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間 | 新冠時期的新生兒父母:2020,經歷人生最重要的一次冒險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鳳凰新聞客戶端 鳳凰網在人間工作室出品

睡前, 蔣思會為兒子讀小雞球球的故事。在《晚安,小雞球球》中,小雞球球在灑滿月光的原野、森林中,與已沉睡的小牛、小豬、小羊、小魚道晚安。這樣的寧靜如蔣思當下的生活,雖日常,卻珍貴。

新冠確診媽媽林雯很少再回望那段日子,兩個健康且活潑的孩子塞滿了她的生活。忙於為他們做飯、洗澡、作伴,已頗費心神。她放棄了過往的工作,過著簡單卻安穩的生活。

解封前,柳婧和曾銘的一對雙胞胎女兒艱難出生。如今,她們身高已近70釐米,體重即將達到20斤。雙方老人幫著帶娃,一家七口,熱熱鬧鬧地生活在一起。為了讓兩個孩子有更充裕的活動空間,他們將舉家搬遷,到湧動著發展活力的光谷開啟新生活。

2020年,全國千萬新生兒雖未被打上統一的標籤,卻都成為這一特殊時期的「特殊產兒」。

公開數據顯示,在武漢,近兩年每年出生人口約11至13萬人。疫情之下,對這些新生兒的父母來說,每個孩子不只意味著新生命的誕生,還可能是未知、磨難、希望、無私與愛的代名詞

成為父母,是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冒險。

2020年1月20日,蔣思和丈夫李昌面臨一個抉擇。

他們所在的武漢知名三甲醫院婦產科主任再三提醒,如提前剖腹生產,可為其操刀手術,若晚於22日自然分娩,對方則將有其他安排,不能為其接生。

距離預產期尚有6天,蔣思除了羊水偏少,尚未出現破水、見紅等生產徵兆。李昌從醫生急切的追問中讀出了某種暗示——直指正在武漢持續發酵的不明肺炎。

2019年12月30日,蔣思在孕媽群裡看到一份武漢市衛計委流出的內部文件,稱「武漢出現不明原因的肺炎」。因為肚子裡的寶寶,她和丈夫早於別人有了警覺。

2020年1月2日,前往醫院進行產檢時,他們全程佩戴口罩,成為在場除醫護人員外唯一戴口罩的人。一周後,他們再次產檢時,戴口罩的人仍不超過四分之一。孕婦與陪護親友人頭攢動,喧囂吵鬧。

■ 醫院發熱門診前人滿為患。

21日上午11時許,沒有任何生產前兆的蔣思被推入了待產室。

做出這個決定,夫妻倆沒有猶豫太久。20日這天,國務院將新冠肺炎納入法定傳染病,鍾南山院士通過央視定調新冠病毒「人傳人」。面臨未知的病毒風險,也為了有產科主任的關照,他們決定提前孩子出世的時間。

注射了兩小時催產素後,蔣思感受到了陣痛的來臨。即使正經歷著生育之痛,蔣思的情緒不可抑制地漂浮在產房之外。

躺在產床上,她一刻不停地刷新著手機訊息。一個又一個微博求助信息衝擊著她,她所在的醫院已設置發熱門診,有報導指出該院醫護人員有人感染。

期間,她聽到年輕的管床醫生向一位護士抱怨,「我才不跟那個疑似病人談話,做談話可以,但要把東西給我配齊,不能讓我就戴個口罩去啊」。

在身體的疼痛與對孩子降臨的希冀之外,蔣思被另一種情緒裹挾:不安。

催產已持續八小時。為了讓妻子有足夠體力支撐,李昌來到醫院對面的連鎖蛋糕店。走入店中,李昌緊張的情緒即刻轉化為憤怒。他質問兩個店員,為什麼臨近高危的醫院區域卻不戴口罩?店員尷尬地告訴他,老闆怕引起顧客恐慌,明令禁止佩戴口罩。

次日6點23分,隨著助產士、醫生「用力!用力!」的大喊聲,一股暖流終於傾瀉而出, 助產士疾步將孩子抱向清理臺。

無限漫長的半分鐘。寶寶悄無聲息,蔣思膽戰心驚。隨著哇的一聲啼哭,產房裡的氣氛舒緩開來。

時隔近20小時,蔣思和粉紅一團的女兒終於回到病房。剛進病房,護士就前來告知:禁止所有探望,只能一人陪床,儘可能留在病房,能不出門就不出門。

在次日的報導中,身處其中的病人與家屬才知道,這家知名醫院在22日下午已成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突擊隊,「向新型冠狀病毒宣戰」

23日凌晨兩點,趁孩子睡著,李昌正閉目養神,卻被蔣思叫醒。拿著手機,盯著屏幕,兩人沉默良久。

「封城了」。猶如當頭一棒,他們腦中一片空白。在一日三次的消毒味中,孩子日夜啼哭。病毒像看不見的敵人,始終離蔣思和李昌不遠不近,未見真身,卻讓人感到壓迫。

當李昌去另一樓層尋找醫生時,醫生嚴厲呵斥了他。李昌在這裡第一次見到了身著防護服、全副武裝的真人。他這才知道,這層樓有孕婦出現發熱症狀,極度懷疑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

此後,護士減少了查房次數,李昌讓蔣思父親將送飯次數由一天兩次改為一天一次。李昌拿飯取藥時戴兩層口罩、兩層手套,固定外出服,絕不穿進病房。

■ 全副武裝的醫護工作者。

蔣思被推去做B超檢查時,整個普通門診區域已空無一人,空蕩蕩的候診臺,空蕩蕩的等候區,只有一臺落地扇在凜冽的空氣中無聲轉動。在她做完檢查後,產科門診的B超室隨即停用。整座醫院將圍繞「新冠肺炎」而運轉,其他區域都將暫歇。

正月初二,蔣思帶著孩子出院。過往,家樓下連通商場的停車場總是車位緊張,這一天卻無人值守或收費。自動起降杆停止在開啟的狀態,沒有再降下。

那是一段艱難的時光。連武漢的天氣都一同沉鬱灰暗。陽光稀少,曬不到太陽,孩子的黃疸值越來越高。

眼看著孩子臉蛋越來越黃,家裡沒有任何藥物,李昌駕車途經華南海鮮市場,去了一個朋友家借藥。

因為這幾趟危險之旅,他把自己隔離進了書房,吃飯時在碗裡盛些飯菜就到陽臺蹲著吃。

出生後很長時間,每天早上孩子都在哭泣中醒來,直至出生後三、四個月時,蔣思一抱還是持續到半夜。

「解封」後很久,他才被第一次推下樓遛彎。即使被推下樓,他也很難看見除家人以外的人。因為無論在線上聊得多熱烈,現實中,小區裡人們的相遇始終保持著「安全距離」。

孩子的出生證明在他出生後三個月才恢復辦理,注射疫苗的日子則被一拖再拖。即使只是社區醫院,仍被李昌看作是潛在的病毒庫。到了不得不去時,全家如臨大敵,用塑料面罩把孩子包裹得嚴嚴實實,以最快的速度登記、繳費、注射,然後迅速離開

回老家時,看到突如其來的一個個陌生人,孩子嚎啕不止,哭得上氣不接下氣。蔣思為孩子的敏感而深深憂慮。

直到孩子參加了早教班,在媽媽們的聊天中,蔣思才意識到,這些同期出生的寶寶都很認生,嚴重缺乏安全感

為了銘記,李昌給孩子取名「佑佑」,以紀念那段特殊的時光,也希望孩子知道自己出生的不易。

蜷縮坐在一個紅色條紋的大布包上,腳上是一雙居家的厚棉拖鞋。林雯口罩之外露出的臉部、眼睛都處於孕後期的腫脹狀態。因為一陣陣發冷,她把雙臂環抱在腰間。

2020年1月29日,一份「新冠肺炎特殊病人定點醫院名單」讓她和丈夫心生希望,立即收拾行李。在撥打了數十通120急救電話後,他們終於乘坐救護車,前往武漢中心醫院後湖院區。

幾天前,婆婆和丈夫李明先後出現咳嗽、發燒的症狀,CT診斷報告顯示兩人肺部均呈現磨玻璃狀。但因為缺少核酸檢測試劑進行檢測,不能確診。

沒有床位,婆婆每天去醫院打點滴再回家,李明則在家服藥觀察。在有限的空間內,婆婆住一間房,林雯和兩歲的女兒住一間房,公公睡客廳的大沙發,李明睡客廳的小沙發,進行著自我安慰式的「隔離」。

但林雯很快開始出現發熱症狀,體溫居高不下,渾身冷得發抖。肚裡已38周的寶寶,胎動逐漸減少。

無需進一步診斷,林雯感覺自己「得了那個病」。她不敢吃藥,怕影響孩子。李明則在一個個電話號碼中,體會著希望的生起與磨滅,始終聯繫不到能接診林雯這樣高度疑似新冠肺炎待產婦的醫院。

1月29日公布的「新冠肺炎特殊病人定點醫院名單」中,醫院名稱後的括號內出現了「孕產保健、手術」。這6個字為林雯一家帶來希望。

可到了醫院,醫護人員卻告訴他們:目前沒有床位,產科還未準備就緒,不能接受孕婦。坐在醫院門診大廳門前,「世界末日」四個字出現在林雯的腦中。最讓她痛心的是,在這場末日審判中,尚未出生的孩子也面臨著未知的審判。

直至1月31日,林雯弟弟的求助電話被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西院的產科護士長林琳接到,林雯終於被收治。

再次提著那隻紅色條紋的大袋子,林雯成為這家醫院產科病區的第一個孕婦,也成為該院收治的首位新冠肺炎產婦。另一個意外的收穫是,陪同前去的李明也擁有了自己的床位,一道被醫院收治了。

■ 2月4日凌晨,林雯和李明在病床上握著彼此的手。

2月1日上午,經過肺部CT和核酸檢測,林雯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感染者,下午便出現產兆。負壓手術室尚未建成,冒著被感染的風險,醫生、助產士、護士協力幫助林雯自然分娩,誕下一個7斤2兩的健康男嬰。

在隨後的幾小時裡,這個男嬰成為整層樓唯一不戴口罩的人

但很快,他就得離開父母。

當天,醫院提出找親人接走孩子並隔離觀察14天,可林雯夫婦找不到人。最後,醫院進行協調,將孩子送去了武漢兒童醫院。

沒有迎接小生命後的「眾星捧月」,林雯每天吃著和所有患者同樣的飯。為了給她補充營養,李明每天會把早餐中的雞蛋留給妻子。

產科護士長林琳與黑龍江援鄂醫療隊的護士長趙小林為林雯的送來蒸蛋、水果等食物。因為她們,林雯和李明的兒子有了「小北龍」這個小名,「北」即「湖北」,「龍」則代表黑龍江

2月5日,一個引發全國甚至全球關注的新聞,讓林雯崩潰了。武漢兒童醫院有兩例新生兒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最小確診的寶寶出生僅30小時。

林雯看到新聞的那一刻,立即聯想到自己的兒子。

自從孩子接去兒童醫院後,每周五會接到管床醫生的電話,簡短告知孩子在醫院的情況。雙方有一種默契,對方始終是撥打的一方,林雯只能等待接聽。

急於想知道兒子的情況,林雯打破了這種默契。接通醫生電話的那一刻,她的聲音嘶啞了。醫生告訴她,確診的不是她的寶寶,「小北龍」的檢測結果還沒出來。

2月14日情人節,林雯治癒出院了。李明繼續留院治療,婆婆仍未康復出院,因為林雯需隔離觀察,兒子仍然無法接回家中。唯一讓林雯慶幸的是,公公和大寶尚未出現感染跡象,成為病毒侵襲這個家庭的最後防線。

隔離期滿的當天下午,林雯第一時間去武漢兒童醫院接兒子。

■ 小北龍的小腳丫。

因為在院期間患過輕微肺炎,「小北龍」的頭髮被剃了一小塊,留下曾經注射的痕跡。林雯拿了一層薄薄的包被,把孩子緊緊地抱在懷裡,心裡無聲卻柔軟地念著「我的小寶貝」。她有些忐忑,生怕自己保護不好孩子。

回到家中,女兒唯恐大人的注意力被弟弟搶了去,一直在「小北龍」的床邊打轉。李明在醫院看著林雯發來的視頻,偷著樂。

可這樣的甜蜜期非常短暫。

「小北龍」回家後的第三天,女兒開始嘔吐,即使喝水也不住作嘔。夜裡,「小北龍」鬧騰著哭,姐姐也難受得哭,林雯的心被揉碎了。

當女兒的嘔吐物中出現血絲時,林雯意識到情況變得惡劣。她不敢細想公公能不能照顧襁褓中的嬰孩,就留下公公和還未滿月的兒子,帶著女兒去了武漢兒童醫院——這個她不久前滿懷希望帶兒子離開的地方。三歲的女兒確診新冠。

3月1日0點44分,深夜的急診室裡,她在微博寫下,「神不能無所不能,所以創造了媽媽」。

直至3月13日,她帶著女兒康復出院,這一家六口終於整整齊齊地在家相聚。

4月,林雯複查,核酸檢測呈陰性。她終於得到醫生確切的「康復」診斷。這一診斷意味著她可以為兒子親餵母乳了——她一直暗暗續存的技能將終於得以施展。

不知道哪一天能見到兒子,也不確定自己的母乳何時才會確鑿無「毒」,林雯默默無言,將「吸奶」這一儀式堅持了60餘天,讓身體時刻記得自己是個「母親」

直到「小北龍」真真切切咬到乳頭吮吸母乳的那一刻,林雯終於找到了做母親的真實感。

四月,武漢「解封」後,林雯和婆婆帶兩個孩子回到了老家鄉下生活。這個湖北地級市邊的鄉村,如多數村落一樣已多是留守老人與兒童。初回鄉裡,林雯一家感染新冠肺炎的消息就不脛而走。經歷了很長時間,村民才逐漸放下對他們的警惕,婆婆有了可以聊天的朋友,大寶有了一同嬉戲的玩伴。但婆婆從此對庚子之春這場瘟疫諱莫如深,「小北龍」這個名字也不再被提起,取而代之的是兒子的大名。

2020年3月11日上午,柳婧隱約感覺腹痛。此時,她肚子裡的異卵雙胞胎已有33周。對雙胎來說,32周後就進入了需緊密觀察的重要時期。

湖北隨州市正處「封控」時期,社區無法安排出行車輛。無奈之下,他們從親戚家借來一輛摩託車。柳婧小心翼翼地上車,把腹圍107釐米的大肚子頂在了她和丈夫曾銘之間。

行至一個十字路口,摩託車沒油了。路的對面就是加油站,特殊時期卻不能給私家車加油。他們只得將車推回,從別的摩託車中取油出來,加上油,再次出發。

到隨州市婦幼保健院後,醫生檢查發現柳婧宮頸管縮短,有早產跡象,要立即住院保胎。沒有攜帶任何行李,柳婧就這樣住院了。

14日上午10點,由於柳婧重度膽汁酸淤積且胎心監測異常,醫生提出兩小時後就進行剖腹產。

大寶伴隨羊水糞染以微弱的聲音來到世界。撈出下一個,仍有羊水糞染。一個4.3斤、42釐米,一個4.4斤、43釐米,均低於正常標準。

柳婧還未仔細看看,孩子們就被送去了新生兒科的溫箱裡。

但她並不沮喪。她很慶幸自己及時前往醫院,沒有讓孩子因缺氧而胎死腹中。

■ 在溫箱接受救治的孩子。

兩天後的事,卻遠遠超出了她的預想。

16日上午,大寶喝了5毫升奶後,肚子鼓得圓圓滾滾。醫生拍片後判斷,大寶出現腸穿孔的跡象,不排除胃穿孔可能。醫院不能對新生兒做麻醉,建議立即轉院到武漢的醫院進行診治。但醫生很快告訴曾銘:湖北省婦幼保健院、武漢兒童醫院目前都無法接受外地轉院。

轉院的難題,全盤擺在了曾銘面前。坐什麼車去武漢?隨州到武漢的路是否暢通?武漢哪家醫院能接受大寶?

曾銘動用了所有人脈關係,聯絡了可能幫上忙的親戚朋友,依然無果。隨州市婦幼保健院擔心救護車進了武漢回隨州就得隔離觀察,一再拒絕。

這一切都在柳婧的病房門外進行。兩個小時過去了,沒有一點進展。嶽母站在一邊干著急,看著曾銘無聲地落淚,抹淚。

別無他法,曾銘在微博的「肺炎患者求助超話」中發布了求助信息。38分鐘後,武漢交警官方微博回覆:沒問題,直接上,有問題打電話

另一邊,一位同學提供的電話號碼讓曾銘與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取得了聯繫。得知孩子隨時有生命危險,對方表示可以接受轉院並派車前往高速路口迎接。

下午17點,武漢岱黃高速府河收費站。在空空蕩蕩的高速路盡頭,一輛救護車孤零零地停靠在入城的閘口之外。

■ 等待中的救護車。

曾銘機械地刷微博、翻抖音,手機已經熱得燙手,可湖北省婦幼保健院的救護車遲遲不來,他停不下手裡的動作。從隨州向武漢行進的路上,出生不足48小時的大寶出現短暫缺氧,醫生為她提高供氧量後,她才恢復正常的呼吸。

接近19點,省婦幼的救護車終於來了。經過專家商榷方案、完成術前準備,23點,大寶插著氧氣管,被推進了手術室。

5個小時過去了,大寶仍然沒出手術室。曾銘坐在手術室外冰冷的水泥地面上,越等越冷,越等越擔心。

凌晨五點,大寶終於被推出了手術室。除了氧氣管,她被開孔的肚皮上多了一個導流管。醫生告訴曾銘,手術很順利,但需留院觀察一個月。

■ 在兒童重症監護室裡的大寶。

一半好消息,一半壞消息。看著孩子被推進封閉隔離的新生兒重症監護室,已經一天一夜沒有半刻休息的曾銘來到醫院大廳,靠著座椅睡了一覺。

此後的每一天,他都一個人在武漢的家中度過。孩子在院不接受探視,武漢出城通道尚未開放。每天,他都盼著醫生發來孩子情況的消息,信息來了,他就安心了。

武漢家中、隨州老家、隨州市婦幼保健院、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在女兒們初生的成長期,他們一家四口不得不分處四地。

4月25日,大寶終於出院,與曾銘回到隨州。全家為她換上嶄新漂亮的衣服與包被,細細凝視她肚皮上近6釐米的疤痕。

儘管她仍然沒有正常出生小孩的大小,但相比離開時重了1.8斤,正逐漸追趕普通初生兒的體重。

一直以來,柳婧規律作息,甚至煲劇,儘可能避免想到大寶。出院回家後,她努力為在醫院的二寶產奶並進行冷凍。第二天一早,父親會把儲奶袋塞進保溫桶,送去醫院,請醫生餵給二寶吃。

那個保溫桶,曾是柳婧高中時父母為她送飯的器具。在物資稀缺的特殊時期,它又成為給孫女運輸口糧的重要用具。

2015年,柳婧和曾銘還未畢業就領了證。四年後,柳婧懷孕,他們從深圳搬回了武漢。

回武漢後,柳婧加入了產檢所在醫院的孕媽群。這個群成為疫情期間新手媽媽們的一道心理安全閥。除了彼此的「革命友誼」,柳婧還在這裡收穫了一項特殊的饋贈——母乳。

現在,每月有兩三天,她會帶上大大小小的禮物,駕車穿行武漢三鎮,在江夏、武昌不同的寶媽家拿到60至100袋冷凍母乳。

只有真正歷經其中才知道,瘟疫固然可怕,但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始終都在。

■ 大寶和二寶的合影,拍照時她們還打了一架。

一家武漢大型三甲醫院內,醫護人員的全副武裝已簡化為一雙手套、一片口罩與一頂醫用帽。

住院部已解除封閉管理,但產房門前,仍不似過往般擁擠著熱鬧等待的親友。四個準爸爸自然地保持著一人間距,各自無聲地滑動著手機,時不時抬頭張望產房的門口。

樓下門診部的產科病區同樣人跡寥寥——疫情仍在全球侵襲,率先迎戰病毒的武漢人已逐漸適應疫情成為生活的底色,但當多地出現疫情反彈時,人們仍會再次繃緊神經,「克制」著前往醫院這一高危區域的頻率。

但生命之輪滾滾向前,無論病毒如何兇猛,仍無法阻擋生老病死成為人類永恆的主題

又到一年年關時。在武漢兒童醫院產科等候區域的座椅上,一對年輕人停留了很長時間。準爸爸央求著準媽媽複述剛剛醫生與其進行的對話,不願錯過醫生對胎兒的每一句描述。他手上拿著B超單,凝視許久。那上面,胎兒還不過是一團黑影裡的渺小光點。

(文中李昌、蔣思、李明、林雯、曾銘、柳婧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新冠疫情影響日本新生兒取名 父母更愛起自然、陽光的名字
    來源:環球網【環球時報記者 方晴】日本明治安田生命保險公司26日公布了該國2020年新生兒名字排行榜。據共同社26日報導,榜單顯示,男孩名字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是「蒼」,女孩名字使用最多的則是「陽葵」。報導稱,日語中「蒼」與「陽葵」的意思和中文意思相近。
  • 2020新生兒爆款名字出爐,這屆父母取名也太不行了
    這屆父母給娃取名形成了兩個極端,要麼扎堆往爆款、熱門湊,要麼就不走尋常路,怎麼個性怎麼來。 給娃取名是件大事,姓名雖然只是一個符號,但卻是孩子最重要的人生符號,對孩子人生卻有著深遠的影響。 如果名字沒有取好,日後的尷尬也少不了。
  • 33歲哈利波特演員第3次當媽:幼子滿月才出院,3月齡又染新冠
    可惜麻瓜世界裡沒有魔法,演員們也經歷著生活的種種考驗。今天的主角是33歲的英國女演員傑西·卡夫(Jessie Cave)(上圖)。她曾在電影《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和《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中飾演戀上羅恩·韋斯萊(Ron Weasley)的拉文德·布朗(Lavender Brown)。現實生活中,她與一位喜劇演員戀愛並成為母親,長子已經5歲,女兒3歲。
  • 新生兒出生後「黃金24小時」,要經歷的幾件事,每一件都很重要!
    從一顆小小的受精卵,變成一個成熟的胎兒,然後呱呱墜地來到父母身邊,每一天都是一份期待。那麼,寶寶出生後的24小時,會經歷些什麼?中國有一個傳統,孩子出生的時間,代表了孩子的生辰八字,所以父母們會比較關心。 甚至有些醫院會提供「擇日分娩」,如果產婦已經到了預產期,就可以預約一個良辰吉日,到時候醫生會把握好時間,正好在這個時間讓寶寶出生。
  • 新冠中間宿主出現?超100萬隻遭3國撲殺!研究發現恐與人雙向傳播!
    2020年,仿佛成了大家心中最難的一年...從年初開始的新冠病毒,再到全球各地的地震、洪水、蝗災等等,災難似乎如同開了閘一般,一股腦兒地全部宣洩在了同一個時期。直到現在,大半年過去了,始終沒有一個結束的信號。
  • 誕生於新冠元年的新生兒,正在經歷什麼?
    作為父母,應如何保護胎兒? 近期,發表在Acta Paediatrica上的一篇綜述,作者詳細介紹了胎兒及母體可能在新冠疫情期間受到的各類潛在影響。 威脅一 新冠病毒的垂直傳播 由於胎兒對新冠病毒缺乏免疫力
  • 2020池州新生兒最熱門名字排行出爐:58人叫「一諾」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從池州市公安局獲悉,通過公安大數據分析統計,2020年池州市新生兒取名用字熱門榜單中,「一諾」以58人的絕對優勢排行榜首,無論男寶還是女寶,這個名字出現頻次都很高。不分性別來看,2020年,池州市新生兒取名中排名前五的名字依次為:一諾(58人)、子墨(28人)、依諾(28人)、一凡(24人)、奕辰(24人);分性別來看,2020年,池州男寶取名中排名前五的名字依次為「子墨」(23人)、「宇辰」(22人)、「一凡」(21人)、「奕辰」(21人)、「一諾」(20人);女孩排名前五的分別為:「一諾」(38人)、「依諾」(28人)、「依依」(21人)、「
  • 2020新生兒爆款名字出爐!這個名字連續五年銷量第一…
    2020新生兒爆款名字出爐!這個名字連續五年銷量第一…新年新氣象不少朋友都為自己添置了新事物而對很多牛年到來的牛寶寶來說起一個新生兒名字可謂是寶媽寶爸的頭等事件//想要寶寶名字有內涵,重名率低在取名這件事上,確實有點難近日,廣東佛山市公安局正式公布了佛山2020年新生兒取名熱門名字2020年戶籍人口姓名之最並迅速衝上了熱搜第二名!
  • 全球抗擊新冠政策大比拼:零新冠感染病例政策 Vs. 與新冠病毒共存...
    2020年4月7日發布「緊急事態宣言」,實施緊急事態措施的東京,當時也經歷了醫療系統面臨崩潰的危機。新型冠狀病毒殘酷地拷問著全球城市的醫療能力。《4月周論文》認為新型冠狀病毒導致城市陷入「醫療系統崩潰」主要由以下三大原因引起。(1)醫療擠兌災害新冠疫情的一個特徵是感染人數的爆發性增長。
  • 2020年全球市場重要事件盤點,展望2021年新冠疫情常態化下的市場趨勢
    2020年已經接近尾聲,回顧這即將過去的一年,一系列風險事件對金融市場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我們盤點出了五件對全球金融市場影響最大的五件大事。  1,新冠疫情:  首當其衝的必然是新冠疫情,疫情在全球範圍內肆虐了一整年,並且依然還在延續。
  • 2020新生兒「大名榜」出爐,網友:偶像劇對家長的影響太大了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無關比較迷信的父母還覺得名字有「改命」的作用,與孩子今後的機遇和福氣也息息相關。於是,每年快要結束的時候,對當年新生兒名字的統計也比較引人注目了,很多人都想知道這一年,家長都給娃們取了怎樣的名字。2020新生兒「流行名字」出爐,偶像劇對家長的影響太大了廣東佛山就對去年新生兒的名字進行了統計,就在網友以為今年的流行名字會很不一樣時,卻發現「梓睿」和「梓晴」依然是最受歡迎的名字,以及連續5年位居榜首了。
  • 世界名著最經典的10句結束語:人生最重要的時刻,永遠是下一刻
    作者:洞見Neo人生最重要的時刻,永遠是下一刻。席慕蓉在《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中寫道:「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所有的淚水也都已啟程,卻忽然忘了是怎麼樣的一個開始,在那個古老的不再回來的夏日。」每到六月畢業季,我們都在告別。可我們似乎永遠無法心安理得去面對一段關係、一件事情的結束。
  • 2020新生兒爆款名字出爐!這個名字,連續5年銷量第一?
    新年新氣象  不少朋友都為自己添置了新事物  而對很多牛年到來的牛寶寶來說  起一個新生兒名字  可謂是寶媽寶爸的頭等事件  近日,廣東佛山市公安局  正式公布了  佛山2020年新生兒取名熱門名字  2020年戶籍人口姓名之最
  • 白羊座12月逆襲在即,美好生活到來,繼續冒險之旅
    在經歷了9月的火星逆行之後,白羊座們更加謹慎了。與其說2020年給了你們巨大的變化,不如說你們在2020年就是踏上了一條不斷冒險的路。進入到12月後,群星逆行結束,白羊座所受到的負面影響也在消除,逆襲在即。接下來青峰就為大家帶來白羊座12月運勢分析。
  • 2020杭州新生兒爆款名字出爐
    近日,杭州市公安局公布了2020年杭州新生兒爆款名字,來看看杭州爸媽最愛取啥名!基於2020年落戶新生男寶的數據,最熱的三個名字分別是「奕辰」「亦辰」「宇辰」。其中,「奕辰」「亦辰」均佔新生男寶名字的0.27% ,1萬個男寶裡27個叫「奕辰」。
  • 2020寧波新生兒最常用的名字出爐,男的「奕辰」,女的「一諾」
    從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名字,一般都是父母取的,也有些是請人幫忙取的!不管怎麼樣,名字對每個人來說都至關重要,它可能要伴隨著你的一生!那麼名字一般都用什麼字好呢?姓氏都是確定了的,但後面的字卻需要仔細斟酌!
  • 這些世界演藝名人因感染新冠逝世,最年輕的僅有30歲!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14日,全球名人新冠確診數已經超過400例,公開報導的國外因新冠病毒去世的演藝界名人已經達到62位,最年輕的年僅30歲。其中,美國高達27例,英國9例,義大利5例,法國3例,西班牙、瑞典、巴西各2例,另有其他12個國家各1例。我們對他們的離去深表悼念,懷念他們曾經帶給世界的美好與感動,歡樂與淚水。
  • 《2020新生兒爆款名字》出爐!陽江人千萬別叫…
    舉報   以前陽江人常常吐槽:  出門一喊通街都是"嘉欣""志鋒"…  但當80、90後成為父母之後
  • 新冠病毒肆虐於2020年庚子年,歷史上的庚子年都發生了什麼呢?
    新冠病毒肆虐於2020年庚子年,歷史上的庚子年都發生了什麼呢?庚子年60年一輪迴,從歷史上看,庚子年的確不是太平年:1.2020年庚子年:新型冠狀病毒全球爆發;2.1960年庚子年:三年自然災害1959、1960、1961三年被稱為「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智利9.5級大地震,死亡14萬人左右,美國介入越南戰爭;3.1900年庚子年:八國聯軍進犯北京,印度大饑荒,歐洲罷工潮;4.1840年庚子年:中國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
  • 新冠致孕中期流產:瑞士一胎兒核酸陰性 胎盤陽性
    新冠疫情暴發後,孕婦感染便是研究關注的焦點之一,此前的研究普遍認為尚無母嬰垂直傳播證據。然而除母嬰垂直傳播外,科學界也在關注其他潛在不利影響,這些影響同樣性命攸關。比如最新的研究顯示,COVID-19存在誘發胎盤病理學的可能性,並引發孕中期流產。以上結論來自頂級學術期刊《美國醫學學會雜誌》(JAMA)當地時間4月30日在線發表的一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