natl. Acad. Sci. USA2011, 108, 2662–2667.

3. Oh, S.K.; Kim, H.S.; Ahn, H.J.; Seol, H.W.; Kim, Y.Y.; Park, Y.B.; Yoon, C.J.; Kim, D.W.; Kim, S.H.; Moon, S.Y. Deriv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ew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 lines: SNUhES1, SNUhES2, and SNUhES3. Stem Cells2005, 23, 211–219.

4. You, S.; Zheng, D.; Delcourt, C.; Sato, S.; Cao, Y.; Zhang, S.; Yang, J.; Wang, X.; Lindley, R.I.; Robinson, T.; et al. Determinants of early versus delayed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i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troke2019, 50, 1409–1414.

5. Rincon, F.; Mayer, S.A. Novel therapies fo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Curr. Opin. Crit. Care2004, 10, 94–100.

6. Cai, C.; Grabel, L. Directing the differentiation of embryonic stem cells to neural stem cells. Dev. Dyn.2007, 236, 3255–3266.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ISSN: 1422-0067, IF:4.556)創刊於2000年,是國際型開放獲取期刊。期刊主題涵蓋生物化學,分子和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物理學,分子醫學,以及化學分子研究的各個方面。IJMS採取單盲同行評審,一審周期約為13.4天,文章從接收到發表上線僅需2.2天。(來自2020年上半年期刊統計數據)。

相關焦點

  • 肺癌靶向治療7大副作用,處理秘籍都在這!建議收藏
    目前,肺癌患者的治療方式有很多,如手術、放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以及聯合治療等等。而靶向治療又因其療效好,副作用較低,成為了很多患者的治療選擇。>皮疹 皮疹是靶向藥常見的不良反應之一,一般發生於服用靶向藥後的兩周內,但多數患者症狀較輕,多表現為痤瘡樣皮疹、皮膚脫屑、皮膚乾燥瘙癢等,一般對日常生活無太大影響。
  • 首個半人半猴胚胎將在中國誕生 Biomarin血友病治療Valrox辯護
    而這次,Salk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與西班牙穆爾西亞天主教大學(UCAM)的科學家合作,致力於使猴子胚胎中器官發育所需的基因失活,然後注入人類幹細胞,以期在猴子胚胎中發育出人類器官,以供人類器官移植。不過在美國,該項目從未被允許進入胚胎試驗階段,於是被選在中國進行,以規避潛在的法律限制——即倫理傾銷。
  • 鼻咽癌新療法?這些生命科學進展千萬別錯過!
    未來靠裸眼也能看* 人和動物的感知覺能力受到生命體自身物理化學條件限制,拓展感知的極限一直是人類追求探索的目標。哺乳動物感知光的波譜範圍在390-760 nm,一旦波長大於760nm的近紅外光是無法被哺乳動物感知,比如人類自己,同時色盲也是感光光譜缺陷導致的疾病。
  • GATA3基因:幹細胞的「分院帽」,很早就開始激活胚胎幹細胞分化
    新生們逐個戴上分院帽,分院帽會將他們分到不同的學院,格蘭芬多,斯萊特林或拉文克勞……在人類的胚胎發育中也有這麼一頂「分院帽」,那是一段重要的基因,叫GATA3基因。在最近發表於《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的科學家們發現,在這種基因的作用下,胚胎幹細胞意外地提前分化,不可逆轉地分化成體內200多種細胞類型中的一種。
  • GEN:基因編輯之下,罕見病治療觸目可及
    此外,NIH已經啟動了罕見和被忽視疾病的治療方案(TRND),該方案監管一系列試點項目,以解決基因治療發展中的具體障礙。在與生物技術和學術機構的合作下,TRND希望擴大基因載體製造並傳播最佳做法,以獲得監管批准的新基因療法。兩款重要平臺「對罕見疾病進行基因治療,這是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策略。」
  • 脫髮星人看這裡,這裡有治療脫髮的方法
    目前,較為普及的治療方法主要是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植髮)。但藥物雖然能夠緩解脫髮症狀,但停藥後頭髮會再次開始脫落,並且有一定的副作用;植髮手術雖然可以讓頭髮增多,但因其技術原因,存活率低,頭髮會再次掉落。那就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做到既沒有副作用又可以讓頭髮自然生長不脫落嗎?當然有,幹細胞治療脫髮!!!
  • 與K藥聯用一線治療多個癌症進入Ⅲ期
    月銷1億的靶向藥侖伐替尼(又名樂伐替尼,英文名:Lenvatinib,研發代號:E7080,中文商品名:樂衛瑪)是由日本衛材研發的一種多靶點激酶抑制劑,可以阻滯腫瘤細胞內包括VEGFR1-3、FGFR1-4、PDGFRα、KIT、RET在內的一系列調節因子,因此被稱為"靶向神藥"。
  • 南京太乙堂梁世界:運用「新傷寒論」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中醫聖手
    【摘要】 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僅我國每年死於心腦血管疾病者就高達三百萬人。對於心腦血管患者而言,選擇一個療效好的醫院、       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僅我國每年死於心腦血管疾病者就高達三百萬人。對於心腦血管患者而言,選擇一個療效好的醫院、醫術高超的醫師,非常重要。
  • 疑難病例治療:小兒盆腔胚胎性橫紋肌肉瘤治療
    隨後許多研究機構和臨床醫生開始將化療用作為局部腫瘤完全或大部切除後的輔助治療,或者不能一期完全切除的巨大腫瘤的根治手術前的誘導化療。由於化療,特別是多藥聯合、交替應用方案的導入,患者的長期生存率由10-40%上升至60-80%。
  • 熱敏灸創始人陳日新獲聘深圳烯旺科技首席科學家,探索標準化治療助...
    熱敏灸創始人、江西中醫藥大學首席教授、中國針灸學會灸養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日新教授日前受聘深圳烯旺科技「石墨烯-灸法新材料與應用」項目首席科學家。雙方將深入結合中醫理論,遴選適應症,探索標準化治療。石墨烯無創治療腫瘤引發醫學界關注2020年3月,石墨烯無創治療腫瘤的醫學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被美國生物醫學頂級期刊《Advanced Therapeutics》(先進醫療) 以封面論文形式發表,引發醫學界關注。
  • ...關於腦瘤治療,聽聽遠美國遠程會診專家——腦瘤界「泰鬥」怎麼說
    在手術方面,需準確了解術前及術中腫瘤的具體位置;腫瘤的完整生物學數據;對浸潤性腫瘤細胞進行低毒性、精準的抗腫瘤靶向治療;穿過血腦屏障進行抗腫瘤治療;監測腫瘤對治療的生物學應答能力。  腦腫瘤治療有哪些新進展?  Dr Black介紹,腦腫瘤治療手段主要包括: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靶向腫瘤幹細胞的治療等,先進的影像技術的應用也很重要。  手術治療:有框架或無框架立體定向活檢術、開顱術(清醒開顱術、腦運動區映射技術、MRI引導下無框架立體定向技術、術中MRI成像),需二次評估腫瘤體積大小(獲取完整或接近完整的成像)。
  • 目前治療腦梗最好的藥你知道多少?
    這種被大家歸為目前治療腦梗最好的藥,你真的了解嗎?首先,就北京同仁堂安宮牛黃丸價格給大家一個答覆,採用天然牛黃和天然麝香入藥的紅色鐵盒裝安宮牛黃丸全國統一售價是560元/丸。據了解,採用「雙天然」原料的北京同仁堂安宮牛黃丸價格,自2012年開始到現在就沒有改變過,一直是560元/丸。
  • 「中風醫例」華醫學「清補運」中藥救治—服藥六天可外出散步了
    【中風醫例】華醫學「清補運」中藥救治腦梗後遺症—服藥六天可外出散步了餘某,男,68歲,是華醫學弟子沈醫生的親戚,患高血壓、糖尿病多年。2018年8月3日因「頭暈、嘔吐10小時」在番禺某醫院住院兩周,入院MRI提示:延髓右側DWI斑點狀高信號,考慮急性腔隙性梗塞。
  • 原創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有條件獲準上市
    這款中國原創、國際首個靶向腦-腸軸的阿爾茨海默病治療新藥,將為廣大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療方案。  該藥主要發明人、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研究員耿美玉介紹,臨床前作用機制表明,九期一通過重塑腸道菌群平衡,抑制腸道菌群特定代謝產物的異常增多,減少外周及中樞炎症,降低β澱粉樣蛋白沉積和Tau蛋白過度磷酸化,從而改善認知功能障礙。
  • 「破解生命密碼」,幹細胞是否是「偽科學」
    人體是離不開幹細胞的,在人體的整個生命活動中,機體的新陳代謝依賴於幹細胞分化再生所提供的新細胞。 有人把幹細胞比喻成莖,當機體各個組織內的細胞在生理過程中老化、消亡時,幹細胞這個「莖」就會分化再生出新生的細胞,從而完成細胞的更新。而當細胞更新的速度小於衰老的速度時,機體的各個組織器官得不到及時的修復。就會造成生理功能的逐漸衰退,全身各系統功能下降,代謝緩慢。
  • 強生BTK抑制劑伊布替尼聯合利妥昔單抗一線治療CLL在歐洲獲批
    中位隨訪48個月,IR方案組有73%的患者仍在接受Imbruvica治療,中位治療時間為43個月(範圍:0.2-61個月)。Imbruvica停藥後疾病進展或死亡的中位時間為23個月。與FCR方案組相比,IR方案組顯示出持續的卓越PFS益處(HR=0.39[95%CI:0.26-0.57],p<0.0001)、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61%。
  • 全球首張人類細胞圖譜將給我們帶來什麼驚喜?
    該項目利用自主研發的單細胞分析平臺,通過高通量測序技術,系統性地繪製了跨越胚胎和成年兩個時期,涵蓋八大系統的人類細胞圖譜,建立了70多萬個單細胞的資料庫、鑑定了100餘種人體細胞大類和800餘種細胞亞類。研究團隊還搭建了人類細胞藍圖網站。細胞是生命的基本單位,人體中約有37萬億個細胞。它們通過分裂、生長,最終形成不同細胞類型,進而形成人體的各種組織。
  • 【人物聚焦】李詠生教授:腫瘤免疫治療,這些事要知道——從免疫...
    (3)與腫瘤突變負荷(TMB)有關:研究證明TMB高的患者適合進行腫瘤免疫治療。但高TMB患者在所有腫瘤患者中僅佔30~40%。而另外部分患者存在敏感基因突變,例如肺腺癌中EGFR突變極其常見,這部分患者適合靶向治療,研究已經證實,對於EGFR 19號外顯子和21號外顯子基因突變的患者,免疫治療的效果劣於化療,而靶向治療的PFS明顯優於化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