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腦瘤治療,聽聽遠美國遠程會診專家——腦瘤界「泰鬥」怎麼說

2021-01-11 大眾網

  最近,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正在熱映,它是《滾蛋吧!腫瘤君》之後,韓延導演的第二部癌症相關的電影,講述了兩個年輕癌症患者的故事。

  同樣在美好青春遭遇癌症,男主韋一航頹喪厭世,女主馬小遠卻樂觀積極。影片通過兩人的愛情線和親情線,將有些悲情沉重的主題以溫情的敘事娓娓道來,讓無數觀眾淚目。

  兩個年輕生命共同的「敵人」是腦腫瘤。美國著名神經外科專家、西達-賽奈醫學中心神經外科研究所及腦腫瘤中心主任醫師Keith Black醫學博士為知名跨境醫療平臺好醫友錄製了腦腫瘤治療遠程課程,今天我們聽聽他怎麼說。

  (Dr Black曾登上《時代》周刊封面)

  腦腫瘤:中國第九大腫瘤

  Dr Black介紹,腦腫瘤是很多不同腫瘤的集合,世界衛生組織(WHO)將腦腫瘤分為120種不同類型。不同腦腫瘤生存率和治療方法也各不相同。

  根據腦腫瘤性質大致可分為良性、低級別和惡性三大類,其中,良性腦腫瘤(腦膜瘤、聽神經瘤、垂體瘤等)大部分可通過手術治癒;低級別腦腫瘤(癌前病變、低惡性神經膠質瘤)70%會發生癌變。

  我們今天重點介紹惡性腦腫瘤。

  在中國,腦腫瘤佔全身腫瘤的1%~3%,以20-50歲人群最常見,它也是兒童癌症第二大死因。國家癌症中心最新數據顯示,近年來,腦腫瘤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居全身腫瘤第9位。

  中美跨境醫療行業領導者好醫友了解到,惡性腦腫瘤又可分為原發性(腦膠質瘤、間變性星形細胞瘤、室管膜瘤等)和轉移性(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等)。腦膠質瘤被稱為「腦癌之王」,不僅是最常見的腦腫瘤(佔了近一半),而且是最致命的癌症之一,進展快、病程短、預後極差。

  腦腫瘤的症狀與腫瘤位置有關。如果它長在控制手臂運動的區域,患者的手臂可能會無力;如果它長在控制語言的區域,患者可能會詞不達意。腫瘤繼續生長,會增加顱內壓力,引起更多的症狀。

  腦腫瘤常見症狀包括:頭疼、學習困難、食欲不振、失去平衡或行走困難、情緒波動、噁心嘔吐、人格和行為改變、語言問題、記憶問題、癲癇發作、感覺異常等。

  腦腫瘤治療難在哪?

  好醫友表示,大腦是人體「司令部」,掌管著人體各種重要生理功能。治療稍有不慎,便會影響到人體正常功能,甚至致死、致殘。腦腫瘤手術很難切乾淨,而且容易復發。

  另外,大腦裡還有層「結界」,叫血腦屏障(BBB),它只允許特定類型的分子進入,這樣可保護大腦阻止有害物質入侵,但同時也阻止了大多數小分子藥物及大分子藥物進入腦組織,限制了藥物治療的應用。

  Dr Black指出,原發性腦腫瘤有效治療的關鍵在於,必須覆蓋整個中樞神經系統,惡性腦腫瘤並非呈局灶性,而是瀰漫性。而這也是局部治療(如手術、放療、局部輸注化療等)效果不佳的原因所在。

  而且,必須保護好正常腦細胞,不可侵犯或損害正常功能。必須限制耐藥性發展,因此需對多克隆體展開治療,進行腫瘤異質性和多靶點治療。

  在手術方面,需準確了解術前及術中腫瘤的具體位置;腫瘤的完整生物學數據;對浸潤性腫瘤細胞進行低毒性、精準的抗腫瘤靶向治療;穿過血腦屏障進行抗腫瘤治療;監測腫瘤對治療的生物學應答能力。

  他指出,MRI、CT、或PET均難以準確識別腦腫瘤,影像學檢查可見一些繼發特徵,如血腦屏障破壞、組織液改變、組織密度或代謝改變,需使用一些顯影劑對腫瘤進行特異性成像,行腫瘤增強影像下完整切除術,以改善預後。

  腦腫瘤治療有哪些新進展?

  Dr Black介紹,腦腫瘤治療手段主要包括: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靶向腫瘤幹細胞的治療等,先進的影像技術的應用也很重要。

  手術治療:有框架或無框架立體定向活檢術、開顱術(清醒開顱術、腦運動區映射技術、MRI引導下無框架立體定向技術、術中MRI成像),需二次評估腫瘤體積大小(獲取完整或接近完整的成像)。

  放射治療主要有標準放療、放射外科治療、立體定向放射治療(SRT)、立體定向放射外科(SRS),以及伽瑪刀、X刀、射波刀、質子治療等先進的放療技術。

  化療/靶向治療:替莫唑胺、貝伐珠單抗、靶向納米藥物、個體化精準治療等。

  免疫治療:腦腫瘤疫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CAR-T療法等。

  電場治療(TTFields):是一種可穿戴設備,2011年TTFields(Optune)已被FDA批准用於惡性腦膠質瘤治療。

  影像技術:CT掃描、MRI掃描(MRI SPECT、功能性MRI成像)、PET掃描。

  如何確認腫瘤細胞在術前及術中的準確位置?需對腫瘤細胞進行特殊標記,以便術前MRI及術中可清晰成像。Dr Black建議使用近紅外廣譜成像(NIR)系統。

  他特別介紹了一種來自蠍毒的成分氯代毒素(CLTX),它對人體無毒,能準確地與腫瘤細胞結合。將NIR系統與氯代毒素和螢光染色劑結合,能精確地定位腫瘤細胞,從而實現精準切除。此外,它還能直接靶向腫瘤細胞,並攜帶其他放射性分子和治療藥物到腫瘤細胞中。

  還有一種先進的腫瘤檢測技術——智能吸引器結合時間分辨雷射誘導螢光光譜(TRLIFS),不僅能準確定位腫瘤,還可使用機器學習算法對腫瘤數據進行定性和分類。

  Dr Black還介紹了納米技術在腦腫瘤診療中的應用。他的團隊研發出一種能通過血腦屏障/血瘤屏障(BBB/BTB)的新型納米醫學影像製劑及藥物,能精準靶向癌細胞,提高MRI診斷精確性,且能釋放納米藥物治療原發或轉移性腦腫瘤。還有一種新的癌症個性化治療納米藥物Polycefin及其變體,可穿過血腦屏障並精準靶向腫瘤細胞。

  Dr Black還重點介紹了免疫治療在腦腫瘤中的應用。如PD-1/PD-L1、CTLA4單抗免疫聯合治療的進展。還可利用先進的影像學技術,預測患者能否獲益於免疫治療或聯合治療方案。

  腦腫瘤疫苗也是Dr Black重點關注的領域。他的團隊研究腦腫瘤疫苗已有10餘年,成為美國最大的腦腫瘤疫苗臨床試驗點之一。

  Dr Black指出,腦腫瘤治療需根據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況、腫瘤大小、部位、病程和類型、神經功能、染色體情況(1p/19q雜合子缺失)、分子特徵(IDH突變)等,綜合應用多種手段,以提高治癒率和生活質量。

  腦腫瘤治療對專家團隊要求較高,只有小部分神經外科醫生擅長腦腫瘤治療,一般在綜合性腦腫瘤治療中心療效更好。

  自1987年以來,Dr Black已致力於腦腫瘤治療和研究30多年,完成了6000多例腦腫瘤手術,是美國乃至全球頂尖的腦腫瘤專家。

  Dr Black認為,未來腦腫瘤診療發展的方向在於:應用更智能化的手術和影像技術進行腫瘤定位;應用更好、更全面、更微創的手段進行腫瘤生物學檢測和治療應答監測;應用新技術選擇性靶向整個中樞神經系統的腫瘤;開發新的抗腫瘤免疫療法。

  對於惡性腦腫瘤這類疑難重大疾病的治療,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首先要明確治療方向。如今,通過好醫友國際遠程會診平臺,國內患者可及時與包括Dr Black在內的上萬名美國權威專家「面對面」會診,集中外專家之力共同制定最優治療方案。

  好醫友作為知名跨境醫療平臺,已與300家中國三甲醫院共建好醫友國際醫療中心,獨創線上會診、線下治療、隨訪的閉環服務。最快只需24小時,即可預約到美國權威專家會診,得到治療方案後落地治療,美國專家隨訪跟進。花費不到出國看病的1%,平民百姓也能負擔得起。確有必要時,再通過好醫友便捷出國看病。回國後,再返回當地醫院接受後續治療,美國主診醫生遠程隨診,出國看病銜接有保障。

  如今,醫學進步日新月異,各類創新療法層出不窮,腦腫瘤等許多難治性腫瘤也已不再束手無策。每一位堅守心中的愛與希望,樂觀勇敢地生活的癌症患者,都應該獎勵自己一朵「小紅花」~

  免責聲明:本信息源自網絡,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北京神經病學專家會診中心:14年會診4000餘例疑難病例
    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神經內科於2006年成立了獨具特色的「北京神經病學專家會診中心」,匯集了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宣武醫院、解放軍總醫院、北京天壇醫院等首都多家知名醫院多位專家,這些專家在神經病領域均有很高的造詣,均具有30年以上臨床診療經驗,在國內聲名遠揚。
  • 細說雲康遠程病理平臺丨運籌帷幄之中,決斷千裡之外
    早前,衛健委發布的《關於做好2016-2017年度提升醫療質量相關工作的通知》中同樣提出,加強遠程會診體系建設,推動遠程病理和影像診斷,提高優質醫療資源利用率,促進資源下沉。層出不窮的政策將遠程醫療在推動分級診療中的重要性再度提升,未來的爆發式發展或可預見!
  • 阿司匹林能治療乳腺癌嗎?聽聽哈佛教授Wendy Y. Chen怎麼說
    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和布列根和婦女醫院的研究人員已從美國國防部國會指導醫學研究計劃辦公室獲得了1000萬美元的突破獎,來測試這一結果。  這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對阿司匹林進行該疾病測試的隨機試驗,將影響超過300萬患有乳腺癌的美國婦女。對此,我們來聽聽哈佛大學醫學院內科學助理教授、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乳腺癌專家Wendy Y. Chen的介紹。
  • 聽聽專家怎麼說
    聽聽專家怎麼說  專家簡介:鍾翠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四鍾翠萍稱,出現以下6種情況時,可建議手術治療:1.咽喉感染髮作的最小頻率為過去1年間發生次數等於或大於7次,或在過去2年平均每年發生的咽喉感染≥5次,或在3年間平均每年發生的咽喉感染≥3次;2.體溫>38.3℃,頸部淋巴結腫大(淋巴結直徑>2cm),或扁桃體有滲出物,或A組B溶血性鏈球菌培養陽性;3.對於反覆嚴重感染且需要住院治療、有併發症(如扁桃體周圍膿腫等)患兒即使病程不足12個月亦可考慮行扁桃體切除術
  • 聽聽兒科專家怎麼說
    聽聽兒科專家怎麼說兒科專家提示:若寶寶眼屎又多又黃,首先要判斷是否有感冒、發燒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如果是此類問題,則無需對眼部進行專門治療,感冒治癒後眼屎問題會隨之好轉。在無上呼吸道感染的前提下,多半是以下原因造成的。寶寶眼屎多的原因以及相應症狀:一.上火新生兒上火,多半是「胎裡帶的」。
  • 聽聽專家怎麼說
    聽聽專家怎麼說1、與心臟有關心臟是人體中的重要器官,為血液流動提供動力,把血液中的養分供給給全身各個部位,高血壓是由於血管異常導致的,當心臟心跳加快的時候,血壓就會發生變化,如果出現淤堵等情況,就會出現高血壓,高血壓是血管異常的一種表現,不及時調整,很容易引發其他的併發症。
  • 慶元旦|生殖專家聯袂會診 助力年關快孕
    2020接近尾聲,2021即將到來,值此元旦佳節之際,南京長江醫院特聯合江蘇省婦女兒童福利基金會開展「生育關懷·公益基金暨慶元旦|生殖專家聯袂會診 助力年關快孕
  • 南京太乙堂張九方:腫瘤治療,宜補虛與散結並舉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南京太乙堂中醫院中醫腫瘤特需專家張九方教授半個多世紀以來衷中參西,精勤探索,在中西醫結合腫瘤臨床治療和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果,尤其在控制腫瘤細胞、消除腫瘤併發症、提高病人抗病能力等方面擁有很高的造詣和豐富的經驗,認為:中醫腫瘤治療宜補虛與散結並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中醫治療的特色優勢,實現抑癌保命、治病留人的目標。
  • 熱烈歡迎原上海兒童醫院院長蔣德禹教授蒞臨我院會診
    在這樣的盛會前,河南省醫藥科學研究院附屬醫院兒科也精心準備了迎國慶活動——特邀上海兒童醫院院長蔣德禹教授,於10月1日—3日蒞臨我院,開展兒科專家聯合會診活動,對存在兒童發育行為問題的孩子進行診療。
  • 陝西權威骨科專家即將齊聚華仁醫院 開展大型公益會診活動
    11月29日,陝西權威骨科專家即將齊聚渭南華仁醫院,開展大型公益會診活動。會診的病種有,股骨頭壞死、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症、頸椎病、其他各類頸、肩、腰、腿疼。會診專家王春生,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骨科,博士生導師。
  • 媽媽們不用擔心,聽聽專家怎麼說吧。
    媽媽們不用擔心,聽聽專家怎麼說吧。一方面,頭髮的遺傳傾向比較明顯,存在著個體差異,寶寶頭髮的多少、色澤、曲直與父母遺傳有一定關係。父母的頭髮好,孩子的頭髮也會較好,父母的頭髮差,孩子的頭髮也會相對差一些。另一方面,寶寶出生時頭髮的稀疏和長大後頭髮的稀疏無關。嬰兒頭髮的生長和身高增長一樣,有早有遲,有快有慢。大部分孩子的頭髮,會隨著身體的發育,漸漸由稀到密,由黃到黑。
  • 南京太乙堂中醫腫瘤講解:中醫如何治療腦膠質瘤!
    對於膠質瘤,可以採取多種治療方法來使瘤體縮小,減小顱內壓力。這些手段包括手術切除、放療、化療以及藥物治療等。 因此,治療腦膠質瘤不要僅靠手術,而應結合放化療和中醫中藥治療等。手術雖是腦膠質瘤治療方法之一,但其主要目的是改善腫瘤壓迫症狀及顱內高壓症狀,或是明確病理,為尋找有效治療提供依據。而放療已成為各型膠質瘤的常規治療方法,化療主要應用於惡性程度較高的膠質瘤,對低級別未能全切的膠質瘤也可用常規化療,以減緩腫瘤生長速度,延長病人存活時間。
  • 聽聽專家怎麼說
    聽聽專家怎麼說誠實地說,挖鼻孔這件事,可能大部分人都幹過。對於很多人來說,挖鼻孔除了不太雅觀,好像並沒有什麼危害,還能清潔鼻腔。而且有的人還把挖鼻孔當成一種樂趣,一天不挖,全身都不舒服。但是,挖鼻孔可能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無害。有的人平常喜歡挖鼻孔,別小看這種行為,挖著挖著可能就導致結核桿菌感染,形成鼻結核,鼻腔出現血絲。那麼鼻孔到底能不能挖?不挖的話,出現鼻屎怎麼處理呢?
  • 梁世山:一個會「讀心」的「啞科」專家!
    兼任中國醫師協會兒童重症醫師分會委員、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兒科分會災害預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兒童臨床規範與指南專業學組委員、《中國小兒急救醫學》雜誌編輯委員會委員、美國心臟學會基礎生命支持培訓主任導師、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海西醫藥衛生發展中心委員、福建省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常委兼急救學組副組長、福建省兒科醫師協會常委。
  • 女子耳鳴頭暈,竟是這顆「硬」腦瘤在作祟
    聽力出現異常的時候,多數人都會認為是耳朵有問題,但其實持續的耳鳴也可能是因為長了腦瘤。陽江一名65歲的女子,就因持續耳鳴半年,被檢查出腦子裡長了一顆瘤!徐姨向來身體康健,半年前右耳經常嗡嗡作響,聽力也有下降的跡象。徐姨以為自己年紀大了,耳朵有點問題很正常,所以她也沒重視。但近兩個月來,徐姨耳鳴得越來越嚴重了。
  • 聽聽專家怎麼說
    聽聽專家怎麼說 一般來說孩子能夠在剛出生之後做出表情,其實就代表著孩子的智商是比較高的。因為孩子在出生40天之後,就已經具備了感知能力。
  • 鼻息肉不及時治療鼻子會變大?聽聽成都民生耳鼻喉專家怎麼說
    6、鼻息肉沒有治療會繼續增長,使鼻塞明顯加重,可引起頭痛或頭昏,嗅覺減退以致缺失。息肉若阻塞後鼻孔,甚至突入鼻咽部,可引起聽力下降,還可致鼻背增寬,形成蛙鼻」。鼻息肉治療不及時危害大導致耳部疾病:鼻息肉體積增大可並發鼻竇炎,繼而導致咽鼓管功能障礙,引發分泌性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