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硃砂痣」VS「白月光」:女人的格局,比宮鬥更高級

2021-01-15 艾晨書館

都說宮鬥戲就是一部血淚上位史,那麼《如懿傳》也不會例外。

雖吐槽聲不斷,但《如懿傳》裡「你來我往」的暗中較量還是讓人大呼過癮。但所有的較量,好像都離不開一個關鍵詞——「對自己夠狠」。

比如,如懿為了離開冷宮,服用砒霜之毒,賭皇上的心意。

隨後,海蘭喝硃砂、嘉嬪吃避子藥......為裡能在宮中求取一席之地,她們靠的都是「狠」。

但後宮的生存之計,難道只有苦肉計?

相比起來,《延禧攻略》就高明得多。

女主不是美麗的白蓮花了,但也不僅僅靠自殘來換取男人的疼惜。她最厲害的地方其實並不是卓越的智商和出眾的口才。

——而在於兩個字:「分寸」。

再簡化一下,萬事萬物最本質的道理,就是一個「中」。

換言之,就是恰到好處。

從宮鬥到現實,「恰到好處」四個字可以被演化為下面這5個絕招。

Part.1

第一招:半我半你

準確來說,第一招不是招數,而是心術。

心術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心術不正,事必然不成。

這部劇最精華的部分是在最後一集。

嫻皇后在被貶冷宮之後,問魏瓔珞一個問題:

為什麼我為皇帝做了這麼多,這麼愛他,而你什麼都沒做,卻贏得了他的心?

其實,嫻皇后的前任,富察皇后,也曾在死前,她崩潰地質問皇上:

她一生沒有做過壞事,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如果你深深被她們悲催的話語打動,說明你也和她們一樣,是一個悲劇型的舊式女子。

人生是否幸福和你選擇的賽道有決定性的關係。

如果你選擇了一條死胡同,那麼等著你的,就是玉石俱焚之路。

如果你選擇了一條生路,那麼你就能為自己殺出一片天來。

那麼我們怎麼選擇呢?

是死路還是活路,就看你是自戀還是自我。

什麼叫做自戀?

自戀就是像這兩個皇后的三觀:

1) 好人觀:富察皇后認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只要我一心向善,我就會有好結局

2) 付出觀:嫻皇后認為,天道酬勤,只要我無私奉獻,只要我全心全意,最愛你,就會有好結局

這兩個三觀坑死了不知道多少傻白甜女人,至今依然在女人的世界裡還有很大市場。

我的諮詢室裡充斥了這樣的女人,她們一上來就會哭訴:

所有人都誇我是賢妻良母,甚至他也說我挑不出毛病,可是他為什麼會愛那個一身是毛病的小三?

我為他付出了我的前途,我的青春,我的身體的健康,可是他為什麼會對我如此無情?

難道一心向善,和無私奉獻有錯嗎?

錯了。

錯在哪兒呢?

錯在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你一心向善,有沒有想過這個世界不以你的意志為轉移,也有一心向惡的人啊?

有句話說得好,越善良越需要聰明,越聰明越有能力善良。

如果善良而無自保之力,無爭取之能,這麼這個善,只是待宰羔羊,任人魚肉之善而已。

你一心愛他,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他需要你這樣的愛嗎?

那些忙於做好人和忙於付出的女人,是看不到對方的需求的。

她們都活在自我的世界裡,對她們來說,男人只是一個虛幻的名詞,一個可以被無限套用的公式而已。

而結果呢?

她們都壓抑了真實的自我,削足適履地試圖讓自己和伴侶進入到被事先設定的殼子裡。

其實最大的悲劇不是失去,而是失去了,都不知道為什麼,還活在自設的冤屈裡。

這樣的人,給她無限次數的「金手指」,結局也是一樣的。

而魏瓔珞出身市井,難得保留了足夠的自我,所以她在這巨大的牢籠之中,才會如此光彩奪目。

所以,一切人際關係,從淺到深,都必須遵循一個「等價交換」原則。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不能彼此滿足,這個關係就會面臨危機。

此時你拿再多的所謂的責任、道德、悲情來操控,最後的結果也是難以為繼的。

Part.2

第二招:反客為主

最近有一個熱點新聞,一個博士上了一個相聲選秀節目,在節目現場怒懟郭德綱,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甚至有傳言說他得到了一筆投資。

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自我營銷的例子。

雖然他做得有些太刻意了,但一個人要想為自己獲取利益,首先要讓聚光燈照在自己身上。

沒有關注度,就沒有吸引力,就沒有資源,沒有資源,你就沒有辦法發展壯大自己。

當然,最好你還要有實力,否則你只能成為一顆流星,因為你缺乏發展的後勁兒。

魏瓔珞有超人的智商、情商,但她身份低賤,如果要獲取傅恆大人的心,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建立自己的框架。

傅恆也好,皇帝也好,都是人人都想撲上去的對象。他們倆都是極端自戀,注重規則,換句話說,就是裝到極點的人。

魏瓔珞要想反客為主,攻擊的恰恰是他們最大的軟肋。

你們所有人都要追求,我偏偏要冷遇。

這樣就會造成驀然回首的奇效。

Part.3

第三招:欲揚先抑

在皇后去世後,魏瓔珞和皇帝有一段對話。

這段對話裡,魏瓔珞一語中的地說中皇帝最渴望被懂得的感覺,但同時又貶低他的詩歌實在不怎麼樣。

這擊中了皇帝最需要的兩個點:

一是需要被懂得。

二是需要被挑戰。

這就是男性思維和女性思維的最大差異。

女人在溝通中最在乎的是自己是否受歡迎,所以女人總是試圖扮演善解人意的角色,女人之間的溝通,往往都是互相傾吐心事的,告訴彼此內心最脆弱的地方。

而男人在溝通中最在乎的是自己是否被尊重,男人之間的親密,往往是通過互相比拼和較量完成的,所以女人之間說著說著會抱頭痛哭,男人之間說著說著會推推搡搡。

這些就是男女對於邊界感最大的區別。

女人覺得最好的關係莫過於同心圓,而男人覺得最好的關係莫過於相交的圓,或者兩個獨立的圓。

所以,男人是通過邊界的衝突,通過鬥爭來感覺到親密的,而女人往往會對這種衝突感到恐懼,覺得衝突就是不好的,是有害於關係的。

富察皇后,要憋到忍無可忍地時候,才會跟皇帝說,自己根本不想背負皇后的虛名,葬送了自我。

但此時她已經對皇帝有深深的恨意了,而皇帝卻對她的痛苦一無所知。

而魏瓔珞則時時處處都強調自己的邊界感,寧可付出掉腦袋的危險,也要堅持自己的邊界,雖然在劇中有些誇張,但事實證明,男人這種動物是你不鬥爭他們是不知道你的需求的。

指望男人像女人那樣可以曲折地委婉地細膩地理解你的苦衷,那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所以為什麼婚後男人就失去了新鮮感?這種新鮮感往往來自於男人最喜歡的鬥爭的感覺失去了。

Part.4

第四招:欲迎還拒

愛說出口,你就輸了。

這是魏瓔珞說的一句經典臺詞。

翻譯一下,就是說,誰先表達愛,誰先付出愛,誰就失去了關係的主動權。

真的是如此嗎?

看劇中,傅恆為瓔珞付出很多,皇帝為魏瓔珞也付出很多,所以他們都成了魏瓔珞身邊的忠犬。

似乎在關係中的確有這樣的定律,誰付出多,誰就更需要對方。

這也好理解,因為債主會更需要欠債的,否則付出的,就打水漂了。

所以在關係中,熱衷付出的人一定要小心,關係是否能長久,最好你要想方設法讓男人付出,當然這種付出最好是讓對方心甘情願地為你付出。

對方怎麼心甘情願呢?

讓對方永遠都有一種「未完成情結」。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得到了的有恃無恐」。

因為男人是獵手,他們最大的愛好是捕獵,而女人是耕種者,所以這就會造成感情中的錯位。

男人會在捕獵的時候最努力,捕獵以後,獵物對他就失去了意義。

而女人在耕種前不努力,一旦確定這塊地要用一生去耕種了,就會越發珍惜。

所以總的來說,你要永遠都和男人玩遊戲,讓他追求你。

你可以說,我想你,但要少說我愛你。

但不要忘了,魏瓔珞說這句話的前提,就是她和皇帝的地位並不平等,她沒有基本的人權,所以必須不能把自己內在的真正脆弱的地方展現給對方。

如果兩個人都有基本的人權,那麼兩個人真正長久的關係來自於脆弱相對。

那麼如何實現這樣的溝通呢,可以在我們的溝通訓練營的具體課程中有講解。

Part.5

第五招:以我為主

為什麼自己在關係裡越來越主動,而對方卻越來越被動?

因為你沉不住氣。

好的關係裡,從來都是女人會發揮被動的主動,而男人則會是主動的被動。

所有的調情都是從女人撩漢開始,女人用各種間接的方式,向男人散發信息素,然後男人才開始行動,如果沒有女人的暗示,很多男人不會展開追求。

首先,為了接近傅恆,別的宮女叫他「富察侍衛」,只有她稱他為「少爺」。

其次,她營造的一定是兩人獨處的機會。

先是製造無意間地身體接觸,沒有過分得親密,卻是「事發突然」的溫柔一擊。

同樣的戲碼,在乾隆身上也是屢試不爽。

切記,這種接觸一定不要顯得太刻意,更不要讓對方以為你是主動送上門。

那麼兩個人發生矛盾的時候,又該如何呢?

乾隆和瓔珞之間長久的心結是傅恆,當整個後宮都傳他們倆又有染的時候,瓔珞的選擇是全然不避諱,但卻利用宮女和太監之口旁敲側擊地提醒乾隆——臣妾真的是冤枉的啊。

為什麼不能直接傾訴呢?

直接說有兩個壞處:

1) 本來兩人不平等,這麼一求,雙方的地位更懸殊;

2) 送上門的不是買賣,目的性太強的辯解很難讓人取信。

所以很多焦慮型的女人往往在關係中沉不住氣,往往會圍著退縮型的男人,希望他能更多了解自己。

一方面因為雙方情緒還在激化中,對方不可能有理智聽;另一方面你急於辯解的心態也會讓人有防禦。

所以在關係中,能沉得住氣的人,往往能掌控關係。

說到這裡,很多人會說,你把情感和關係說得像是三十六計,攻殺戰守,逗引埋伏,這太累了。

自愛為先,他愛隨意,這樣的愛,一般才能讓進行到底。

而退行得太深的關係,往往會變成巨嬰之愛,最終的結局往往是悲劇。

很多人都說:現在很多人都意識到了「要有自我」。

但是如何擁有「自我」?需要如下5個心訣:

1) 變:

真正的大女主,一生都要明白人際關係如水,永遠都有漲潮落潮,永遠都生活在變動中。而那些生活在固定思維的人,最後都被淘汰。

2) 高:

高就是永遠都會用追求最好滿足自己的生活方式。

3) 真:

一個人的「真」不意味著狂妄和放肆,就比如魏瓔珞的「真」不是為了害人,而是為了堂堂正正地維護自己的邊界,說到底,「真」是一種實力。

4) 狠:

實力在什麼地方?

在於你是否足夠狠,這種狠,首先是對自己的,然後才有底氣去和別人鬥。

5) 慧:

那麼怎麼和人鬥?

一要有快速反應能力:魏瓔珞在踢神樹被皇帝發現,在被打棍子的危難時刻,她編出神樹託夢的鬼話,其反應能力是先天而成的。

二要善於觀察:如果你沒有足夠的反應能力,但你起碼需要有足夠的耐心,這是後天可以培養的。

所以我們的短期利益取決於我們的快速反應能力,而我們的長期利益取決於我們的意志力和耐性。

「自古深情留不住,偏偏套路得人心」。

其實最深的深情應該針對的是我們自己,最深的套路也應該是自己。

相關焦點

  • 硃砂痣 VS 白月光
    張愛玲說過:「當男人得到了紅玫瑰,她就變成了一抹蚊子血,白玫瑰則成為窗前皎潔的白月光,讓他可望不可及;而當男人得到了白玫瑰,她就成為一粒大米飯粒,而紅玫瑰則成為他胸前的硃砂痣,是永遠的痛,永遠的記號。」也有人說:「人的一生會遇到兩種人,一個驚豔了時光,一個溫柔了歲月。」我想那個驚豔了時光的,是硃砂痣;而那個溫柔了歲月的,是白月光。
  • 你更願意做一個男人的白月光還是硃砂痣呢
    做一個男人的白月光還是硃砂痣,這該算得上一個千古難題。白月光是乾乾淨淨放在心尖,不沾人間煙火;而硃砂痣更像是生活本身,是最終的歸屬和結局。單從字面意思來看,白月光就已經贏了,好像白月光是理想,而硃砂痣是現實。理想是美好的,是不忍褻瀆的,而生活,是妥協。
  • 白月光與硃砂痣,誰才是男人的「心頭好」?
    最近白月光與硃砂痣被大家頻繁地提及,可是很多人誤解了白月光與硃砂痣的意思,以為白月光代表著是初戀,硃砂痣代表著是現任,這其實是有偏差的!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裡寫道: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
  • 文案|「白月光和硃砂痣」
    寄予希望卻無法擁有的人叫白月光,擁有過卻無法再擁抱的人叫硃砂痣 引言: 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裡有表述,白月光和硃砂痣分別代表兩種情況下的女人,「當男人得到了紅玫瑰,她就變成了一抹蚊子血,白玫瑰則成為窗前皎潔的白月光,讓他可望不可及;而當男人得到了白玫瑰
  • 「白月光與硃砂痣」
    願你的白月光,也是相伴一生的硃砂痣。 May your Bai Yueguang also be Zhu Shazhi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當白月光照在硃砂痣上的時候,就是我對你表白的時候。
  • 心頭的白月光,胸口的硃砂痣,始終敵不過的是什麼?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摘自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這句話,看過很多遍,也記過很多年,但是最近發現一件有趣的事,人們經常提起「白月光」,用來比喻忘不掉的美好!怎麼很少有人說過「硃砂痣」呢?
  • 文案| 白月光與硃砂痣的小句子
    2.得不到的叫白月光,得到的叫滿地霜。 3.得不到的叫硃砂痣,得到了的叫爛玫瑰。 4.一生中有一個人會是你的白月光,硃砂痣更是意難平。
  • 《匆匆那年》白月光和硃砂痣,得不到的才更愛
    白月光在照耀,你才想起她的好;硃砂痣久難消,你是否能知道……方茴是陳尋高中的白月光,是陳尋大學的硃砂痣。陳尋對方茴應該是一見鍾情。因為他覺得方茴純潔而恬靜,理性又溫柔,就如白月光一般。所以他用盡全力去追求她。
  • 當白月光變成硃砂痣,你是我這輩子忘不掉的心事
    白月光在照耀,你才想起她的好。硃砂痣久難消,你是否能知道。窗前的明月照,你獨自一人遠眺。白月光是年少,是她的笑。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是由大籽演唱的,發行於2021年1月1日。出師之日立馬火遍全網。這讓我不禁想起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寫道:「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粘在衣服上的一粒飯粒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從「紅玫瑰與白玫瑰」到「白月光與硃砂痣」這跨越近一個世紀熱度都沒有消減的話題,讓我想起了這樣幾個名字。
  • 關於白月光和硃砂痣的句子‖白月光愛而不得,硃砂痣得而不惜
    一直都不知道白月光與硃砂痣的區別:「原來寄予希望卻無法擁有的叫白月光,擁有卻無法再擁抱的人叫硃砂痣。」白月光愛而不得,硃砂痣得而不惜。White moonlight love but not, cinnabar mole and at all.希望你們的白月光和硃砂痣是同一個人。I hope your white moonlight and cinnabar mole are the same person.
  • 得不到的白月光與忘不了的硃砂痣
    近日,一首火遍全網的歌《白月光與硃砂痣》,充斥在各大音樂、短視頻平臺,這首歌也打開了很多人的心聲。得不到的白月光, 忘不了的硃砂痣。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裡提到這樣一句:「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粒硃砂痣,是永遠的痛,永遠的記號。」
  • 白月光與硃砂痣
    而另一邊的新郎也看到了站在角落的女孩,她的身邊有另一位男生對她無微不至,他們笑的是那麼開心,曾經的美好如電影般一幀幀在腦海浮現,曾經他棄如敝履的地上霜,原來也會成為別人心頭的白月光啊,現在的她還是跟以前一樣美好,只是現在的他已經失去了站在她身邊的資格。
  • 願你的白月光,也是相伴一生的硃砂痣
    其實每個男孩在一生之中都會遇到兩個特別重要的女人:一個是白月光,另一個是硃砂痣。白月光,是他情竇初開時遇到的女孩,是他的初戀,是他第一次想要認真保護的人。白月光帶他體驗了:刻骨銘心的相愛,難以忘懷的結束,心有不甘的苦楚。
  • 關於白月光和硃砂痣的文案,你知道嗎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致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粘在衣服上的一粒飯粒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 你是眉間硃砂痣,亦是心頭白月光
    ☆一個男孩一生中有兩個重要的女孩,一個是情竇初開時愛上的女孩叫白月光,第二個是發自內心想娶回家相守一生的叫硃砂痣,希望白月光和硃砂痣到最後是同一個人. ☆「寄予希望卻無法擁有的叫白月光 擁有過卻無法在擁抱的人叫硃砂痣。」
  • 白月光與硃砂痣文案·人們常把寄予希望的那個人叫白月光
    一直都不知道白月光與硃砂痣的區別:原來寄予希望卻無法擁有的人叫白月光,擁有卻無法再擁抱的人叫硃砂痣。 人們常把寄託希望的那個人叫做白月光,可是後來啊,你既沒能成為硃砂痣,也沒能成為白月光。
  • 你知道什麼是白月光,什麼是硃砂痣嗎?
    最近一首叫作《白月光與硃砂痣》的歌火了,這是一首2021年第一天發布的一首大籽原唱的歌曲。相信大家肯定在各處都聽得到這首歌。我也是通過一些視頻得知的這首歌,確實很好聽。先來分享一段我比較喜歡的歌詞吧:從前的歌謠都在指尖繞得不到的美好總在心間撓白飯粒無處拋蚊子血也抹不掉觸不可及剛剛好日久天長讓人惱那時滾燙的心跳也曾無處遁逃這是整首歌的主歌部分,相對於朗朗上口的副歌來說,個人覺得更有意境。
  • 能上熱搜的硃砂痣與白月光文案
    慶幸我是那朵紅玫瑰,他心上的硃砂痣,遇到我後,白月光硃砂痣皆是我一人 Fortunately, I am the red rose, the cinnabar mole in his heart.
  • 《紅玫瑰白玫瑰》:男人生命的兩個女人,白月光與硃砂痣,選哪個
    哈嘍,大家好,我是餛飩,今天我要給你們講男人生命裡的兩個女人,劇情來自電影《紅玫瑰白玫瑰》。在英國讀書的時候,被稱為「正人君子」,這個名聲是因為他那個叫玫瑰的女朋友。但是振保並不願意真的和嬌蕊發生些什麼,一方面他與王士洪是同學,朋友妻不可欺;另一方面,他看得出嬌蕊雖然 漂亮可人,性子卻是跳脫外向,不是個安分的女人。可隨著王士洪去新加坡做生意,振保與嬌蕊的關係終究還是親近了起來。那天下午,振保下班回來,就聽見嬌蕊在房裡咯咯的笑著,給一個叫提米孫的男人打電話。
  • 感情裡的對與錯,當白月光遇上硃砂痣,誰對誰錯?
    張愛玲曾說,每個男人心裡都有兩個女人,一個是紅玫瑰,一個是白玫瑰。得到了紅玫瑰,那個白玫瑰就成了心裡的白月光,聖潔美好。得到了白玫瑰的,紅玫瑰就又成了心裡的硃砂痣,挖不去毀不掉。深夜夢回間隔著心房想念。很多人說,愛情裡沒有對錯,有的只是愛深緣淺。那麼,當白月光遇上了硃砂痣,誰對誰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