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最初只有八個卦象,這八個卦象分別是:乾卦,坤卦,坎卦,離卦,艮卦,震卦,巽卦和兌卦。在此八卦的基礎上,後人加以衍變,得到了六十四卦,而八卦的最初發明者,據說是伏義氏。他創立的這個八卦,被稱為先天八卦。為什麼叫做卦呢?《易傳》說:「卦者,掛也。」表示掛起來,給別人看。佔筮者就是通過這種掛起來的圖像,來推斷吉兇禍福的。「卦」字的偏旁「卜」就是佔卜之意。後來,東漢的許慎對「卦」字解釋說:「天垂象,見吉兇,所以示人也。觀乎於天,以察時變,示諸事也。」意思是說,上天就是通過天文地理的變化,向人們顯示吉兇禍福的道理。
伏義氏是如何畫出八卦具體卦象的呢?根據《周易·系詞》說:「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先天八卦就是這樣產生的。太極就是天地未分時的餛飩狀態,是原始的物質。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因此產生了兩儀,兩儀就是一陰一陽。因此《周易·系詞》上說:「一陰一陽謂之道。」古人觀察天下萬物的變化,都是太極產生了陰陽,因此以一根橫線「—」表示奇數,來象徵陽爻,以兩根並列的小短線「--」來象徵陰爻,表示偶數。這就是陰陽二氣的基本符號。
為什麼要用一根長橫線來表示陽爻,用兩根相對的短橫線來表示陰爻,學術界至今沒有定論。流行於世的有多種說法,而近代由郭沫若等人,倡導生殖崇拜說,他們認為,陽爻代表男性生殖器,陰爻代表女性生殖器。
兩儀生成以後,它們又各自生出一陰一陽之象即太陽,太陰,少陽,少陰。這就是兩儀生四象。四象再各自生出一陰一陽,於是就成了八卦,分別為,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卦。至於為什麼每卦僅僅只有三爻,而不是四爻,五爻呢?因為三在中國古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含義。老子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在古代「三」表示很多,如三人為「眾」,三木為「森」等,都含有眾多的意思。同時,三爻又代表天,地,人三才,上爻代表天,中爻代表人,下爻代表地。因此,三爻既代表萬物,也含有天地人合一之意。
先天八卦講究對峙,將八卦代表的天地風雷,山澤水火八類事物,分為四組,以表明它們陰陽相對關係。《周易·說卦傳》中,將乾坤兩卦相對,稱天地定位;震巽兩卦相對,稱雷風相薄;艮兌兩卦相對,稱山澤通氣;坎離兩卦相對,稱水火相射。按先天八卦圖的相對位置,先天八卦可分成三個周期。第一周期:從坤卦左行,表示東至一陽初升,從北方而起,從乾卦右行,表示夏至一陰初生,從南方而起,這一周期由八卦圖的最內圈,即由卦的初爻組成。這寒暑的變更,表示太陽在一年內的周期運動。第二個周期:由八卦的中爻組成,半圈陽爻象徵太陽從東方升起,經南方而到西方;半圈陰爻表示黑夜時分,太陽已經落山,這是太陽在一天內的周期運動。第三個周期:由八卦的上爻組成,半圈陰爻表示月亮在上半月的運行,半圈陽爻表示月亮在下半月的運行。因此,八卦圖象徵著年,月,日,的周期。
人們在研究先天八卦時發現,其方位圖及其代表的意義,與我國的地形地貌完全吻合,比如:艮為山,在西北方,而我國的向背方有全世界最高的山峰-喜馬拉雅山脈。兌為澤,在東南方,我國的東南方為浩瀚的海洋。震為雷,在東北,陽氣由此而生。巽為風,在西南方,我國西南部,風就特別大。離為火為陽,在東方,東方為日出之地。坎為水,是月亮之門,在西方,我們都知道,我國的兩大主要河流—長江和黃河都發源於西部山巒······
先天八卦為後來的佔卜算卦,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如今的佔卜法,如梅花易數,就是利用先天八卦的卦數來進行佔卜的······還有後天八卦圖的奧妙,以後再與大家共同分享。
歡迎大家點評,關注,便於共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