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白,杜鵑紅,歌兒甜
——麗江快樂漂流記
通訊員 李慧君 龔茶林 張香貴
青山之下,碧水之上,艄公穩立竹筏前端,將手中竹竿奮力一撐,一張張竹筏便從平江縣加義鎮麗江村起漂點順流而下,身後只留下幾道細浪和遊客們的淺吟低唱。
5月2日,麗江村竹筏年度首漂日。記者行至麗江河邊,恰遇財政部駐平江扶貧工作隊隊員、泊頭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劉斌樑正在叮囑艄公注意安全。
首漂日情況怎麼樣?「還不錯。」
漂流公司叫什麼名字?「湖南雲起時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誰取的?為何叫『雲起時』呢?」記者追問。
「我取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教給我的,哈哈!」劉斌樑會心一笑。
「以前總在絞盡腦汁思考,如何再幫村裡開發一條扶貧新路子。驀然回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麗江水位不高不低,流速不急不緩,非常適合竹筏漂流!」
要讓村民當股東!帶著這個想法,劉斌樑跑遍全村,說服了50多個村民集資360萬元。
「集資不能超過50人,不然就是非法集資。得讓幾個村民『合夥』當一個股東。」財政部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泊頭村黨支部副書記範慶輝和王凱提了注意事項,自告奮勇負責起公司管理架構、股權劃分、漏洞評估。「他倆一個北大選調生,一個人大選調生,村裡人信得過!」劉斌樑說。
「小小竹排江中遊,巍巍青山兩岸走……」小河潺潺流淌,浪花泛白。又一張竹筏悠悠而來,竹筏上的姑娘一邊俯身玩水,一邊甜甜地唱著歌。
「漂流安不安全?」記者接著問。
「安全!所有員工先培訓、後上崗。去年試運行一個多月,沒有發生過一起安全事故。」公司董事長、麗江村村主任喻群益答道。
去年經營情況如何?「接待量最多的一天達到500人次。」喻群益說,「總共賺了30多萬元。70%分給股東,10%用於村集體建設,剩下20%給了貧困戶和村民分紅。」
「公司員工都是村裡人,最多的一個月能拿4700元哩!」喻群益補充道,「這個項目最大的好處就是收益都歸本地,還能帶動周邊餐飲、民宿和土特產銷售一同發展。」
順著喻群益的指引看過去,當地的大學生志願者蘭靈芝正在河邊做保潔。一江兩岸,杜鵑紅遍。水果基地,綠意盎然,有的枝頭已經掛果。
「陽光太厲害了,我們到亭子裡去歇一歇吧!」劉斌樑邀請記者到喻傑紀念亭乘涼,順道介紹起了喻傑。
「去年,我號召村民一起募捐,集資重建了這座紀念亭。」劉斌樑告訴記者,對財政部扶貧隊來說,喻傑精神絕不能丟。
良友興正愜,勝遊情未闌。「請隨我來,我出個題目考考你們!」劉斌樑神秘兮兮地將大家領到岸邊,只見就地取材的頁巖石上,刻著一個造型奇特的字。
「是『忘』字吧?」「『初心』?」「不忘初心!」記者紛紛搶答。
「對!『不忘初心』!很少有人能看出是這四個字,你真棒!」劉斌樑笑容可掬,朝著答對了的記者豎起大拇指。
「劉書記下村扶貧,真正做到了『不忘初心』。」喻群益對著劉斌樑發出由衷感嘆。
微風輕拂水面,水面波光粼粼。劉斌樑手搭涼棚,望著接連涉江而過的竹筏說:「只盼今年天公作美,水量充沛,讓漂流運營久一些,讓村民口袋再鼓一點!」
【來源:新湖南】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