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鄧新建
    □《法制與新聞》記者鄧君
    □本報通訊員王珂夫
    想要註冊淘寶商家,卻發現已經被拉入黑名單?原來是信息洩露被不法分子用來售賣假貨或者實施詐騙。記者今天從廣東省公安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警方已經抓獲徐某等犯罪嫌疑人,現場繳獲大量作案工具和公民信息1500餘萬條。
    今年3月,深圳警方在工作中發現一條涉嫌非法獲取公民信息的線索。經查,徐某等人將通過網上非法收集的公民個人信息及利用公民個人信息註冊的淘寶個人和公司店鋪、京東商鋪、微信實名認證、銀聯等信息,再通過網絡將獲得的信息肆意販賣進行牟利。
    3月中旬,深圳市公安局寶安分局組織有關警力在惠州雙月灣抓獲犯罪嫌疑人徐某,現場繳獲大量作案工具和公民信息1500餘萬條。
    經審訊,徐某供述其利用網絡非法買賣公民信息,並將公民個人身份證件用於淘寶、京東等各類實名認證的帳戶後,再次進行銷售從中獲利,這些認證後的帳戶大多用於售賣假貨或者用於實施詐騙。隨後,寶安分局在東莞黃江抓獲犯罪嫌疑人呂某。經審訊,呂某對其非法獲取公民信息的不法事實供認不諱。相關偵查工作仍在進行中。
    據辦案民警介紹,抓獲徐某時還繳獲了千餘張電話卡。「電話卡實名制後,他手裡的電話卡資源就顯得尤為珍貴。所以主要負責『接碼』的徐某,只需要購置一批設備就一本萬利等著收錢了。」
    操作中,客戶發送需求,向徐某提供姓名、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等,徐某將手機號對應每個信息發回客戶,客戶註冊時徐某的「貓池」(簡訊群發器)批量接到驗證碼,徐某再批量發還客戶,每個收費2元,幾乎每天都有生意,5個「貓池」多的時候一天「接碼」幾百條。
    辦案民警說,徐某除了「接碼」外,還通過QQ群直接轉賣包含身份證號碼的公民信息,甚至升級手段,利用這些公民信息註冊各類商城、各種平臺的成套資料,「如果配上企業註冊登記證,批發至少在千元以上,高的賣到2700元。」
    記者了解到,徐某這類信息掮客掌握的信息非常詳細,包括人臉識別照片、捆綁的銀行卡、淘寶店鋪註冊、手持身份證照片等。「有報警反映,求職者根據網上發布的招聘廣告應聘,曾被要求拍攝一些類似手持身份證的照片。」辦案民警說,不排除這是專門為收集信息開展的假招聘。
    「有的人利用手頭掌握的這些實名認證信息進行網店刷單、點讚領紅包等,無所不用。」辦案民警介紹,打掉的團夥中,看似有層級關係,但都是各自憑本事找下家,錢也來得快。據悉,徐某的上線,另外一名犯罪嫌疑人單購買房產、汽車等,每月的月供就高達9000元。
    本報廣州4月18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