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告知必刪】
從以夏荷作酒到冬梅作餡,從屋內蔑燈到屋外鞦韆,李子柒以一雙纖纖素手,一顆澄澈素心向世人展示著過去的文化。
看李子柒山林蹁躚,芙度流斂,閒雲野鶴,蒹葭經年,踏遍山河,談笑自若,節月光流,色引風落,享一方暮春櫻飛,她盈步邁向那一個香擁翠繞的世界。
好不一「出門看水綠,葉靜雲月低」的生活環境!
在當今物質主義浪與虛無主義潮的雙重裹挾下,人們被推攘著極速前進,在經濟迅猛增長的同時,過去也在被不斷的丟棄,然而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
唯有繼承過去方能揚時代之帆,乘風破浪。
在一次次忽略過去,拋棄傳統後,我們餘下的不過是千瘡百孔的華麗外殼。只有繼承過去,真正於心底保留一份對過去的認同時,文化才會被內化為民族的精神特質,而不至縹緲虛無之境地。
意識到這一點,李子柒於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毅然退離,在田園中去尋找那一份過去文化的真諦,她用著有電影般質感的視頻,記錄下每一次對過去的探尋,他將被時代城輝掩蓋的傳統文化一一拾起,並細細地抹去其表面的塵灰,讓傳統文化之光芒熠熠於世。
不僅是流量與精美的形式讓李子柒大火,更是她那份對繼承過去的執著,喚醒了我們每個人血脈深處湧動著的對過去的熱愛,對民族文化的信仰。
李子柒致力於繼承傳統文化,使至不至於消失殆盡。作為一名網絡博主,她不庸置疑是博主中的一股絕對清流。
在一眾中的歌唱舞蹈的喧囂聲中,只有她是靜的,只她一心得將傳統文化的精髓錄製下來,她記錄造紙技術、藍染工藝、漢服裁製……
她將這些統統用現代社會的鏡頭記錄下來,使得對這些傳統文化生疏的年輕人得以了解,使得這些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依舊閃爍著別樣的光芒,並得以延續。
所以我們會突然於看視頻的某一刻欣喜若狂,感動與熱愛突然充斥胸膛。那時我們領悟,正是那份對過去的本真追求讓繼承變得理所應當。
北島曾言:「失去民族文化的民族就像失去地圖的旅者。」
過去並不是蒼白的一紙空文,不是只能夠保留在歷史的洪流中被衝刷殆盡的存在,它當如一處風向標、一盞明燈,指引著我們來時的路,點亮我們前行的方向,而李子柒般的繼承過去莫若把這當做對民族之根的探尋。
畢竟,唯有透徹理解民族之根的蔓延,才能夠贏得民族更好的拔擢。
李子柒,她紡紗、她耕種、她洗手作羹湯……
過去的記憶沒有於今時斷帶,過去的文化也未與今日斷絕,與其說是平淡的慢生活,莫若比之於古代文人雅士的田園生活,其中張揚的恰是那「形每萬變,唯神守一」的儒家中庸思想與那淡然脫俗的道家出世情懷。
這份對傳統思想的繼承比之技藝,顯得愈發難能可貴。文化的力量已然浩蕩,推動著文明的延續和發展,進而一個時代暫時的潦草迷失亦不足為懼,主流的價值觀依舊於傳統(過去)中吸收、繼承著那份原發衝力。
且隨李子柒,一同蓑衣做酒,于田園之中,回歸靈魂故裡,再揚古之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