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扁桃體肥大要切除嗎?
聽聽專家怎麼說
專家簡介:鍾翠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四〇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軍隊優秀技術人才」津貼獲得者,中國醫師協會「優秀青年醫師獎」獲得者,蘭州市「優秀青年科技獎」獲得者,甘肅省醫學會手術視頻大賽一等獎獲得者;三等功獲得者;任職3家國家一級專業學會。
每到冬季,孩子的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期,這也是寶媽李女士最煩惱的季節。原來,李女士家的兩個寶寶都是扁桃體肥大,經常性地會出現呼吸道炎症,伴隨高燒。李女士聽一些家長建議,摘除扁桃體,可以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生率。但也有家長認為,扁桃體是人體的一道「屏障」,具有抗細菌和抗病毒的防禦功能,不能摘除。
究竟孩子的扁桃體能不能摘除?切除的利與弊又有哪些?帶著家長的疑慮,記者採訪了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四〇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鍾翠萍,她從扁桃體的肥大原因及是否需要切除等方面給出了科學的答覆。
兒童扁桃體肥大易患感冒
鍾翠萍告訴記者, 我們所習稱的扁桃體為咽淋巴組織中最大者,3-5歲時淋巴組織增生,顎扁桃體可呈生理性肥大,中年以後逐漸萎縮。「扁桃體是人體的局部免疫器官,可以產生淋巴細胞和抗體,具有抗細菌和抗病毒的防禦功能。」由於咽部是飲食和呼吸氣體的必經之路,經常接觸外界物質容易隱藏病菌和異物,咽部豐富的淋巴組織和扁桃體執行著機體這一特殊區域的防禦保護任務,正常情況下,扁桃體表面上皮完整和黏液腺的不斷分泌,因此機體保持著健康。但是當機體因為過度疲勞、受涼等原因使抵抗力下降後,扁桃體就會遭受細菌感染而發炎。
扁桃體肥大有生理性和炎症性兩種,因為扁桃體能提供免疫功能,就需要組織結構上發達,正常情況下,這些扁桃體發達的程度一般不足以引起扁桃體過度肥大。但由於兒童的系統免疫功能不足,因此局部免疫功能的需求變大,扁桃體的自我發育就比較旺盛,對於那些先天性不足,以及後天性發育尚不完善的兒童,特別是在六七歲前就容易形成扁桃體過度增生,故稱之為生理性扁桃體肥大。而炎症性肥大是由於扁桃體本身表面凹凸不平而有溝槽、陷窩,容易滯留病毒和細菌,並在系統或局部免疫功能狀態低下時,兒童往往因為受涼、過熱,以及鼻腔、鼻咽、口腔不清潔等因素容易發生扁桃體發炎,扁桃體反覆的炎症刺激,就容易使其產生慢性炎症性增生與肥大。
扁桃體肥大會產生怎樣的危害呢?鍾翠萍稱,兒童扁桃體肥大可出現阻塞性症狀,如活動後出現輕度呼吸困難,吞咽受阻、語言含混不清、睡眠打鼾,嚴重者可出現陣發性刺激性咳嗽,伴頜下淋巴結腫大。這類患兒易患感冒,感冒後容易引起急性扁桃體炎的症狀,如咽喉疼痛加重、發燒等。少數患兒會出現長期低熱、頭痛、精神不振或並發心肌炎等。
出現6種情況,考慮扁桃體摘除
扁桃體肥大對孩子有一定的危害,有沒有必要手術摘除?鍾翠萍稱,出現以下6種情況時,可建議手術治療:1.咽喉感染髮作的最小頻率為過去1年間發生次數等於或大於7次,或在過去2年平均每年發生的咽喉感染≥5次,或在3年間平均每年發生的咽喉感染≥3次;2.體溫>38.3℃,頸部淋巴結腫大(淋巴結直徑>2cm),或扁桃體有滲出物,或A組B溶血性鏈球菌培養陽性;3.對於反覆嚴重感染且需要住院治療、有併發症(如扁桃體周圍膿腫等)患兒即使病程不足12個月亦可考慮行扁桃體切除術;4.醫療記錄有鏈球菌感染,有每次感染時臨床症狀的病情記錄;如果沒有醫療記錄,隨後觀察的咽喉感染髮作次數為2次且病史與臨床特徵一致;5.慢性扁桃體炎反覆發作、熱性驚厥、低沉的講話、口臭、牙齒錯頜畸形、原因不明的扁桃體炎或慢性咽喉感染需臨床醫師全面評估手術利弊,再決定是否行手術治療;6.對於扁桃體不對稱腫大的患兒,需要結合相關病史等決定是否需要手術。
「在扁桃體切除術後對於減少咽部感染次數和減輕感染程度是明確有效的。」 鍾翠萍說,患兒扁桃體肥大如伴有生長遲滯、遺尿、行為問題等經扁桃體切除術也可獲得明顯的改善。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 歐陽海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