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立人部】行書立人撇通常簡寫為三點,三點各具其形,相互呼應,注意同三點水區別。
【得】字的雙立人在行書省減作三點水狀,特別是歐陽詢楷書的中三點水就寫作此形。整體看「得」字結構左右呈上開下合布局。
這個雙立人可以理解為上點是兩個撇的省減寫法,豎收筆處的上挑是自然運筆形成的連帶線條,但我們正在臨摹是仍然需要按照這個形狀確臨摹,也就是看做三點水的寫法去臨摹。點的角度近四十五度,露鋒落筆,逐漸鋪毫,先下後上略提右下輕頓筆,筆尖位置在左接近點的出鋒位置,自然提筆向左下提筆出鋒,無需調鋒。出鋒方左,注意和下一筆的連帶牽絲的過程是曲連,先向左再由左近四十五度角露鋒落筆,頓筆鋪好側縫向下,漸行漸提垂直向下。然後再筆不離紙在逆鋒向左提,向右下頓筆,借勢提筆向右上出鋒。其出鋒方向指向第一點的底部。整個點畫有一種瘦骨嶙峋的感覺。只有豎的最細部分是中鋒筆法。
【彡部】行書三撇通常把短撇寫為點撇。三點撇分開寫時形態各異,連寫時上下貫通。
【形】字的三撇,或許是整個字形點畫少的原因,點畫較為飽滿。右三撇點同樣如此,短粗渾厚,三點幾乎全以側鋒書寫。第一點由左向右落筆在向右下頓筆,略作頓挫,借勢側縫先左隱蔽行至合適位置,邊行邊提向左出鋒。整個點角向下近四十五度角。
第二點略帶豎意,露鋒落筆,向右下頓筆,頓筆之力要把著力點放到右上輪廓線上。側鋒向左寫邊行邊提,筆鋒的著力點在下輪廓線上,至提筆出鋒處筆桿直立近乎中鋒,毛筆字筆鋒完全恢復圓錐狀,為下筆的書寫做好準第二撇點收筆後要向左再空中畫一個圓,落筆寫第三點時,落筆角度四十五度,在向下頓筆鋪毫,形如瓜子點頓出下輪廓後,側鋒向左下行筆,出鋒,底部與回米界格橫線平。
【彭】字的三撇略複雜一些,而且需要一氣呵成,同時表現出點畫的節奏與基本形態。
書寫前不先單獨分開臨摹練習,在有絕對把握後再連貫起來書寫。注意最後一撇的書寫,帶有一個半造型,收筆出鋒前部分回米界格線平行向左出鋒收筆。這個偏旁部首的運筆過程和節奏確實複雜,既要一筆完成,同時要保留三個撇的基本造型,起轉承合都要交代清楚,用筆節奏一絲不苟。非常吃功夫,寫好非常見功夫,更能夠學習到較多的用筆技法技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