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的走紅背後:從五千年前到未來星際飛船,我們就是愛種菜

2021-01-09 瑪雅兔說

李子柒是中國網紅界的一股清流。

在她走紅之前,中國的網紅博主分為三大類:一類是用生命搞怪的;一類是蛇精臉A4腰的;還有一類則是純吃播。

像她這樣乾乾淨淨地不做妖,順從本性回歸農村,在小院裡種菜、搭鞦韆、種點花花草草,掄起柴刀上山砍竹筍,下田挖藕、抓小龍蝦、摸田螺,反而難能可貴。

看她幹活,動作利索熟練,讓人賞心悅目。

她喜歡在日常的工作檯上插一束花

1、從菜籽油的一生,看李子柒所呈現的詩意田園生活

李子柒最新一期的視頻是關於菜籽油以及跟菜籽油相關美食的,按照吃播博主的思路,應該是先告訴大家我要做個什麼菜,然後準備好食材,再按照流程按部就班地做,做完再表演一下怎麼吃就完事了。

可她不,她講述了菜籽油一生的故事,她是講述者,也是貫穿始終的創造者。

19年的白露時分,她在地裡翻土,播種。一場秋雨,一陣風,鳥兒在樹枝上蹦跳,油菜籽發芽了。

時光穿梭,一晃就是冬天,油菜籽開花了,金黃的花海如詩如畫。

花謝之後,油菜結籽了,梳著長辮子、身材纖細的李子柒,開著三輪車去田裡收割菜籽,你以為她會下地用手割油菜籽嗎?並不。收割機在地裡一個來回,成千上萬的油菜籽就咔咔地收好了,傾倒在小車裡。

拿去磨坊磨成油,夏至前後,最誘惑人的吃食是什麼?小龍蝦、缽缽雞、油燜筍、涼粉、紅糖餈粑還有泥鰍燉湯,樣樣都讓人流口水,此刻農民李子柒,又變成了美食家李子柒,這還不夠,人家還要做個蛋黃酥。

晚上吃這麼多,不怕胖麼?吃這麼油膩,健康嗎?假如你也跟她一樣,從早到晚都在不停地勞作,大概也不用擔心這些問題。

畢竟消耗大。

這是傳說中萬能的田螺姑娘嗎

如果說光是會幹活、會做吃的,那也沒什麼特別的,畢竟農村會幹活的大嬸大媽多的是,誰家三姑六婆還不下地種菜,誰家嬸嬸不會在家燒飯?

但人家過的不是普通的農村生活,而是所有人理想中的詩性田園生活,這樣的生活裡沒有苟且,沒有泥濘,沒有貧窮,一日三餐,一飯一食皆精緻,骨子裡融合了中國古典的傳統美學,以及濃濃的禪意。

三月以桃花入酒,李子柒像是桃花源裡的

這讓她的小院成為無數想親近土地,想回歸農村,想獲得片刻安寧的中國人的心靈驛站;觀看她的視頻,成為一場心靈的療愈。

在這個小院裡,時光仿佛是凝固的:花開花落都是風景,一年四季,都有鳥語花香,枝頭有沉甸甸的果實,隨手摘下來,咬上一口,清甜而汁水四溢,你吃的不止是一個果子而已,而是春天枝頭的陽光雨露,夏天的一場雨一朵雲的影子,秋天的一陣風,你可以清晰地聽到萬物生長的節奏,你可以成為自然而然的自己,不去想世事紛擾,隨心所欲地生活,專注當下。

2、走出地球也難解的情結:中國人骨子裡就是熱愛種菜

三體黑暗森林系列的宏大敘事讓人震撼

硬核科普《三體》裡,講了一個特別震撼的種菜故事:科學家程心的大學同學雲天明因為患癌死亡,科學家們組織了一個驚人的計劃,把他的大腦速凍起來,發射到外太空,以探索太空奧秘;最後雲天明被外星人復活了,竟然在飛船上利用先進科技模擬出地球的氣候條件,種出了水稻,稻田裡金黃色的稻浪翻滾,就像是真的一樣。

而在地球毀滅以後,程心與雲天明擦肩而過,跟另一名科學家一起找到了雲天明為她創造的一顆小星球,在那顆小星球上,他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

中國人到底有多愛種菜呢?沒有人能阻止中國人在任何有地,能長出植物來的地方種菜,不但荒地能種、陽臺上能種、就連爛尾樓、城市裡的綠化帶,也會隔三差五地被人開墾了種上各種瓜果蔬菜。

爛尾樓和種菜很般配
頂樓是天然的有機菜園子
陽臺黨礦泉水瓶也能種菜
在非洲,兵哥哥們的菜長得也不錯
在耶魯,勤勞的陪讀家長變荒地為菜地

10年前,沒有地的我們可以在QQ農場種菜;今天的我們,哪怕自己不能親力親為地種菜,還可以看李子柒過著我們理想的生活,在山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在某種意義上,李子柒就是我們的當代陶淵明,雖然她不寫詩,但她憑著自己的一雙巧手和一顆詩心,把日子過成了詩。

3、源遠流長:華夏文明的根源就是農耕文明

黃炎結盟,奠定了農耕文明的主體地位

我們中華民族自稱炎黃子孫,遠在炎帝和黃帝時期,我們就已經開始耕種於土地,自給自足,也就是說,五千年前,對土地的熱愛已經深植在我們的骨子裡。=

到後來即便有了文字,有了讀書的士子和文人,農民的地位仍然是受到尊崇的,在古代,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社會階層的排序是:士農工商,其餘的則是三教九流不入流了。

官場不得意的士子,都會有一個歸隱山林的夢;官員老了,則會想要「告老還鄉」。就連今天,在城市的喧囂裡累了的我們,也會開玩笑地說「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等退休了,就回鄉下種地養雞去。

田園派的開山派詩人陶淵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唐代的大詩人杜甫家裡來客了,就到後院子裡割點兒韭菜「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韭菜炒柴雞蛋配剛熬好的小米粥,那個香!就連我們的詩仙李白,也喜歡去農家跟哥們喝酒「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瀟灑不羈,身歸田園的陶氏生活態度

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個農業大國,直到現在還有一句話「往上數三代,都是農民」,十幾億中國人,又有幾個,不曾有過在農村生活的美好回憶呢?!

更何況,李子柒是個田園藝術家和生活美學家,她以自己獨特的視角,賦予了田園生活以詩意內核和鮮活靈魂,就像是加了濾鏡一樣,濾去了現實層面的泥濘和疲憊,只把最純淨的美好展現給我們看,我相信,她是真心地熱愛這片熱土,熱愛身體力行的勞作的,因為也只有這樣心懷美好的人,才能看見如此美妙的世界。

你好,我是瑪雅兔野讀書,關注我,汲取古往今來的智慧,讓我們的生活更有趣

相關焦點

  • B站up主走紅油管,國外網友:我愛這個女人
    或許是由於害怕「子欲養而親不待」,又或許是厭倦城市中的紛紛擾擾,李子柒毅然辭職回家,陪在從小養大她的奶奶身邊,從此過著田園生活。2017年,那時李子柒在B站上的粉絲量才幾十萬,遠不及現在的人氣,而現在李子柒的視頻在B站上的播放量已經高達1.1億次。在李子柒的視頻中,她種菜、種花,做手工藝,自製各色各樣的美食。
  • 因為天時地利人和,李子柒無法複製
    段時間李子柒的視頻剛剛在森林前再次起火,窈窕淑女桃花澗在森林裡的小溪邊。這是短片,每一幀都是如此美麗以至於無法複製。所以在短時間內只有幾百萬的瀏覽量,太正常了。很多人羨慕李子柒的流行,覺得這樣的農村小女孩真是幸運。在眾多網絡名人中脫穎而出。
  • 馬斯克重申低軌道星際飛船發射成本目標:10美元/公斤
    據外媒報導,隨著SpaceX期待為NASA前往國際空間站(ISS)的任務開發一種安全、定期的發射方案,該公司CEO首席工程師埃隆·馬斯克把目光投向了未來。馬斯克最初計劃在火星表面建造一個溫室,這促使他在近20年前大舉投資於SpaceX並因此危及到了其個人的財務未來。
  • 星際爭霸中神族的「敞篷飛船」,一艘等於一個星球
    Hi~ o(* ̄▽ ̄*)ブ ,大麥的《星際爭霸十萬個為什麼》又和大家見面啦!今天呢要來和大家說說星際爭霸遊戲當中一個有趣的背景故事。我們都知道,遊戲裡神族擁有極高的科技水平,曾經的黃金艦隊橫行宇宙。但是對於星際1的老玩家來講,可能並不了解神族還擁有堪稱種族最後希望的方舟飛船,這艘飛船的功能甚至可以抵得上一整顆行星。今天大麥要來和各位說說神族的方舟飛船背後的故事。大約在1000年前神族的最高會議在商討一項重大的工程,雖然當時神族正處於最鼎盛的時期,但是最高會議的領導人還是擔心,有朝一日這個偉大的族群會像其他先進文明一樣因為自己的失誤使得族群遭遇滅亡的巨大威脅。
  • SpaceX星際飛船原型SN8第四次測試,準備下周首次高空飛行
    靜態點火是SpaceX火箭最常見的飛行前檢查,是指發動機短暫啟動,而火箭仍被固定在地面上。SN8確實在為飛行做準備,這次測試飛到了15000米高空,遠遠超過其他原型到達過的高度。SpaceX創始人兼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表示,周二的測試使SN8實現了裡程碑式的飛躍。在測試發生約45分鐘後,馬斯克在推特上寫道:「SN8靜態點火測試成功!
  • 5艘星際飛船正飛離太陽系,暴露地球位置和人類信息,NASA要幹啥
    64年前,人類開啟了太空時代,我們終於可以離開地球。我們可以把人造衛星送入太空,把無人探測器送到其他星球上,也可以讓太空人飛上太空,甚至還能讓太空人登上月球。人類的太空探索能力還不限於此,太陽的引力沒能束縛住人類。過去數十年來,美國宇航局(NASA)相繼發射了5艘星際飛船,它們都在飛離太陽系。
  • 5艘星際飛船正飛離太陽系,最遠已飛228億公裡,NASA要幹什麼?
    64年前,人類開啟了太空時代,我們終於可以離開地球。我們可以把人造衛星送入太空,把無人探測器送到其他星球上,也可以讓太空人飛上太空,甚至還能讓太空人登上月球。人類的太空探索能力還不限於此,太陽的引力沒能束縛住人類。過去數十年來,美國宇航局(NASA)相繼發射了5艘星際飛船,它們都在飛離太陽系。
  • 李子柒海外粉絲破千萬,從心理學分析,她成功背後隱藏的能量
    所以,事情的本質是先有李子柒表現出來的成功潛質,才會有團隊的發現和強有力的助推。生活的不幸磨練了李子柒在困境中的頑強和堅韌,是大家探究她成名背後總結出來的根本原因。如果繼續深挖,到底是怎樣的力量,讓這位從小缺少父母關愛、缺少高中大學教育的姑娘,能夠用內心的堅韌、意志的堅強,獨自勇敢面對生活的難題,從而獲取今天的成功?
  • 太陽周圍疑似出現巨型飛船,或為了星際移民
    雖然我們住在這裡,但實際上,我們對太陽系的研究還沒有完全掌握,許多研究也是在逐步探索之中,比如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以及太陽系的一些衛星上是否存在生命。    有些科學家相信,如果未來人類能夠成功地利用來自太陽的全部能量,那麼人類文明就會迅速發展,不久就能遨遊於宇宙之中。
  • 「我們是誰」走紅的背後
    近來,一組六格咆哮式「我們是誰」的漫畫火爆網絡。「我們是誰」被加上各種文字迅速走紅,無數網友用它來表達自己的「小情緒」,從最初的廣告圈到各個領域、各種職業。  相信看過這組漫畫的人都會被它吸引,六格的漫畫簡單又「粗暴」,但臺詞卻十分接地氣,吐槽更是「直抵人心」,戳中了很多人的「痛點」。
  • 辦公室小野、手工耿、李子柒……中國網紅正在走向世界
    2018年11月,美國《華盛頓郵報》曾對這位民間發明家進行過採訪,報導稱,30歲的耿帥現在可能是他們當中最有名的人,他是一類新的社交媒體明星,他的名片就是他的怪異。圖片來自:華盛頓郵報《每日郵報》也詳細報導了這位在中國走紅的DIY巨匠。
  • 七種方式或實現星際旅行
    如果我們想前往太陽系之外的地方,則需要速度更快的設備,比如像「代達羅斯計劃」(Project Daedalus)中提到的核聚變火箭等。在最近的報導中,美國趣味科學網站為我們列出了未來有可能幫助人類拜訪比鄰星或其他宇宙鄰居的7種方式。
  • 越南博主一比一複製李子柒:東施與西施的天淵之別
    近日,有位越南美食博主「山間廚房」在Youtube上走紅,目前單個視頻播放量已經高達幾百萬。博主介紹稱自己住在越南北部的小村子,視頻主要拍她自己最健康的食物和蔬菜。但略有東施效顰之感,儘管播放數據也還不錯。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原版與盜版,東施與西施的天淵之別。
  • 現在的汽車公司這麼騷,保時捷、雷薩都設計宇宙飛船了
    現在的汽車公司真是飄了,咱們眾泰還在造保時捷的路上,保時捷已經要造飛船了。最近保時捷跟盧卡斯電影,就是星戰系列的電影公司一起發布了一款新產品,星際飛船。於是漫哥也跟著飄了,汽車gun一邊去,漫哥要吹保時捷牌星際飛船。
  • 李子柒接受外媒英文專訪:原來這就是老外喜歡她的原因!
    毋庸置疑,李子柒現在真的很火,可以說,已經成為走紅全球的文化名人。  李子柒獨特的東方氣質和古色古香的生活在不斷地吸引著同樣熱愛中國文化的全球粉絲。    除了受全世界網友歡迎,李子柒的視頻因為獨特的中國風,還引來了國內眾官媒的關注。
  • 《星際穿越》:六年之後也值得你再去看看
    我們暫且摘下「高概念科幻巨製」的濾鏡,嘗試以另一種視角進入它:「兒童片」視角。《星際穿越》是諾蘭第一部將兒童作為主要角色之一的作品。而諾蘭作為導演,也是第一次如此坦誠而毫無顧忌地在作品中,展示他的「玩具情結」。影片的華彩段落之一,庫柏駕駛飛船與疾速旋轉下跌的空間站共舞,完成了對接。
  • 李子柒被越南博主模仿,怒曬正臉照回懟,配文太霸氣了
    關注微博的網友,可能已經刷到「李子柒被越南博主模仿」這條熱搜了。當我看到這條消息時很好奇,第一時間就想看看這位「山寨版」李子柒的長相,果然她在視頻中幾乎全程側臉,讓我無法看清楚她的真實樣貌。對於李子柒這樣的網紅來說被別人抄襲很正常,而網上也有她怒曬正臉照回懟的截圖,仔細看下面的配文,不得不說太霸氣了,沒有給我們丟人。在這個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的時代,網紅成為了受人矚目的職業。而人紅了之後,自然是非也就隨之增多了。有些人為了能夠火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傳遞的都是負能量。不過有些人卻不忘初心,比如李子柒。在她的視頻當中,我們仿佛置身於「世外桃源」。
  • 網紅大V登上福布斯榜,李子柒、辦公室小野竟都屬同一家公司
    前不久,福布斯中國公布了美妝、時尚、母嬰、生活方式和電競五個領域的前50名KOL。其中美妝的李佳琦,時尚的黎貝卡的異想世界,母嬰的崔玉濤,生活方式的李子柒,電競的簡自豪分別各領域榜單榜首。所謂KOL,英文key opinion leader,即關鍵意見領袖。他們不但在網際網路上知名度高,更成為影響網民們購物消費決策的重要人物。
  • 想做李子柒,又不肯下苦功,你咋不上天呢?
    1、內容搬運工近日,人民日報點讚李子柒,稱讚其「文化輸出」的價值,又連日在社交軟體上常見網友談論李子柒。在此之前,並不知道中國有個姑娘叫李子柒。如此說來,倒是我落伍了,畢竟自認為新媒體運營者之一,有敏銳度不夠的嫌疑。促使我提筆寫李子柒的原因,在於近日某底層自媒體交流群裡的看到的幾句感嘆。這個交流群,說是自媒體交流,其實只是個內容搬運工聚集地。
  • 美科學家繪出「星際高速公路」圖
    「星際高速公路」,太空飛船在這樣的「引力走廊」中飛行就如同船隻在海洋中航行一樣簡單。***「星際高速公路」不是夢科學家介紹說,星球之間的引力流和太陽風就像是海洋中的一股股洋流一樣,未來在這兩種能量的驅動下,太空飛船隻需要較少的燃料就可以像搭著順風船一樣到達目的星球。目前研究人員已經藉助電腦繪圖技術畫出基於上述原理的未來「星際高速公路圖」,圖中顯示出來的「引力走廊」就如同義大利通心粉一樣環繞在星球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