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警故事丨重慶銅梁新警黎林:擇一事 終一生

2021-01-18 堅守良知

從警故事丨新警黎林:擇一事 終一生

在銅梁區公安局,有一位剛剛踏入警營的新兵,他叫黎林,剛滿23歲,來到銅梁區公安局巴川派出所工作不到一個月,系該所治安民警。

擇一事,終一生。選擇人民警察這份職業,源於黎林兒時對藏藍警服的嚮往和憧憬,忠於公安事業,是因為領悟了「金色盾牌,熱血鑄就」的精神內涵。

從踏入警院的第一天開始,黎林就懂得了什麼應該誓死捍衛,什麼必須有所放棄。穿上這身筆挺的警服,昔日的同學也曾有過羨慕,但他們並不知道這身警服的背後是付出,也可能是犧牲。成為一名人民警察,就意味著要比別人多一份社會責任和使命,甘願平凡,以苦為榮;意味著要放棄舒適的生活而甘願夏練三伏,冬練三九。

在警院時,每逢「三節執勤」,黎林和同學都會到解放碑執勤維穩,一個馬扎,一套雨衣,一個麵包,就是他們的所有裝備。還記得大二那年的跨年夜,繁華熱鬧的解放碑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伴隨著越來越低的溫度,雨滴就好像冰霜一樣,順著衣領流到他的衣服裡面,冷得直打顫。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黎林頭上的雨停了,看向身後,一位大哥打著傘對他說:「小夥兒,下雨了,你們真不容易,我們一起打傘。」我看向遠處,同學們的頭上都有一把溫暖的雨傘,各種顏色的小傘連成一把大傘,隔絕了冬日裡的寒氣,執勤是勞累的,但他的心裡是溫暖的。

畢業參加工作後,黎林每天深入街道、小區,檢查消防,排除安全隱患,加班加點處理群眾報警案件,半夜出警為撥打110的群眾排憂解難。他知道,自己的這些辛苦,都是為了增加人民群眾生活的安全感、幸福感,而人民群眾的滿意和支持就是我們平凡工作的動力和意義。

四年的警院生活,嚴格制度、規律作息、嚴謹態度,鑄就了他鋼鐵般的意志和紀律,完成了從一名普通高中生到預備警察的人生轉變。而從警後便紮根基層,面對紛繁複雜的公安一線實戰工作,黎林即將完成的是,從一名預備警察到成為合格警察的人生蛻變。

在今後的歲月中,黎林表示,他將以思想為引,打牢政治能力的思想根基。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詞精神,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他將以學習為本,努力將公安精神薪火相傳。樹立終身學習觀,正確把握學習方向,在實踐中掌握新知識,積累新經驗。他將以實幹為先,在打擊犯罪、保護人民的關鍵時刻衝鋒在前,挺身而出;在重大安保任務面前不怕疲勞、連續奮戰。

今年1月10日,他迎來了從警生涯中第一個「中國人民警察節」,這是他人生中的一個重要標記,也是對他成長的激勵。青春與使命同輝,奮鬥與光榮相伴。他將以節日設立為激勵,牢記囑託和關懷,不斷奮鬥,以思為引、以學為本、以幹為先,不斷學習,提高自我,更好地投入到基層服務群眾的工作中去,努力成為老百姓的貼心人,為公安事業貢獻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

(通訊員 劉伽玲 記者 唐孝忠)

相關焦點

  • 擇一事終一生,30載「機要戰線」寫忠誠
    一生擇一事,一事終一生。懷揣初心,一個崗位一幹就是30年,他無怨無悔。密碼、電報、數字,平凡枯燥中走出不一樣的精彩,他用滿腔忠誠書寫碩碩戰果。他就是一直默默奮戰在公安戰線的「機要先鋒」——雲南省公安廳警令部辦公室機要科原科長肖之東。
  • 小工匠大歷史 擇一事終一生
    (原標題:小工匠大歷史 擇一事終一生)
  • 史新春:以初心致匠心,擇一事終一生
    像匠人一般,擇一事終一生,是極少數人的堅持。然而,那些被大家羨慕的成功人,究其原因,無非是他們做到了「擇一事終一生」。史新春,1963年出生。1985年進入河南省人民政府招待所,在省直事業單位一做就是18年。後來他放棄事業單位安穩的工作,進入廣東粵海酒店管理集團,開始掌舵五星級酒店。
  • 擇一事、終一生——「敦煌女兒」樊錦詩先生做客新生見面會
    擇一事、終一生——「敦煌女兒」樊錦詩先生做客新生見面會 2020-10-13 21: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生擇一事,一事終一生,敦煌守護者——樊錦詩
    一生擇一事,一事終一生,敦煌守護者——樊錦詩 2020-07-17 16:45:34 央視新聞客戶端
  • 擇一事終一生 「小人物」也成「大英雄」
    這些為事業奮鬥終身、奉獻寶貴生命的英雄們讓人感動與敬佩,他們這種擇一事終一生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擇一事終一生,就是對崗位恪盡職守,有堅定不移的韌勁。守島衛士王繼才夫婦收入不高,島上條件也異常艱苦,是什麼支撐著他們在孤島上的32個春秋?王繼才說,島上必須得有人去守,我也答應了領導,答應了就要做到。
  • 擇一事,終一生
    擇一事,終一生。一個人能找到終身奮鬥的目標,是幸福的。書生們很快變得人人能文能武、個個身懷絕技:  畫家臨摹時學會了就地取材自製顏料;  考古組的人學會了腰繫繩索打鞦韆似的懸空作業;  保護組的人加固壁畫時學會了掄大錘打鋼釺;  搞雕塑的專家臨摹到興奮處一把抓住路過的人,不管對方聽不聽得懂,手舞足蹈講述窟中彩塑之妙;  靠鏡子反光借著窟外光線作業的人們工作到忘情時,川劇、秦腔、民歌、
  • 【秦聲嘹亮】擇一事 終一生
    1987年,這一塵封了兩千多年的中華文化珍品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同樣在1987年,法門寺地宮中出土了20件精美絕倫的琉璃器,這是唐代傳入中國的東羅馬和伊斯蘭琉璃器……三秦大地,文物點密度大、數量多、等級高,是一座「天然歷史博物館」。這裡,有驚豔世界的考古發現,更有感動世人的考古工作者。
  • 從警這一年·新警手札|唐志豪:以「警察叔叔」的方式成長
    從警這一年·新警手札|唐志豪:以「警察叔叔」的方式成長 2021-01-07 17: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靳鳳林:擇一事終一生
    由此,人民出版社「2016年度十大優秀學術著作」、中國倫理學會「2016年中國倫理學十本好書」、中國馬克思主義基金會第五屆(2017年)優秀科研成果獎著作類一等獎、2017年中央黨校理論創新工程優秀學術著作等一系列大獎紛至杳來。  在教學工作中,靳鳳林也總是力求突破。
  • 擇一事 終一生——快來認識2020年度北疆工匠!
    擇一事 終一生——快來認識2020年度北疆工匠!
  • 擇一事、終一生 追求極致永不止步
    擇一事、終一生 ;追求極致永不止步——訪安徽旭陽集團董事長朱雙單旭陽致力成為全球化工新材料行業發展的推動和引領者!2017年,朱雙單將原本準備購專用小車的錢改為購置研發設備,給研發中心添置了電子掃描顯微鏡和氣質聯用色譜儀等關鍵性檢測儀器,幾百萬的資金投入進去,讓研發人員「長了」一雙可以觀察微觀世界的眼睛,進一步提升了旭陽控制產品質量和為客戶服務的水平。
  • 首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邀您觀賞「華光溢彩」銅梁城
    2019年1月13日~2月19日,首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將在銅梁區舉行。屆時,各種燈飾、燈組將使銅梁成為一座華光溢彩的不夜城。龍燈藝術節包括開幕式及亮燈儀式、文藝專場演出、中華龍燈會、中國龍文化保護與利用交流會等活動。其中,中華龍燈會是一個讓人十分期待的篇章。日前,筆者對首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城區亮化工程進行了打探。
  • 劉煒:擇一事 終一生 | 2020年度法治人物候選人
    「幾乎每一起重大涉黑案件成功偵辦都有他的心血」  劉煒的工作履歷很簡單,從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畢業後就踏上刑偵崗位,21年的從警生涯裡,他幾乎只做了一件事——「掃黑」。擇一事,鍾一生,就是他的真實寫照。「看到他從備勤室出來,就知道他又工作了一通宵」  忙碌,是劉煒的生活主旋律。與他共事近20年的民警黃起獅形容他是個名副其實的「工作狂」,「忙的時候,他一天得接數不清的電話。」   忙碌,也讓劉煒顧不上身體亮出的「紅燈」。多年前,他曾因胰腺炎住院3次,那也成為他難得的休息時間。在生命彌留之際,劉煒仍牽掛惦記著未完成的工作。
  • 藝術|擇一事,終一生:中國植物畫第一人
    > 你只需一點點勇氣, 哪有什麼堅持打敗不了的事。 彼時年輕氣盛的曾孝濂 只當這是一次無比光榮的事 普通科學家能去他又怕什麼
  • 無悔從警路!沙坪垻這個警察節慶祝活動超燃!
    那一年,他們初入警隊風華正茂、意氣風發一腔熱血注入公安事業回眸往昔縱然時代變遷、滄海桑田他們初心不忘,誓言永恆今天上午沙坪垻區公安分局舉行「無悔從警路」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慶祝大會暨榮譽儀式儀式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伴隨著掌聲16名榮休民警代表整齊地站上主席臺4位民警代表分別講述了他們的從警生涯王永昌堅持總會有回報從警十年從迷茫到堅定從熱愛到堅持我也從一個認識淺顯的毛頭小子成長為分局刑偵支隊的一名探長其實哪有人生的開掛只有厚積而薄發章權更懂得責任與擔當光陰的故事總能擦亮榮光奮鬥的腳步繼續加速前行一路走來我經歷過巡警
  • 110警察節②丨「您好,這裡是重慶110」 危急時刻 總有一個溫柔聲音...
    從小就有從警夢 從商業接線員變110接線員1月8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走進了重慶市公安局110報警服務臺,見到了110接警員王小鳳,她梳著一個「丸子頭」,穿著幹練的輔警服,笑容甜甜的,因為職業習慣,她的語速偏快,吐字清晰。王小鳳是雲陽人,她從小就有一個警察夢,但由於體能上有所欠缺,所以最終沒能如願從警。
  • 擇一事終一生 用熱情和擔當詮釋奮鬥初心
    本報記者 李存才  自1985年大學畢業以來,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鎮海煉化分公司(以下簡稱「鎮海煉化」)黨委書記、總經理呂亮功在自己熱愛的石油化工領域一幹就是35年。  從一線的車間工藝員,到鎮海煉化分公司黨委書記,他用自己的人生軌跡為「幹一行愛一行」「擇一事終一生」作出了時代註腳。
  • 校正自己的精神航向(暖聞熱評·擇一事 終一生⑦)
    【人物】老英雄張富清【故事】今年95歲的老黨員張富清是原西北野戰軍戰士,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先後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鬥英雄」榮譽稱號。1955年,張富清退役轉業,來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
  • 《龍把子》成功摘得第十八屆群星獎 一條銅梁龍背後的脊梁精神
    由銅梁區文化館、銅梁二中擔綱演出的群舞《龍把子》作為重慶唯一代表,成功摘得群星獎。   一臺演出的「水到渠成」背後,是「龍鄉」銅梁深入挖掘文化內涵、深刻提煉文化精神,深度繼承文化傳統,將獨特的精神標識轉化為「靠得住、頂得起、過得硬、容得下」的脊梁精神,以文化滋養提升城市形象的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