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的佛緣:祖上積德,子孫受用

2021-01-09 李罕誦經文

提到梅蘭芳,相信即便是不聽京劇的人,也知道他的大名。

1894年10月22日,梅蘭芳出生於北京,8歲開始學戲,10歲登臺,開啟了他不平凡的一生。他名震全球,富家伶界,有如此大的名利,一方面是他個人的努力,另一方面是他祖上積德行善。

梅蘭芳的父親梅竹芬在成婚前,做了一樁天大的善事。

梅竹芬從小學拉胡琴,經常在皇宮演出,積攢下錢財5000多兩,是一筆相當可觀的存款。一日,梅竹芬在返鄉成親的途中,看到很多茅草棚,裡面住著很多難民,因為荒年,難民們無吃無穿,很是可憐。

梅竹芬見狀,心生憐憫,心想「我有5000多兩,如果分給災民3000兩,我還剩2000兩,足夠我成親的了。」於是,他拿出3000兩賑濟災民,可災民太多了,根本不夠分配,3000兩布施完了,又有災民苦苦哀求他,他又把剩下的2000兩全部分給了災民。

雖然多年的心血積蓄一朝散盡,可他心中卻十分愉悅。沒錢返鄉結婚,他只得返回北京,積蓄努力賺錢。

又過了三年,梅竹芬又攢了一筆錢,才完婚。若干年後,梅蘭芳出生,並成了享譽全球的人物,富甲伶界。

從佛教角度來說,梅蘭芳能夠獲得名利,和他父親那一次廣行布施,做了大善事有很大的關係。縱觀歷史,但凡有所成就、或是富甲一方的人,幾乎都是祖上的庇佑。

佛教提倡布施,提倡心懷善意對待他人,梅竹芬把自己和佛教的善緣又傳給了梅蘭芳。梅蘭芳23歲時,出演了梅派新劇《天女散花》。

這部京戲取材於《維摩詰經》,故事以文殊菩薩問疾維摩詰居士而展開,因精闢的義理而引得天女散花以示讚賞和敬佩,梅蘭芳出演的天女,成了全場京戲的主角。

父親的影響,以及京戲的「牽線」,促進了梅蘭芳佛緣的成熟。在當時的京劇圈內,名角名師篤信佛教者有很多人。梅蘭芳的師父譚鑫培,以及師兄弟楊小樓、餘叔巖,都是佛教徒。不僅每年都要到潭柘寺、戒臺寺進香禮佛一個月,他們還都是大施主。

除了布施,梅蘭芳最擅長畫佛菩薩像,送人結佛緣。

1921年,梅蘭芳27歲時,獨立完成了作品——《達摩坐禪圖》,顯露出了剛健的青年時代風格。

1942年,梅蘭芳與著名畫家湯滌合作畫了一幅《觀音菩薩像》,作為賀禮,獻給程硯秋。

四十年後,湯滌的弟子劉凌滄為之大發讚嘆。這位工筆重彩人物畫大師為之題跋曰:此幅觀音大士像乃京劇泰鬥梅畹華,為名戲劇家程硯秋四十壽辰所繪,法像莊嚴,筆墨清秀,系梅君精品。山崖草坡為吾師湯定之先生所補,珠聯璧合,極為珍貴。吾於三人皆系舊識,今讀此畫,感慨極深,敬以為記。

梅蘭芳作為一代京劇大師,能無師自通於佛教繪畫,可見和佛教的善緣有多深厚。父親5000兩白銀為梅蘭芳廣積福德,他又多行布施、創作佛教繪畫送人結緣,變相的宣傳佛教,這些又成了梅氏後輩福報的來源與基礎。

所以,我們現在的人,要懂得祖上積德,子孫受用的道理,一方面是為己,一方面為後代子孫,也要廣行善事。當然,更要好好學佛,只有率先成就,才能救度後輩於苦海,同享極樂之終極安康。

關注公號:普眾禮佛,獲取更多有聲佛經。

相關焦點

  • 【積德行善】為子孫積德
    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說:「某人能升官發財,那是他祖上積德了」;「哪家子孫這麼出息,真是祖宗有德」。他們不需要,當地的整個縣、整個市的人民都保衛他,都知道這家是好人,這家人富裕我們都沾光,我們都得福,我們要保護他。所以當地的強盜都不會搶他的,甚至都保護他。這個家族家教非常的嚴格,用古聖先賢的思想教育子孫,特別要子孫勤儉持家,他們認為一個人如果是奢侈,那就是敗家之相。這就是牟氏家族的保富法:樂善好施,行善積德。 《易經》上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 祖上積德這話有沒有科學根據?
    過去中國人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祖上積德」或者「祖上造業」。在今天的人看來,這些話好像是迷信。不過,現代科學的發展,已經給這句話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決定人生理特徵的因素是什麼?現在人們都知道是人的基因在起作用。其實這句話並不完整。實際上,人有什麼基因,並不是唯一的因素。
  • 五輩祖宗行善積德,才能出一個念佛人是嗎?
    下面第三句,「但是信佛很難,需要五輩祖宗行善積德,家族裡才出一個念佛人」。這句等一會兒我們再分析,大致不差。  第四句,「你能學佛念佛,不但是家族沾你的光,周圍所有的人都受益」。這句也沒問題。  第五句,「所以奉勸大家,一定要珍惜佛緣,發大願,至誠念佛,超脫六道,永斷輪迴」。這個勸導當然完全符合佛意,沒問題。
  • 這樣積德行善,定有厚福庇蔭子孫!
    即便是隻言片語,也會蘊藏很多教化在裡面,有沒有受用,就看自己能不能悟得出來!那麼,你能悟得出來其中的禪機嗎?通過這件事,推而廣之,很多事情,也是這個道理。如果再進一步,自己也不去理會做過的善行,做過了便放下了,這便是佛家裡說的不住相布施,這才是純粹的行善積德。這些福德會存在法界裡面,定有厚福,後福無窮,也能庇蔭到你的子孫!借用禪師的那句話:積德行善無需人知,自己知道就可以了,為什麼要讓別人都知道?這就是難能可貴的。
  • 多行不仁,禍及子孫;多積陰德,廣利後世!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句話:「祖上積德」。很多時候我們說這句話的時候,是形容這個人很幸運,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這句話。一個人的性格、習慣、品行都是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的,如果一個家庭的長輩是有德行的人,那麼孩子會受到薰陶。
  • 祖上積德!此人後代一個被皇帝免死,一個被強盜放過
    真是祖上積德朱元璋是北宋有名的文學家、教育家、政治家、軍事家,他為官兩袖清風、剛正不阿。在戰事上,他親自指揮作戰,曾五十多歲高齡還掛帥延州,改變了宋軍失敗的局面。在改革方面,他的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在宋朝發展歷史上產生了深遠影響。在文學方面,他文學素養非常高,曾以《嶽陽樓記》中的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流傳千古,影響深遠。
  • 莫做不仁之事,禍殃子孫;多做陰德之事,利益眾生
    人生在世,為何有些人看起來不用多加奮鬥就豐衣足食,有些拼命苦幹還是窮困潦倒,其實這是「祖上積德」的原因,祖輩積累的福德延續今世,必然就會比其他祖上無德的人幸運。一個家庭的環境能夠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的心性品德,若是家庭的長輩德行高尚,孩子也會備受薰陶,沾祖上德光,容易成賢才。
  • 祖上積德的一代賭王傳奇家族的背後到底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祖上積德的家族,往往能在疾疫或戰爭中倖免於難。在其後代的人生中,也多有貴人相助,順利順當。2020年初至今,為疫情控制做出傑出貢獻的鐘南山院士是名副其實的「全民偶像」。他的家族裡,幾代人都是著名的醫學家。他的父親鍾世藩是我國著名的兒科醫學專家,母親廖月琴畢業於協和醫學院,是廣州腫瘤醫院的創始人之一。
  • 年柱為忌不得化治不得祖上福報
    四柱論命:1、此造年月正官重,說明家裡、祖上多是老實本分人。2、正財生出正官重合克身沒有制化,父母、祖輩雖有好名聲但是過得比較清貧,父母、祖上人容易多災、多病,尤其是財星生出正官重克身,父親身體狀態不好,父親難以長壽,如果長壽則免不了一生辛勞和疾病纏身。
  • 積德改命,福澤子孫(改變命運的千古秘密,看完深受啟發)
    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說:「某人能升官發財,那是他祖上積德了」;「哪家子孫這麼出息,真是祖宗有德」。他們不需要,當地的整個縣、整個市的人民都保衛他,都知道這家是好人,這家人富裕我們都沾光,我們都得福,我們要保護他。所以當地的強盜都不會搶他的,甚至都保護他。這個家族家教非常的嚴格,用古聖先賢的思想教育子孫,特別要子孫勤儉持家,他們認為一個人如果是奢侈,那就是敗家之相。這就是牟氏家族的保富法:樂善好施,行善積德。
  • 佛教:佛緣在哪裡體現?這幾類人身上較為明顯,看看有沒有你
    什麼是「佛緣」?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尊佛,自己內心是怎麼樣的,便就有哪一尊佛,我們心中有佛,心中有法,便就有了佛緣。其實,佛緣是佛度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老生常談的佛度有緣人,究竟會度哪些人?二:心中有佛,行善積德之人人們若想成就佛緣,則必須心中有一尊佛,無論幹什麼事情,這尊佛都能感受的到,所以行善積德是成就佛緣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往往成就佛緣便就有望得到佛度,心中有佛則能助自己一臂之力。行善積德不光能夠成就佛緣,得到佛度,更能積累積攢陰德,積累福報,輪迴時免生惡鬼道。
  • 兩個因果故事:祖上積陰德,造福子孫後代!
    在《了凡四訓》一書中,了凡先生列舉了十個祖上積陰德造福子孫後代的因果故事,下面挑選其中的二個分享給大家:    這位老道就知道老太太是誠心做善事的,所以就告訴她說:我吃了你三年粉團,無以為報,這樣吧,你家後面有塊地,等你百年之後葬在這裡,你將來當官的子孫,就會有一升芝麻那麼多。
  • 《用心學了凡四訓》第三篇第2講:祖上積德,楊少師位及三公
    逮少師父生,家漸裕,有神人化為道者,語之曰:汝祖父有陰功,子孫當貴顯,宜葬某地。遂依其所指而窆之,即今白兔墳也。後生少師,弱冠登第,位至三公,加曾祖、祖、父,如其官。子孫貴盛,至今尚多賢者。第一個故事。元朝末年,天下大亂。官府無能,道德淪喪。亂世求自保,民間百姓也多是自私自利,唯利是圖之輩。
  • 10句行善積德的警示名言!人生第一是行善積德!
    10句行善積德的警示名言!人生第一是行善積德!一、作德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語出《尚書·周官》。行善積德,就會心曠神怡,一天比一天顯示得快樂和美好;作假欺詐,就要費盡心機,反而一天比一天顯示出漏洞和拙劣。
  • 五輩祖宗行善積德才能出一個念佛人是嗎?
    身愚神暗,心塞意閉」,也明確說到了一個人的先輩、祖先不行善積德,從小都沒有生活在一個好的家庭,當然從小就「身愚神暗,心塞意閉」,就是心不開通,對佛法不能理解,愚痴。打個比喻,這就像土地過於貧瘠,就不能長出好莊稼,不能長出大樹。如果一個人生在一個邪見很重的家庭,當然,要想靠他個人宿世的善根來突破家庭的限礙,這個有困難。
  • LCK祖上積德?三號種子直接晉級小組賽,粉絲:憑什麼?
    不過話又說回來,畢竟也是五冠王賽區,憑藉LCK"祖上積德",這次聯盟官方給一些面子也是應該的。但這就苦了我們LGD戰隊,還要在資格賽中無聊的吊打一遍小賽區戰隊。粉絲們對這樣的賽制當然也是頗有怨言,畢竟就算是給了LCK的三號種子,但LEC賽區今年的待遇突然和我們一樣了,三號種子也直接晉級,這樣的話冠軍賽區的優勢就啥都不剩了。
  • 老人言:精三分、傻三分、留下三分給子孫,老祖宗的話值得深思!
    人到老年,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說:「人活一輩子,精三分、傻三分、留下三分給子孫」但是你知道這其中的「三分」是哪三分嗎?今天跟著二大媽一起來看一下吧!03留下三分給子孫培養子孫愛學習動手的能力學無止境,只有永遠處在學習的前端
  • 原來是祖上積德
    劇情中曾經描述到,「在冥界中還有一類人,無需特殊體質,只因他身負霸王之靈,卻足可號令千軍萬馬」,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季布,龍且,鍾離眜,虞子期這四個守護靈的出現並不是說他們認可項崑崙,而是他們認可項羽,項羽在誰那裡,他們就跟在誰那裡,可以說項崑崙有這麼多強大的守護靈完全就是祖上積德。當然,項羽這種自帶其他守護靈的守護靈劇情中很少,只有項羽一個。
  • 梅蘭芳善聽逆耳之言
    □蔣光宇  有一次,年輕的梅蘭芳去拜一位老藝人為師。老藝人仔細打量後搖頭拒絕,理由是:梅蘭芳長著一雙「死魚眼睛」,灰暗、呆滯、無光、不靈。  梅蘭芳聽後並不氣餒,反而激發了學藝的決心,加強了眼睛的鍛鍊。他養鴿子,每天仰望天空,雙眼跟隨鴿子一起飛翔。他養金魚,每天俯視水底,雙眼跟隨金魚一起遨遊。
  • 祖德與祖業˙對後代子孫的影響?
    《祖德與祖業˙對後代子孫的影響?》(3) 呂法律主結緣訓文:什麼是「祖德」?就是你們歷代的祖先,在世時行善、布施、積德所積下來、遺留至今的德。歷代的祖先在世時,不可能完全都只有行善,你們歷代的祖先,在世所造罪業因果遺留至今,就稱為祖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