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見「如來」

2021-01-11 無相公子

佛在《金剛經》裡有一個偈子叫做,「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既然以」音「和「色」都不能見如來,那麼,怎樣才能見如來呢?

佛代表的是真如本性 真如本性無色 ,可以現種種色,真如本性無音,可以現種種音。你所見到的那些色, 所見到或求到的那些音 ,都不是如來本性。那些色,那些音,都是眾生所感 ,如來本性應化出來的現象,不是如來的本體。你不要把這些色和這些音,當成如來了呀!那真的是如佛所說,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了。

那麼到底怎樣才能見到如來呢?才能見到這個如來本體呢?就兩個字——放下!這兩個字說起來非常容易 ,可要真正做到 ,那是太難太難了 ,古往今來 難倒了多少英雄豪傑 ?難倒了多少偉岸丈夫 ?妻兒老小 你放得下嗎 ?金錢富貴 你放得下嗎 ?功名利祿你放得下嗎 ?習慣愛好你放得下嗎 ?歡喜快樂 你放得下嗎 ?疾病痛苦你放得下嗎 ?愛恨離愁你放得下嗎 ?攀比之心你放得下嗎 ?怨恨惱怒煩, 你能放得下嗎 ?這些你都通通放不下呀 ,你陷得越深 ,離如來本性就越遠!

但當我們真正地從理上明白了,我們放不下的這些東西。都是剎那生滅的幻相,都是法爾如是的按自己的規律在運轉,我們永遠也抓不住的,那麼你就會時刻的迴光返照 ,警醒自己,從心上和事上,逐漸地把這些放下 !

還有一點要特別注意的是 ,放下並不是放棄 ,並不是說 你什麼都不做了,也並不是說你可以不負責任了,不是的呀!緣分來了,事情來了,你就要好好的按照五戒十善去應對。該要付出時間的,要付出,該要付出金錢的要付出,乃至於該讓你付出生命的,也要義不容辭地去付出!但心裡不要有任何的執著,不要起任何的怨恨惱怒煩的情緒,也不要提任何的貪愛情緒。內心要不著痕跡,不能陷進去,這才是真正的修行,這才叫放下,才叫禪定!外不著相為禪,內不動心為定,所謂「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行住坐臥乃至吃飯穿衣、種地砍柴、遊山玩水,嬉笑怒罵 ,無不是參禪悟道。如果離開現實生活而尋道覓法,反而會離道更遠。碰到的所有的事情 所有的人,都是我們修行的增上緣,或者說是逆增上緣,離開這些緣,你到哪去悟道呢?即使你有修行的內因 也無緣證得無上的聖果。因緣果是三位一體 ,缺一不可!

正如六祖惠能所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大乘莊嚴經論》裡也有一句話叫「煩惱即菩提 」,也就是說 ,求道開悟 ,並不只是出家專職修行這一條路。我們日常做的每一件事情 ,你都要明白的告訴自己, 這是一件修行的事情 。我們日常碰到的每一種場合 ,也都要明白的告訴自己 ,這是我修行的道場,歷事練心,這樣,長此以往,幾年下來,養成了修行的習慣,乃至於每天24小時,你都在修行之中 ,那麼做到「放下」這兩個字 , 就變得容易多了!當你正真徹底放下了,那麼,恭喜你, 你就見到如來了!

——關注並分享,恆享法布施功德的滋養

相關焦點

  • 道家研究「道」,佛教裡悟的「如來」,解讀「如來」一詞的本意
    所以在金剛經中,佛所說的一切,都是如來見,故稱如來說;而佛所說的義涵,都是見如來,故為說如來。金剛經中有十四處說如來。其中說如來身七處,如來相四處,如來義兩處,如來見一處。以身相見如來,這是眾生的誤解:即誤以佛為如來。佛是人,面如來是佛心。
  • 不負如來不負卿
    他是雪域最高的王,是六世達賴喇嘛,為了天下蒼生,他本不應該擁有愛情,卻獨獨愛上了一個女子,僧人的清規戒律阻擋不了他追求愛情的決心,身負的使命,又不能讓他輕易放下,在蒼生與愛情面前,他該如何抉擇,這無疑是個兩難的問題,他發出疑問「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 五方佛:大日如來、阿閦如來、寶生如來、阿彌陀如來、阿彌陀如來
    大日如來為教化眾生,將其自身具備的五智變化為五方五佛即:中央大日如來中央大日如來代表法界體性智:佛身顏色:白色,代表自性清淨,淨土名號:色究竟土,所轉煩惱:無明煩惱,所淨五蘊:色蘊,所成佛智:法界體性智。大日如來為密宗金剛界五方如來之首,代表五佛五智中的法界體性智,也是三身佛中的法身佛。大日如來本尊面為白色,象徵無垢、無惡。
  • 混世四猴的六耳獼猴的來歷,為何說是如來撒的彌天大謊?
    其實,如來佛祖早就給了我們答案,但是給答案之前,如來晃了我們一下子,因為天上地下,除了諦聽,沒人辨別出哪個是六耳獼猴,於是如來說「汝等法力廣大,只能普閱周天之事,不能遍識周天之物,亦不能廣會周天之種類也。……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類之種。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鬥。第二是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
  • 此神仙孫悟空見了磕頭,如來也給面子,背後卻藏白面狐狸一個秘密
    早在《西遊記》第8回,如來佛祖借著「盂蘭盆會」的名義昭告天下「我們靈山集團要搞一個取經運動啦」的時候,就已經對取經任務的規則做出了詳細說明:1、 別個是也去不得。須是觀音尊者,神通廣大,方可去得;2、 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許在霄漢中行。須是要半雲半霧,目過山水,謹記程途遠近之數,叮嚀那取經人;3、 這袈裟、錫杖,可與那取經人親用。
  • 如來最厲害的不是他的「如來神掌」,而是他的黃金手指!
    文/姜子說書《西遊記》故事裡,如來鎮壓孫悟空這個齊天大聖,只用了一隻手,很厲害是不是?其實,如來最厲害的不是他的「如來神掌」,而是他的黃金手指!《西遊記》故事裡,如來號稱「丈六金身」,他的手指,自然便是「黃金手指」了。
  • 西遊記裡的最強凡人,他的真實身份,讓如來佛祖懼,玉皇大帝怕!
    西遊記裡的最強凡人,他的真實身份,讓如來佛祖懼,玉黃大帝怕!大家都知道如來佛祖很厲害,不僅一手打壓了猴子,還是西方佛教的教祖,實力非常強大,在影視劇中,將他塑造的無所不能,對於不深究西遊記的人,還以為如來就是三界第一人呢!
  • 這個咒語竟然是觀音菩薩,傳給如來佛祖的,沒想到威力這麼大!
    在不少人印象中,觀音菩薩是如來佛祖的座下弟子,但其實,觀音菩薩成佛的日期要比如來早很多。這點連如來自己都說過,他稱觀音早在無量劫時就已經成佛,號正法明如來。但是,為了普度眾生,觀音菩薩倒駕慈航,降階為菩薩,甘願受如來驅使。
  • 西遊記最厲害的神仙是如來?錯,天庭最少有7個比如來厲害
    最後拿潑猴沒辦法只能請西方如來出手,給人一種如來才是最厲害的神的感覺,但是如果真正看過西遊記原著的話,就會發現真相併不是如此的。在西遊記裡這個保安隊長其實就是如來。在西遊記原著中,玉帝並不是求如來來解決孫悟空的事情,而是宣如來來解決孫悟空,從口氣上就可以看出,如來的身份其實是沒有玉皇大帝高的。玉帝一聲令下如來就急忙從西天趕過來解決孫悟空的問題。那麼說到這裡,我們就得看一下天庭的地位排名關係了。從上往下排,分別是三清、四帝、五老、六司、七元、八極、九曜、十都。而作為天庭四帝之一的玉皇大帝,就可以對如來發號施令,那麼不用想。
  • 佛首帝如來與魔王子論禪:惡知邪慧,最是難纏
    與他辯論的和尚都差點墮入邪道,就連帝如來也只能說:惡知邪慧,最是難纏。下面是魔王子與眾佛論禪的精髓,他的每一句臺詞都幾乎是編劇精心設計,而且貌似很有哲理。道友們都喜歡稱呼魔王子為中二病「哲學家」。荒野,帝如來遇魔王子。
  • 微恐怖小說:如來
    記得那時,我家窮苦的很,奶奶也是一個迷信的人,認為是我們家時運不好所以走了衰運,不懂是從哪裡抱來了一尊如來,只是這如來長相的卻與我所知的有很大不同,在我的記憶裡裡面,如來應該是長著大大的腦袋,肥碩的身軀,其實這印象大多都是來之在六小齡童版西遊記裡面,如來的造型是差多的這尊如來自從奶奶抱來以後就一直供奉在我家的客廳上面,每天奶奶都會去給他上香,在如來的面前放上好吃的,因為小時候不懂對這種東西也是有一種害怕
  • 如來佛祖鬥法太上老君,誰更厲害?
    你師父偷盜我的衣服,見有贓證,故此我拿也,你今果有手段,即與我比試,假若三合敵得我,饒了你師性命;假若敵不過我,教你一路歸陰!瞧這樣子不難看出,這個凹大王並不是想吃唐僧肉,純粹是要和孫悟空比試高低來著,坐實了就是老君派下來,教訓以悟空為代表的佛門高手滴!
  • 出家人不打誑語,悟空為何說如來騙了他?他逃出如來手掌心了嗎?
    看過《西遊記》的小夥伴都知道孫悟空最強大的對手是如來佛祖,當時孫悟空在大鬧天宮的時候,因為和如來打賭失敗被壓五行山。然而直到500年後他還口口聲聲說是如來佛祖騙了他,那麼如來到底怎麼騙他的呢?孫悟空到底有沒有翻出如來的手掌心呢?
  • 到底如何才能跳出三界,不受輪迴?
    如何知道你是從哪一道輪迴投胎轉世的呢?怎樣才能跳出三界,不受輪迴呢?今天咱們來一一講述:一、何為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原為印度婆羅門教的世界觀,後佛教引用。佛法認為天地之間有輪迴,而輪迴當中又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會苦、所求不得苦、五陰盛苦。如此,六道輪迴可以說苦多於樂,所以人生是苦誨也。古人所謂的六道,即天道、阿修羅道、人道與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
  • 堂堂三清四御為何拜謝如來大恩?只因如來做了這件事情!
    如來聽了之後,隨便吩咐幾句,趕緊去天庭救駕去了!後面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如來和孫悟空打賭,騙孫悟空跳到他手掌心裡打賭,結果孫悟空輸了被如來以五指化作五行山,又使用法寶六字壓貼鎮壓了孫悟空!如來壓完孫悟空就要走,這個時候玉皇大帝親自下降要辦宴會感謝如來大恩!
  • 如來用來壓孫悟空的,其實根本不是五行山而是觀音六字真言?
    (蝸牛看西遊第142期)文/牽著蝸牛散步我們很多人都以為,如來用五行山壓住了孫悟空,所以他根本跑不出來。但大家忽略了一個細節,即如來把孫悟空壓住之後,馬上去喝酒,喝得二麻二麻時,巡視靈官便跑來告訴他:不好了,猴子馬上要出來了,山人倒塌了!如來一聽,卻笑道,不妨不妨。
  • 「如來佛」是「阿彌陀佛」嗎?不要再愚痴了!
    提到「如來佛」,大家也許都不陌生,我們經常會在一些影視劇中尋找到他的存在,「如來佛」,聽上去仿佛是佛教裡地位最高的。那麼在佛教中真的有「如來佛」這種說法嗎?我們常聽寺院裡僧人念「阿彌陀佛」,難道他和「阿彌陀佛」是同一尊佛嗎?如果不是,那「阿彌陀佛」指的又是誰呢?本篇文章,小編為您解答。
  • 三清和如來見他都要行禮
    這時,讀者會選出他們心目中的老大: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還有人選出了如來,我們挨個分析他們,以及這幾位為何不是西遊的老大。太上老君:老君的身份,不管在西遊還是民間的傳說中,老君都是無法比擬的。老吳賦予他盤古以及女媧的身份(蝸牛往期文章中,有所介紹)民間賦予他化胡為佛的能力。這樣一位能人,我們第一反應便是:他應該是所有人的大哥。
  • 悟空為何飛不出如來手掌心?你看看如來在手上留了啥,你就明白了
    其中最精彩的片段要數孫悟空和如來那場鬥爭了,孫悟空最終不敵如來,被壓在了五行山下,受盡了孤獨和苦難。孫悟空的法術那麼高強,為什麼他飛不出如來的手掌心?難道如來的法術真的比孫悟空強嗎?真正的答案還是要看看如來的手上留了什麼東西。看過《西遊記》的人們普遍都認為如來佛祖的法術比孫悟空強,不然怎麼能輕而易舉的就將孫悟空壓在了五行山下?
  • 「如來佛」和「釋迦牟尼佛」,是同一尊佛嗎?別再無知了
    ,在《西遊記》中,西天的如來佛祖和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到底是不是同一尊佛?  其實在佛教當中,根本沒有如來佛,佛教當中有釋迦牟尼佛,有燃燈佛、有藥師佛、有無數尊佛,但唯獨沒有如來佛。  釋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佛在未成佛之前,是迦毗羅衛國的太子,名叫:「喬達摩悉達多。」悉達多在成佛後,被世人尊稱為佛陀,也叫釋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