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遊戲在華為恢復上架,談騰訊員工績效管理:末位淘汰正反作用

2021-01-17 績動人薪

關注【本號】,更多關於薪酬、績效、股權、合伙人等內容免費與你分享!私信「視頻」送您關於員工管理、績效薪酬的乾貨視頻。

Part1

經雙方友好協商,騰訊遊戲相關產品已在華為遊戲中心恢復上架。

1月1日上午,華為全面下架騰訊遊戲。對此,騰訊遊戲社區公告回應:「因華為手機遊戲平臺與我們的《手機遊戲推廣項目協議》未能如期續約,導致今天凌晨騰訊遊戲的相關產品被突然下架。目前我們正積極與華為手機遊戲平臺溝通協商,爭取儘快恢復。」

Part2

企業為了達成戰略發展目標,通常需要將目標層層細分,最終落實到員工身上,就是一系列績效管理。可以說,績效管理承載了企業的戰略目標,同時又像一根指揮棒,影響甚至決定了員工的言行。

騰訊作為一家大型網際網路公司,擁有一支龐大的員工隊伍,在對員工的管理上,顯然離不開一套績效管理制度。騰訊績效管理體系包括關鍵績效指標體系KPI、公司績效管理、員工績效管理、年度綜合評估等。

騰訊績效考核以KPI為基礎,以業績衡量標準和工作結果對員工行為結果進行考核;績效考核以目標為導向,依靠績效目標的牽引和拉動促使員工實現績效目標;績效考核強調管理者和員工的共同參與,強調溝通和績效輔導。

末位淘汰制好嗎

末位淘汰制是一種績效考核制度,主要是指企業根據自身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再結合各個崗位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定的考核指標體系,以此指標體系為標準對員工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對得分靠後的員工進行淘汰。末位淘汰制既有積極的作用,也有消極的作用。

1.末位淘汰制的積極作用

(1)激勵員工,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避免人浮於事。據研究,人在安逸、沒有壓力的環境中容易缺乏鬥志,甚至變成「被溫水煮的青蛙」,從而造成整個團隊缺乏生機。末位淘汰制是一種強勢管理,通過給予員工一定壓力,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從而使整個團隊處於一種積極進取的狀態,解決了人浮於事的問題,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和組織效益。

(2)精簡機構,促進社會資源重新配置。企業通過末位淘汰制,對不同績效級別的員工實施淘汰,在某種程度上兼顧了公平,也有效地縮減了機構,同時,促進被淘汰員工再就業,推動了人力資源的重新配置,有助於資源配置的優化。

(3)推動企業幹部隊伍建設。末位淘汰制不僅適用於基層員工隊伍,也適用於中層幹部隊伍,通過末位淘汰制,將幹部隊伍考核置於群眾監督下,實現「優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從而優化幹部隊伍建設。(4)末位淘汰制在相應的階段予以實施是有益的。一般來說,企業對員工的管理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人力成本階段,企業認為員工是成本,員工來企業是「求職」,企業則是處於主動位置的「招聘」,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會缺乏對員工的尊重和信任,甚至認為只要把員工工資壓低,就能多出效益,此時,員工只有兢兢業業地工作,不能偷懶,才能保住「飯碗」;第二階段是人力資源階段,企業逐漸認識到員工主動幹和被動幹的效率與效果有著顯著不同,於是,企業開始注重對員工的培訓,重視提高員工的技能,還引入一系列績效考核制度,旨在「倒逼」員工發揮主觀能動性;第三階段是人力資本階段,企業逐漸認識到,企業的競爭正在越來越多地依賴創新因素,創新的競爭又歸根結底是人的競爭,因此,員工逐漸被視為企業的資產,保障企業增值最根本的辦法是讓員工增值。

目前,我國企業對員工的管理已經基本度過第一階段,處於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過渡當中,其中,有些行業已經開始邁入第三階段,一些企業開始將員工視為資產,包括騰訊、阿里巴巴等。在通常情況下,末位淘汰制在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比較有效,考核簡單,直接根據考核結果淘汰,而在第三階段,考核指標會向創新、企業文化的維護等多個方向側重,這要比以往考核更為複雜,因此末位淘汰制的具體實施也在面臨調整。

2.末位淘汰制的消極作用

(1)從法律的角度看,末位淘汰制有違法的可能性,企業和員工共同籤訂的勞動合同是雙方的法律行為,在合同期限未滿之時,任何一方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都必須有法定的理由,否則就視為違法。而在末位淘汰制中,企業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的理由主要是員工的工作表現不好,這在法律依據上有些不足,使用不當可能會造成違法。

(2)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發展水平也不均衡,有些企業績效考核不佳的員工,可能在其他行業或其他企業裡很好,這樣的話,企業即便淘汰掉了末位員工,實際效果也可能不如以前。再者,如果一個團隊裡的員工都很優秀,可是出於「末位淘汰」硬要淘汰一些人,也是不科學的。

(3)從人格角度來看,被辭退的員工是被「淘汰」的,在一定程度上有損人格尊嚴,如果處理不當,甚至造成被「淘汰」員工的心理扭曲,比如「破罐子破摔」,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末位淘汰制過於殘酷,甚至是對人的尊嚴的傷害,同時,也會在某種程度上動搖團隊信念,這甚至直接影響團隊整體目標的實現。

(4)從管理學的角度來看,末位淘汰制不符合現代管理學提倡的「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人本管理以尊重人性、挖掘人的內在潛能為宗旨,努力通過創造一種寬鬆、信任的外在環境而充分發揮人的主動性、團隊精神、責任感、創新性,因此,人本思想注重長遠效應,而非短期效應。末位淘汰製作為一種典型的強勢管理,主張通過內部員工的競爭來嚴加管理,員工外在的環境是緊張的,在這種環境中,員工的心理壓力很大,甚至每日惶惶不安,同事關係也很緊張,團隊精神容易惡化。再者,企業在招聘、培訓、培養員工方面通常需要付出昂貴的代價,末位員工被淘汰,對新招的員工又要培訓和培養,會影響團隊的整體績效,更為重要的是,末位淘汰制一般是注重短期效應的,這與當今企業日益看重長期效益是不相符的。

在我國,最早推行「末位淘汰制」的企業有華為等公司。2000年,正值華為的巔峰時刻,任正非以一封《華為的冬天》內部信,提醒華為人要居安思危,並拉開了「末位淘汰」的序幕。對此,任正非說:「末位淘汰制是永不停止的,只有淘汰不優秀的員工,才能把整個組織激活。」當然,對於華為的這場「末位淘汰」,眾說紛紜,我們在此不做過多議論。

總的來說,末位淘汰制實行這麼些年,人力資源業界通過大量的企業實踐,已經漸漸達成共識:從理論上來看,「末位淘汰」確實有助於向員工施加壓力,讓員工保持憂患意識,避免員工陷入「小資情調」,喪失鬥志;但從長遠來看,會對企業的文化建設造成重大損害,某種程度上也是對企業人本管理的一種背離。所以,在企業運營正常的情況下,「末位淘汰」只能偶爾為之,不宜作為長期戰略。

相對來說,騰訊「視員工為企業的第一財富」,在實施末位淘汰制方面也是非常小心的。另外,騰訊公司在很早就建立了「內部人才市場體系」,員工只需要在原部門工作滿三個月就可以申請調部門。在2011年時,通過「內部人才市場體系」完成調動的員工就有數百人,均屬自願提出申請。

我是績動人薪,獲取詳細員工績效,企業文化建設的語音或視頻講解,可留言或私信。

相關焦點

  • 老冤家掐架,華為下架騰訊遊戲後再上架,核心矛盾是什麼?
    在2021年的第一天,網際網路圈子迎來了重磅消息,騰訊和華為這對老冤家再度「掐架」了!華為單方面終止了跟騰訊遊戲的合作,並且全面下架了騰訊旗下的所有遊戲。就在很多家長歡呼雀躍的時候,沒想到當天晚上,華為又悄悄的上架了騰訊的所有遊戲。華為騰訊兩家如同吵架的兩口子,床頭吵架床尾和,夫妻沒有隔夜仇。
  • 揭密華為、阿里、騰訊、美團等企業的職級薪酬體系
    騰訊的薪資結構一般是 16 薪,但實際上從 offer 看不乏 18 薪的團隊。騰訊內部不同事業線之間存在不小的薪資、股票差距,騰訊的遊戲團隊薪資、年終獎一般都比較高,而騰訊雲的股票份額則要高於遊戲團隊。
  • 分潤之爭 騰訊遊戲無預警從華為遊戲中心下架 受傷還是消費者權益
    在中國手機市場有相當市佔的華為,在1月1日凌晨12點無預警地將所有騰訊遊戲從華為遊戲中心下架,但隨即又在當天下午近6點時恢復上架,使騰訊和華為之間為遊戲的分潤之爭浮上檯面。華為表示,騰訊在去年12月31日晚間單方面就合作內容做了明顯調整,造成雙方無法繼續合作,因此在華為的法律部門建議在雙方未達成協議之前,暫時中止與騰訊合作,因此將遊戲內容從華為遊戲中心下架。而騰訊則表示,雙方合作籤約效期是在2020年底到期,由於雙方並未能在合約到期前確定重新籤署合作,導致遊戲內容被華為下架。
  • 華為和騰訊鬧彆扭,下架騰訊遊戲,一天後破鏡重圓,像極了愛情
    2021年1月1日凌晨一點零二分,一位名叫原味布丁、認證資料為社區扛把子的用戶發了一條公告:因騰訊遊戲於2020年12月31日17點57分單方面就雙方合作作出重大變更,導致雙方的繼續合作產生重大障礙,經過我司法務謹慎評估,我們不得不依照騰訊單方面要求暫停相關合作,將騰訊遊戲從華為平臺下架。
  • 華為全面下架騰訊遊戲
    本報記者 秦梟 北京報導2021年1月1日凌晨1點02分,華為遊戲中心社區發布公告:「因騰訊遊戲於2020年12月31日17點57分單方面就雙方合作做出重大變更,導致雙方的繼續合作產生重大障礙,經過我司法務謹慎評估,我們不得不依照騰訊單方面要求暫停相關合作,將騰訊遊戲從華為平臺下架。」
  • 華為全面下架騰訊遊戲!
    華為全面下架騰訊遊戲!,因此華為方面不得不依照騰訊單方面要求暫停相關合作,將騰訊遊戲從華為商城下架。 帖子中並沒有提及具體的原因,只是表示,華為敬佩騰訊遊戲在行業內取得的成就和絕對的市場地位,雖然不贊同但也理解騰訊基於此提出的要求。 《致華為遊戲中心騰訊遊戲用戶》原文:
  • 華為下架騰訊遊戲風波,是硬體廠商與超級App平臺衝突加劇
    被戲稱「2021巨頭首戰」的華為全線下架騰訊遊戲風波,用時不到一天宣告平息。1月1日晚,騰訊遊戲以一紙頗為和氣的公告宣布其產品在華為應用市場重新上架。從目前流出的信息看,風波起於騰訊與華為在2020歲末續籤合同時的分歧;隨後業界將話題點集中在國內安卓渠道的分成比例問題,認為國內手機渠道普遍50%比例過高。不過根據《財經》雜誌的說法,華為其實已同意對騰訊遊戲降低分成比例到30%騰訊是帶頭希望渠道降低分成的。
  • 為什麼說企業要慎行「末位淘汰制」
    你可以理解為企業考核10個員工裡,3個優秀,6個中等,一個差,然後末位那個差的要被淘汰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末位淘汰制。今天這一談老升也談一談這個令無數人談末色變的制度。實際上,阿里並非是完全取消361,而是不強制這個1的比例,也就是說可能是370,即沒有人被淘汰,但卻新增了一個「換汰率」,只針對團隊離職率低的,團隊領導可能會受處罰。我們暫且把阿里放一邊,繼續聊一聊「末位淘汰制」。
  • 華為強勢下架騰訊遊戲,分成比例比蘋果更嚴苛,只有騰訊敢叫板?
    2021年的第一天,深圳的兩大巨頭華為和騰訊,就開始了正面較量。華為宣布「將騰訊遊戲從華為平臺下架」,而面對華為的強勢,騰訊的回應則較為溫和,但卻蘊藏深意。價值兄發現,這次的華為下架騰訊遊戲背後的真相,並不像表面上的輕描淡寫,強勢的華為推行的比蘋果更嚴苛的分發策略,將倒逼更多遊戲廠商尋求多樣化選擇。而騰訊憑藉自身強悍的分發實力,權衡利益關係後,有可能與華為徹底決裂。2021年的安卓應用市場,即將變天。
  • 單位能否以「末位淘汰」為由與勞動者解除合同?
    勞動者因為業績不佳,在部門排名靠後,老闆以「末位淘汰」為由解除合同,合理嗎?市人社局說,這樣解除合同,從法理上來講是不成立的。只有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後,員工仍然不能勝任工作的,單位才可單方解除勞動合同,並支付經濟補償金。
  • 騰訊、網易、快手大作齊聚下周;華為騰訊「分分合合」緣起分成|...
    但無論如何,騰訊、網易、快手已經成為2021年的首批探路者,成功與否,讓我們一同期待。  2.華為下架騰訊所有遊戲隨即恢復,CP大戰渠道永不休  1月1日,新年第一天,重磅消息來襲:華為遊戲中心社區發布公告稱,由於騰訊遊戲於2020年12月31日17點57分 單方面就雙方合作做出重大變更,導致雙方的繼續合作產生重大障礙。
  • 一款騰訊服關閉的遊戲重新上架:從《龍界啟示錄》到《星之後裔》
    騰訊在今年8月的時候宣布了一批代理遊戲因為「代理協議即將到期」,遊戲會在2個月後中止運營。這些遊戲不僅僅包括《怪物彈珠》《神魔之塔》,還有《龍界啟示錄》。這些遊戲在原來的市場表現都頗為不俗,在中國市場也有一定知名度。但估計是因為水土不服,等遊戲真正開始運營後,不同程度地出現了遊戲Bug修復不及時、版本更新慢、時常閃退等問題。
  • .| 監管政策正作用到遊戲公司身上,騰訊下線「天天德州」棋牌遊戲
    持續收緊的監管政策,正在作用到遊戲公司身上。 今日,騰訊棋牌類遊戲「天天德州」發布公告稱,該遊戲將正式啟動退市,9月10日10:00起停止充值和賽事服務,9月25日10:00關閉遊戲伺服器並清空數據。公告稱,天天德州根據《網路遊戲管理暫行辦法》和《文化部關於規範網路遊戲運營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工作的通知》,將於2018年9月15日—9月25日10:00開啟退市替換/補償活動。 有這樣的影響,與近日接連不斷的政策相關,包括遊戲總量進行調控、遊戲版號實行配額制以及遊戲行業專項稅等等。
  • 對教師大搞末位淘汰是否公平?不僅有害而且有失公允
    末位淘汰制度是近十年來在國企和私企流行起來的制度,尤其是在一些競爭力激烈的銷售行業中,末位淘汰制度更是被企業老總視為激勵員工的無上利器。經過實踐證明,儘管末位淘汰因不近人情而飽受員工們的詬病,但是實際執行中這種制度還是為企業老總們增加了巨大的利潤。
  • 騰訊黑鯊遊戲手機3Pro上手實測 專為騰訊遊戲深度打造
    就在3月3日晚間,騰訊遊戲與黑鯊科技攜手共同發布了兩款搭載全新高通驍龍865移動平臺的5G遊戲手機,整個3系產品都針對《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等多款熱門遊戲的深度定製。
  • 騰訊「天天飛車」遊戲12月15日起將停服
    作者:星期五11月5日,騰訊遊戲服務退還中心發布公告表示,旗下遊戲產品《天天飛車》將於12月15日11點正式停服,結束測試。來源:騰訊遊戲公告資料顯示,《天天飛車》是騰訊遊戲2013年推出的一款3D寫實風格急速閃避競速類跨平臺手機遊戲,由《QQ飛車》原班製作團隊,天美藝遊(timi)工作室打造,是騰訊繼《天天愛消除》《天天聯盟》推出的另一部天天系列手遊。
  • 騰訊20年發展進程變化 一文了解騰訊的戊戌變革
    但第二季度財報發布後不久,騰訊股價出現了連續下跌,2018年10月9日這天,市值跌破2.8萬億港元,被擠出了包括Facebook、阿里巴巴在內的全球市值第一梯隊。從直接誘因來看,在這份財報中,連續5年貢獻著主要營收的遊戲,佔比下跌至34.2%;受遊戲影響,騰訊淨利潤環比減少22%,這些數字仿佛在宣告遊戲業務在騰訊的增長引擎角色已經告一段落。
  • App Store大批產品遭下架;椰島上線新遊戲,結合社群玩法運營用戶
    上周的下架 App(含重新上架)數量達 20772 款,相比前一周增加了 9820 款。其中,遊戲產品在 7 月連續 4 天下架超千款產品,尤其在 7 月 4 日最為嚴重,當天下架的遊戲產品超 2000 款。這與蘋果的遊戲版號新政落實時間不謀而合,值得大家重點關注。
  • 任正非談戰略預備隊:不要怕嘲笑我們是瘋子!
    華為的管理職位,簡單分為主官和主管。一線稱為主官,後臺職能類稱為主管。官,顧名思義,責任是指揮作戰,而不是「管」。華為重在主官的定義和培養。主官能否打勝戰,關鍵又看兩個「輪子」作用的發揮,一個輪子是職員隊伍,另一個輪子是專家隊伍。
  • 小學生還想玩騰訊遊戲?先破解這張天羅地網!
    3月1日,騰訊宣布測試遊戲「兒童鎖模式」,讓家長來決定是否讓13歲以下孩子玩遊戲。這是騰訊推出成長守護平臺、健康系統、燈塔主動服務工程以及星星計劃後在控制未成年人玩遊戲上推出的又一殺手鐧。  至此,騰訊打造了一個控制未成年人玩遊戲的「天羅地網」。現在,小學生想要玩騰訊旗下的遊戲,必須先破解這張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