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聖經》裡的人物,亞當是讓人又愛又恨的,因為按照天主教的神學觀點,亞當是第一個人類,是所有人的始祖,但原罪也是亞當帶入人類世界的。
人們對亞當的印象大體只能停留在米開朗琪羅的想像上。對於米開朗琪羅來說,亞當是完美,慵懶,還帶著無辜的上帝傑作,他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要做什麼,如同剛從睡夢中醒來就被推入一無所知的世界,他只能用眷戀和迷茫的眼神看著上帝。
接著上帝給了他靈魂,一座花園,一個妻子,一個人生目標。
這樣看來,亞當是實實在在最符合「天之驕子」這個定義的人,是被上帝寵愛的人。他擁有一切人類夢寐以求的東西:健康且俊美的體魄,最美麗的花園財富,恰如其分的伴侶,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尊貴的地位。
假如亞當沒有吃禁果和被逐出伊甸園,他應該過著怎樣的人生呢?
不需要勞動,因為上帝為他們準備了生存所需;不孤獨,因為上帝為他準備了夏娃作為陪伴;上帝還會時不時來跟他聊天兒,開導他,撫慰他;他不需要擔心壽命,也沒有疾病的困擾,伊甸園裡應該也不會有自然災難降臨。這是亞當的天堂,但也僅僅是亞當的天堂而已。
亞當管理的伊甸園並不會且永遠不會成為人類的天堂。
亞當管理的伊甸園確實是地球上的天堂,但是上帝從來沒有說過,地球上別的地方是這樣的天堂。實際上,當時的地球除了伊甸園,其他地方都充滿了荒蕪。這個結論並不是隨意下的,而是可以從《聖經》中找到依據。因為亞當被驅逐後就必須自己汗流滿面地耕種,而地裡很可能長出「荊棘和蒺藜」讓亞當的勞動成果付之一炬。
伊甸園之外的地球,是荒蕪,離開伊甸園的亞當,是棄兒。
那麼上帝在地球放置伊甸園的目的是什麼?是希望這樣的花園擴散到整個地球,讓地球成為人間天堂嗎?
其實上帝並沒有說讓亞當管理地球,只是放置亞當去「修理看守」伊甸園,所以亞當的職責範圍只是伊甸園那塊地方。那麼說明伊甸園並不是為人準備的,而是為比人更高級的存在準備的,因為,被造的人亞當,僅僅是「修理看守」園子的園丁而已。
亞當並不是天之驕子,他只是上帝的派遣工,他的職責是看守地球上的伊甸園,而這個伊甸園最可能的作用就是成為上帝的臨時落腳點,就跟古代皇帝的行宮一樣。上帝穿行於宇宙空間,按照教義對上帝的定論,他需要設定整個宇宙的規律和生命,所以通俗地說,上帝是整個宇宙的自有的「皇帝」。但是他管理的事務和星球過於繁多,於是就需要創造並派出亞當這樣的造物作為某個星球的代理人。
你看過皇帝的行宮擴建為老百姓的居所嗎?你見過皇帝不在的時候老百姓就可以進入享受的行宮嗎?
沒有。
所以人們說亞當的罪讓人類失去伊甸園失去天堂,是不對的。人類從來就沒有擁有伊甸園,沒有擁有過也就沒有所謂的失去。
伊甸園是為神準備的。
亞當被驅逐之後,伊甸園東邊就安排了基路伯守衛,也就是說伊甸園不會讓任何「人」進入,亞當從上帝園丁的身份被降為「人」的時候,也失去了進入伊甸園的資格。
上帝看來,人並沒有資格享受伊甸樂園——即使這很殘酷,但大概率是事實。
即使亞當他們沒有被逐出伊甸園,人也享受不到伊甸園的美好。
上帝造夏娃,夏娃只是作為亞當的伴侶存在,但是他們似乎並不知道生育為何物,如果沒有吃下禁果,他們永遠都只是「兩個人」。假如亞當沒有被逐,就不會生育人類後代,人都沒有生出來,又何來享受伊甸園一說呢?
但一離開伊甸園,亞當和夏娃就進入了人類繁衍的程序,也開啟了人類必須為了更好地活下去而殺戮爭奪的歷史。亞當因此成為人類始祖,所以把人類的罪歸到亞當身上是不對的。因為沒有亞當吃下禁果的行為,就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人,也不會有人類歷史的存在,更不會有「罪」這個概念。
亞當並不是天之驕子,他是犯了錯就要被放逐的園丁。原罪說是神學家奧古斯丁建立的,以此來說明耶穌拯救世人的必要性。但是也有很多神學家不認可原罪被亞當帶入人類這個觀點,比如被判為異端的伯拉糾。
亞當作為西方文化的人類始祖是值得紀念的,但他的地位遠遠還達不到影響整個人類的地步。因為亞當這個被造的「人」跟被生出來的人是有區別的。這種區別也阻斷了亞當的罪帶入人類世界,況且亞當已經因為吃禁果的事情被懲罰出伊甸園。罪與罰都到此為止了。
亞當被上帝審判之後,上帝對亞當表達過慈愛之心,用皮子做衣服給亞當和夏娃穿上,然後把他逐出了伊甸園。此後《聖經》中並沒有亞當「求告耶和華」的記錄,直到亞當和夏娃再生塞特,然後塞特生以挪士,「那時候,人才求告耶和華的名」。而亞伯和該隱祭獻耶和華也沒有提及亞當參與。這兩段記錄都說明亞當出伊甸園之後就跟上帝失去了交流。
在《創世紀》中,以挪士開始求告耶和華之名的原因不明,而亞伯和該隱祭獻耶和華的行為更有可能出自夏娃的要求而不是亞當。因為在該隱和塞特出生後,只有夏娃提及是耶和華的恩賜。
這些足以說明亞當和上帝之間的恩怨到此為止,亞當沒有死皮賴臉地要求上帝對他的生活負責,而是低頭于田間勞作。
《聖經》文本呈現出來的種種跡象都表明,上帝和亞當之間已經兩清了。
亞當既不是上帝的寵兒也不是原罪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