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2月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楊茜)11月29日傍晚,我們接到了一個特別的電話:「我是一個單親媽媽,有聽力障礙,5歲的孩子也是。11月12日,帶著孩子去市三醫院看病,丟失了一隻助聽器,只能在家人的支持下重新買了一隻。沒想到,11月29日去兒保複查,這一對助聽器都丟了。我實在沒有能力再給孩子買了。請你們幫我登一下報紙,看看誰能撿到,可以還給我。」
當晚,記者聯繫上了這位媽媽。電話那頭,她說,為了這件事,她已經失眠了。「他的世界再次沒有了聲音,我怕他放棄自己。」
這是一個媽媽為改變兒子命運而努力的故事。
●每天都在耳邊發出響聲 但孟孟沒有一點回應
昨天中午,見到範豔(化名)時她有點憔悴。她翻著手機,找出早上剛給兒子拍的視頻。視頻中一個清秀的男孩,正對著她哇哇大哭,「你把我的小耳朵弄丟了」,男孩嚷著不想去上幼兒園。兒子叫孟孟,5歲,先天性聽力障礙,最低能聽到70多分貝的聲音(正常人是25分貝)。
範豔,今年31歲,有先天性聽力障礙。因為不想給別人造成負擔,她從沒想過結婚生子。但拗不過母親一直嘮叨,和一個比自己大15歲的男人領了證,生了娃。丈夫也有聽力障礙。
「本來想和老天搏一搏,希望能生一個健康的寶寶。沒想到,終究逃不過。」範豔嘆息著。孩子出生後,她差一點患上抑鬱症,每天都在孩子耳朵邊發出響聲,孟孟沒有給她一點回應,甚至反應很遲緩。
●傾盡所有要給兒子最好的,包括買4萬元助聽器
和所有的媽媽一樣,她傾盡所有,想要給兒子最好的。
高中畢業之後,範豔就踏入社會。她大部分時間在超市工作,也在醫院做過護工。最高工資每個月2000元。生孟孟之後,範豔沒有再工作,存款也慢慢見底。
聽不見,就要給兒子佩戴助聽器。範豔狠了狠心,花了4萬多元,給兒子配了一對。「我小時候戴過便宜的,雜音特別多不說,聽力還越來越糟糕。我要給他好的。」孟孟做過智力測試、心理輔導,一切正常。但他有些社交障礙,不願意交流。範豔忙不迭地給他報了各種課程(感統課程、早教、英語,還有語言康復等等)。貴的要300多元一節。「但是他每天都在進步,能夠流利地表達,能夠和同學們坐在一起看書。我看到的是對未來的希望。」
●第一次去醫院搞丟一隻,第二次去醫院搞丟一對
範豔和丈夫是分居狀態。她自己帶著孟孟,住在娘家。
但那天小朋友發燒了,她跑去求助婆家。「我婆婆是正常人,和醫生交流起來也方便。」婆婆抱著孟孟,範豔到處跑,拿單子、繳費。量體溫時,範豔把孟孟左耳的助聽器取了下來,印象中是戴回去了。可是,等抽血報告時,卻發現那隻助聽器不見了。範豔找了每個樓層,二三個小時後仍一無所獲。
「只能再配一個,可是錢在哪裡?」範豔自己身上也就幾千元了。婆婆不忍心,支付了費用,花了17000元又買了一隻助聽器。
好像老天偏偏要和她開一個殘忍的玩笑。11月29日,範豔叫上丈夫,帶著孟孟又去省兒保濱江院區去複查。範豔這次還特地將兩隻助聽器都裝進小盒子,收在包裡。可是,一來二去地拿東西……回到家,小盒子不見了!
當天晚上,範豔一個人回到醫院,一遍遍地找。
範豔覺得世界太殘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