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生命中所有的遇見
據港媒報導,昨天下午13時05分,「賭王」何鴻燊病逝,享年98歲。
二房長女何超瓊也作為代表發聲:家人有共識會集體處理後事。何鴻燊的女兒何超瓊曾在採訪中表示,父親並沒有向她傳授太多商業技能,反而是在她心中刻下了愛國情懷,
「我們就一直沒有忘記自己是中國人,從來沒有忘記祖國,愛國是我們家族的擔當」。何鴻燊家庭背景顯赫,是香港商人何東爵士的侄孫。生前他曾回應被稱「賭王」:「賭王這個稱號實在輪不到我,因為我本身不會賭錢。
過分賭未必有的贏。」在福布斯2011年公布的財富榜中,他控制的資產達5000億港元,個人財富有700億港元。
2019年11月,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和澳門回歸20周年,何鴻燊決定將圓明園馬首銅像捐贈給國家文物局,為其百年回歸之路畫上圓滿句號。賭王何鴻燊是澳門舉足輕重的人物,曾參與見證中英、中葡談判及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他生前積極參與對祖國內地的經濟建設,文化慈善等事業,為澳門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仔細看何鴻燊的家族史,我們可以了解到,何鴻燊的曾祖父何仕文(荷蘭猶太人)回國後,留下他的曾祖母施娣獨自撫養五個孩子。由於是疍家女子出身,施娣受到了不少排擠,
但她並沒有一蹶不振或自暴自棄。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幾個混血的孩子自然少不了受到社會的歧視和冷落,而這些都需要作為母親的施娣
用心去化解和開導。「女本柔弱,為母則剛」,施娣用自己的一切去為孩子們鋪路。而那麼多年花在孩子們教育上的心血和努力並沒有白費, 事實證明教育是成功的。
選擇教育,讓她的孩子們有了更廣闊的成長,這就是一個母親的遠見和卓識。我們且不論家族八卦,光從福德福報上來看,何氏家族就已經相當吸引世人的眼球了。無論從家世、財富、學歷還是長相,抑或子孫後代的才華,這位「賭王」都是人生贏家。這不光是一個人的榮耀,更是整個家族的福德福報所現。
比如宋朝範仲淹,他有一句著名的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範仲淹先生從小就有救人救世的大志,一生積功累德,不疲不厭。他的家族八百年不衰。
民國初年,印光大師就讚嘆道:中國祖宗積的大德,後世子孫代代都受到其福蔭。
第一位是孔子,兩千五百多年家道不衰,世世代代的帝王對孔夫子都很尊敬。孔子的後裔在國外都受到外國人的尊敬,這是夫子的餘福。
第三位是葉狀元,從清朝初年一直到清末,三百年不衰。自古以來,凡是
淳樸、憨厚、積善的家族,他的子孫後代往往會發達。縱然沒有大的發達,也能夠保住平安過好日子,不至於招惹一些兇災。這是能在歷史上能看到的,如果留心觀察,在當今時代也有許多事例。
祖上積德的家族,往往能在疾疫或戰爭中倖免於難。在其後代的人生中,也多有貴人相助,順利順當。2020年初至今,為疫情控制做出傑出貢獻的鐘南山院士是名副其實的「全民偶像」。他的家族裡,幾代人都是著名的醫學家。他的父親鍾世藩是我國著名的兒科醫學專家,母親廖月琴畢業於協和醫學院,是廣州腫瘤醫院的創始人之一。鍾南山院士的母親廖月琴出自鼓浪嶼廖家。
廖家是鼓浪嶼一個有名的家族,出了不少傑出的人才。鍾南山的大姨媽廖素琴是上海第一醫院營養室主任,廖素琴的丈夫戴天佑是著名的肺科專家,他們的兒子,也就是鍾南山的表哥戴尅戎(戴克戎)是骨科生物力學專家,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尤其要講一下鍾南山的舅媽陳錦彩,她一生熱心於鼓浪嶼大大小小的公共事務和鄰裡紅白之事,深受鼓浪嶼人尊重和愛戴,他們都稱她「廖醫生娘」。詩人舒婷在她的散文集《真水無香》中記載了一件陳錦彩老人的往事:僅提尤其要講一下鍾南山的舅媽陳錦彩,她一生熱心於鼓浪嶼大大小小的公共事務和鄰裡紅白之事,深受鼓浪嶼人尊重和愛戴,他們都稱她「廖醫生娘」。陳錦彩,知道的人也許不多,要是說起廖醫生娘(廖娘),那真是無人不曉。廖娘一輩子熱心參與本島大大小小事件,官方的、民間的、教會的、家族的、鄰裡的,
廖娘總是有求必應,有應必不吝使力。有天早晨,隔牆那邊人聲鼎沸,原來鄰家的女主人跳井自殺了。公安人員放下鐵鉤去撈屍,廖娘一旁心有不忍,上前阻止道:「你們這樣亂耙,不但衣褲破爛不堪,恐怕還會皮開肉綻,那死者就更可憐了。」可是井深口小,警察腰粗下不去,除非叫孩子下井,只是讓孩子下去接觸死人,大家更不忍心。於是廖娘自告奮勇,在自己腰間挽了根麻繩,腳踩著井沿慢慢下到井底,憐惜地為比鄰而居的老朋友把衣服整理好,捆牢繩子,讓上面的人慢慢拉上去。對於這件往事,當人們問她下井怕不怕時,陳錦彩總是說:
救人不怕的。上世紀90年代初,因看到醫學院的學生只能3、4個同學共用一具人體上解剖課,陳錦彩和愛人廖永廉專門到廈門市衛生局詢問遺體捐獻的情況,衛生局回復還沒有開始這項工作。2007年,廈門成立了人體器官捐獻委員會,得知消息後,已經90歲的陳錦彩馬上風風火火和委員會聯繫(廖永廉先生於1994年去世),辦理了自願捐獻眼角膜和遺體的手續。
我們所熟知的宋慶齡、周恩來、何厚鏵等人士也是祖上有德,在此不多贅述。由此可見,「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確有其理。那是先輩的餘福留給了子孫,其實自己的福報比兒孫所享受的福報肯定超過很多倍,那個福報可能不僅僅限於今世了。相反,「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如果這個家族過去的祖先,以及他自身積累惡行,欺凌他人,盡做一些損人利己的事情,這個家族必定不能久享富貴。縱然眼前還是大富大貴,這個富貴也不長久。或許有人會問:這個人家裡無惡不作,為什麼還大富大貴?這個問題在此不多解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後臺回復【了凡四訓】,我想從中你能得到答案。
日本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先生曾提出過六項精進,其中一條就是「積善行,思利他」。
他說,中國有句古語,叫做「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意思是,多行善,多做好事就會有好報。不僅當事人,就連家人、親戚也有好報。一人行善,惠及全家以至親朋好友,中國的先賢們想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稻盛和夫先生建議我們多做好事、善事,那麼家人、家族有好報不必說,這種好報還會貫穿你的一生。
古人云:「積金遺於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遺於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此萬世傳家之寶訓也。」何鴻燊先生在採訪中也引用過一句話:一德,二命,三風水,四積陰功,五讀書。願以此文紀念那些為社會做出善意之舉的人們,願這個社會能夠更多地「抑惡揚善」,人心向好,則一切皆好。希望更多的人能通過學習中華文化,從而提高家庭、婚姻、做人處事、幸福指數。通過網際網路的力量傳播,幫助14億中華兒女學習聖賢教育;感恩您加入中華文化學習,從今天開始讓我們一起同修,一起覺醒,找到人生的終極歸宿!
感恩正直正念正能量的你有緣看到此文,我擔憂最需要看到此文的人沒有看到,特別懇請大家,如果你覺得這文章對你周圍的朋友有幫助,對他們可能會起到積極的影響,儘量轉發給他們,轉發朋友圈,幫助更多人!
舉手之勞,功德無量! 感恩有你!
天佑中華!
天佑龍的民族!
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歡迎轉發分享,弘揚中華文化!
為了感恩你 關注我的公眾號,掃描下方二維碼加老師微信,特贈送你(終極生命真相)高能量錄音!請立刻識別二維碼加我為好友!
文章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
無大志不成大事,
無大願不成大業,
大志大願成就千古偉業!
如果你的使命是為民族復興而來
如果你的志向是為民族擔當而來
如果你的聲音是為眾生吶喊而來
我邀請你一起為中華智慧代言
共同推進民族偉大復興!
「啊 一念空無」公眾號平臺,旨在傳遞心性的智慧,了悟人生,與自然和諧共生;集眾家智慧合為一體,用全息立體的思維和角度思考人和自然萬物的奧秘,傳承、創新東方智慧,共創美好新世界。不定期推送東方智慧、修行啟示、修煉秘法、易經數術、風水法術、中醫養生、靈性科學、人體奧秘、古今秘史、修學資料等大量相關內容!
高能量公眾號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