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從「副局級」提拔成市直部門「一把手」的,共14位,佔比4 2 %,其中又以本單位副職直接扶正較為普遍。
另有19位局座在當上市直部門「一把手」前已都是「正局級」。其中,8位局座赴任現職前的上一份工作,在市委或市政府機關簡歷可查的廣州3 3位局座中,14位從「副局級」提拔成市直部門「一把手」,另有19位局座在當上市直部門「一把手」前已都是「正局級」。副局直接扶正的機率大不大?副局平均當幾年就要提拔了?局座卸任愛去哪?南都記者從局座們升遷、交流、卸任等幾個維度進行解密。
揭秘
1
副局直接扶正的機率大不大?
副局直接扶正佔比42%
從簡歷可查的33位局座情況可看出,直接從「副局級」提拔成市直部門「一把手」的,共14位,佔比42%,其中又以本單位副職直接扶正較為普遍。
楊柳(市環保局局長)、湯錦華(市農業局局長)、陳怡霓(市衛計委主任)、劉保春(市外事辦主任)、鄧佑滿(市知識產權局局長)、謝博能(市府研究室主任)、楊承志(市城市更新局局長)等8位是從現單位副職直接提拔的。其餘幾位分別來自兄弟單位、高校、國企和區政府。丁強在做水務局局長前是市「三舊」改造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屈哨兵是從廣州大學副校長的位置升任廣州市教育局局長的;而吳明場在當法制辦主任前是海珠區常務副區長。
解讀
專業性強的部門更易內部提拔
進一步觀察可見,衛計委、外事辦、農業局等專業性較強的部門更易出現副局直接「扶正」的情況。
「專業性強的部門,一把手要想服眾,必須懂業務,這就決定了他們首先必須是業務精英,」廣州市財政局一名工作人員稱。
「因為部門的高專業性,外人也很難調進來,」華南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葉貴任分析。
2
局座易從什麼崗位產生?
市委副秘書長、市政府副秘書長等崗位易出局座
另有19位局座在當上市直部門「一把手」前已都是「正局級」。其中,8位局座赴任現職前的上一份工作,在市委或市政府機關,有四個崗位愛出「局座」:市委副秘書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副秘書長和駐京辦主任。
比如任職過市委副秘書長的有黃潔峰(市安監局局長);市體育局局長羅京軍做過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正局級);任職過市政府副秘書長的有馬正勇(市科創委主任)、危偉漢(市城管委主任)、郭志勇(市統計局局長)、朱力(市旅遊局局長);潘建國(市發改委主任)和趙軍明(市工信委主任)都是從駐京辦主任位置上調任的。
而且記者注意到,很多副局級升任正局的第一個崗位往往在市委或市政府機關「大院」。像潘建國先做了2年發改委副主任,然後「扶正」為駐京辦主任,2年後又調回發改委任一把手。趙軍明於2008年始任水務局副局長,後調任水投集團,3年後,也是藉助駐京辦主任崗位「扶正」,不到3年赴任工信委主任。危偉漢也是經歷了黃埔區副區長、市政府副秘書長崗位歷練,坐到城管委「一把手」的位置上。
解讀
市委市政府機關崗位鍛鍊協調能力
《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第五十四條明確規定,實行黨政領導幹部交流制度。
「市委或市政府機關的正局級崗位就好像一個交流站和中轉港,一般鍛鍊個兩三年就安排一個部門正職,」一位在政府機關供職多年的公務員告訴南都記者,「像市委、市政府副秘書長都會對口協助一位市領導,幫助市領導處理分管領域的工作,比較鍛鍊協調、溝通能力;市委宣傳部號稱體制內的』外向型『部門,簡言之,就是要比較頻繁地和其他部門打交道;駐京辦主任的位子,更加注重對外聯絡、招商引資、接待公關等,是十分鍛鍊人的。」
3
副局級當幾年就要被提拔了?
快則2年,慢則12年,平均6.4年
南都記者統計發現,副局級提拔成正局級,平均需要6.4年。進一步分析可見,晉升年限差異很大,快的2年就提拔,比如陳小鋼38歲就當上市委辦公廳副主任,40歲就赴任天河區區長,據說當年是廣州最年輕的區長。這個「進步速度」至今無人超越。彭高峰43歲當上規劃局副局長。當時正值第十六屆亞運會前夕,亞組委大量用人,彭高峰借調到亞組委任場館器材部部長,憑藉出色表現,在45歲的年紀提拔為正局級。借調大型活動組委會可謂晉升「加速器」,像體育局局長羅京軍也是借任亞組委宣傳部長的表現,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位置提拔成正局級,這一步晉升,他花了5年,低於平均年限。
從副局走向正局,耗時最久的是危偉漢。他33歲任海珠區副區長,當年是海珠區最年輕的區領導。他在這個位置上坐了8年,之後又在黃埔區副區長的位置上任職4年,於45歲升任市政府副秘書長。
解讀
晉升有關個人能力,也關乎崗位表現力
一位不願具名的局級領導告訴南都記者,廣州市的局級崗位約200人,其中,實職領導崗位就幾十個,副局級至少五六百人。「提誰不提誰,除了個人能力,要看崗位表現力,」他稱,「遠郊區的表現力自然不如中心城區,中新知識城、南沙自貿區等新區就更顯表現力。簡言之,就是有些崗位容易出成績,有些傾向『看攤』,」他認為,有領導即使年輕得志,後續也未必步步提速,這裡有『時運』因素,赴任什麼崗位很關鍵。
一位曾在組織部門供職的人士提出另一觀察視角。他總結,凡進步非常快的人,一定有三個原因:工作需要;年齡、學歷等硬體完全符合條件;有班子成員力挺,沒有人強烈反對。所以,他認為,被破格提拔是個人無法設計的,「甚至那一天來到的時候,個人是不自知的,是被動的。」
話你知
破格提拔
《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規定,黨政領導幹部應當逐級提拔。特別優秀或工作特殊需要的幹部,可以突破任職資格規定或者越級提拔擔任領導職務。
破格提拔的特別優秀幹部,應當德才素質突出、群眾公認度高,並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在關鍵時刻或者承擔急難險重任務中經受住考驗、表現突出、作出重大貢獻;在條件艱苦、環境複雜、基礎差的地區或者單位工作實績突出;在其他崗位上盡職盡責,工作實績特別顯著。
因工作特殊需要破格提拔的幹部,應當符合下列情形之一:領導班子結構需要或者領導職位有特殊要求的;專業性較強的崗位或者重要專項工作急需的;艱苦邊遠地區、貧困地區急需引進的。
任職試用期未滿或者提拔任職不滿一年的,不得破格提拔。不得在任職年限上連續破格。不得越兩級提拔。
4
想當局座,哪方面知識是必備的?
經濟、法律專業出身局座較多
通過可統計的28位局座第一專業可見,約7成為文科生,3成為理工科。文科專業中又以學經濟和法律的最多。經濟相關專業出身7人,法學相關專業出身4人,其次為中文、管理、政治、歷史等。理工科專業中,學土木建築和醫學的佔了一半,其他專業比較冷門,像市環保局局長楊柳學的是儀表分析,郭志勇學的是植物保護。
過半局座都有在職深造經歷,常見的深造方式,比如在中央、省、市委黨校短訓或讀研究生,就近在中山大學和暨南大學在職讀碩、讀博。還有個別的可以得到公派留學或做訪問學者的機會,短則半年,長則1年。在職深造以經濟、管理專業為主。深造時間宜早不宜晚,多在30歲至40歲之間完成。像羅京軍在廣州師範學院團委工作期間30歲左右,在市委黨校中青班學習一年,成為他步入仕途的轉折點。彭高峰在規劃局建築工程及設計管理處處長任上,被公派到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學習,那年他40歲。
解讀
幹部「培養為主」組織安排學習
有10年公務員培訓經驗的職場達人、華圖教育高級副總裁於洪澤稱,我黨政權的穩固和幹部的組織培養密切相關。組織部門會根據下一階段社會需要提前安排布局,也就是說,我黨的幹部是「培養為主」。組織部門是過程管理、個人成長管理,再根據組織安排去選人,並給幹部時間和鍛鍊的機會。比如說,省部級幹部提拔前必須去中央黨校學習,處級幹部提拔至廳局級必須去省委黨校學習。這是一個有條不紊的培養過程。
按照中國共產黨的有關文件規定,黨政領導幹部在任職期間五年之內,應該到黨校、行政學院或其他相關的幹部培訓機構進行學習,這種學習是組織上的要求,也是晉升的硬指標。
中央黨校新聞發言人羅宗毅曾介紹,全國共有各級黨校3000多所,黨員領導幹部究竟是進中央黨校學習,還是進省級或地市級黨校學習,要根據組織需要和個人的實際情況確定。比如,中央黨校設置了很多班,有省部級班、地廳級班、中青年後備幹部班等,學員來中央黨校學習,究竟適合進哪個班,當然要根據他的具體情況和自己的需要來定。
5
局座卸任愛去哪兒?
五十八九歲成卸任高峰,人大政協「局座」扎堆
觀察近三年卸任局座的去向,可得出兩個規律。第一,五十八九歲是一個卸任高峰年齡;第二,多數局座卸任會調任市人大或市政協專委會工作。
今年1月份,59歲的梁醒蝦從安監局局長改任廣州市政協港澳臺僑外事委員會任副主任;60歲的羅家祥從原物價局局長改任廣州市政協文史委專職常委。2014年,59歲的陳紹康從來穗人員服務管理局局長位置上赴任廣州市人大農村農業專工委主任;同年,59歲的張偉林從廣州港務局黨委書記位置上改任廣州市人大華僑外事民族宗教工作委員會主任,在港務局之前,他當了2年市監察局局長。2012年,58歲的李廷貴從廣州市城管委主任的位置上改任廣州市人大城鄉建設環境與資源保護專工委副主任,目前為主任。
如果遇到類似機構調整等特殊年份,局級幹部退休流動可能會更提前。像原人口和計生局局長黃炯烈20 14年2月改任廣州市人大常委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工作委員會主任,時年55歲。他赴任1年後,人口和計生局跟衛生局合併成為衛計委,主任是陳怡霓。
解讀
為年輕人騰地方避免「59歲現象」
「55歲是一道坎,局座的崗位變動幾乎從過了55歲就開始,在五十八九歲時達到高峰,」廣州市政府一名局級領導告訴南都記者,這主要是因為正職一把手幹滿一屆是5年,根據黨政領導幹部相關規定,領導幹部原則上要幹滿一屆,如果年齡達不到幹一屆就要退休了,就要考慮給年輕幹部「騰地方」。此外,也是為了避免臨走「最後撈一把」現象,也就是俗稱的「59歲現象」。
為什麼人大政協卸任局座「扎堆」呢?「根據相關規定,市人大和市政協的局級領導可以幹到62歲退休,」他稱,這些從市直部門下來的「一把手」們都在各自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幹了一輩子,所以退休前安排到人大政協「過渡」一下。不出意外,他們會在62歲正式退休,享受局級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