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美國大選的表與裡

2021-01-12 環球網

英國金融時報網10日發表工銀國際研究部主管程實撰寫的題為《美國大選的表與裡》的文章。文章說,通過理清美國大選的表與裡,投資者能篩除短期幹擾,更前瞻、更客觀地把握美國經濟的長期趨勢。

囿於表象,一葉障目而不見泰山;把握本質,一葉知秋而通曉時局。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已進入衝刺階段,系列電視辯論正將氣氛推向高潮。此次美國大選的諸多熱點話題,雖然短期內被津津樂道,但長期內並不會對美國經濟產生太大實質影響。相反,鎂光燈外的一些深層趨勢,卻正在悄然改變美國經濟的前景。

美國大選,結果固然重要,然而,大選本身的長期影響可能更加重要。基於AD-AS理論模型分析美國大選的表層熱點和深層趨勢,無論結果如何,大選本身都將延緩結構性改革、增加貨幣政策不確定性並觸發民粹主義風險,進而對總供給形成負面衝擊,抑制美國全要素生產率的改善。我們希望,通過理清美國大選的「表」與「裡」,投資者能夠篩除短期幹擾,更前瞻、更客觀地把握美國經濟的長期趨勢。

新聞是浮躁的,理論是嚴謹的。我們將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納入總需求總供給模型,以進行理論推演。從美國經濟AD-AS模型可知,主張大規模減稅、減少政府干預的川普將導致短期需求曲線左移,支持增加稅收、加強政府干預的希拉蕊將導致短期需求曲線右移。然而,在長期供給曲線垂直的情況下,無論短期需求曲線如何移動,美國經濟的總產出均不發生變化。因此,從中長期看,大選結果對美國經濟增長的實質影響非常有限。相應地,圍繞競選結果的諸多熱點話題,雖然表面上備受矚目,但實質上並不具有現實意義。具體而言,這些表層熱點包括如下三個方面:

首先,劣中選優。大選進行至今,兩黨候選人均難以令主流社會滿意。川普口無遮攔,屢屢衝擊美國「政治正確」底線,執政能力飽受質疑。希拉蕊則受郵件門和黨內選舉黑幕困擾,政治誠信深受詬病。因此,美國選民看似陷入了劣中選優的兩難困境。但是,縱覽歷史,這一困境只是美國大選機制下的內生常態。

一方面,基於美國的兩黨體制和活躍的媒體力量,歷次大選前夕候選人的缺陷都會被深入挖掘、無限放大,造成選民負面情緒的井噴。另一方面,選民普遍關注短期現象而缺少長期政治記憶,善於對當期候選人進行橫向比較,難以對歷屆候選人進行縱向評價,因此容易產生候選人「一代不如一代」的主觀臆斷。例如,在2012年大選中,歐巴馬政績疲弱,羅姆尼言論失當,彼時「矮子裡面選將軍」的論調同樣不絕於耳。

其次,風格對立。在首場電視辯論中,希拉蕊開場即拋出了逾20條施政措施,而川普的空泛口號依舊多於具體方案。兩者風格形成了「實幹VS口號」的鮮明對立,引起了輿論的高度關注。但是,從博弈機理來看,這一對立格局並非意外,而是雙方最優競選策略使然。執政黨繼承了上屆政府的政治遺產與施政經驗,必然善加利用,通過在施政措施上的頻頻發力,打壓資歷不足的對手。面對這一壓力,在野黨則需唱響改革口號,點燃選民破舊立新的願景,進而揚長避短。歷史上,卡特與裡根、麥凱恩與歐巴馬等競選都出現了相似的對立格局。

此外,鮮明的風格對立也將加劇選民的陣營分裂,不同社會群體的民調將兩極分化。因此,電視辯論期間的民調不再具有準確的前瞻功能。例如,2012年,羅姆尼雖在電視辯論中勝出,但未能贏得最終大選。而今年首場電視辯論後,主流媒體和網絡媒體的民調結果也大相庭徑。

再次,路線爭鋒。歷次大選,兩黨都會開出截然相反的經濟藥方。在今年首場電視辯論中,兩黨候選人在稅收、貿易、監管等問題上均針鋒相對,路線之爭同樣成為辯論焦點。短期來看,兩黨的路線各有利弊,難以取捨。但是,從中長期來看,黨派意志其實難以改變美國經濟的客觀規律,不同路線對於經濟走勢的影響微乎其微。據我們測算,1945年-2015年,兩黨執政期間的GDP增速、通脹水平、失業率等主要經濟表現的長期均值非常接近。雖然民主黨看似略有微弱優勢,但這一差異在統計學意義上並不顯著。並且,兩黨歷史上都出臺過一些短期大獲人心、長期代價沉重的經濟方針。例如,胡佛政府的「自由主義」、卡特政府的「反通脹計劃」、尼克森政府的「物價管制」等等。

不同於表層熱點,在鎂光燈外,本次大選催生了一些深層趨勢,正對美國經濟的長期總供給產生負面衝擊。從AD-AS模型來看,這些趨勢迫使長期供給曲線向左移動。因此,無論大選結果如何,美國經濟的中長期增長都將受到抑制。具體而言,這些深層趨勢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第一,結構性改革進程放緩。就目前美國經濟形勢而言,寬鬆政策的邊際效應和後續潛力正在衰減。無論何人當選,結構性改革都是不可迴避的關鍵挑戰。美國政治學理論指出,在成熟的制衡機制下,只有當總統本人對其他權利中心具有足夠的說服力和凝聚力,才能有效地進行改革。否則,總統的單邊行動就將陷入無休止的程序糾纏。

例如,近期的「9·11法案」就經歷了「議會通過--總統否決--議會再推翻總統否決」的反覆拉鋸。黨內初選至今,本次大選不僅加劇了社會割裂和黨際對立,還造成了嚴重的黨內分歧。當前的兩黨候選人均不具備足夠的能力推動改革。因此,無論何人當選,美國經濟的結構性改革都將被迫放緩,全要素生產率將受到持續抑制,削弱美國經濟的長期增長基礎。

第二,貨幣政策不確定性增大。在之前一系列深度報告中,我們指出,耶倫主導下的美聯儲已經背離了傳統的貨幣政策規則。而本次大選將進一步增強未來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進而降低市場風險偏好,阻礙實體經濟的復甦。首先,美聯儲受到川普的強烈抨擊。在首場電視辯論中,川普重申美聯儲遭到政治綁架,持續的低利率導致了美國資本市場的虛假繁榮。川普此前也多次承諾,如果當選總統,不會再度任命耶倫作為美聯儲主席。其次,低利率環境與希拉蕊的經濟方針存在內生矛盾。長期的貨幣寬鬆引致了美國就業市場的結構性問題,造成了激勵機制的扭曲和社會福利的損失。這與希拉蕊「改善就業環境、保護中產階層」的經濟目標背道而馳。最後,當前的低利率環境,部分可歸因於大選前夕的政策透支。在大選結束後,貨幣政策轉向的可能性亦將有所提升。

第三,民粹主義風險由虛轉實。在英國脫歐之後,本次美國大選是民粹主義全球泛濫的又一標誌性事件。不僅川普是美國右翼民粹的代表,而且在桑德斯的衝擊下,希拉蕊也需要取悅左翼民粹選民。因此,無論大選結果如何,民粹主義都將登堂入室,並在政策實踐中有所體現。這將產生多重風險。其一,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和孤島主義膨脹。全球化退潮加劇,要素流動和國際貿易放緩,美國和全球經濟復甦雪上加霜。其二,美國外交策略趨於強硬。無論是川普的「美國第一論」,還是希拉蕊的「美國例外論」,都將加速經濟風險向地緣政治風險轉化。其三,美國大選與英國退歐形成共振。民粹主義在英美的崛起產生示範效應,對2016-2018年陸續大選的歐洲20逾國及其他地區產生衝擊,全球經濟政治格局更加混亂。

相關焦點

  • 【美媒:大麻是2020美國大選的真正贏家】11月3日,大選日當天,美國...
    文 / 夏洛特2020-11-26 22:58:00來源:FX168 【美媒:大麻是2020美國大選的真正贏家】11月3日,大選日當天,美國又有4個州投票將大麻合法化,另有1州醫用大麻合法化。
  • 英媒抖出一個「猛料」,川普做夢都想不到
    近期,在川普及其團隊仍然深陷「選舉結果爭奪戰」的「泥潭」之時,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卻「大張旗鼓」地密集出訪歐洲與中東地區,引發多方關注。這樣一來,蓬佩奧似乎已和拒絕承認大選失敗的川普暫時「撇清」了關係。在此情況下,英媒突然抖出一個「猛料」,道破了事情的真相。
  • 終於,中方就美國大選對拜登表示祝賀,其中一句話卻耐人尋味
    雖然美國大選最終結果尚未正式出來,但在拜登根據測算結果宣布自己已經「打敗」川普「勝選」之後,多國領導人已經向其表達了祝賀。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也在11月13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上也向拜登表示了祝賀,但是其中的一句話卻耐人尋味。
  • 嫦娥5號凱旋歸來引世界聚焦,英媒嘆:中方研發正超越美國
    中國的凱旋讓英媒忍不住感慨中美差距。"嫦娥五號"凱旋歸來,有人歡喜有人愁根據中國政府網所報導,近日嫦娥5號凱旋歸來,於中國內蒙古成功著陸,成功將月壤樣本帶了回來。而這也正式標誌著中方探月工程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消息一出驚動全球。中國探月工程任務令人雀躍,而另一方面美方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望遠鏡坍塌,美方一片哀嚎。
  • 【拜登團隊稱川普的努力是無效的】據美媒報導,11月22日,美國...
    【拜登團隊稱川普的努力是無效的】據美媒報導,11月22日,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團隊敦促現任美國政府正式承認大選結果,平穩過渡權力。與此同時,川普仍未放棄推翻大選結果的希望,繼續力推自己關於選舉舞弊的爭議說法。拜登團隊表示,川普的努力是無效的,拜登將於明年1月20日正式就職。
  • 伊朗總統魯哈尼弟弟被捕,英媒:或預示強硬派向溫和派攤牌
    伊朗總統魯哈尼弟弟被捕,英媒:或預示強硬派向溫和派攤牌 澎湃新聞記者 薛雍樂 2017-07-17 12:26 來源:澎湃新聞
  • 2020年美國大選結果公布時間 美國大選倒計時多少天?
    2020年美國大選結果公布時間,距離美國11月3日的大選僅有一周時間,10月是否還會發生「驚奇」、11月是否會發生「危機」,成為美國政壇中目前最引人關注的話題。  10月26日晚,美國參議院通過了埃米·巴雷特出任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提名,巴雷特隨後在白宮宣誓。此事遭到了民主黨的強烈反對,共和黨則將此視為一大「勝利」。
  • 美國大選「八字已有一撇」?
    請看新華社記者的一線報導——  川普和拜登都已提前投票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知名自由撰稿人克裡斯·西利扎預測,今年美國大選投票率將很高,甚至存在打破歷史紀錄的可能。  評論人士如此預測,依據之一或許就是提前投票的踴躍程度。  美國大部分州和首都華盛頓都已開始提前投票,包括現場投票和郵寄投票。
  • 捏著鼻子投票的美國大選
    《參考消息》報駐華盛頓記者徐劍梅12月29日報導 11月8日美國大選投票日當天,《紐約郵報》頭版是一張大照片和一句話,照片上一名明豔女子手捏鼻子一臉不爽,下方寫著:「投票,給最不討厭的那一個。」從大選開鑼到結束,希拉蕊和川普都是美國現代選舉史上兩個最不受歡迎的總統候選人,越到大選後期,越能體會很多美國選民誰都不想投、捏著鼻子投的糾結心情。結果呢,希拉蕊多贏了286萬張普選票,創造了輸掉大選但贏得普選票最多的美國紀錄。這是一場魔幻現實主義的大選。
  • 蓬佩奧要當美國總統?美媒揭露一個重大秘密,川普做夢都沒想到
    從他就職美國國務卿這一職位之後,屢屢拋出針對中國的偏激言論,時刻堅守在國際社會前沿,傳達「美國價值觀」。然而,至今都令國際社會茫然的是,自蓬佩奧上任以來,拿得出手的外交成就幾乎沒有,無論是在國際社會還是國內,都備受指責。那麼問題來了,美國為何會派出蓬佩奧這麼一號人物來當國務卿,蓬佩奧多番發表過激言論究竟有什麼目的?
  • 巴西總統稱美國大選存在舞弊,暫不承認拜登勝選
    綜合美聯社、彭博社11月29日報導,當天博索納羅在裡約熱內盧接受記者採訪時聲稱,他通過自己的「渠道」得知美國大選確實存在「選舉欺詐現象」,因此他暫時不打算承認拜登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要等一段時間再作出決定。
  • 美國大選選舉日投票開始
    11月3日零時剛過,選民在美國新罕布夏州小鎮迪克斯維爾山口按照傳統率先投票。新華社發(卡琳·哈裡根攝)  新華社華盛頓11月3日電(記者徐劍梅 孫丁)2020年美國大選選舉日投票3日開始,全美預計將有數千萬名選民前往投票站,投票選出下一任美國總統、數百名國會議員及部分地方官員。  美國東部時間3日零時(北京時間3日13時)剛過,新罕布夏州兩個小鎮的近30名選民按照傳統率先投票,並當場開票。
  • ...英國脫歐談判進展,以及美國大選(11月3日投票)。美國大選目前看...
    此外,美國國會參議院對提名巴雷特擔任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進行關鍵程序性投票,最終以51比48的結果通過,美國國會參院通過新任大法官巴雷特的提名表決,這也代表著川普在大選投票結束後有更多的「掙扎」空間,將進一步加大美國大選事件的不確定性。。除了疫情以外,近期仍有幾件重要事件需要持續跟蹤:中國的「十四五」規劃(可能於本周推出),英國脫歐談判進展,以及美國大選(11月3日投票)。
  • 英媒稱金正恩將在農曆新年後對越南進行國事訪問
    參考消息網1月18日報導英媒稱,兩名消息人士對記者說,河內準備接待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對越南進行國事訪問,而越南官員和外交消息人士說,越南熱切希望主辦金正恩與唐納·川普之間的第二次峰會。美國和韓國媒體說,美國和朝鮮本周在華盛頓舉行高層會談,討論川普和金正恩之間的第二次會晤,以尋求一項旨在恢復核談判的「臨時」協議。越南政府的一名官員和兩名外交消息人士說,越南熱切希望主辦這次峰會,以顯示其與美國關係的正常化。報導稱,越南消息人士沒有證實金正恩的國事訪問是否會與美朝峰會同時進行。越南外交部也沒有回應路透社記者的置評請求。
  • 一周外貿大事丨拜登贏得美國大選;歐盟對美徵稅;日本品牌仿冒新規
    Week2) 拜登拿下關鍵搖擺州,贏得美國總統大選 歐盟對40億美元美國商品加徵關稅 中國九大舉措推進外貿創新發展 日本擬加強對進口假冒名牌產品的管制 巴西工業產量連續第五個月上漲
  • 美國大選的關鍵時刻,川普口出狂言闖下大禍,拜登穩操勝券
    距離美國黑人喬治·弗洛伊德死亡事件,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但美國的槍擊事件仍在發生,黑人死於警察之手的案例,幾乎隔幾天就會出現在報導上。在美國獨立日當天,川普在白宮舉辦大型慶祝活動,美國紐約、華盛頓等地卻在上演「槍戰大片」。因此,到目前為止,美國反對種族歧視和警察暴力執法的示威活動仍未平息。
  • 美國大選|流年:川普在2020
    應該說,因白人警察對黑人粗暴執法引起的種族騷亂在美國並不鮮見,1967年的底特律騷亂、1992年的洛杉磯騷亂,以及2014年的密蘇裡騷亂都是如此。其中1992年的洛杉磯騷亂與今年的情況最為相似,那年也是大選年,共和黨總統老布希和如今的川普一樣,也在謀求連任,其民主黨對手柯林頓則借騷亂對共和黨政府進行抨擊。
  • 2020年美國大選什麼時候結束?美國大選對股市有何影響?
    川普稱選舉「遠未結束」  市場仍在消化有關美國大選的消息,儘管拜登成為候任總統,但川普迄今拒絕承認敗選,在明年1月20  據多家媒體的統計數據,拜登贏得了戰場州賓夕法尼亞州的20張選舉人票,這使他超過了贏得大選所需的270張選舉人票。然而,川普拒絕承認選舉失敗,聲稱選舉「遠未結束」。他的團隊已經在包括賓夕法尼亞和密西根在內的多個關鍵州提起訴訟,並表示他們計劃在一些勢均力敵的競選中敦促重新計票。
  • 美國4州撤回針對大選結果的訴訟 今日黃金又上1890美元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當地時間16日,因為案件一直沒有實際進展,美國四個州為了推翻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大選結果的訴訟都被撤回。    據美媒報導,這些訴訟此前分別被提交到了喬治亞州、威斯康星州、密西根州以及賓夕法尼亞州的法院。
  • 神奇股市大數據預測美國大選:過去76年19次中16次算準,揭曉後如何...
    當地時間2020年11月3日,美國迎來「選舉日」,各州選民可現場投票。近幾日美國各種民調、預測層出不窮。《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一項在美國投資界小有名氣的「大選預測指標」(presidential predictor)正式出爐。在該指標規律下,過去76年的19次美國大選,16次結果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