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衝突:一場兩敗俱傷的對抗

2020-12-01 中國青年報
    這個春節,村醫王保人過得很不痛快。先是家裡的麥秸垛無緣無故燒著了,後來大門兩旁的瓷磚上被抹上了屎——兩行糞便正好蓋住了「家居黃金地,人在富貴中」的對子。前面那事兒還可以歸結為意外,畢竟這個冬天天乾物燥,可是後面那事兒顯然是有人成心讓他難堪。一時間,他成了十裡八鄉的談資。

    王保人應該算是醫患衝突最新的受害者。因為根據村裡的傳言,此事系村民小李所為,目的是為他爹出氣。小李的爹患有心臟病,沒少在王保人的診所裡拿藥。前不久,老人突然發病,拉到縣城醫院不到一天就去世了。小李一氣之下把醫院鬧了個底朝天,主治醫生的頭都被他打破了。這還不算完,回來後他就想起了王保人。

    說起這事兒,村裡的閒話像開了鍋似的,說什麼的都有。不過,替小李說話的卻佔大多數:「王保人和縣裡的醫生就該受點兒整治,看病不少收錢,還沒把人留住。」儘管人們都知道,醫學作為一門科學,沒有哪家醫院或哪個醫生能100%攻克所有疾病,但村裡人並不這麼看。

    發生在河南東部一個小村莊的這齣鬧劇註定會在一段時間裡成為村民的中心話題。只是製造它的人和談論它的人大都不會意識到,過去數年間,中國的醫生和患者之間發生了數以萬計最不愉快的事情,包括流血和死亡。

    紅包回扣、天價醫療費、見死不救等各種各樣的醜聞,長期困擾著這個關乎生命的領域,不僅極大地損害了醫生的榮譽,同時也深深地影響到了患者的健康。

    「紀錄片」的主角

    根據中國醫師協會的調查,僅有1/20的受訪醫師認為執業狀況良好,而感覺「較差」或者「極為惡劣」者卻超過了一半。他們普遍反映,現在的醫生太難當,工作壓力巨大不說,還要承受全社會的唾罵和誤解。「醫生好像都是搶錢的一樣,這太傷人心了。」一名兒科大夫說。在一次門診中,從醫14年的她竟成了「紀錄片」的主角——

    7時50分,這位兒科大夫如往常一樣,提前開始了門診。候診的病人很多,孩子的哭聲此起彼伏。看了幾名患者後,分診護士帶進來一名中年婦女和她1歲多的女兒。孩子體溫38度多。

    她讓她們坐下,接著邊登記邊問:「孩子多大了?」

    婦女沒有回答她的問題,而是突然說「醫生,等一下」,然後舉著手機對著她按了幾下鍵。

    「怎麼了?」醫生很疑惑。

    「我們全家都很寶貝這個孩子,帶得很精心。她不怎麼上醫院,我要把她看病的過程錄下來。」婦女說。

    「哦,那你應該對著你的小孩拍呀。」

    婦女下面的話讓醫生愕然:「我們家裡人都覺得現在醫院很黑,醫療差錯很多,我怕在我的小孩身上出什麼岔子,所以我要錄音為證,如果沒什麼不好,過幾天我就把它刪掉。」

    做了這麼多年的醫生,見過各種各樣的事情,但是卻沒有想到她會成為這樣一個「紀錄片」的主角。當時,她的心裡只有一個感覺:憤怒。她停下手中的筆,直直地盯著婦女,不知道過了多久。

    這位兒科大夫還不是第一個遭遇這種情況的醫生。在她之前,就有醫生向《人民日報》記者白劍峰抱怨說,有的患者看病時,居然帶著錄音筆、攝像機,將醫生的一言一行都記錄下來,以便隨時「對簿公堂」。

    「這樣的環境怎麼做醫生?如果白求恩活著,恐怕也要回加拿大了吧。」兒科大夫雖然最終完成了這場尷尬的門診——給那個傷風感冒的孩子開了一瓶「艾暢」,並在病歷上註明「3日後複診」——但是,她卻對當初學醫的選擇產生了懷疑。

    新中國成立以來最不好的事情

    被人提防的感覺不好受,被人飽以老拳的感覺更不好受。在王保人的村子裡,像小李那樣動武的人沒有幾個,因此王保人至今也沒有跟誰刀槍相向過。然而,放大到更廣闊的區域內,醫患之間的暴力事件就變得頻繁起來——

    中國醫師協會的調查發現,平均每家醫院發生醫療糾紛66起,發生打砸醫院5.5起,打傷醫師5人。為了平息一場糾紛,醫院要付出10.8萬元的賠償款。這樣的結果讓中國醫師協會會長、原衛生部副部長殷大奎大為吃驚。

    作為一名老主治醫師,殷大奎素來認為,醫生和患者應該是同一戰壕的戰友,他們共同的敵人是病魔。正是依靠著彼此的信任和合作,人們才能夠去病除疾保持健康;正是依靠著彼此的信任和合作,醫生才敢冒險嘗試新的治療方法,醫學才能不斷地前進。然而,現狀卻是:「戰友」反目成仇、怨聲載道。一些醫生放棄戰勝疾病的廣闊地帶,掉過頭來把精力主要放在防患者、和患者鬥上。2月9日,他在人民網接受訪談時不無痛惜地說:「目前的醫患關係可以說是我們新中國成立以來最不好的事情。」

    更令人痛惜的是,這是一個兩敗俱傷的遊戲。雖然罵名和拳頭落在醫生身上,可是傷害也留在患者心裡,有時候這個傷害甚至更深。在過去5年中,患者治療付出的經濟成本和社會成本驚人地增長。2000年,人均住院費用才3000元多一點;2005年,這個數字就增長到了4661.5元。

    一位研究人員在注釋這「最不好的事情」時說:「從醫生、患者、醫學科學3個方面看,誰也不能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任何有益的發展和進步。」

    第三隻眼

    雖然醫患關係在哪個國家都是難事一樁,但是這樣嚴峻的局勢仍然讓外國醫生感到驚訝。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皮膚科教授Gerald Lazarus在中國某大學做客座教授時就見到過他所謂的「不可思議」的情景——

    那是個神經外科醫生。他的病房裡有人吵架,他趕去處理。一名年輕人的父親剛剛死於腦瘤。當兒子的因為遲遲拿不到父親的X光片而大罵護士。這位醫生過去勸他,結果他拿起鏡子向醫生丟去,切斷了醫生胳膊的韌帶、神經和動脈。這對一位外科醫生來說,如果治療不好,就等於職業生命的終結。

    這對Gerald Lazarus來說並不常見,但也不難理解。可是,案子往後的發展卻讓他覺得「耐人尋味」了——因為支持醫生的人遠趕不上反對他的人。事件經過報紙和電視報導後,人們的情緒更加偏激失控。

    北京一家媒體援引一名居民的話說,醫生挨打活該,因為他們只想賺錢,不管病人死活。中文網站聊天室裡充滿聲討醫生和醫療界的帖子。

    9個月後,法庭判給那個醫生26546元,作為對他的補償。打他的人被判有罪,判處一年徒刑。Gerald Lazarus認為,判罰顯得太輕了。他問一位同事,這是不是陪審團審判的?同事聽了大笑說:「如果有陪審團,他會被判無罪的,因為醫生遭人怨。」

     Gerald Lazarus因此認定,在中國行醫是危險的,中國醫生「非常可憐」。儘管如此,對中國大部分醫生來說,除了偶爾發發牢騷外,他們只能選擇面對每天一撥兒又一撥兒排著長隊的患者。

    假如自我保護成為行醫第一原則

    一名姓董的年輕醫生抱怨說,和國外相比,中國的醫生不但辛苦,而且收入很低,在發生醫患糾紛時,常常得不到保護。「醫院領導躲得遠遠的,生怕誤傷;醫務科出面對患方說小話,無論有沒有責任都自覺理虧;出現賠償,醫生護士自掏腰包;賠完錢,本來沒責任,也會被認定有責任。如果患者打人,醫院保衛科一般不敢上,甚至有的警察也看熱鬧。」

    在中國醫師協會的調查中,44%的受訪醫師認為,一些人民法院對醫療糾紛的處理顯失公正,並且八成以上的人稱「媒體對醫療糾紛的報導不客觀」。

    這種情緒正在帶來一個嚴重的後果。當一些醫生感覺到一隻腳在病房,一隻腳可能踏進牢房時,他們也許會視患者為「對手」,在治療活動中將自我保護上升為第一原則。

    一名資深醫生曾經告訴記者:「我和我的同事,在平時的工作中,滿腦子就是儘量不要幹什麼事情,儘快把病人打發走,別在我這裡鬧事就行了。結果就是,醫患之間的矛盾加劇,直接導致後者的利益受損。」

    在網絡上,不滿的情緒發洩更是俯拾皆是。「我們這裡一些醫院都開始消極怠工了。不積極收病號,不加床,高風險的手術不做,周六、周日不加班做手術。沒必要把自己搞得那麼累,費力不討好。不知道再發展下去會怎樣。」「兄弟們,在政府、媒體及民眾均將所有矛盾歸結為醫生的黑、貪婪的惡劣環境下,工作悠著點兒。」

    「假如自我保護上升為醫生的第一原則,將帶來非常可怕的後果。」醫學科學院院長助理袁鍾解釋說,大家通常所說的醫生為了自我保護讓患者過度性檢查還只是小事情,更可怕的是,面對不熟悉的疾病,醫生不再敢去探索,本來有希望攻克的疾病或許就耽擱了,整個醫學科學也會因此停滯不前。

    顯然,責任不能完全推給醫生。「多年的政府投入不足,導致醫院和醫生從謀生到牟利,繼而將原本在一個戰壕裡的戰友推向敵對一方。」衛生部醫政司原司長於宗河說,他相信整個醫療隊伍是好的,「非典時期就是很好的例證」。

    有數據顯示,公立醫院的支出中,政府投入的只佔7%,有的三甲醫院甚至只有3%,其他靠醫院自籌解決。

    怨恨在「遺傳」

    如果說對立情緒僅僅局限於一代人,解決起來或許並不困難。可不幸的是,怨恨總是「遺傳」的。醫患的對立不僅僅影響到現在的醫生和患者,而且還影響到未來的醫生、未來的患者。

    在復旦大學醫學院的BBS上,一篇名為「醫生如何保護自己」的帖子在精華區掛了很久。該帖用條令的方式教導醫(學)生:門診的診斷須謹慎,儘量全面但模糊,留迴旋餘地,比如「黃疸原因待查」等;詳細而且有選擇地記錄患者及家屬的於病情治療不利的要求及行為,部分要求其籤字……目的無他,唯求自保。據說,很多醫學生看後奉之為行醫必備的「葵花寶典」。

    自保的理念甚至走進了課堂。26歲的住院醫陸嘉回憶說,大學裡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師講的一個小事例:一個患者家屬對手術不滿意,和醫院大鬧起來,聲稱沒有在術前告知他風險。醫生就拿出談話記錄說,這有證據證明我們已經盡了義務。沒想到,病人家屬一把將談話記錄搶了過去塞進嘴裡吃掉了。從那以後,這個醫院把病例全都鎖起來,以防被搶。

    《醫事》的作者謳歌,也講過類似的故事——有一名醫學生問她的導師:「梁老師,要是你在街上碰到喉頭水腫或是氣胸什麼的病人,你會怎麼做?」

    梁醫生頭也不抬:「關我什麼事兒?他家屬送到醫院來,我就處理。」

    學生無奈:「要是在荒郊野地裡,送不到醫院來,那怎麼辦?」

    梁醫生:「我又不會到荒郊野外去!」

    學生追問:「那萬一呢!萬一你就是在一個荒郊野外,沒有別人,只有你,只有你可能救他!你會救他嗎?」

    梁醫生終於抬起了頭:「你想過沒有,你能保證救得了他?萬一他病情加重死了,你該負什麼責任啊?有病例記錄嗎?有人證嗎?」

    儘管這只是個個案,但醫患間的不信任可見一斑。曾在北京協和醫院做了多年醫生的於宗河老司長總是懷念他當醫生的那個年代,「醫生是多麼受人尊敬的職業啊」。

    有什麼牢騷跟總理髮

    在今年1月8日召開的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衛生部部長高強表示,衛生部要把優化醫療執業環境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在當地政府領導下,配合宣傳、公安等有關部門,開展『平安醫院』建設,努力營造尊重醫學科學、尊重醫務人員的社會氛圍。切實維護廣大醫務工作者的正當權益,堅決打擊破壞醫院秩序的違法行為。」

    2月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專程到吉林省人民醫院看望醫護人員。他說,在民生裡,沒有比健康和生命更重要的事情了,而醫生、護士正是直接為這兩樣服務的。因此醫務人員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最受尊重的。不過,他也呼籲醫生們不要強求所有的病人都理解自己,「患者對你們說些氣話,或者傷害你們的話,你們要諒解。因為他是病人,或許他除了病以外,他家裡還困難。然後,回來你們有牢騷跟誰發呢?找我發。」

    本報北京2月28日電

    

相關焦點

  • 為應對廣場舞擾民,業主眾籌買喇叭放大悲咒對抗,居民:兩敗俱傷
    文/小何社會論標題:為應對廣場舞擾民,業主眾籌買喇叭放大悲咒對抗,居民:兩敗俱傷對於廣場舞擾民行為,我相信有很多人都感同身受,一些大媽為圖方便就在小區內放音樂跳舞,這對周圍的居民來說,已經嚴重影響到他們休息了。
  • 高斯奧特曼和光之國發生衝突,哪一方獲勝?網友:兩敗俱傷?
    高斯奧特曼和光之國發生衝突,哪一方獲勝?網友:兩敗俱傷?高斯,十分擅長詠春拳。高斯,他的思想和m78星雲有很大差異,他不贊成以武力獲取和平,崇尚和平解決爭端,當然了,面對冥頑不靈的敵人,他的戰鬥能力也是不容忽視的。
  • 洪慈憶亮相隱適美中國論壇 信任是醫患的紐帶
    5月4號,一場主題為「The Future Is Clear」的2017·Invisalign 隱適美中國論壇於鄭州盛大開幕。正畸專家們和業內人士齊聚一堂,共享一年一度的正畸盛宴。會場,正畸名家們結合自身臨床經驗,和正畸同僚分享學術觀點,碰撞思想火花。其中,福建省隱適美首席認證醫師、福建省隱適美鑽石級醫師、講師洪慈憶受邀參加會議,再次成為大會焦點。
  • 花錢消災縱容「醫鬧」 法治思維重塑醫患關係
    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攝醫患關係引發的社會事件,牽扯著公眾神經。這些年來,通過社會各方協同努力,整體來看,我國的醫患關係總體向好。為構建更為完善、和諧的醫患關係,剛剛閉幕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審議了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草案二審稿。
  • 電視劇《美麗背後》被曝因涉「醫患矛盾」停播
    《美麗背後》是講整容醫生深陷陰謀後力爭清白的故事,而其未能如期播出的原因疑是「不合適地展示了醫患矛盾」。《美麗背後》臨時撤播 疑因不合適地展示醫患矛盾由杜淳、張儷等主演的電視劇《美麗背後》是一部當代都市題材劇。
  • 鬥破蒼穹:蕭炎與五星鬥尊兩敗俱傷,摘星老鬼堪稱魂殿「勞模」
    這次營救行動蕭炎也要面對自己最後一個敵人——身為五星鬥尊的摘星老鬼 ,蕭炎最後也和這位魂殿強者摘星老鬼打了個兩敗俱傷,不過之所以如此,也實在是摘星老鬼太過「勞模」了吧!蕭炎與摘星老鬼一戰,實力差距太大,全靠小紫妍拖延,四色火蓮出世。蕭炎在救出藥老之後,魂殿的尊老也被蕭炎一行人拖住,就在一切已經萬事俱備的時候,一位實力達到五星鬥尊的強者——摘星老鬼卻好死不死的出現了。
  • 別跟天蠍座硬碰硬,否則要麼作繭自縛,要麼兩敗俱傷
    不管天蠍座的個性傾向於哪個方面,自身隱藏的巨大能量都可以捍衛自己的強悍,自然不害怕跟任何人正面衝突。跟這樣的人正面起衝突,一般都不是明智的最佳選擇,讓我們看看不適合跟天蠍座硬碰硬的具體原因吧!即便他們明知硬碰硬的結果是兩敗俱傷,天蠍座人也從不畏懼正面衝突。
  • 父母與孩子硬剛,結局難免兩敗俱傷
    「 3、父母與孩子硬剛,結果總是兩敗俱傷 當我看到兒子的憤怒和委屈之後,一切開始變得神奇。 我說,你想發火就發火吧,想哭就哭吧,但還是得把自己的所有的事情做完。 聽我這樣說,兒子真的是用了他最大的力氣,聲嘶力竭地哭鬧了幾分鐘,連嗓子都哭啞了。但很快憤怒的情緒就消失了,慢慢平靜下來。我問他,是不是發洩過了,心裡舒服多了。
  • 醫患互換角色:因為了解,所以理解
    在廣州,有一個特殊的「醫患角色互換體驗營」,這裡發生了什麼?醫生和患者互換角色一天,他們會有什麼樣的不同體驗? 醫學的真諦,也許就如同體驗營中一位醫生所說:「在疾病面前,醫生和患者是同舟共濟的,一起把生命的小舟往前劃。」 因為了解,所以理解。
  • 美軍最高指揮官、陸軍上將米利:絕不會與中方開戰,否則兩敗俱傷
    近日美軍最高指揮官、陸軍上將米利公開表示,美國絕不會與中方開戰,兩國會繼續保持競爭狀態,卻絕對不會進入戰爭狀態,否則發生大戰會導致兩敗俱傷。近年來東方大國發展迅速,不管是在軍事實力上還是經濟上,東方大國均強勢崛起,這嚴重威脅到美國霸權地位,對此美軍開始實施重返印太戰略。
  • 二戰時最有爭議的一場戰役,雙方兩敗俱傷,3萬平民在睡夢中喪生
    還有諾曼第登陸,這是二戰後期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上發起的一場大規模登陸戰爭,將近300萬的盟軍士兵渡過英吉利海峽抵達了法國諾曼第,宛如一把利劍刺穿為了德國納粹的心臟。 聽起來像是英軍勝利德軍慘敗,為何說這是一場兩敗俱傷的戰役呢?首先我們來看德軍的損失,除了供電癱瘓帶來的生產力下滑外。水庫被炸後,數億噸的洪水傾瀉而出,將魯爾工業區和周圍的城鎮全部淹沒,給德國無辜的百姓造成了毀滅性的災難。這場洪水導致了3萬德國平民喪生,財產損失更是難以估量。如今看來,是極不人道的。
  • 朱日和紅藍對抗激烈,藍方側翼突襲包抄,紅方用陸航過染毒帶反攻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的「活捉滿廣志」 口號,不過實際上在滿廣志領軍藍軍旅對抗中,也是有輸有贏的。而這更多的是反映了我們立足紅藍對抗,將訓練提升到實戰層級,為可能到來的最危險情況做好準備。而即使到了現在,在朱日和訓練場上,紅藍雙方的對抗依然非常激烈。
  • 皮爾斯:火箭應該早點交易走哈登,再拖下去就是兩敗俱傷
    前凱爾特人傳奇巨星保羅-皮爾斯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湖人與火箭就是兩個檔次的球隊,而且詹姆斯、戴維斯明顯沒有發力,就已經把火箭打趴下了,哈登、沃爾、伍德所在的這支球隊根本沒有競爭力;休斯頓火箭應該早點交易走哈登,再拖下去就是兩敗俱傷。事實上,保羅-皮爾斯說得非常有道理;費爾蒂塔解僱了莫雷,成為了之後一系列鬧劇的導火索。
  • 5年「譚張爭霸」事件始末:兩敗俱傷下,只是一場追名逐利的陰謀
    隨著譚詠麟退出競爭,張國榮封麥遠走他鄉,長達5年之久,轟轟烈烈的譚張爭霸局面在兩敗俱傷中悽慘落幕。原本應有更好發展的兩人,卻因媒體無良報導和粉絲瘋狂行為一隱一退,這讓人感慨萬分,鑄就香港樂壇巔峰的譚張爭霸,其真相竟是一場追名逐利的陰謀。香港樂壇:71年許冠傑開山,84年譚張爭霸各佔山頭在說譚張爭霸起因前,先來梳理一些粵語歌興起的時間線。
  • 化解內心的衝突,逃開內耗的命運
    今天分享以下四大內容: 衝突對應的3種基本人格 應對衝突的策略 衝突得不到解決產生的四種後果 化解內心衝突 01
  • 88歲大師:生肖虎別和3個生肖在一起,在一起只會兩敗俱傷
    41:10 來源: 飄零講美食 舉報   88歲大師:生肖虎別和3個生肖在一起,在一起只會兩敗俱傷
  • 擁有「三大法寶」,開戰即兩敗俱傷
    美國指哪打哪,卻唯獨不敢動這個國家有網友曾說,美國的發展就是一部戰爭史,確實,有美國在的地方就免不了戰爭,美國也一直喜歡充當「世界警察」,對各國內政指手畫腳,挑起各地區間的衝突。美國也經常發起對一些有著豐富資源的小國家發起戰爭,就比如說阿富汗和伊拉克,據不完全統計,美軍迄今為止共參與了大大小小500多場戰爭,但是唯獨有一個國家,美國不敢動手,那就是俄羅斯。
  • 鄢陵一戰,楚國元氣大傷,晉國也實力變弱,為何會兩敗俱傷?
    今天說的鄢陵之役是楚晉之間為了爭奪中原的一場惡戰,此戰基本上算是兩敗俱傷。楚王在此戰中,兒子被活捉,自己的一隻眼睛被射瞎。兩國此戰之後都失去了問鼎中原的軍事能力,中原地區的社會情勢有了暫時性的安穩與和平。
  • 兩敗俱傷:賀子珍與吳光偉延安衝突解密
    這起所謂「吳光偉事件」,緣起於史沫特萊在延安掀起的交際舞運動,引起革命隊伍裡部分經過長徵的女同志反對,最終導致賀子珍衝進史沫特萊住處,與吳光偉發生肢體衝突。事後,吳光偉、賀子珍都覺得自己受了委屈。尤其是吳光偉,她以一個現代知識女性的自我尊嚴和權利意識,要求有關方面對此作出裁決,給她一個公道說法。這在黨內被稱為「吳光偉事件」。
  • 世界最不划算的戰爭,兩國拼殺八年,最終兩敗俱傷,至今下場悽慘
    這場戰爭就是兩伊戰爭。而且造成了兩敗俱傷的結果,一方面,伊朗和伊拉克因為戰爭都損失巨大,國力消耗巨大,整個戰後,兩個國家都大為削弱。伊拉克從中東強大的國家直接跌落為弱國,軍隊損失慘重,正是因為如此,此後才不斷慘敗,最終徹底垮塌;而伊朗也好不到哪裡去,戰前伊朗那是中東強國,戰後一貧如洗,還欠了一屁股債。