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前,那個考上人大的女學霸,畢業後淪為低保戶,現在怎麼樣了

2021-01-10 騰訊網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增廣賢文》

在學海無涯苦作舟的攀登之旅,若沒有足夠的意志堅持,很難實現金榜題名、功成名就。科舉制度在中國延續千年,它是很多出身貧困的寒門學子實現魚躍龍門、一展抱負的最佳平臺,延續至今,科舉制度「成為了」如今的高考。

眾所周知,高考作為國內相對公平的平臺,通過考試成績將學生分配到不同的大學進行深造。比如,今天所說的這位女主人公就曾引發了社會的一度熱議:因她個人經歷過於「一反常態」。

導致很多網友質疑:高學歷在社會真的可以行走天下嗎?這個社會需要的是高學歷人才還是高能力人才?那麼,這位女學霸是誰?又有著怎樣的經歷?

一、伍繼紅:成績優異、考入人大

首先,來了解一下女主人公的出身,她叫伍繼紅,於1974年出生於江西贛州的一戶貧困人家。雖然家徒四壁、生活拮据,但伍繼紅自幼聰慧好學、勤奮努力,深知「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

從小學到高中,伍繼紅成績總是名列前茅,是老師、同學、鄰居、心目中當之無愧的「三好學生」。 「別人家的好孩子」是伍繼紅身上的標籤,這種標籤是伍繼紅前半生的驕傲,也是她家人引以為傲的資本,父母最大的成就便是培養出別人羨慕的孩子。

1994年,這一年是伍繼紅人生中的第一次轉折。20歲的她在廣東和平縣參加高考,不出意料地考取了692的高分,隨後,被中國人民大學檔案學院錄取。

26年前,能夠擁有這樣高的學歷,可以說伍繼紅已經踏入了成功大門的一半。中國人民大學在國內聲名遠揚,是莘莘學子的嚮往之地。

成績出來後,伍繼紅成為了村子中的「紅人」,鄰居鄉親前來祝賀,對這個品學兼優的姑娘充滿了認可和期待。很多人認為:伍繼紅將要飛出和平縣,飛上枝頭做鳳凰。身為天之嬌女的伍繼紅在眾人的認可中,對未來充滿了憧憬。

按照這樣的推理,伍繼紅在考上人大後,能否在社會上披荊斬棘、創造輝煌?

二、新政策的實施

實際上,高考是她邁向人生的第一步,大學則是她邁向人生的第二步,每一步都極為關鍵。通過多年的努力,伍繼紅在高考的千軍萬馬脫穎而出,成為了人生贏家。但在複雜多變的社會中,分數未能衡量一切,畢業後的生涯,似乎未能讓伍繼紅如願以償。

時運不濟,伍繼紅讀大學前,國家實行的是「包分配」政策,不出意外,在她畢業後,國家會給她分配一個體面亮麗、收入穩定的鐵飯碗,伍繼紅繼身為人大的優秀學生,必然也會被分配到國家單位。但是,生活中總是處處有意外,人算不如天算。

1996年1月9號,國家的相關部門頒布了改變伍繼紅一生的一個條例:《國家不包分配大專以上畢業生擇業暫行辦法》,這個條例間接改變了伍繼紅的一生。

那麼,伍繼紅還能進入體制內工作嗎?她又該何去何從?

此時,22歲的伍繼紅正在讀大二,這個消息對她來說猶如晴天霹靂。

無論是個人的就業規劃,還是家人的寄託,伍繼紅都想一心考入北京的機關單位。體制工作不僅收入高,還可以進入仕途光宗耀祖。幾千年來,進入官場乃是家族的一件榮耀之事。

得知此事後,伍繼紅雖略感失望,但並沒有氣餒。和其他學子一樣,伍繼紅做了各種準備,她積極準備考試。

起初,伍繼紅自信滿滿,她相信通過努力,一定會闖出不一樣的天地。

但是,人的一生哪能事事如意?

1998年,畢業後的伍繼紅參加了機關單位的招考,競爭異常激烈,伍繼紅憑藉長多年的知識積累,順利通過了筆試。當然了,北京乃是人才匯聚之地,像伍繼紅這樣優秀的人才數不勝數。

由於伍繼紅把過多的精力集中在筆試上,從而忽略了面試的很多細節,所以,在面試時慘被淘汰。

那麼,失去了進入體制工作的機會,伍繼紅該如何是好?

三、找工作,屢次碰壁

面對突如其來的失敗,讓剛剛畢業的伍繼紅措手不及,或許伍繼紅從未想過自己會名落孫山。因一心準備體制內的考試,忽略了其他擇業的選擇,因此,伍繼紅面臨著失業風險。

但是,僅存的理智告訴伍繼紅:「先找工作,先安穩下來。」

而畢業後,伍繼紅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並不像校園那般單純美好。伍繼宏雖然擁有高學歷,但很多用人單位需要能夠為企業創造價值的「高學歷人才」,所以,毫無經驗、一片空白的伍繼紅屢次碰壁。

此時,伍繼紅心急如焚,不得已一再放低要求,輾轉於河北天津等地,北京其實有大把的就業機會,不是伍繼紅看不上,就是企業看不上伍繼紅。在這種相互矛盾的較量中,吳繼紅選擇了去河北、天津等地,希望能在壓力較小的環境中找到平衡點。

可惜,上天並沒有給她一個好的機會,伍繼紅落魄不已,工作熱情一次次被澆滅,逐漸心灰意冷的伍繼紅決定回到廣東碰碰運氣。

上世紀90年代,廣東的經濟迅速發展,各大企業不斷擴招。但是,伍繼紅在之前的工作中並沒有積累經驗,加上面試碰壁帶來的危機感,讓她在後來企業的面試中多次落榜。

為了維持生計,伍繼紅選擇了去做導購、售貨員,甚至去到電子廠做作業員,但凡有一點辦法,伍繼紅大抵都不會落到如此地步。也很難想像:伍繼紅究竟經歷了怎樣的絕望,才會從驕傲的女學霸淪為不被人知的作業員。

那麼,後來的伍繼紅怎樣了呢?

四、結婚生子、遭遇背叛

慢慢的,頻頻不如意的工作,讓伍繼紅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好在她遇到了人生的「真愛」。殊不知,這份婚姻直接擊潰了她的精神支撐, 原本就業不順的伍繼紅,在婚姻上也是一波三折。

2000年,26歲的伍繼紅在廣東順德打工時,遇到了自己的初中同學,恰逢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伍繼紅並沒有過多考慮。在經過短暫相處後,和這位初中同學結婚生子。

在結婚後,伍繼紅早已厭倦了社會上勞心勞累的工作生涯,做了一個最為膽大的決定:直接辭職在家做起了全職太太。

這一辭職,便逐漸與世隔絕,無業狀態早已讓吳繼紅與社會脫軌,正是這種「全職太太」的狀態給丈夫出軌的理由,伍繼紅在家相夫教子,孝順公婆。換來的卻是丈夫的背叛:她和丈夫育有一個女兒,兩人結婚五年後,她的丈夫在外面找了另一個女人,並帶著他們的女兒遠走高飛,這場婚變對伍繼紅乃是致命打擊。

禍不單行,在她的前夫離開時,她再次懷有身孕,逼不得已的情況下伍帶著身孕改嫁她人。顯然,此時的伍繼紅已然沒有了當初大學生的模樣,精神變的恍惚,對未來充滿了迷茫,儼然一種「混吃等死、得過且過」的狀態。

後來,好心人將她介紹給了鄰鎮的鄧家,鄧家人並沒有嫌棄伍繼紅的過往,將這個精神有些錯亂的女子娶到家中。在嫁給了鄧家男子後,伍繼紅生下5個孩子。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加上過多的孩子,家庭的重擔全部落在丈夫身上。

那麼,伍繼紅如今的現狀怎麼樣了呢?

五、校友紛紛出資捐款

原本,應該是馳騁職場的女精英,如今淪為兩段婚姻的犧牲品、六個孩子的母親。沒有任何社會技能,和平常婦人無異。若不是有人無意間得知:中國人民大學的九八屆學生伍繼紅淪落於此,誰都不敢相信:人大的學生會如此落魄。

那麼,伍繼紅的事跡又是如何被發現?

伍繼紅嫁入鄧家後,關於她的說法層出不窮,有一些人投來善意的同情:覺得伍繼紅命運不濟,從人大的高材生淪為了底層貧民;有人投來惡意的嘲諷:覺得即使高學歷又有何用?不也照樣在農村耕田種地、生娃,伍繼紅對於周圍的流言蜚語並不在意,半生坎坷的經歷讓伍繼紅早已變得麻木不仁。

直到2017年,一個叫吳美華的中學老師在下鄉扶貧時,無意間聽到了伍繼紅的事件。原本以為這只是個傳言,然而在經過了求證後,吳美華去到伍繼紅的家中實地調查,看到伍繼紅蓬頭垢面、精神不振的狀態,吳美華感慨萬千。在徵得伍繼紅的同意後,將此事登上了網絡,很快引發了社會的一片轟動。

很快,伍繼紅事跡在網上被廣泛轉載,引發了中國人民大學多個校友群的高度關注。伍繼紅曾經的班主任安清福在看到這條消息後,通過查閱九八年的相關資料對其證實:嫁為人妻、靠領低保艱難度日的伍繼紅正是他當年的學生。

在得到了社會的高度關注後,一些愛心人士想要為這個苦命的女子捐贈愛心,在當地政府和人民大學校友的共同幫助下,伍繼紅的一家住進了翻修的新房。

再後來,伍繼紅表示:想要一份工作,奈何多年的社會「毒打」、四處的「江湖漂泊」讓伍繼紅曾引以為傲的知識早已忘卻殆盡,她對工作心有餘而力不足,多年的社會脫節已讓她無法從事和學歷相關的工作,眾人也愛莫能助。

小結:

在當時,伍繼紅事件引發了社會的一片熱議:這是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稍有懈怠,就會在競爭激烈的社會漩渦中被無情淘汰。高校畢業生找工作屢屢碰壁乃是常事,工作原本是一個對等的求職過程,被用人單位拒絕並非代表不優秀,求職之路道阻且長,需要耐心等待、不斷摸索。

「積一時之跬步,臻千裡之遙程。」如果受到挫折就一蹶不振,只會不喪失機會、手忙腳亂、失去方向。有人認為,伍繼紅的失敗在於內心的承受力,自幼就是「三好學生」的人設,半生順風順水,所以,在畢業後考試失敗讓她精神逐步崩潰、消極面對,伍繼紅承受能力太差,在社會上也走不長遠。也有人認為,如果她的家人能夠正確引導、給予幫助,或許也不至於淪落於此,周邊的嘲諷、家人的期待,讓伍繼紅在患得患失中自暴自棄,無所適從,這不僅僅是伍繼紅個人的無奈,也是家庭的悲哀。

當然了,吳繼紅並非個例,一些名校畢業生因工作不順閒職在家混吃等死的事件層出不窮,這也在提醒一些高校學生:學歷只是一個平臺,它是用人單位了解求職者儲備知識的一個證明,不代表全部,所以即使考上了名校,也要持之以恆的努力、堅持不懈的奮鬥。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前提是:知識要靈活運用。

參考史料:《增廣賢文》《荀子·勸學》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名校畢業,也能混得很慘,現狀讓人落淚,個人性格是主要原因
    北大,清華咱先講清華大學的落魄者,無業游民之戚柯戚柯,在1994年考出了636的高分,94年上清華大學比現在難,成績排名在當年湖南省的第60名,工程物理專業,大一第二學期,全班總共29名同學,成績倒數第二,畢業又因學分未修滿而推遲一年畢業。畢業後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因為完不成領導交代的任務唄辭退了。
  • 大學畢業,就考上事業單位的那些同學,畢業幾年後都過得怎麼樣
    大學畢業的時候,很多人都想自己的孩子考公務員,去事業單位拿鐵飯碗,公務員是競爭激烈的單位,很多人選擇了辭職,其次,是參加有點難的事業單位的招募,大學畢業後,考上事業單位的人,畢業後幾年後都是怎麼過的?如果考上事業單位,意味著自己將來的工作和生活已經步入正軌,和其他學生相比,當然事業上的發展規律性更強,比如,通過教師考試,上中小學,老師在一般情況下沒有裁員的風險,工資也是按月支付,周末、寒假不加班也可以,在大城市上班的人有很多,被父母提醒,回老家拿教師資格證當老師,真的是因為老師既輕鬆又穩定。
  • 54年前,那個轟動一時的清華學霸蒯大富,後來怎麼樣了?
    他現在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實際上,他就是當年轟動一時的蒯大富。  一、清華大學高材生:蒯大富  1945年,在江蘇省濱海縣的一戶普通民房裡,出生了一個長相可愛的嬰兒,這便是蒯大富。蒯大富的家庭有一些不同,由於蒯大富的祖父曾經參過軍,他的祖父是一名新四軍的戰士,而他的父母都是40年代的中共黨員。
  • 8年前,那個放棄清華北大,20歲帶娃讀哈佛的魯林希,後來如何?
    但是在8年前魯林希17歲時,同時獲得了清華、北大兩大名校的保送名額,這是很多人都夢寐以求,但是魯林希卻放棄了這兩個保送名額,選擇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考進美國的華盛頓大學。這是很多人都都不敢想的事情,更可以說,這是絕大部分人都不敢放棄的機會,而魯林希卻大膽的放手一搏,並獲得了成功。如今,她的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 二十多年前的「中師生」如果放到現在,他們能考上985或211嗎?
    那麼,小編今天就和大家來聊聊20年前的那些中師生在現在到底是什麼水平呢,一起來看看那個年代的網友們的觀點吧!其實國家在師範生待遇最好的時期是1985年到1996年之間,因為那個時候是最缺人而且又是國家最需要發展教育水平的時候。而從1997年開始國家開始不給包分配工作了。而對於當時考上中等師範學校的人來說,都是數一數二的人才,放到現在考個211不是什麼很難的事情。
  • 她是中國年齡最大的大學生,62歲考上大學,畢業後的她如今怎樣了?
    現在的社會,知識才能夠改變命運。因此大學生才會越來越多,可是對於有的學生而言,上大學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因為家庭經濟和其他的原因。考不上大學的學生也比比皆是,高考便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很多考生心裡最重要最難過的一個關卡,可是卻有一位60多歲的老奶奶考上了大學,還找到了合適的工作。
  • 清華女學霸,為研究哲學出家為尼,25年後卻有了26個孩子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努力讀書,大學畢業之後能夠有一個好工作,未來將有好的生活,所以大多數人都是朝著這個目標前進。上名牌大學,無疑是能完成這個目標的捷徑,清華和北大是我國最好的大學,大學畢業後,一定能有一份好的工作,一個好的未來,然而,卻有人在大學畢業後,完全放棄了這些,選擇出家為僧。
  • 30年前的中專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比現在一本厲害嗎?
    相對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來說,目前的中專生可能沒有多大的含金量,一方面是這些中專生的生源比較差,大多數都是上不了高中了才會報考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而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很多中專生其實都是一些尖子生,當時能夠考上中專其實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事情。因為在30年之前,我國的中專學校其實是比較少的,所以真正能夠考上中專的人並不是很多。
  • 20年前本科生,放到現在是什麼水平?可以比肩研究生嗎
    20年前,村裡面要是考上一個大學生,堪比全村的寶貝,全村的村民都會聚集在一起慶祝這一件事情。那時候就算是個中專生,都已經是很了不得了。早年的中專可是堪比現在的985,211了!過去的中專生,錄取率的難度不亞於如今的高考,那也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現在的人一定體會不到當年中專中師的年代了。那時候中專與大學非常難考,一旦考上,畢業之後絲毫不用擔心就業問題。當年資源緊缺,所以人才一畢業就會非常搶手,有些老一輩的人問當下年輕人畢業工作分配到哪就是因為這個。當時的中專生質量非常好,就如同如今的高考。
  • 高考記憶:少壯很努力才考得進人大附中隔壁
    對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高考生而言,能否考上大學與將來「穿草鞋」還是「穿皮鞋」畫等號;至於上世紀90年代的高考生,在市場大潮衝擊下,高考對個人命運的影響更加多元化,伴隨的是大學收費和自主擇業;如今,高考已經從能否上大學的競爭變成能否考上名校的競爭,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高中畢業生選擇了出國留學。高考見證著社會變遷,也在一代代人心裡留下難以磨滅的記憶。
  • |研究生畢業,我身邊的人現在都怎麼樣了?
    與此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質疑,是否考上了研究生就一定能夠逆天改命?為了考研放棄工作的機會值不值得?考研一戰失敗了,是否有必要繼續考?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梳理了周圍幾個研究生已經畢業了的朋友的故事,來跟你們交流和分享。
  • 5年前,那個撿140斤太歲一夜暴富的遼寧農民,現在在幹什麼?
    5年前,那個撿140斤太歲一夜暴富的遼寧現代科學對於太歲的來歷和演化過程還沒有過多地了解,到現在還是一個未解之謎因為很多人對太歲賦予的神力,所以願意為太歲一擲千金的人大有人在,還經常可以在新聞上看,有些人因為太歲發財了,王承德是遼寧省的一位農民,他也是發現太歲的人員之一,在2015年發現了一塊高達140斤的太歲,最後這塊太歲賣了300萬元。
  • 南京警方破獲28年懸案,南醫大女學霸雨夜被殺,破案細節不可思議
    南京警方發布了一則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他們破獲了一起28年前的懸案,當時一名南醫大女生在校園中被殺害,隨著該案件被破獲,這起塵封28年的案件也走入了公眾的視野。我們一起來看看。在2月23日晚,南京警方通報了一則消息,28年前在校園中被殘忍殺害的林伶案被成功破獲。犯罪嫌疑人麻某某在南京的家中被抓獲,到案後對案情供認不諱。據悉,麻某某已經54歲,28年前也就是作案的時候只有26歲。
  • 「清新翻譯」姚夢瑤: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努力比天分更加重要
    8年前,在2012年全國人大會議的首場新聞發布會上,一位坐在翻譯席上的工作人員,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這位女翻譯,名叫姚夢瑤,後來被網友們親切地形容為「清新女神」。 姚夢瑤不但面容姣好,自身氣質清新脫俗,工作能力更是極強,曾多次隨行出訪,在重要場合擔任翻譯。
  • 天生是學霸的「3大星座」?輕輕鬆鬆考上大學,一般人羨慕不來!
    在學生時代,我們都非常羨慕那些成績好的學霸,不僅僅深受老師的喜歡,在班上也特別吃香,身邊的異性緣爆棚,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一下:天生是學霸的"3大星座"?輕輕鬆鬆考上大學,一般人羨慕不來!
  • 12年前「背瘋娘」上大學,不接受任何捐贈的孩子,如今怎麼樣了
    12年前「背瘋娘」上大學,不接受任何捐贈的孩子,如今怎麼樣了!他叫劉秀祥,12年前他因「千裡背瘋娘」上大學這一事跡火了,感動了無數人。他最動人的品質不僅僅在於對母親的孝順,更是自己身上那股頑強的勁,自己的家境明明很困難但他堅持不要任何捐贈,他相信即使靠自己也能夠撐起這個家。這才是當代大學生應該有的品質,孝順父母,能擔重任且堅韌不拔。
  • 我國最「無私」的大學,考上難度不亞於清華,能考上的都是學神
    清華大學是我國的頂尖學府,實力超強,是人們心中的聖地,基本上只要一問起你要考什麼大學,就是說要考清華大學,但是想要考上清華可是非常難的,學霸中的學霸才能夠上。
  • 8年前,那個不可能打工的「竊·格瓦拉」周某,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從南寧打個車,沿崑崙大道往東北方向一直開,一個小時後,你會被車道左手邊「三塘鎮四塘人民醫院」這塊招牌裡的怪異思路吸引。如果計程車師傅恰好是個開車20年的本地老司機,他會告訴你,沒錯,這裡的地名就是按「一二三四塘」的簡單順序起的,數字一直高到九塘。而四塘,幾年前由於發展不利,不幸被三塘吞併。再往前一點,就是民政村所在的五塘鎮。
  • 「我努力學習考上大學是為了以後不想再過窮日子。」
    現在有個奇怪的現象,孩子上學靠的是自己努力,畢業找工作拼的是父母的實力,孩子的幸福與前途,孩子做不了主,父母也不敢不管不顧。愛子心切的父母希望孩子一輩子都能擁有穩穩的幸福。01我的同學西西,在上小學時,就對自己的生活做出了規劃。她希望自己將來不再像父母一樣貧窮。希望以後可以嫁個有前途的老公。她後來得償所願了嗎?她是怎麼付諸行動的呢?
  • 12年前逼父母在北京買房的天才少年,曾被人罵自私,如今怎麼樣
    12年前逼父母在北京買房的天才少年,曾被人罵自私,如今怎麼樣了。這其實就是一個天才少年,在他10歲的時候,就已經考上了二本,13歲就考上了研究生,16歲就開始讀博了,這簡直就是開掛了的人生。    但是最令人驚訝的其實不是這些,而是他對於未來的精準判斷,這其實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只有看得遠才能做到別人所想不到的事情,他在13歲那年,考上了研究生,然後就開始逼父母買房,表示沒有房的話就堅決不去讀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