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是一座充滿古典氣息的城市,適合穿著傳統服裝在街頭漫步。在京都各大景區,隨處可見穿著傳統服裝拍照留念的遊客。端正復古的和服配上楓葉古寺,當真是一幅絕美的風景畫。穿衣服是容易,化妝和髮型也得搭配,加在一起就很費事。尤其穿木屐走路一天走下來,可能腳都不是你自己的腳了。出於這些考慮,我就壓根不想穿和服拍照了。
日本人穿傳統服飾的也有,像女的如果參加什麼茶會之類的都穿和服。在路上,偶爾也能看到穿著和服踏著木屐一路小跑的日本女子,覺得很有意思。記得在花見小路的時候看到藝伎,妝容簡直讓你驚嘆。據說她們化一個妝最少需要兩個小時,所以一般會在家裡化好直接出門。個性化的穿著和妝容難免引來異樣的目光,出門真是需要勇氣呀!
京都值得一去的景點還有伏見稻荷大社以及嵐山。伏見稻荷大社建於8世紀,主要是祀奉以宇迦之御魂為首的諸位稻荷神。稻荷神是農業與商業的神明,香客前來祭拜求助農作豐收、生意興隆、交通安全。它是京都地區香火最盛的神社之一。
伏見稻荷大社的入口,矗立著由豐臣秀吉於1589年捐贈的大鳥居,後面便是神社的主殿及其他建築物。在神社裡,還能見到各式各樣的狐狸石像,這是因為狐狸被視為神明稻荷的使者。在千本鳥居看到這些石像的時候,一開始以為是狗,細看之後發現不是。
鳥居在日本的神社門口一般都可以看見,是一種非常有特色的建築。用中文來講,鳥居就是牌坊。伏見稻荷大社的鳥居密密麻麻矗立在一起,形成了一道格外壯觀的風景,吸引了很多遊客前來參觀。有不少人穿著日本民族服飾在此拍照,估計拍出來會很復古。
嵐山也是京都的一個觀光勝地,以賞楓葉和櫻花而知名。去嵐山的話,可以坐嵐電。不過,去嵐山的人實在太多了,故而車內一般是找不到座位的,站的時候居多。很多人去嵐山主要是想坐小火車觀光,我也不例外。可惜,那天在天龍寺一耽擱,上午的票買不著,下午1點半有票,卻被告知車晚點到五六點,只好放棄。
天龍寺是以嵐山為背景在建長7年(1255年)蓋造的離宮為基礎,歷應2年(1399年)被改成為禪寺。寺內的庭院借龜山和嵐山之景,將貴族文化的優雅和禪宗的玄妙融為一體,是國家特別的歷史遺蹟。
天龍寺沒有永觀堂讓人一見便愛不釋手的感覺,多了一些塵世的紛擾與喧囂。盛名之下,難保清靜。去的那天遊客比較多,吵吵嚷嚷的反而讓人提不起觀景的興趣。從天龍寺出來,可以走一下嵐山竹林小徑,據說這是網紅打卡地哈。
密集而高大的竹子簇擁出一條小路,沒有鋪水泥,也沒有木板,是很原始的泥土路,下雨是不方便走的。那天天氣不冷不熱,也沒下雨,走這路倒是挺合適。正是因為天氣好的緣故,人都把路擠破了,更別提賞景或者拍照了。當真就是湊個熱鬧,再給自己一個到此一遊的安慰吧!
從竹林小徑出來後,信步而走,到了哪個景點就去哪個景點,倒很有意思。記得途中還碰到一個遊行活動,似乎是祭祀之類。人們穿著傳統服裝,騎著高頭大馬,坐著大轎,迤邐來去。有點像溫州人請陳十三娘娘之類的遊行活動,非常有地域特色。
沿路還有各種美食,可以一飽口福。當時吃的一家炸牛肉餅就非常不錯,讓人馬上掉頭回去再買兩個哈。當然,你也可以配一罐啤酒,找個地方坐下來慢慢品嘗。我們那時候就很幸運,找到一個非常好的座位,一邊吃肉餅,一邊喝啤酒,別提多愜意了。後來,別人看我們坐那裡,也跟著坐,還相互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