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工業老廠房為城市製造「新氧氣」

2021-01-13 新華社新媒體

老廠房原有的青磚牆面、原有的高大的煙囪被保留了下來。新華社記者吳帥帥攝  

新華社杭州1月3日電(記者許舜達、吳帥帥)將高純度氧氣吹入轉爐中,能夠加速反應得到品質更高的鋼鐵。在74歲的杭州制氧機集團老員工夏善彪的記憶中,他和幾代杭氧員工的目標,一直是為了設計製造制氧量更大、效率更高的空氣分離設備,為起步晚、底子差的中國工業提速。

如今,曾經熱火朝天的老廠房已成為城市中心的工業遺存,經過10多年的論證、設計、規劃、修繕等程序,它們將會被改造為博物館群,成為城市的有形記憶。

漫步在浙江省杭州市東新路旁的杭氧舊址,一幢幢老廠房原有的青磚牆面被保留了下來;獨具特色的制氧設備作為裝飾性景觀留存;當年從匈牙利進口、用於運送制氧設備的一輛老火車頭,與一號廠房旁高高的煙囪,一同靜靜佇立。

「杭氧成立於1950年,原名浙江鐵工廠。」夏善彪回憶,1956年,在這些老廠房裡誕生了新中國首套國產工業制氧機,中國也首次生產出了合格的工業氧氣。

老廠房修繕前,許多設備已經年久失修。(受訪者供圖)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這些老廠房中誕生出一臺臺「催化」工業發展的空氣分離設備。工業氣體被稱為「工業血液」,通過空氣分離設備製備的氧、氮、氬等工業氣體廣泛應用於煤化工、石化、冶金等行業。

改革開放以來,通過引進吸收國外先進空氣分離設備技術,不斷加強技術研發,杭氧一大批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代表中國空分行業頂尖水平的項目成功投運。通過杭氧幾代人的努力,目前杭氧已成為亞洲最大的空分設備設計和製造基地。

而當年久的廠房無法提供更多的發展空間時,杭氧決定尋求更大的舞臺。2009年,杭氧結束了在東新路近60年的歷史,整體搬往杭州市臨安區製造基地。為了留住這段歷史記憶,杭氧六幢形態各異、見證歷史的老廠房保留了下來。

2009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明確把杭氧的保護利用項目作為杭州尊重歷史發展、承載城市記憶、推進城市有機更新的重要項目。

項目設計總監唐岷雪表示,這是杭州現存保護面積最大、集聚度最高的工業遺存,以原杭氧老廠區為核心,保護面積達4.373萬平方米。「為了提升項目品質,2010年我們專門邀請了世界三大建築事務所之一的瑞士赫爾佐格和德梅隆設計事務所對項目進行設計。」

用於運送制氧設備的一輛老火車頭,保留在了老廠房前。新華社記者許舜達攝

2011年,杭氧老廠房建築群成為杭州市第六批歷史保護建築。2018年杭州市成為首批歷史建築保護試點城市,「應保盡保」成為歷史建築保護的指導方針,對杭氧老廠房屋蓋系統、外立面、門窗等加固保護方案提出了新標準和新要求。

「儘管這樣做大大延長了項目設計及加固保護施工周期,增加了項目修繕資金,但我們仍最大限度保持老廠房的歷史原貌。」唐岷雪說。

杭州旅遊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曹鳴表示:「項目保護不只是簡單的修舊如舊,最重要的是要在軀殼中注入血液和靈魂。城市是一個不斷有機更新的生命體,我們希望在保留老的印記的基礎上,讓一些新的細胞也能進入其中。」

據了解,隨著2020年底地塊驗收的完成,項目也將逐步進入招商階段。在杭氧及其周邊的老廠房裡,以國際城市博物館、科學藝術博物館為核心,未來將培育一系列公益、文化與科教性產業,並引入實驗室、工作室、研究院等豐富業態。

「我是『60後』,對這些工業企業有很深的記憶。我們也有這樣的情懷,要把這些老廠房建設成為杭州新的城市記憶。」曹鳴說。

「項目預計將在2022年杭州亞運會前全面開放,屆時還會依託博物館舉辦很多節慶活動。仿佛這一歷史的廠房仍在運轉,為城市的未來注入新的氧氣。」曹鳴說。

相關焦點

  • 都是氧氣,工業氧氣和醫用氧氣有什麼不同?
    提起氧氣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氧氣不就是我們每天呼吸的氣體嗎。可是你知道嗎,氧氣也是分等級的,不同濃度的氧氣有著不同的用途,這些氧氣能廣泛應用於工業、醫療業等等。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工業氧氣與醫用氧氣。
  • 杭州廠房辦公室裝修設計|專業辦公空間樣式|杭州有名的設計公司
    對於廠房的辦公室的裝修設計要根據自身的特點來,這樣子多方面的精準結合,才能做出最好的選擇。那麼對於廠房辦公室裝修設計博妍裝飾有什麼好的建議呢,一起來學習學習吧!杭州廠房辦公室裝修設計效果圖1. 廠房辦公室的裝修設計要符合工作性質。
  • 拱墅發展新製造業時機已到,快看「請你來協商」金點子!
    拱墅區曾是杭州市的工業重鎮   工業產值一度佔全市70%   進入新時代   如何以產業立區   「請你來協商」開展   頭腦風暴   ❉❉   圍繞「加快推進新製造業發展」,日前,杭州市拱墅區政協舉行「請你來協商」活動,黨政領導與政協委員、企業代表面對面專題協商,為提升拱墅區「六大產業中心」核心競爭力集智聚力。
  • 長安茅洲河工業文明展示館開館!四大主題十大特色,講述東莞製造...
    來源:東莞時間網-i東莞■展館外觀有很強的現代感茅洲河工業文明展示館總面積4000平方米,布展面積1300平方米,致力於打造展示茅洲河流域工業發展的第一門戶、東莞首個以工業文明為主題的城市客廳、融合工業遺存活化與園區迭代的創新典範。
  • 老工業基地重整旗鼓 幾經起落的蘭溪渴望再崛起
    一度輝煌的城市工業變得不堪一擊,更多隱性問題讓他們驚出一身冷汗:老國有企業在轉制過程中,數萬產業工人面臨下崗;勞動生產率、畝均產出水平等在全省市縣中相對較低;沒有國家級的開發區和高新區,空間上缺乏「萬畝千億」產業大平臺;本地人口日益流失,2017年末淨流出人口9.69萬人,差不多是全部常住人口的五分之一;去年城鎮化率為55.1%,低於全省14.9個百分點……正如蘭溪的區位從水運的
  • 「十四五」杭州構建「一核九星」城市空間,杭州中環全面開工,杭州...
    這一年的杭州,已成為一座全市生產總值超1.5萬億元,人均生產總值超2萬美元,常住人口超1000萬的特大城市。G20杭州峰會成功舉辦,良渚古城遺址成功申遺,連續14年被評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杭州在浙江的龍頭地位不斷鞏固,在全國的戰略地位日益提高,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持續提升,為開啟高水平現代化新徵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 杭州新天地中央活力區「活力」全開 「24小時繁華」的商務範兒獨領...
    杭州新天地中央活力區在杭州重機廠原址上華麗轉身,自帶工業文明、歷史基因的新商業文明應運而生。杭州新天地中央活力區順應消費升級、產業升級和城市升級大趨勢,目前已形成五張「金名片」——以太陽馬戲《X綺幻之境》為亮點的國際演藝金名片;以活力park、新天地購物中心、麗笙酒店為閉環的杭州夜經濟模板金名片;以工業遺存為文化底蘊的特色商業街區金名片
  • 第十屆中國工業遺產學術研討會在鄭州二砂廠召開
    從1956年動工興建,到1964年全面建設完成,歷時約9年,共投入資金1.5億人民幣,是當時國家在鄭州投資最大的重點工業項目,約相當於同期5個國棉廠的建設投資總和。二砂曾是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磨料磨具生產基地,為新中國工業建設發展做出過巨大貢獻。2013年,考慮到城市更新和減少汙染等原因,鄭州市決定將二砂搬遷,原有廠區內的工業遺產得以保留、保護,並準備依託這些工業遺產打造國內一流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 西部城市為什麼比東部城市還火?原因在兩個字
    放眼全國,你會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東部城市,承包了我們購物車80%的快遞;西部城市,則承包了我們日常80%的熱搜。究其背後的原因,其實並不複雜。你看在東部盤踞的杭州、溫州、福州,哪一個不是聚集了成千上萬的工廠、企業。僅以2018年福建全省快遞數據為例,就達到了21.161344億件。
  • 「中國製造2025」 工信部長苗圩破題工業強國
    通過這些措施,把工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提高上去,產業結構轉變過來,為這些行業和企業新一輪發展奠定好的基礎。  問: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7%的GDP增長目標,對工業應該是一個考驗,是一個不低的目標。  苗 圩:上世紀90年代之前,我們在計劃經濟或者說短缺經濟下,只要能生產出來基本不愁銷。
  • 我國四大工業基地的前世今生,一部中國近現代工業變遷史
    建國前的四大工業基地東三省尤其是遼中南在建國前就是我國最重要的工業基地,奉系軍閥統治時期,東北初步形成了以鋼鐵、煤炭為中心的重工業體系,以紡織、食品工業為中心的輕工業體系,尤其在中心城市瀋陽附近建立起來了諸如大亨鐵工廠、東三省兵工廠、皇姑屯修車廠等鋼鐵與機械製造方面工業設施。瀋陽成為東北鐵路樞紐,工業快速發展使東北成為熱土。
  • 強化原有工業實體 成都錦江區大力發展現代都市工業
    隨著宏觀經濟的調整,總部經濟抗壓性弱,實體工業經濟對經濟推動效果顯露,錦江區提出了構築適合自身發展的2.5產業新體系——現代都市工業發展新目標,面對新環境、新挑戰,區創意產業商務區主動適應,積極作為,為區工業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 工業廠房的地面經常出現破損起砂,該怎麼處理?
    但是,客戶往往來諮詢地面起砂的問題時候,他的廠房地面已經大面積出現了開裂起砂破損的情況,往往已經到了走人走車已經是很困難的時候。這樣處理起來目前費用非常驚人,並且對以後的使用過程中也會再次造成地面起砂起皮破損的隱患。預防水泥地面起砂這個問題呢,實際上特別特別的簡單。就是在混凝土澆築的前期,只需投入10元至20元之間的一個成本核算使用水泥地面硬化劑,就可以終身解決水泥地面起砂的問題。
  • 中國製造2025加速部署,工業UPS擔當「守護神」
    配置性能出色的工業級別UPS系統不僅可以使供電連續性得到保障,同時可以保證供電的純淨度,從而滿足工業生產過程中對電力保障的特殊需求。中國製造2025加速部署,工業UPS擔當"守護神"從德國工業4.0概念的熱議,到「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提出,隨著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廣泛應用,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新一代製造技術逐步成為主流,信息技術與傳統製造業創新融合顯得尤為重要。
  • 以砂為媒 彰武工業快速崛起
    如今,彰武縣矽砂深加工、裝備製造及配套、新型建材三個主導產業齊頭並進。彰武工業佔比從2016年的7%迅速增長,到今年上半年已達19.5%。僅僅數年,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彰武縣位於科爾沁沙地南緣,是典型的風積沙,與湖沙、海沙、河沙一起,組成中國四大沙系。然而,彰武矽砂產業發展之初處於粗放經營階段。
  • 23城一季度經濟壓力測試:新一線城市成都最抗壓
    據21世紀經濟研究院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28日,全國23座大中城市已發布一季度經濟數據,分析顯示: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降幅同步;成都、西安和杭州等新一線城市表現較好,經濟增速均好於全國-6.8%的平均水平;新一線城市中天津GDP降幅最大;沿海外貿重鎮經濟壓力仍較大。
  • 「工業大腦」 快速植入百萬產線
    在杭州、無錫等長三角多個城市的一線走訪中,我們看到,不用額外高價採購設備,通用傳感器和「工業大腦」的組合,正在進入百萬條產業流水線推動實現「人工智慧」;網際網路龍頭搭建平臺,在線消費提供海量數據,超級計算機提供超級算力,成為推動製造變「聰明」的三種力量;長三角與大灣區,兩大經濟區域發揮各自產業的優勢,走向協同創新。
  • 賽迪智庫:四大舉措助力日本九州老工業基地成功轉型
    九州工業區是日本四大工業區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老工業基地之一。20世紀20年代,日本九州市是以煤炭、鋼鐵、造船、化工為主的重工業基地。二戰後,為了恢復經濟,日本工業發展重點向煤炭、鋼鐵、電力等基礎產業傾斜。1960年,九州市工業產值佔整個日本工業比重達到4%。
  • 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70年前的今天新中國成立了,70年來,偉大的中國人民發揮」化不可能為可能「的革命奮鬥精神,徹底改變了積貧積弱的命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開創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