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給大家分享一個案例:
傻妮兒,女,畢業於北京一所知名大學,畢業後進入一家實力不錯的國企工作。傻妮兒工作能力強,能說會道,材料也寫的好,因此深受領導重視。工作半年後,領導找她談話,對她委以重任,讓她協助主管部門的業務工作。
聽領導這麼一說,傻妮兒頓時感覺「鴨梨山大」,轉念又一想,這正是一個鍛鍊自我的機會,也不想辜負領導的信任。於是,接下來的時間裡,傻妮兒 更加努力工作,更加勤快地加班,制定工作計劃,和部門的同事溝通每一項工作的實施方法。
可結果總是事如願違,她分派下去的任務很多都推行不下去,大家在討論確定一個方案時甚至還有同事當面跟她頂撞。更讓傻妮兒接受不了的是,領導不但沒有幫傻妮兒說話,還批評她管理方法不當。傻妮兒說:「因為工作進展不順利,我感到壓力很大,下屬的不理解,更是讓我難過。「那段日子裡,失眠、痛苦常常伴隨著傻妮兒。堅持了兩個月後,疲憊的傻妮兒出人意料地向領導遞交了辭職信。
案例分析:從以上案例,我們不難得出如下結論:
第一個結論:傻妮兒,個人工作能力強,對自己要求嚴格,是個完美主義者。
第二個結論:工作推行不下去,是因為傻妮兒把關注力全放到做事上,而忽略了與下屬的溝通。
第三個結論:傻妮兒個人工作幹得很漂亮,但在工作管理團隊時,卻找不到正確的管理方法。
傻妮兒的這種情況也正是許多新入職的大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職場新人往往認為把事情做好就行了,忽略了同事的感受,最終受到排擠。而剛入職場的大學生朋友們又不能雲淡風輕、收放自如地應對這種忽冷忽熱的職場關係,因此內心就產生了焦慮等負面情緒,影響工作。
那麼,作為一個職場新人,因該如何應對複雜變化的職場關係呢?針對這種情況,職聊堂平臺會推出三節系列課程《職場新人如何與同事相處》、《職場新人如何與領導相處》和《職場新人如何與下屬相處》。
今天,職聊堂的老師結合案例中傻妮兒的情況給大家分享「職場新人如何與下屬相處」。要想做一個讓下屬信服的領導,必須處理好與下屬的關係。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做起。
第一個方面:從工作中激勵下屬
第二個方面:從生活中關心下屬
第三個方面:犯錯誤的員工更需要尊重
首先,我們來學習第一個方面:從工作中激勵下屬。
心理學家說:人活著就是為了要得到獎賞,降低懲罰,讚美就會創造無限的價值。一個人的工作動力來自於內心的成就感和被認可度。一個人一旦感覺自己的努力被認可,就會激發出無限的工作熱情。在自動自發的狀態下工作,是最能發揮一個人的潛能的。從工作中激勵下屬,讓下屬有工作成就感需要做到以下四點。
第一點:讓下屬參與方案的制定。在制定方案時,不要閉門造車,自己去想,要多聽取下屬的意見,讓下屬參與方案的制定工作。畢竟,最終的方案也是由他們去執行的,如果下屬對你制定的方案不認可,也不會認真執行,結果可想而知。
第二點:明確分工,建立工作標準。根據每個人的特長把任務分解給團隊中的每個人,確認每個人對所分配的任務無異議。在工作的過程中,給予協助和指導。很多時候不是下屬不想幹,而是你沒有授權讓他們幹,要相信,他們比你想像的有能力。
工作有布置就有考核,考核就是要建立工作標準,否則下屬不知道如何做,做到什麼程度才合適。標準不但確立了規範,又劃定了工作邊界。
第三點:對下屬的工作給予鼓勵和認可。經濟學家說:讚美並不會帶來成本,反而會帶來利潤。不要吝嗇你的讚美,下屬表現好時,一定要在團隊中公開讚美和表揚,必要的時候給他們申請物質或經濟獎勵。
第四點:有成績時不獨自邀功,無成績時能擔當。在領導匯報工作時,有成績不獨自邀功,要結合事實情況進行匯報。對表現突出的下屬要給領導說明情況重點培養,不要因為自己的私心打壓下屬的積極性;無成績時,不要把失敗的原因推卸給下屬,要做一個能擔當的領導,讓員工可以依靠。
以上學習的是「如何與下屬相處」的第一個方面,接下來我們學習第二個方面:從生活中關心下屬。要從以下兩點抓起:
第一點:個人情況。不但要了解員工的學歷、年齡、工作經歷,還要了解員工的愛好、特長性格特點及生日;了解員工的特長愛好出去聚餐、遊玩時可以選擇大多數人喜愛的方式進行。記住員工的生日可以在員工生日當天給他一個意外的驚喜。
第二點:家庭情況。員工能否安心工作,家庭因素起很大的作用。員工是否結婚,是否有孩子,家裡存在哪些困難。都需要去了解,便於今後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例如:員工的孩子考上大學了,作為領導可以表示自己的一點心意,或者給公司申請以現金的形式表示對員工家屬的慰問和祝賀。
以上學習的是「如何與下屬相處」前兩個方面,接下來我們來學習第三個方面:犯錯誤的員工更需要尊重
日本著名的企業家和管理大師稻盛和夫曾經說過,「比完善制度更重要的是改變人心」,因為,人性最深刻的渴望是得到賞識。其實,對待犯錯誤的員工,我們同樣可以這樣說,「比懲罰員工更重要的,是讓他們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內心深處產生羞恥感和內疚感,並且在明確企業要求的情況下,自發自願的去改進。」否則,企業的處罰和員工的犯錯之間就會演變成一種鬥智鬥勇的智力對抗,同類的錯誤必定肯定還會繼續發生,甚至愈演愈烈。
因此,針對犯錯誤的員工,領導要做到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正視員工的錯誤。經常聽到這樣一個結論:員工不適合公司發展,說明公司選拔有問題;員工不適合本崗位工作,說明人員配置有問題;員工有能力也適合本崗位工作,就是幹不好,說明公司的薪酬績效、員工關係出了問題;員工有能力也適合本崗位工作,薪酬績效、員工關係都沒問題,但是工作還是有問題,說明公司的制度建設或執行出了問題。總之,員工永遠沒有錯。
上面的說法雖然有些偏激,但仔細分析卻很有道理。因此,作為管理者,要正視員工的錯誤。員工出了問題,首先應該從自身找原因。
第二個方面:不做「救火」的管理者。多數管理者在員工犯錯時,總是著急去救火,而沒有考慮失火的真正原因。因此,每天被動地去工作。比爾蓋茨說:一個領導如果每天很忙,就說明自己管理能力不足。不防問自己四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我在忙什麼?
第二個問題:我忙的事情有多大價值?
第三個問題:我做的事情員工會不會做?
第四個問題:我為什麼會這麼忙?
管理者一定要明白自己該做什麼,而不是忙著去四處救火,畢竟,員工才是執行到底的關鍵,管理者不可能親力親為。你的救火速度,永遠也比不上你的客戶和你的員工的放火速度!
第三個方面: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員工犯錯誤,管理者要從自身找問題。要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可是在很多管理者的身上卻缺乏這三種能力。如果說發現問題,可能還有一部分人會做到;但是說到分析問題的時候,就沒有多少人能做到了。真正具有解決問題能力的人,更是微乎其微。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團隊才會成長緩慢,你的員工才會犯錯誤。
第四個方面:尊重和信任犯錯的員工。員工犯錯後,不蓋棺論定,要給予改正的機會,不摧毀員工的信心和勇氣,告訴他「你可以」。這不僅是一種領導力,更是一種魄力。你要比過去更主動和更熱情地接近並關心他,使他感受到團隊的溫暖。這樣,他會對你非常感恩,從而真心實意地跟你一起工作。
好了,以上是今天的學習內容。現在,我們一起回顧一下今天的學習內容,共有兩個方面。
1、通過一個案例說明:一個管理者工作幹不好不是個人能力問題,而是不懂管理,不會如何與下屬相處造成的;
2、從「工作中激勵下屬、生活中關心下屬、犯錯誤的員工更需要尊重」三個方面來闡述「如何管理好下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